張文宏建議孩子早上不吃粥,怎麼就「崇洋媚外」了?

2021-02-23 新京報

怕就怕,有些人用過度解讀帶偏節奏。

文2320字,閱讀約需4分鐘 

文/狄宣亞(媒體人)編輯 狄宣亞 實習生 彭美琪 校對 盧茜

▲網劇《我是餘歡水》劇照。

最近大熱的網劇《我是餘歡水》中有個橋段——

劇中,餘歡水給兒子做了一桌豐盛早餐,卻唯獨沒有牛奶。不承想,兒子指明要喝牛奶,他說,喝什麼牛奶啊,喝粥對胃好。結果遭到了老婆一頓「暴擊」。

早餐喝粥or牛奶,這確實是個問題。

因為張文宏醫生的一次呼籲,這問題又引發了人們尤其是寶媽們的熱聊。

4月15日下午,張文宏在一次視頻講座中,建議孩子早上吃雞蛋、牛奶、三明治等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不要喝粥。

這本是專業意見,以張文宏慣有的直率性格,發出這呼籲也挺正常。可他此言一出,卻「不小心」引爆了輿論。

▲張文宏講座視頻截圖。

在網上,很多人將「吃牛奶」與「吃粥」分別跟傳統飲食習慣掛起了鉤,藉此對張文宏搞起了「誅心論」。

━━━━━

讓專業的回歸專業,別總上綱上線

說實話,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也受到不小衝擊。

跟很多人一樣,「粥+鹹菜」,是我從小以來的早餐標配。父母也常跟我們說:吃粥養胃。

張文宏醫生暗指粥營養不高,這是真的?這是我的本能反應。

不過看了些營養學資料、聽了些專業意見後,我意識到,或許我從小被灌輸的「粥很有營養」判斷,從科學層面確實站不住腳。

按專業人士的說法,經過精細加工的白米,其本身的營養價值不高,主要提供大量澱粉(75%),少量蛋白質(8%),以及一些B族維生素。長時間加熱煮製成粥,對澱粉、蛋白質和礦物質影響不大,但對B族維生素則有所破壞。

有些科普類公號也借著張文宏的話科普:與白米飯等固體食物相比,白米粥可以減輕胃腸消化負擔,但與白米飯或白饅頭相比,白米粥的營養價值更低——其營養密度太低,幾乎都是澱粉和水,主要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和部分微量元素,沒有太多每頓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特別是對小孩來說,小孩的胃小,白米粥佔著肚子後,他們可能吃不下那些有營養的食物。而張文宏又是針對提高小孩抵抗力說出那番話,這算是「專業說法」。

但在網上,不少人就他這段話做「深度解讀」。這些質疑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 喝粥有什麼不好?

有些人的質疑簡單直接:喝粥有什麼不好?我們這輩人,還有上輩、上上輩乃至祖輩都是喝粥長大的,粥怎麼就沒營養了?

為了擊潰張醫生的「不許喝粥論」,有些人甚至祭出「中華飲食文化」的大旗,說喝粥是優良的飲食文化習慣,需要保持和弘揚;還有人談及國人體質問題,認為「油條+豆漿」才更合適做早餐。

但這其實也遭到不少年輕一代的反吐槽:「科普再多也沒用,爺爺奶奶和他爹,都覺得白粥最有營養。」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奶奶,(早餐)都是白粥配水煮蛋」。

▲某公眾號文章截圖。

2.喝牛奶就一定好了?

還有人獨闢蹊徑,從牛奶營養價值、從學術層面上,硬剛張文宏醫生的說法。

有人搬出了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的說法,在最近發表的《奶類與健康》一文中,哈佛兩位博士通過研究給出了結論:「奶類對健康存在不確定性,需仔細評估。」

而關於牛奶與健康的關係以及對人發育成長的影響,不確定性自然存在,但論述牛奶營養價值的論文似乎更多。

3.這是「崇洋媚外」

有些人則是「上綱上線」,直接為這段話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

▲圖片來自微博。

在他們看來,牛奶、三明治是西式食品,粥是典型的中式食物,所以,提倡喝牛奶、不主張吃粥,因此輕易地跟媚外掛上了鉤。

不得不說,這番邏輯太跳躍。

這裡面,有些基於專業性的質疑確實可以探討,比如,粥若加入其他合適成分,也可以提升營養。

但扣上××形態的大帽子,就是不講理了。

━━━━━

看待科學話語時,別被非科學話語帶偏了

需要注意的是,張文宏說這段話的語境,是在疫情大前提之下。他的這段話,時間上是「這段時間」,對象是「中國的孩子」,且限定詞是「早餐」。

如此這麼一捋,張文宏醫生的意思大致就是,當下是非常時期,孩子們尤其需要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所以早餐要吃好,那就多吃雞蛋、牛奶,不要只喝粥了。

他此話一出,相應的養生、健康、育兒類的文章像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來介紹、科普怎樣的早餐才是有營養的,如何為兒童成長發育調整飲食結構等,這本是好事。

張文宏的話引發質疑,也無可厚非,畢竟有很多人是「喝粥長大的」,對「粥養人」的認知就跟「喝骨頭湯補鈣」那樣,也算是根深蒂固。扭轉他們的想法,終究要個過程。

輿論場中,還不乏有些人喜歡鑽牛角尖,好硬剛硬懟進行質疑,想要從學術層面,論下牛奶營養價值幾何、與粥相比如何,這也攔不住。

這也表明,從學術研究的結論發展到常識,讓人廣泛接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應有的共識是,對專業結論該用專業視角分析,不能動輒上綱上線——那樣只能是傷害專業化表達,也損害正常的表達環境。

動輒帶偏節奏,那就不對了。還有「別人在一線抗疫,他在網上胡說八道」,更是歪曲事實,抹殺張文宏醫生在抗疫上的付出。

疫情期間,張文宏醫生因為「耿直」、「敢言」一躥而紅。他的金句廣為流傳,他的言語建議與諄諄教誨,也讓很多人奉如圭臬。

但譽滿天下,謗亦隨之,在網上,有些攻擊、猜忌甚至不懷好意的惡意解讀也伴隨而至。

如果說,無憑無據的「張文宏醫生年薪180萬」傳言,可能還是出於好奇,那「好事之人」對張文宏醫生的專業意見上升到「貶斥文化習慣」的層面,就不啻為壞了。

稍有理性者,都不該被這類「夾槍帶棒」的惡意解讀混淆科學話語,帶偏了節奏。

畢竟,讓科學回歸科學才是硬道理,「誅心」先行,只能是與「科學」「理性」背道而馳。

點擊下圖進入"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實時地圖"

值班編輯 一碗魚

謝謝你,我們的守護星:一起來致敬戰疫英雄吧

本文部分內容首發自新京報公號「沸騰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焦點

  • 張文宏不讓吃粥被罵崇洋媚外,脫口秀選手「神段子」吐槽
    今年4月,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他說了一句「中國孩子早餐不要吃粥要吃雞蛋牛奶」,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當時意見不同的網友們爭執不斷:有些人認為他在暗示粥、醬菜等中國傳統早餐沒有營養,批評他崇洋媚外;另一波網友則贊同張文宏醫生,認為他其實是在呼籲給孩子們吃高蛋白食物增強抵抗力,「不要吃粥」只是在打比方。張文宏也很「倔強」了,後續回應繼續堅持「不能喝粥」的論點,表示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轉輕症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保證營養和蛋白質。
  • 張文宏不讓吃粥崇洋媚外?脫口秀選手「神」吐槽,一語驚醒夢中人
    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一句「中國孩子早餐不要吃粥要吃雞蛋牛奶」,爭議不斷。「崇洋媚外」四個字成為了一個標籤,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很小的一個細節,就會被人揪著「文字」不放,繼而擴大愈演愈烈。外國的月亮真的那麼圓嗎?
  • 張文宏,已被30萬人視為崇洋媚外
    近日,一個名叫「平民王小石」的微博大V,在網絡上公然指責張文宏醫生「崇洋媚外」:這人在微博上說:「張文宏讓我們的小孩早上吃雞蛋和三明治,不許吃粥,是不是崇洋媚外過頭了?」因為實際上,張文宏醫生的這段講話的原版視頻,是這樣的:張文宏醫生的原話是:「這段時間(疫情期間),你家孩子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高營養的三明治也可以,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 科普| 張文宏:早上不要吃粥,一定要吃這兩樣?
    科普 | 張文宏:早上不要吃粥,一定要吃這兩樣?:「絕對不要給孩子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要吃粥」最近張文宏的『早餐吃粥無用論』引起了一場關於雞蛋牛奶和粥之間的PK早上吃粥真的沒有用嗎這麼多年我們對於早餐吃粥的深情終究是錯付了嗎
  • 一句「早上不許吃粥」炸出了多少精神窮人
    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因為「喝粥」這件事,頻頻上了熱搜。 他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學生必須吃早餐,原話是這樣的: 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這些都可以。」
  • 張文宏緊急提醒:孩子早餐不能吃粥!這段時間必須超級重視!
    在講座中 張醫生提出了一個建議: 「孩子早上不許吃粥!」 很多老廣們可能又疑惑了 不吃粥?為什麼? 早餐吃碗白粥 清腸胃降降火不是很好嗎?
  • 張文宏:孩子早餐只能喝牛奶、吃雞蛋,不能吃粥!原因我來告訴你
    最近,網上關於張文宏醫生建議「孩子早餐只能喝牛奶、吃雞蛋,不能吃粥」的言論,被廣大網友熱議。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為什麼!張文宏何許人也?關於「喝牛奶、吃雞蛋,不許吃粥」的原文是這樣的: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喝牛奶。
  • 鍾南山和張文宏建議多喝牛奶,每天早上喝嗎?喝什麼牛奶比較好?
    張文宏教授還建議了:「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喝牛奶,不許吃粥」。一、為什麼鍾南山和張文宏建議要多喝牛奶鍾老84歲,抗疫期間奔赴在前線,為國為民的值得敬佩。從中也可以看出,鍾老雖是84歲的高齡,但精神體態不亞於中年人。
  • 早餐吃粥還是不吃粥?這是個問題!
    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關於「早餐不許吃粥,應該吃三明治、喝牛奶」的言論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甚至還有些網友直接批評張文宏醫生崇洋媚外。剛看到「不許吃粥論」時,星妹的確也有些茫然。畢竟早餐吃粥,一直是中國傳統家庭的飲食習慣。帶著困惑,星妹仔細地看了一下張文宏醫生的解釋。
  • 我們廣東人早上喜歡吃粥,有什麼問題?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提出的這個建議,在網絡上「炸了鍋」,引來大家的不少爭議。張文宏再次提醒家長:孩子早餐不許吃粥!這段時間必須「超級重視」!有人覺得這個說法的確有道理,只喝白粥營養肯定不夠;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困惑,早上喝粥是中國很多家庭的傳統習慣,如今怎麼就不能喝了呢?皮蛋瘦肉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早上到底應不應該喝粥?其實,喝粥有什麼問題?
  • 朱之文家門被踹,張文宏被喊「崇洋媚外」,我看到人性最黑暗一面
    試問,誰給你的理所當然,都說大衣哥老實,但老實人不代表你可以隨便欺負。朱之文還幫助一些家庭困難的人們,每當有人找他借錢,他從不吝嗇。然而,村民們不但沒有領情,反而覺得這就是朱之文應該做的,後來,村民的胃口越來越大,從剛開始的借變成了現在的「要」,雖然打著借條,卻沒有還過一次。不僅不還,他們還大言不慚地說,朱之文的錢花不完,借一點不算什麼。
  • 早上不許喝粥,張文宏言論引爭議,央視網評不喝粥就是愛國
    前幾天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網紅醫師張文宏:抗體要產生,靠什麼?全部是蛋白質,「中國的小孩早上要吃雞蛋牛奶和三明治,不要吃粥」。結果遭到,一些網友謾罵崇洋媚外。就在昨天,張文宏醫生回應喝粥爭議,說,「我知道很多網友批評我,但粥還是不能喝」。粥到底能不能喝?
  • 張文宏醫生:孩子早餐不要喝粥,多吃牛排和雞蛋!網友:崇洋媚外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是一天的開始,早餐對於人是非常重要,但是當今很多年輕父母都疏忽了早餐對孩子的重要性。對此,張文宏醫生曾發出這樣的建議:孩子早餐最好不要喝粥。這一建議出來很快引起了軒然大波,白粥是祖輩們吃早餐的首選,有著濃厚的歷史,難道是因為生活條件好了,不懂得憶苦思甜?對此很多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斥責:崇洋媚外。
  • 喝法不對,身體越來越差
    不過在此次疫情中,也有讓普羅大從來沒有的一些說法和言論,比如說張文宏一生所講述的關於不要吃粥的說法。張文宏醫生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的醫生,當時在防控新冠肺炎的講座中,提出了讓孩子不要吃粥的說法。
  • 早餐吃粥到底好不好?早餐怎樣搭配才營養,孩子早餐這樣搭配
    本期導讀:早餐吃粥到底好不好?早餐怎樣搭配才營養,孩子早餐這樣搭配前一陣兒,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直播中講:「絕不要給孩子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網友張教授的觀點頗受爭議,不少網友的質疑:難道父母祖輩傳下來的早餐飲食習慣,竟然是錯誤的嗎?
  • 張文宏說不許喝粥被罵慘了,網友:你敢吃,就是崇洋媚外
    | 本文由時光派原創| 作者:三月齋昨晚看了《脫口秀大會》,朋友們可能不太關注,這是一檔全國知名的脫口秀節目。其中有一個演員叫張博洋,吐槽了網友罵張文宏醫生崇洋媚外的事情,可把我笑壞了。張博洋說:我頭一天晚上吃了紅燒肉,松花蛋和雙皮奶,原來我都不知道,這是一頓西餐。接著吐槽,網友一邊用著美國發明的手機作業系統,澳洲發明的wifi技術,西方教授開發的網際網路罵張文宏教授,崇洋媚外。他們不該是鍵盤俠,應該去當算盤俠。
  • 「網絡暴力」真厲害,張文宏發聲解釋,「粥」問題
    張文宏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很長的「頭銜」有什麼看法?如果沒有的話,我告訴你,在張文宏的帶領下,華山醫院傳染科連續9年位於中國傳染學科榜首,也就是第一。張文宏:早上孩子必須吃好事情是這樣的,4月15日下午,張文宏醫生在參加講座的時候說了這樣一番話: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
  • 孩子的早餐怎麼吃才健康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前不久的一句「早上不許吃粥」引發熱議。張文宏的主要觀點是:重視飲食結構,建議攝入高營養、高蛋白、充足維生素,避免垃圾食品,視病情選擇易消化食物,喝魚湯也要吃魚渣(肉)。那麼,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張文宏所給出的飲食建議是否科學合理?上學孩子的健康早餐又該是什麼樣呢?
  • 張文宏說少吃粥,日本官員卻說多吃飯,運動營養專家教你吃不胖還...
    最近,關於吃不吃粥成了熱門話題,全因張文宏教授建議早餐別喝粥改吃牛奶雞蛋而起。鄰邦日本,前日本男乒總教練、現日本乒協強化部部長宮崎義仁則發聲,「想變強的選手多吃飯吧!」
  • 孩子復學了,怎樣的早餐搭配才有營養?
    隨著形勢的好轉,多地陸續開學,對於孩子的早餐問題,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說:「孩子早餐不能只喝粥。」張教授的這一說法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粥是不少市民的早餐首選,有湯水好消化,怎麼就不能吃了呢?對此,記者諮詢了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陳素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