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頭皮血腫
寶寶在學步期時,走路搖搖晃晃的,常常會摔倒在地。要是不小心磕到頭,很容易就會腫起一個小包,這時候會有各種「土方子」輪番上陣:
「哎呀,寶寶磕到頭了!沒事,揉一揉就好了。」
「寶寶頭磕了個包沒必要用藥,都說唾液可以消毒,用唾液擦一擦就好了。」
這些民間「土方子」,不僅不能拯救寶寶那已經磕出小包來的頭部,還可能會加重寶寶的頭部傷害……
一、寶寶頭磕包,這四個錯誤的做法讓娃很受傷
錯誤做法1:揉一揉
——小心揉出頭皮血腫加劇
當看到寶寶摔跤磕到了頭,看到頭上起了個包沒流血,很多長輩常常做的第一個動作是:用手揉搓,想要把「小包」用「內力」揉按回去。
然而,頭皮和腦袋之間隔了一層硬腦膜,揉搓並不會把腫塊揉沒掉,而且還很可能會引發不良後果。
如果寶寶只是輕度的頭皮血腫,沒有出血和嘔吐等症狀,如果隨便揉搓,很可能會加重病情,導致頭皮血腫加劇,嚴重者還可導致休克。
所以,揉一揉的做法可謂是「雪上加霜」,真的做不得!
錯誤做法2:用唾液擦擦
——消毒不成反汙染傷口
很多人認為唾液可以消毒,但其實它的主要成分還是水,確實有能起到殺菌止血的成分,但含量微乎其微。反而是口腔裡的細菌,更有可能被帶到傷口上。
想要止血,減少細菌和傷口的接觸,貼無菌創可貼、或者用無菌紗布、乾淨的尿布更靠譜,再用唾液給孩子的傷口增加細菌了。
錯誤做法3:馬上熱敷
——反而會導致血腫增大
有的媽媽看到寶寶頭上磕出的小包,心疼不已,趕忙用毛巾熱敷,想要消消腫。
然而,馬上熱敷腫起部位的做法並不可取。
因為磕出來的包是由於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循環加快而形成腫塊,如果馬上採用熱敷,反而會導致血腫增大,要是有傷口,還可能導致傷口再次迸裂。因此,媽媽可別亂用熱敷的方法處理寶寶頭部血腫。
錯誤做法4:搖晃
——可別搖出腦震蕩來了
一些電視劇上常常上演這樣的場景:看到有人摔倒在地,常常會先將TA扶起來搖一搖,看看還有沒有意識,腦子有沒有摔傷。
但是,這種做法千萬不要用在寶寶身上。
如果寶寶摔傷嚴重,不要移動TA,更是不能晃動TA的頭部。要是寶寶出現了腦震蕩,搖晃會快速加重病情,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所以,「搖一搖」的做法真的會讓寶寶更受傷的,做不得!
二、寶寶頭磕包,正確的處理姿勢快速掌握
寶寶頭磕包,媽媽一定不要心急亂投醫,用錯了方法。應該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要做到以下4點:
1、留心孩子狀況
寶寶摔跤磕到了頭,可輕可重,如果媽媽貿然抱起寶寶又是揉又是搖,可能加重TA的傷勢。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不要馬上抱起寶寶,而是要先觀察一會兒,判斷TA的狀態。如果寶寶意識清醒,反應正常,幾分鐘後和平常一樣能吃能跳,那說明受傷不嚴重。媽媽要注意的是,即便寶寶只是輕微的磕碰,要留心在寶寶摔傷後24-48小時內的狀況。
2、清理傷口要無菌
如果寶寶有輕微破皮流血,媽媽可以先給TA清理傷口,用棉籤、紗布或幹毛巾壓迫止血後,再用碘伏消毒,然後貼上無菌創可貼,等到止血後再冷敷。
3、冷敷再熱敷別弄反
媽媽要注意是先冷敷,24小時後再考慮熱敷。冷敷可以促進局部血管收縮,減輕受傷部分的充血腫脹,而且還有止疼效果,讓寶寶更好受一些。冰敷時不應直接用冰塊或冰袋直接接觸寶寶皮膚,而是應該在冰塊或冰袋外面再包裹上幹毛巾或手絹,每次冷敷大約10-15分鐘。等到24小時以後可考慮用熱水熱敷,幫助消腫。
4、表現異常趕緊就醫
孩子磕到頭後的1-2天,家長們都不能放鬆警惕,隨時留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如反常的嗜睡,喚不醒,無精打採,四肢無力;或者情緒激動,長時間的哭鬧也哄不好,嘔吐或者喊頭疼,那都有可能是因為摔傷導致的,必須及時帶孩子看醫生檢查。
新生兒頭皮血腫多久才會自然吸收
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經歷的磨難還是很多的。有的新生兒剛生下來頭上就出現了血腫。看著寶寶頭上的血腫,媽媽都會很是焦慮,不知道如何處理。那麼,嬰兒頭皮血腫如何處理呢?
1.首先要做一下檢查,可以選擇ct,如果害怕輻射,也可以選擇彩超,通過檢查確定寶寶的頭裡面沒有任何問題,只是頭皮上面存在著血腫,那麼就不必過分擔心了,頭皮的血腫是很容易就可以消退的。
2.如果血腫比較小,那麼可以選擇在24小時內採取冷敷,24小時之後選擇熱敷,一般大小在3cm之內的血腫都可以通過加速血液循環,通過冷熱敷等可以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消退。
3.如果寶寶頭上的血腫比較大,摸起來很硬,那麼不要用力擠壓,避免血腫更加變大,或者是出現出血。保守治療,熱敷期間如果發現血腫變得很硬,觀察血腫有沒有發紅,有沒有發熱,因為這些都是感染導致的,需要特別的警惕。
4.如果血腫比較大,超過了兩周還沒有辦法自行消退,而且變得很硬,那麼就需要採取措施。如果有變硬的趨勢,那麼需要穿刺負壓引流。如果出現了感染,那麼就需要切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