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抗戰題材歷史紀錄片《中國遠徵軍》宣傳海報
一、大型抗戰題材歷史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簡介:
由《探索•發現》欄目歷時一年,全力拍攝、編輯製作的12集紀錄片《中國遠徵軍》,於2010年1月9日在科教頻道連續播出。此片講述抗戰期間,中國軍隊赴緬遠徵作戰,期間,10萬精銳,作戰英勇,以少敵多的驚人戰例;另有因盟軍間的戰略分歧,遠徵軍無奈撤退回國,翻越野人山時,死傷5萬人,只有1萬人返回祖國的悲慘故事;另廖耀湘帶領2萬人去往印度,整訓後,其中澄清了一些重要史實,比如震驚世界的仁安羌大捷直接指揮者並非孫立人,而是劉放吾,以及星殉野人山的戴安瀾將軍曾被新中國追認為「革命烈士」等鮮為人知的細節。
本片攝製組先後赴湖南、雲南等數地拍攝,搶救性採訪了很多遠徵軍老兵,多數都已年過90,不但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讓親歷者帶領觀眾追溯最真實的歷史,更為日後積累了無可替代的寶貴素材。此外,在本片製作過程中,欄目組通過遠徵軍後裔獲得了大量當時美國攝影隊拍攝的重要素材,這些影像此前保存於美國,在國內從未公布。欄目編導經細緻甄別,編輯成集,使其重現於屏幕,填補了此段歷史影像證據的缺失。弘揚了中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場中之英武精神。
中國遠徵軍是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階段,為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和抗戰「輸血線」,我國組織了10萬餘遠徵軍將士先後入緬對日作戰,他們以巨大的犧牲為抗日戰爭立下赫赫戰功。
公元1942年3月,遠徵軍入緬發起滇緬路作戰。失利後大部分退回雲南。公元1943年4月,重建遠徵軍司令長官部,後稱滇西遠徵軍,一部撤至印度,稱中國駐印軍。公元1943年10月至公元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徵軍先後發起緬北滇西作戰,殲滅日軍三萬餘人。公元1945年1月27日,兩軍在畹町會師。同年3月15日,完成了打通滇緬公路的任務後撤回國內。公元1945年4月撤銷。
中國遠徵軍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徵軍在緬北、滇西反攻中,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裡,共殲滅日軍4.9萬餘人。中國軍隊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傷亡官兵約6.7萬人。
二、大型抗戰題材歷史紀錄片《中國遠徵軍》視頻分享: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一集:鐵血遠徵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二集:解圍仁安羌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三集:兵敗野人山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四集:整軍藍姆伽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五集:絕地反擊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六集:鉗形攻擊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七集:密支那絞肉機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八集:怒江危局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九集:翻越高黎貢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十集:松山大戰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十一集:血色騰衝
紀錄片《中國遠徵軍》第十二集:決勝龍陵
掃 碼 可 關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