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藏書閣,名字取自天一生水,書最怕火,所以叫天一閣

2020-12-25 91歲環遊世界

人這一輩子,總是要有點愛好的,好什麼的都有。有好抽菸的,抽菸不用打火機,早上點上一根煙,抽完了拿根新的續上,有好喝酒的,說這人一天天一點水不用喝,光喝酒就夠了,還有好燙頭的,一天一個髮型,365天天天不重樣,當然,還有好抽菸、喝酒、燙頭的。

說的意思就是人總是要有點愛好的,不管是什麼,話說有這麼一個人,叫範欽,他是浙江鄞縣人,鄞縣就是現在的寧波市鄞州區。這人呢,也有一好,他好收藏,當然不是咱現在的什麼古董珠寶,文玩核桃什麼的,他收藏的是什麼呢?書,這人好藏書。

說這人好藏書到什麼程度呢?每到一個新地方,人都看看景,或是吃吃當地美食,老範呢,他不著,他先看看這有什麼好書,好文章,完了搬他藏書樓去,老範號稱是明代最著名藏書家,寧波月湖西岸的宅子旁邊有一座藏書樓,就是老範的。

老範把當時出版的一些書籍,雜誌,小故事,全搬到他的藏書樓裡,話說當時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建的樓,後來雖說老範死了,可老範有孩子呀,孩子又有孫子,孫子又有孩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這麼一下400多年過去了。歲月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年輕充滿活力的藏書樓經過這把殺豬刀的洗禮之後會變成什麼呢?一座老的藏書樓,並且還是全國最老的藏書樓,小弟搖身變大哥了。

火可是書最大的剋星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所以這位老大哥名為「天一閣」,他位於寧波市市區月湖之西天一街10號,國家AAAAA旅遊景區,門票官價30大洋,不算貴,優惠力度也蠻大的,未成年人啊,老人什麼的都免票,建議網上訂票,多少會便宜幾塊錢,有雙人票,一起買便宜點,網際網路時代網上購票還是很方便的,不需要取票,憑發送的二維碼驗證一下就好了。自助機上掃二維碼還有免費的手繪地圖可以領,話說五A景區也就那麼幾個,能評上還是有一定真本事的。

天一閣可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私家藏書樓之一,其實藏書也簡單,藏書久而不散就難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天災人患誰能預測,說不定哪天發大水了,哪天一個雷給劈了,古代又沒有現代的技術,能保存到現在著實不易,老範當時不止到處收集珍貴藏書,還立下了嚴格的世襲制度和閱覽制度,這才得以讓書庫保存至今。

還沒正式進院,已經被它的園林景致所吸引。話說天一閣不單單只有閣,還可以看到江南園林,亭臺樓閣,一湖綠水點綴青翠園林,園景以水為主還有各式各樣的假山點綴,樓前有一池名曰「天一池」,池水經暗溝與月湖連通,如遇意外,便能引水滅火,處處得見主人之用心。

天一閣主要分為藏書區,園林區,還有陳列區,藏書區有東明草堂、範氏故居、尊經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等景點,園林區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等,還有一些醜萌醜萌的石雕十分挺可愛的。陳列區,有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等景點。

百年藏書樓,在這裡能感受深切感到老範對書籍的珍藏,對書籍的熱愛,高中時期看過《風雨天一閣》,那個酷愛讀書的錢繡芸,為了多看幾本天一閣的藏書毅然決然地嫁入範家,藏書樓規矩甚嚴,到死也未能看成一本書,最後鬱鬱而終。可笑的是,小偷輕而易舉偷走了將近一半的珍貴書籍,好人求知若渴的一生竟然抵不過壞人一時的歹念。

相關焦點

  • 天一閣書藏古今,兵部侍郎痴迷藏書,家族世代守護400年……
    明州天一富藏書,福地嫏嬛信不虛。歷劫僅存五分一,至今猶有萬卷餘。林泉雅潔多奇石,樓閣清癯類碩儒。地六成之逢解放,人民珍惜勝明珠天一閣,坐落於月湖西畔,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 圖為寶書樓寶書樓即天一閣,也是整個景區的靈魂所在。據說當時範欽認為書最為怕火,為了防火,他查閱諸書,最後在《易經》中看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大受啟發。
  • 【文房品珍】你知道天一閣嗎
    天一閣 天一閣,是一座樓的名字。這座樓不是住人的,是藏書的。提到天一閣,人們就知道是座藏書樓。 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 天一閣在浙江省寧波市,是公元1561年建造的,也就是明朝時候,距今有459年了。
  • 中東歐16國文學作品入藏天一閣,亞洲最古老藏書樓有新使命
    9月17日下午,「2018天一閣論壇·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學論壇」在寧波天一閣博物館開幕,亞洲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正迎來新使命——以文學交流架起當代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橋梁。資料圖片天一閣博物館館長莊立臻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除了一以貫之的保護、修復、典藏古籍等職能,現在天一閣的互動性、服務性及參與感越來越強。「天一閣是有450多年歷史的藏書樓,功能也隨著時代的需求在變化。
  • 天一閣「閣主」愛看什麼書?這場展覽告訴你答案
    天一閣「閣主」範欽雕塑。 記者 謝舒奕 攝本報訊(記者 謝舒奕 通訊員 烏瑩君) 今年是範欽逝世435周年,為紀念這位藏書家,昨日,天一閣博物院特別策劃推出原創展「萬卷活水——天一閣創始人範欽的人生與藏書」。
  • 如果你想了解寧波,那必須得先從天一閣開始,這兒可是有藏書的
    有人說,想了解寧波,先從寧波月湖湖畔的天一閣說起。月湖是寧波的「母湖」。北宋時期,王安石被任命為縣令,在月湖聘請「慶曆五先生」推動教育和再學習,浙東學術從此萌芽。現在她經歷了1400多年,已經成為寧波歷史的見證人。
  • 當文溯閣遇上天一閣
    天一閣入口「書藏古今 港通天下」。這是寧波人介紹寧波時最自豪的一句話。這其中的「書藏古今」便指的是天一閣。駐步在天一閣前,感受這座古老藏書樓的滄桑與瑰麗,回想它的前世今生,總會讓人想起餘秋雨的那篇《風雨天一閣》。
  • 天一閣裡的女人
    上回,小編和小夥伴們一起了解了劇中「匯帙閣」的原型——天一閣(原標題:今天,咱們就再來聊聊沈碧雲(張檬 飾)原型——錢秀芸。她聽丘知府說範家的天一閣藏書甚富,其中多罕見之孤本,為當時天下私家藏書中之翹楚和典範,她日日心向神往。她還聽說,天一閣中所藏之書幾百年來不生蠹,全賴一種芸草之功,錢姑娘聽了頓生仰慕之心,寒來暑往用絲線繡芸草數百幅,「繡芸」之名由此而得。錢姑娘的父母非常珍愛這個女兒,看到女兒對天一閣那麼仰慕,那麼痴心,為圓女兒的心願就央求知府大人做媒。
  • 濟南大明湖畔山東最冷門園林,仿照寧波天一閣而建
    濟南最有名的風景就是大明湖,在湖邊有一個遐園,算上中國「最無存在感」的園林,在此之前不僅外來者幾乎沒有印象,許多當地人對這個園林了解得也不多。建於1909年,即清朝宣統元年,遐園位於大明湖南岸,原為山東圖書館的一部分,後來成為大明湖公園的一部分。
  • 皇家藏書樓都模仿的天一閣,它是中國第一家以藏書為主題的5A景區
    天一閣大門天一閣位於浙江省寧波市,由當時退隱的明朝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清乾隆時期,因編修《四庫全書》,天一閣在全國藏書家中貢獻最多,被推舉為民間藏書樓的典範和樣板,皇家藏書樓均仿天一閣建造。天一閣景區的遊覽路線是單線遊覽,從北門進入,首先看到的是天一閣建造者——範欽的塑像。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中國十大名樓
    閣名引《尚書》「鹹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   閣樓總建築面積864平方米,垣高17.5米,地勢海拔60餘米,當時為全城最高處。今天的閣體乃1983年重建,仿木結構,慄瓦飛簷,朱梁畫棟,主副三閣,間以長廊。整個閣體呈弧狀分布,主閣由60根木柱支撐,上有32個高啄鰲頭,32隻風馬銅鈴,10條吻龍。
  • 佳能G5 X MarkII 拍攝的寧波天一閣
    在此之前,對天一閣的樣子有過設想,大抵就是古典園林與現代圖書館混合的樣子:一排排的古代屋子,寫著「天一地六」或者「水火木金土」之類的名字。真實的天一閣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常規的蘇氏園林,有假山有白牆有池水——只不過那白牆比別處更高聳一些,那池水距離正廳比往常更貼近一點罷了。
  • 今年最佳國產劇來了,《大江大河2》開播即爆火!打卡「宋運輝」同款小城
    在劇中宋運輝(王凱飾)告別金州來到東海東海的很多場景均在寧波取的景不僅如此,該劇也是改編自寧波作家阿耐跟寧波的淵源頗深~已經有眼尖的小夥伴找出了劇中的風景旖旎的月湖、書香漫繞的天一閣熱鬧繁華的鼓樓、古樸莊重的香山教寺……老城一日遊可以這樣安排天一閣-月湖-鼓樓-中山公園-姚江-老外灘-天一廣場來逛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亞洲現有最古老圖書館+江南庭院式園林@天一閣
  • 最愛寧波烤菜和臭冬瓜,黃磊「黃小廚」極力推薦寧波美食
    說起黃磊與寧波的淵源,不得不提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天一生水》。該劇以「中國第一藏書樓」———寧波「天一閣」為背景,講述了「江南第一藏書大家族」範氏家族在上個世紀40年代顛沛流離的悲劇命運。  為了拍攝,黃磊曾數次來寧波看景。
  • 石莊人看世界| 天一生水,武嶺有夢
    穿過地下通道,便是天一廣場。天一廣場的建築有別於南京新街口的各種高樓大廈。多是一些樓層不高的建築排列其間,各大品牌羅列。商場門口有水池,有噴泉,天一生水,遇水生財,不知道是不是想藉此帶來好財運。廣場上好多商家在做活動,售樓的,拍婚紗的,賣化妝品的。你家請個小丑吹氣球,我家掃個二維碼領小禮物。總之就是你方唱罷我登臺,各有各的生意經。離天一廣場步行1公裡有個老外灘,有各式老建築。
  • 《陳情令》藍湛關了羨羨三天禁閉,原來藏書閣才是一切秘密的開端
    藏書閣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書、藍忘機和魏無羨。其實藏書閣作為「約會聖地」,最大的優勢就是「空間小、很無聊」。其實說藏書閣空間小,並不是真的小,那裡的藏書可能魏無羨這輩子都讀不完,當然羨羨也不會真的去讀。不過無論是比起蓮花塢的溪澗,還是雲深不知處後山的風光,藏書閣都是個狹窄到不能滿足羨羨玩樂的地方。
  • 《碧血書香夢》取材天一閣 張檬原型一生嫁於書籍
    隨著《碧血書香夢》觀劇潮的不斷高漲,在觀眾和粉絲間掀起了一股揭秘身世之謎的風潮,該劇怎樣根據黃朝勇小說《藏書樓》改編?劇中的人物究竟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