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妮重返職場,遭遇職場霸凌。然而她並沒有被打倒,先是憑著一顆真誠地心打動惡意拖欠的「依依姐」,隨後更是細緻調查發現上司虛假開單造成她手裡的「應收」無法收回。
在上司的一再打壓和圍追堵截之下,她並沒有妥協,勇敢的向這種違規行為說不。但,更為重要的是,她想出了一個辦法挽回公司的損失。
那就是找另一家有需求的公司消耗掉這批「虛假開單」的庫存,如此以來,應收可以收回,合作公司的問題也能得到解決,需求公司也能得到實惠,所謂「一舉三得」,很是快哉。
相信,對公司而言,王漫妮此舉比她舉報上司的違規行為更得聖心。因為,公司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員工,而不是發現問題的員工,甚至是製造問題的員工。
那麼,王漫妮這番操作的基礎是什麼呢?
關鍵在於,她的腦子靈活,了解問題所在之後,在解決問題上,並不局限於問題本身。不是揪著虛假開單這件事不放,來解決問題。事實上,如果指著這一點,問題根本沒有辦法得到解決,因為開單的公司並不想承擔,也覺得自己沒有義務承擔;他們反而認為是王漫妮的公司坑了他們,原本說好的事情,突然變卦,讓他們也很被動。所以,他們其實根本不想去解決問題,只想把貨物退回去。然而,公司並不接受這批退貨。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公司和開單公司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王漫妮很快意識到這一點。
於是,她想到了別的辦法,找需要這批貨品的公司,來消耗這批庫存。讓這批死庫存活起來,進入正常的市場流通。開單公司只需要辦理銷售手續就可以了,非常簡單和省事,因此也樂於配合。
於問題之外,找尋解決之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於問題之外,可以看得更遠,容納更多的可能性。各種可能性的碰撞與融合,很可能就此產生解決問題的辦法。
行走於方寸之間,決勝於千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