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衛視首映禮 胡莎莎演唱《九兒》電視劇《紅高粱》片尾曲
胡莎莎演唱《九兒》
胡莎莎的演唱,嗓音清純、甜美、自然,極富穿透力。高低音區的音色較統一,通曲聽起來流暢,從低吟到高亢一氣呵成,很好地演繹了特殊時期一位中國特殊女性「九兒」堅強隱忍、既溫柔賢惠又剛烈的個性。
石頭演唱的《九兒》,樸實、簡單、卻給人以力量而富於深刻的內涵。一個人演唱,就能用強大的舞臺氣場與深厚的情感共鳴,他的獨特的音色質樸、高亢,在高音裡,他仍然能把流行和搖滾自然融合,自由地唱遊於古典與時尚之間。這首《九兒》被石頭唱的悲涼,唱的如泣如訴、如痴如醉,給人以心靈的震顫。
《九兒》- 李雨兒
《九兒》是電視劇《紅高粱》片尾曲,歌曲由「80後」音樂人阿鯤(陳鯤)作曲,何其玲、阿鯤作詞。 這首歌曲以女主人公「九兒」為第一人稱,通過演唱者富有激情的演唱,與樂句反覆,將作品中九兒堅強隱忍的性格,一生的愛恨情仇與跌宕起伏的情節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歌曲開頭先以小提琴切入,小提琴演奏出悲涼的前奏:
尾隨小提琴而來的第一句歌詞「身邊的那片田野」的旋律輕柔似高粱從土地中生根發芽,隨著樂曲的遞進表現高粱從土裡衝出來的強大生命力,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轉調、遞進則進一步寓意著紅紅的高粱汪洋成海、彼此連接綿延,恰如我們這個民族從不間斷地繁衍生息,在茫茫宇宙蒼穹之中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奇蹟一樣。
這首歌採用了三個調,兩次重複,兩次轉調。
從A調的柔情、幽怨,
轉到B調的堅定、果斷(以上主歌部分),
最後再轉到E調的激越、悠遠(副歌部分),
尤如三級跳遠,層層推進,生動、活潑、明朗,極富有層次感。
「九兒我送你去遠方」作為電視劇的情節的穿插在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遠方既是指九兒將餘佔鰲每次引上正道的道路,也暗示結局九兒犧牲自己與日本侵略者同歸於盡,換取餘佔鰲一行人的遠方。他們最終終會走向光明。這個遠方的意義較於前者是更加神聖的,從小家上升到家國。把「九兒」這個傳奇女子所爆發出的對命運不屈抗爭的強大力量,和震撼心靈的人性光輝的豐滿的形象充分表達出來。
歌曲《九兒》只有四句歌詞,非常簡練,核心旋律也只有8小節。但是,通過重複、變調等變化手段,它卻喚起了感人肺腑的力量。它起到了渲染氣氛、深化主題、喚起共鳴的作用。
歌曲《九兒》特別注重畫面感,即便脫離了影視畫面,它同樣也能起到喚起觀眾對畫面的記憶。
《九兒》以「身」「手」「田野」「棗花」「高梁」「天」「姐兒」「遠方」「熟了」「送」,將大地、天空、遠方的音樂畫面在短短四句詞中表現了出來。
從土地出發,到兒女情的表達,採用傳統的民間小調的手法。像民謠一樣,更有直擊人心的效果。看起來它是個小調,但小調不小,《九兒》這首歌卻又讓人聽出「大」來。這主要體現在它的層次感上,這一方面得益於交響樂效果的運用。
無疑,阿鯤的《九兒》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有趙季平的電影版《紅高梁》歌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和《酒神曲》珠玉在前,阿鯤的《九兒》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不錯了。當然,這首歌也帶有革命浪漫主義敘事民間小調的元素,這是贏得觀眾讚賞的原因。
電視劇《紅高粱》片尾曲《九兒》二胡演奏:成方圓
《九兒》歌譜:
恭請各位老師、朋友閱讀後
在右下邊點擊 在看
或在右上角 轉發
關注 崇惠的貝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