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garita / 瑪格麗特

2021-02-07 CrossroadsBar十字路口


世界上叫瑪格麗特的事物千千萬,但唯獨這款能迅速捕獲人心。作為一款經典雞尾酒,Margarita 可與Manhattan ,Martini 比肩齊名。Margarita 也被稱作「雞尾酒之後」,知名度僅次於Martini ,它還曾經是1949年全美雞尾酒大賽的冠軍。


因其採用的基酒 Tequila 龍舌蘭是墨西哥的國酒,Margarita 也成為墨西哥的國家雞尾酒,它的流行度已經超越了酒類的邊界,在電影,食品,文化等領域都皆有口碑。



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在墨西哥流浪期間,非常喜愛Margarita 。「不是為了要喝醉,而是為了享受生活。」他在小說中這樣寫道。荒誕不經,對快樂的無限取用,被公認為是60年代嬉皮士運動和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之作。Margarita 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雛菊」,在北美,人們對它的理解似乎更接近「Happy Hour」。


在電影《五十度灰》中:「他走過來坐在了床邊。如此地接近,可以觸碰到他,聞到他的氣味。喔~汗味,沐浴露和克裡斯蒂安。這簡直就是一杯雞尾酒,絕對勝過一杯瑪格麗特雞尾酒。」汗津津的情慾和解渴的雞尾酒在一起,畫面充滿欲感。



BIRTH

——

起源



其實每一款雞尾酒的起源都眾說紛紜,但人們仍願意為其添加一些傳說。最早關於「瑪格麗特」的文字記錄是1953年12月的刊物《Esquire》。


流傳最廣,最被人們廣為接受的說法是Don Carlos Orozco 在1941年十月發明了瑪格麗特。Don Carlos 經營的酒吧Hussong's Cantina 位於墨西哥的昂塞納達市,有一天他發明了一種新的混合飲料後,第一位顧客是德國大使的女兒Margarita Henkel 。


於是Don Carlos 就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這款雞尾酒。當時他的配方是等量的龍舌蘭、橙味利口酒和青檸汁,和冰塊一起盛放在有鹽圈的杯中。事實上到了今天,已經很難判斷Margarita 源自誰手,但能確定的是,Margarita 美味驚人。



MATERIALS

——

材料



Margarita 以龍舌蘭為基酒,加以橙味利口酒和青檸汁調製而成,一般作為餐後酒飲用,是有名的一款短飲。


龍舌蘭是一種產於熱帶的烈性酒,純淨,草香瀰漫。剛入口時,有一股濃烈的火辣,但瞬間就被青檸溫和的酸味衝淡,舌頭後味是淡淡的橙味。


橙味利口酒方面,一般可以使用君度、Grand Marnier、Triple Sec,也可以使用藍橙來調製藍色瑪格麗特;有時候除了橙味利口酒外,也可以添加甜瓜味或黑莓味的第二種利口酒來製作口感更為豐富的Margarita 。



果汁方面,鮮榨的果汁對Margarita 是至關重要的。果皮更薄,酸味更強,帶些許苦味,是最優選擇。雖然也可以用黃檸檬來代替青檸,但黃檸檬的口感要柔和些,不太推薦。


一杯Margarita 的好壞取決於其配料,100%由龍舌蘭汁液製成的烈酒,高品質的君度,新鮮的青檸汁,遵循經典配比,那麼你將得到一杯至少不會太差的Margarita 。和所有經典雞尾酒一樣,任意一點輕微的變化,都將會得到不一樣的Margarita 。



MIX

——

製作



經典的Margarita ,採用的是龍舌蘭:君度酒:青檸汁=7:4:3 的調配比例,以鹽口瑪格麗特杯作為載杯。


取乾淨的瑪格麗特杯,在杯口粘一圈檸檬汁,再倒放在鹽上轉一圈,在杯上插上檸檬片裝飾。取shake壺放適量冰塊,龍舌蘭:君度酒:青檸汁按7:4:3 的比例加入壺中,蓋上蓋子,搖至杯壁起霧,濾出酒體倒入杯中。一杯口感濃鬱,帶有清鮮果香和草本龍舌蘭氣息的經典Margarita 就做好了,入口酸甜清爽,它的清爽也讓其與辛辣或油膩食物做一個很好的搭配。



飲用 Tequila 最常見的方式是在虎口上撒一點鹽,舔掉後擠入一片檸檬的汁液,喝下一 shot 的Tequila。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無論風味還是飲用技法,都堪稱一絕。Margarita 的喝法也算是對 Tequila 的致敬了。



除了平時最常見的標準黃色瑪格麗特外,調製方法還有二十多種。其中以各種水果風味的瑪格麗特和各種其它顏色的瑪格麗特居多。


如果給瑪格麗特注入果泥,或者杯沿沾上墨西哥幹辣椒鹽,或者僅是君度用藍色橙酒代替……那麼都將會有不一樣的呈現。


//



相關焦點

  • 「Margarita 瑪格麗特」關於她的傳言,關於那片土地的風物
    有兩個可追溯的、指向瑪格麗特這款酒的文字記錄[1]:1936年:愛荷華州報紙編輯James Graham詹姆斯·格雷厄姆,在一篇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了這種雞尾酒。1937年:Cafe Royal Cocktail Book 《咖啡廳皇家雞尾酒手冊》也包含了一款與瑪格麗特酒一樣配方的名為Picador的酒。
  • 暗戀者的表白神器——瑪格麗特Margarita
    瑪格麗特Margarita是一款以特其拉酒(Tequila)為基酒、以橙味利口酒(triple sec)和檸檬汁(Lemon Juice)或青檸汁(Lime Juice)作為配料的雞尾酒,一般用鹽口的雞尾酒杯或瑪格麗特杯作為載杯。
  • Margarita 請你忘掉那個打獵的故事
    一切都很美好直到有一次當兩人去野外打獵時,瑪格麗特不幸被流彈擊中,她倒在了戀人Jean Durasa的懷中,永遠的離開了。Jean Durasa為紀念愛侶就用了墨西哥的國酒Tequila為基酒,用檸檬汁的酸味代表心中的酸楚,用鹽邊意喻懷念的淚水,創作出了這杯經典的Margarita。
  • Margarita,她是我的愛人
    然而,有一次當我們去野外打獵時,瑪格麗特中了流彈,最後倒在我的懷中,永遠的離開了……在1949年,美國舉行全國雞尾酒大賽。一位洛杉磯的酒吧調酒師Jean Durasa參賽,並獲得冠軍。他的這款雞尾酒命名為:Margarita cocktail,是為紀念他的已故戀人Margarita。
  • 瑪格麗特花
    瑪格麗特花瑪格麗特花一個很高大上的花名,其實它就是菊花中的一種,或許是因為瑪格麗特花是一種預測戀愛的花,備受人們的喜愛。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瑪格麗特花吧!瑪格麗特花的繁殖能力很強,有時只有根莖葉可以成活,在某些區域,一不小心,瑪格麗特成為主要的植物。瑪格麗特花的花語瑪格麗特花花語——期待的愛、驕傲、滿意、喜悅。瑪格麗特的原名叫作蓬蒿菊,因為在十六世紀,挪威公主十分喜歡這種清新脫俗的小白花,所以就用了自己的名字還命名。因為瑪格麗特在西方也有少女的意思,所以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
  • 瑪格麗特
    叫「瑪格麗特」。」。多麼可愛的回答,想來爸爸的這位朋友定是個可愛之人。不死心的我,特地去查看了兩種花的花語。藍目菊的花語:沉默不語;瑪格麗特的花語:驕傲。再次打量眼前紫紅色的花,看它略有弧度的花梗,看它半開半閉的姿態,心裡泛起了嘀咕:這明明就是藍目菊嘛,那麼謙卑的樣子,花語怎麼會是驕傲呢?怎麼會?怎麼會?
  • 說說-瑪格麗特雞尾酒...
    瑪格麗特Margarita 瑪格麗特被稱作「雞尾酒之後」,它是除馬天尼以外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傳統雞尾酒之一。另外,在1937年出版的著作《Café Royal Cocktail Book》(作者William J. Tarling)中,則提到一款名為「Picador」的混合飲料,其配料是特其拉、君度及青檸汁——與瑪格麗特如出一轍。
  • 【瑪格麗特】瑪格麗特花能活幾年?買一棵怎麼活百年?
    瑪格麗特絕對是爆盆女神級,不少花友都喜歡它,不過有花友問瑪格麗特花能活幾年,是不是多年生的,會不會只開一季就完了。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
    童年的陰影使得基曼自卑又飽含孤獨,而瑪格麗特就像一座燈塔,照亮了基曼的人生,驅散了基曼的孤獨與陰霾。瑪格麗特(吉賽勒·卡扎德絮 Gisèle Casadesus 飾)是一個住在養老院裡酷愛讀書的95歲老婦人,她與基曼相識在午後的公園長椅上。瑪格麗特瘦弱溫柔,卻又富有力量。在意外的發現基曼對文學的敏感後,她便與基曼相約每日午後一起讀書。
  • 關於《與瑪格麗特的午後》
    看完《與瑪格麗特的午後》時就想到了這句話。影片的主人公Germain, 就是一個童年不太幸運的孩子。他是母親和一個男人短暫風流後的產物,如果他聰明或者漂亮,日子或許還能好過一點。可惜,他肥胖,笨拙,甚至還有閱讀障礙。
  • 餘華:布爾加科夫與《大師與瑪格麗特》
    布爾加科夫在豐富的欲望和敘述的控制之間,作出了明智的選擇,他要表達的事物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敘述的完美必然會破壞事實的豐富,他乾脆放任自己的敘述,讓自己的想像和感受盡情發揮,直到淋漓盡致之時,他才會做出結構上的考慮。
  • 瑪格麗特公主,《羅馬假日》裡赫本的原型
    瑪格麗特公主,《羅馬假日》裡赫本的原型瑪格麗特公主是斯諾登伯爵的夫人,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伊莉莎白·鮑斯-萊昂的次女,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唯一的妹妹,可以說是現代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皇室成員之一,堪稱最美王室女性成員。她以叛逆的性格和倔強的個性而聞名,她的&34;生活方式和她與離婚者的關係登上了世界各地的頭條。
  • 【賞析】布爾加科夫《大師和瑪格麗特》
    而作品的主人公「大師」及其情人瑪格麗特在受到迫害後也得到了魔王的幫助,瑪格麗特抹了魔王的助手阿扎澤勒給他的一種油膏,抹了後就飛起來。她報復了曾圍剿大師的批評家,參加了魔王的盛大舞會。舞會上魔王滿足了她回到大師身邊和恢復大師手稿的要求。最後應耶酥要求,沃蘭德把大師和瑪格麗特送到了永生的安息所。
  • 瑪格麗特的種植、扦插與養護
    關於瑪格麗特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搜索看看。一、        土壤,瑪格麗特喜歡疏鬆肥沃,排水通暢的土壤。我用的土是:5份黑山土、5份泥炭土。沒有黑山土的朋友,可以用園土替代。二、扦插,瑪格麗特好象不結種子,它的繁殖主要靠扦插。我一般用帶蓋的育苗盒扦插,扦插用土為泥炭土加蛭石,或者泥炭土加珍珠巖。最好的扦插季節為春秋,其他兩季也很容易扦插成活。
  • 義大利瑪格麗特小餅乾
    瑪格麗特餅乾有個相當長的名字:「住在義大利史特蕾莎的瑪格麗特小姐」。英文名為Italian Hard-boiled Egg Yolk Cookies。這就是瑪格麗特餅乾背後的浪漫愛情故事。也是「住在義大利史特雷莎的瑪格麗特小姐」小餅的由來。這款餅乾後來也被人叫做「愛人的印記」。
  • 瑪格麗特花養殖方法與花球打造
    瑪格麗特的花語是:期待的愛;請想念我。預言戀愛、暗戀、高貴。瑪格麗特花期長,花色多樣,爆盆成花球的樣子更是讓愛花的朋友們,欣喜若狂。一、瑪格麗特簡介:瑪格麗特又名:木春菊、茼蒿菊、木茼蒿、東洋菊、瑪格麗特,學名Chrysanthemum frutescens。是一種多年生菊科草本花卉,管理粗放,花期長,花色多。
  • 瑪格麗特基本情報大公開
    ,瑪格麗特菊,茼蒿菊(木春菊)         科名/屬名:菊科/木茼蒿屬瑪格麗特菊(Argyranthemum frutescens)在國外也被稱為巴黎雛菊(Paris Dasiy),瑪格麗特或者瑪格麗特雛菊。
  • 王室美人 |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之前關於瑪格麗特的幾篇>>①戴什麼王冠都要有我是女王我最拽的氣場 ②喜歡一件衣服就要穿到吐嗎 ③真·Drama Queen ④那個會講中文愛穿唐裝的丹麥親王走了別看瑪格麗特現在這麼瘦,她在北鼻時期可是個大肉娃
  • 《與瑪格麗特的午後》:人生至美的情感
    卡扎德飾演的孤獨老人瑪格麗特的出現,像是上天給予從沒得到過母愛和家庭溫暖的老實人熱爾曼一個補償。片尾,因為費用問題,已經轉到一家便宜而簡陋的養老院的瑪格麗特,被熱爾曼偷偷帶了出來,而熱爾曼想要照顧如祖母般的瑪格麗特的願望,則讓影片閃爍著美好的人性光輝。
  • 我三年的瑪格麗特種植經驗
    十六世紀時,挪威的公主Marguerite十分喜愛這種小白花,就用自己的名字替她命名了,從此,瑪格麗特之名廣為流傳,風靡世界,還被評選為丹麥國花。現在,瑪格麗特也是眾多花友家庭盆栽時最為青睞的一員,那麼,如何讓自家的小瑪喧喧嚷嚷地開滿花盆呢?一起跟著桑妮老師一步兩步三步四步地學習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