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獨」覺醒!蔡英文不顧臺灣「悶經濟」,清算主力軍何時出動?

2020-12-23 臺頭聞

臺頭聞編輯:暗藍

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最終結果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這也意味著臺灣地區將會迎來又一個經濟寒冬,雖然蔡英文得到臺灣地區年輕人的支持,但是臺灣這些年輕人終究會從經濟困境中覺醒。筆者認為,臺灣的年輕人只是受到蔡英文的欺騙而做出錯誤的選擇,臺灣年輕人終將會在臺灣經濟衰退的浪潮中覺醒,當然這也是臺灣年輕人做出錯誤選擇而應該受到的懲罰,甚至在不遠的將來,清算蔡英文的主力軍就是臺灣的年輕一代。

臺灣媒體:臺灣年輕人的選擇是錯誤的

臺灣年輕一代沒有經歷過經濟的寒冬並且一直生活富足,這也使得臺灣年輕人對於經濟的發展漠不關心,而對於所謂的臺灣地區「主權」則趨之若鶩。這也給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以可乘之機,因為臺灣年輕一代雖然找不到工作,但是可以從家中長輩那裡獲得生活資助,這也使得臺灣年輕一代對於臺灣當前的經濟形勢態度漠然,而家中長輩的資助也是從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中所套取的,這也使得臺灣年輕人終將有一日會在經濟寒冬中覺醒。

有臺灣民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臺灣民眾能夠過上富裕的生活應該感謝大陸人民的支持,但是臺灣年輕一代對於大陸地區產生錯誤的觀點,這也使得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會持續出現衰退,並且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活壓力臺灣的年輕一代終將會從經濟的寒冬中清醒的意識到蔡英文對於臺灣地區經濟發展的損害是如此之深,另外有消息表明,蔡英文所實施的經濟政策已經完全失敗。

臺灣媒體:蔡英文的經濟政策已經失敗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一直試圖在經濟上擺脫對大陸的依賴,這也使得蔡英文在採取新的經濟政策之時企圖向泰國以及周邊各國開展貿易往來,但是臺灣的經濟發展始終是繞不過大陸的,這也使得蔡英文的經濟發展政策完全失敗。

蔡英文經濟發展政策的失敗也向外界傳達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臺灣經濟的發展始終繞不開大陸的市場,這也使得大陸和臺灣之間的經濟往來將會更加密切,臺灣民眾也會更加期盼兩岸的和平統一,而蔡英文堅決貫徹「臺獨」的行為必將遭到臺灣民眾的一致抵制甚至唾棄,相信在不遠的未來,蔡英文一定會遭到臺灣年輕一代的清算。

臺灣年輕一代因為生活富足所以對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表示漠不關心,這也是因為大陸地區一直對臺灣地區經濟上的幫助,所以,在此希望臺灣的年輕一代能夠早日覺醒,為反抗蔡英文的暴政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中國臺灣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天然獨」真不在乎「悶經濟」嗎?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天然獨」真不在乎「悶經濟」嗎?這場選舉蔡英文取得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高票,年輕世代傾巢而出是主因。大肆推銷「芒果乾」之餘,蔡英文把「抗中保臺」的氛圍與想像炒作到了極致。這讓她能夠動員「天然獨」踴躍投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於是,仗著大勝的氣勢,蔡英文在勝選感言中表現強硬。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執政中,蔡英文不僅會拒絕「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倡議,也不會說出承認「九二共識」的通關密語。
  • 天涯·視野林泉忠:蔡英文與臺灣"天然獨"世代的蜜月期能維持多久?
    重點是在經過二十多年"本土化"洗禮後的臺灣社會成長起來的年輕"天然獨"世代,對馬英九推崇的國家認同與政策思維已產生"無感"。      反之,蔡英文卻敏銳地觀察到臺灣年輕世代的此一變化並予以擁抱,因而獲得"天然獨"世代的高度信任。其實,"天然獨"此一新概念也出自於蔡英文對新一代臺獨思維"天然成分"的到位描述。
  • 「臺灣人認同」率創歷史新高,「天然獨」時代到來,蔡英文贏了?
    民調結果似乎反映,臺灣民眾歷經2019年民進黨啟動「抗中保臺」選戰的衝擊、蔡英文2020大選創下817萬高票紀錄,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動輒6、7成的施政滿意度,許多人認定民進黨將長期「執政」、「天然獨」時代已經來臨,臺灣將走向「獨立」的道路。
  • 「港獨」黃之鋒罪有應得,蔡英文「刷什麼存在感」?
    黃之鋒的惡劣行徑眾所周知,黃之鋒是前「港獨」組織「香港眾志」成員,曾多次組織未經批准的非法集結,攻擊警察總部,肆意破壞公物,抹黑香港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鼓動「港獨」,率領暴徒對民眾施暴,種種行為嚴重危害社會安全的罪行早已足夠將他判處入獄。
  • 臺政客:「天然獨」世代即將結束 「天然統」世代來了
    楊世光。圖源於臺媒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黨2020參選人楊世光表示,臺灣「天然獨」的時代快結束了。因為現在12歲以下的孩子們每天看的是大陸的漫畫、電視劇與明星,聽的是大陸歌曲,他們將是「天然統」世代。楊世光指出,他可以理解臺灣「天然獨」世代的心情。八零年代出生的世代大量暴露在臺灣的發展遠比大陸進步的教育環境裡,但事實上卻見證大陸的經濟與發展追上、甚至超越臺灣。
  • 臺灣政界大佬揭批「反滲透法」:蔡英文不顧臺灣人民死活!
    蔡英文在18日、27日進行的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兩次電視政見會上一再喊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務必要在12月31日通過「反滲透法」「三讀」並立即執行,引發臺灣政界大佬紛紛揭批。他們認為蔡英文此舉為了撈取個人選票,違背臺灣「憲政」,刻意破壞兩岸交流,蠱惑臺灣民眾「仇中(陸)」,更是為了一己之私,不顧臺灣人民死活,將臺灣推向危險境地。
  • 臺灣年輕世代從「天然獨」向「理性統」挪移
    臺灣《天下雜誌》最近發表「2018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民眾的「統獨」態度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 蔡英文搞「暗獨」 兩岸關係不可能好轉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蔡英文發表「雙十講話」,多名臺灣學者認為蔡英文講話「了無新意」。蔡英文提出的所謂「四個不會」,表明她既不肯接受大陸的「九二共識」,改善兩岸關係;又不敢公開接受「獨派」推動的「臺獨」行動。
  •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2020-01-17 09:24:46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說:「臺灣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臺灣,臺灣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  評論指出,「民主就是臺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的說法,其實是將「臺獨」勢必造成的臺灣災難,推給2300萬人。  由2300萬人「決定」看似民主,其實與蔡英文說的「年輕人天然獨」如出一轍。
  • 臺灣版「我不能呼吸了」,蔡英文「悶」倒了多少人
    導讀:近日,「悶」字當選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這個由兩岸機構共同參加評選的漢字將當前臺灣民眾的感情真切的表達出來。自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趁此機會不斷利用各種手段謀「獨」,且一直對臺灣地區實行高壓政策,全臺籠罩在「綠色恐怖」之中,讓民眾無比壓抑,所以「悶」字當之無愧。幾十年來,兩岸之間關係變化莫測,但是不論局勢如何變化,在面對災害時彼此之間都會互幫互助,共渡難關。因為兩岸人民明白,彼此之間的感情始終血濃於水。
  • 蔡英文沒想到,先等來的是解放軍「王牌」出動
    近段時間以來,解放軍密集出動,連續十天前往臺海區域,目的就是為了震懾「臺獨」。對此,島內持續緊張,臺軍自22日起,無預警的進行了「聯翔操演」,同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澎湖視察臺「天駒部隊」與海軍146艦隊,並叫囂稱,作為空軍,「怎麼可以讓別人在自己的『領空』上耀武揚威」。
  • 推動「去中」培養「天然獨」,民進黨在臺灣已沒有對手了
    上周發布的兩項民調都是民進黨陳其邁以過半支持度遙遙領先,中國國民黨與臺灣民眾黨候選人加起來仍落後陳其邁一大截。這不是高雄市單一現象,而是臺灣政治版圖縮影,民進黨在臺灣已無對手,為了引獨鞏固政權,執政之路愈走愈險,臺灣的下一步勢將由美中角力來決定了。
  • 臺灣經濟向好,成為蔡英文不能說的「秘密」
    導讀:此前,臺「行政機構」對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為2.54%,這與之前的1.56%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蔡英文自然非常高興。然而產生上調的原因並非投資、消費,而是出口的提升,而出口的對象就是大陸。
  • 蔡英文為何執迷不悟?明知美國靠不住,卻依舊想「倚美謀獨」!
    縱觀美國對蔡英文的態度,美國從未把臺灣放在眼中,而蔡英文卻以為自己可以把美國作為對抗大陸的棋子,殊不知美國只是在利用臺灣遏制中國。民進黨當局執迷不悟地對美國一面倒,只在乎眼前的政治目的,並沒有看到更深層的含義,一旦被美國「拋棄」,民進黨當局將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 中評智庫:臺灣社會的脈動與國民黨的出路
    當前,臺灣民眾普遍偏向維持現狀,不願統一,傾向獨立,特別是國家認同疏離及年輕世代「天然獨」,既有客觀層面的因素,也有主觀層面的原因,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原因,但主要的根源性問題在於近20年來以民進黨為代表的臺灣綠營勢力刻意運用臺灣內部的基於「一邊一國」或「一中一臺」定位並運作的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不斷形塑「仇中」、「恐/中」、「反/中」、「臺/獨」意識形態的結果。
  • 臺媒:「天然獨」世代走上舞臺 但臺灣從未擺脫「中國」
    2020年3月30日,臺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病逝,一些臺灣年輕網民在臉書上留下不甚好聽的評語。在臺灣小青年看來,郝柏村「太國民黨」。外省、高級軍官、不夠具備「進步價值」之素養。而後江啟臣終於表示了,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正值壯年的江啟臣,是國民黨青壯勢力代表,身負「如何拉近年輕世代與國民黨距離」之責,甚至有媒體直接以「江啟臣能否擺脫國民黨『親中』路線」為題。回首過往,中國國民黨,從主導抗戰、到撤退臺灣,從經濟奇蹟、再到連自身定位都左支右絀,活生生演繹了「才過二十年,卻仿佛一世紀」。
  • 「太陽花」成員求職大陸 臺灣將現「天然統」?
    林家興認為未來一二十年臺灣有可能出現「天然統」新世代 中評社記者 餘東暉攝有來自臺灣藍營的九零後年輕菁英表示,他們這些被稱為「天然獨」的年輕世代,除了國族認同有分歧外,在民主價值觀上大致相近。他們中的許多人哪怕是傾向「臺獨」,但為了自己的未來和實際的民生問題,依然會去大陸工作生活。
  • 評論:「天然獨」不過是「人造」的謊言
    「天然獨」一詞,出自民進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之口。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來,這個詞就被「成功」用來定義臺灣的年輕人,著實迷惑了不少人。4月25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馬曉光在回應記者提問時指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我們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精神上堅守著中華文化的根脈。
  • 打臉「天然獨」,赴大陸求學女生:我是來自臺灣省!
    她表示,「他們(大陸)對臺灣非常友善,臺灣人不應該亂罵大陸人。」相比較而言,自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一面大講「善意」,一面大搞「去中國化」,掩蓋兩岸同文同種的事實,這種「嘴炮」善意不僅虛假,甚至卑劣。臺當局的如意算盤是,以所謂「天然獨」衝撞兩岸關係,但註定不會得逞。對於「天然獨」說法,洪秀柱就曾直言,臺灣青年不是「天然獨」,而是受到教育產生的「人造獨」。
  • 蔡英文「執政」三年對臺灣有「五大傷害」
    第一,傷害了臺灣經濟成長蔡英文「執政」本來拼經濟就不是強項,卻熱衷於拼政治,即使推行經濟政策也是以拼政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像是推動「前瞻計劃」,預算達88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偏重綠營執政縣市,落下個「綁選舉樁腳」的罵名,軌道建設被質疑為疊床架層的重複建設,投資收效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