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餐廳達到何種標準才配稱得上網紅餐廳?
我見過佳餚驚豔的餐廳因為沒人氣被迫停業
也見過服務態度差到爆炸的門店竟能日夜爆滿
打卡心心念念的年度必吃餐廳後大失所望
也在無人問津的小巷裡發掘到美味寶藏
乍一聽餐飲業能不能火全靠玄學,但我探過這麼多次餐廳,多少也算了解些業界套路的皮毛。今天我鬥膽開一次公開課,
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零基礎經營一家網紅餐廳
現在年輕人尤其是女孩子們吃飯最關注的是什麼?
是「這家店好不好出片」!
你很少看到穿的光鮮亮麗的美眉們
坐在街邊翹著二郎腿擼串吧?
你也基本沒見著有姐妹同行全妝出街
就為了喝碗街邊牛肉湯吧?
化妝和穿漂亮裙子
可不就是為了拍好看照片而服務麼?
能在吃飯的同時拍照片是一件性價比很高的事兒:點完菜 ➡️ 拍照 ➡️ 上菜吃菜 ➡️ 飯後消食p圖,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我當然也可以為了一家土菜館跋山涉水被叮一腿包只為嘗口野味,但前提一定得是我灰頭土臉,才不至於讓我覺得全身上下用心的妝造都淪為了沉沒成本。
有人說這些女孩虛偽,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在花了這麼長時間塗塗畫畫搭配衣服後,我竟然還身處髒亂差的環境以至於無法通過拍照留下美好回憶,那再上檔次的珍饈美饌也不過是一坨虛無。
所以一家網紅餐廳成功的第一步
一定得是用心認真的裝潢!
上課必須得配合實例才能生動形象
就以前不久打卡的偷喜食堂罍街店為例吧
店裡店外都給人一種闖入了日劇的感覺,木質的桌椅,親和的暖光,慵懶又不失格調的瓶瓶罐罐,就連店內的書都擺放的恰到好處,溫柔的像剛出爐的檸檬戚風。
適量的搞笑圖案讓人忍俊不禁,
一些鮮活植物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加上在合肥這樣風格的門面比較少,當一家店擁有這樣裝修時,你已經完美贏在起跑線了。
反觀我之前寫過的對不起,這家海鮮館子,今天我要曝光你!,裝修屬實有點年頭,感覺人類剛開始發展餐飲業這家店就問世了似的,所以這家店基本靠回頭客帶新人,在年輕人裡也是很難挖到客源的。
大環境敲定之後,只需稍做宣傳就可以坐享其成了。就像大美食公眾號會接推廣,小紅書博主會被免費邀請探店只需事後發表文章,一傳十十傳百,名氣也就打出去了。
這時用心裝修的好處又體現了——
你喜不喜歡一家店的風格看照片一目了然
但你很難通過看料理的照片去判斷合不合口味
通過照片,你只看得到裝修而非嘗到料理。更因為每個人口味不同:可能博主推薦了烤牛奶,但你卻乳糖不耐受;博主不喜歡榴槤披薩,但你剛好愛榴槤愛得深沉…你很難從別人發的推文裡判斷自己會不會喜歡這家店的菜品。
但這並不代表你就要徹底放棄料理。一切都要為」看上去很不錯「服務。如果不能通過照片讓大家體會食物的味,那至少得」秀色可餐「,這也是網紅店的關鍵詞。還是以偷喜食堂為例,下面請欣賞——
「溫泉蛋肥牛丼」
「蝦仁番茄肉醬天使面」
「咕嘟咕嘟關東煮」
是不是都」看上去好好吃「?
縱觀當代各大餐廳,能生意興隆的財富密碼早就不是鑽研菜品配方了,如何把菜做的上相才是王道。等環境和菜品都足夠上相後,宣傳就如同催化劑,迅速加快你通往成功網紅店的步伐。
當年楊超越從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成功出道,就是因為她耿直率真的性格和其他人完全不同,讓觀眾記憶猶新;前幾天朋友在北京遊玩發來一張吃飯照片,我一眼就知道這是「四季民福」:因為他家的橘子底下墊冰,別家店都沒這麼花裡胡哨。
樹立和別家店不一樣的」人設「
讓顧客印象深刻乃至時常提起
就是網紅店成功秘笈第三步了
偷喜食堂成功可不是偶然,在這一步的處理上它也可以稱作出類拔萃:老闆在店內養了只「一餅」。
一餅是只貓,胖墩墩毛茸茸的還很親民,你吃飯它就在你腳邊溜達,對誰都會仰面翻出小肚皮讓你摸。在餐廳養貓的本就不多,碰巧又是這麼有親和力的貓更是鳳毛麟角。
它帶給偷喜食堂的熱度不可小覷,網友們甚至在大眾點評上把它標榜成了「店內特色菜第一名」,評論裡惋惜今天沒看到一餅的,誇一餅好可愛的數不勝數。
(大眾點評截圖)
餐飲業」人設「鼻祖就是海底撈了。一提到服務態度好的餐廳,九成以上都會說海底撈。並且海底撈已成功融入我們日常生活,成為了一個專有名詞。「這家店的服務和海底撈差不多了。」」這家店簡直就是服裝界海底撈!「這樣的對話已屢見不鮮。
就像有的人去偷喜食堂就是為了摸摸一餅,不少人去海底撈就是為了體驗貼心服務的。你看,獨特「人設」是不是真的很重要?
說了三大點成功秘笈
那哪些因素是網紅店可有可無的呢?
除了我之前提到的食物不必特別好吃,其次,地理位置其實沒那麼重要。一開始發現這個現象的時候我是很震驚的:
大家已經不把
」好停車「
」好找「
」在市中心「
這些固有名詞放在評判標準裡了麼?
後來我了解到確是如此
只要不是偏遠郊區
名號一響,多遠都有人在所不惜。
雖然偷喜食堂身處罍街,但它其實只在罍街邊緣,門牌也不明顯,得跟著導航七拐八拐才能到,可不惜千裡迢迢奔赴的食客絡繹不絕。
更典型的例子應該就是「福愛寶韓國料理」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它所處的綜合體和爛尾樓並無二致,電梯轟隆作響,其他門面大都緊閉,只有它家門庭若市,飯點座無虛席。毫不誇張地說,就靠這家店撐起了整個綜合體。
(p.s. 不過他家服務態度巨差,不建議大家去受氣哈)
還有就是門店面積不必大。在不做任何攻略的情況下,我一定是看哪家排隊人多吃哪家,那種飯點座位還空一大半的店我是直接忽略的;何況小小的店更能凸顯溫馨,能讓顧客有種回家的感覺。個人認為店面面積是餐飲運營最不需要考慮的一環,飢餓營銷,搶著吃才好吃嘛。
我一直不知如何描述像罍街這樣的地點。
有人說它是合肥旅遊坐標,可這橫七豎八除了吃就是喝,真正有徽式特色的餐廳還沒幾家,讓遊客千裡迢迢來吃頓四川火鍋,在全國連鎖的酒吧喝杯小酒屬實沒必要
有人說它是小吃一條街,這又有些貶低它了,那麼大片地兒就混了個這名號,一到夜晚還水洩不通燈紅酒綠的,小吃街可沒這麼高待遇。
更多人形容它為網紅打卡地,這名字聽上去契合罍街不少,小紅書大眾點評上紅火的餐廳不少都出沒在罍街附近,但等你真正探上幾家店後你會五味雜陳——畢竟就這還能是「網紅必打卡」「XX年必吃榜上榜餐廳」,我都為家門口不會做宣傳的小餐館打抱不平。
不說名不副實,起碼有些失望。
在這個全員浮躁的時代,別說各種瀕臨滅絕的民間藝術了,就是還在堅持手工擀麵而非機器的麵點師傅,還在追求真材實料熬製湯頭而非濫用化學物質的麻辣燙老闆都在逐年遞減。
也許等到多年後一篇「全國唯一一家還在注重料理口感的實力餐廳」橫空出世,大家才能意識到自己早已被一味注重賣相侵蝕的千瘡百孔。
希望「網紅」這個詞能儘快在餐飲界
變成公認的實力與顏值並存的代名詞!
我是檸檬兒吃,記得點讚關注我!
我們下期再見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