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去長空辭舊歲、狗來大地迎新春。
狗年的春雨鼓蕩著希望,狗年的夢想閃耀著光芒,狗年的糖果攜裹著吉祥,狗年的情意格外的綿長,狗年的祝福散發著幽香。相信各位這個年也過的相當舒心和愜意,最霓虹也伴隨大家走過了又一個年頭,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願大家的生活萬事如意!
在中國,過年總免不了給小輩們發紅包或是收取長輩們的紅包,中國的過年的紅包習俗想必大家都已瞭然於胸。今天西門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日本人的紅包文化。
陽曆1月1日至3日是日本新年,相當於中國的春節,長輩給小孩的壓歲錢在日語裡被稱為「お年玉」。相傳日本古代人們向神社捐錢後從中再領回一些以表示承蒙神的恩賜,受到神的庇護,所領回來的部分就是日本壓歲錢的開端。
長輩給壓歲錢要考慮小孩年齡和自己的經濟狀況,一般孩子年齡越大,得到的壓歲錢越多。壓歲錢通常用嶄新的錢,放在專門裝壓歲錢的信封(ポチ袋,發音為波季袋)裡面,通常信封上會寫一兩句對孩子的祝福或新年寄語。
如果沒有波季袋,也不能直接把錢給孩子,一定要包起來以表示對孩子的尊重。給孩子壓歲錢的時候要當著其父母的面,讓對方父母也知道;家長應記下給壓歲錢的人和金額,以便在今後的交往中作參考。
如果不考慮工資高低,完全套用日本量化標準,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歲孩子×500日元=500日元,合25元人民幣;
2歲孩子×500日元=1000日元,合50元人民幣;
3歲孩子×500日元=1500日元,合75元人民幣;
4歲孩子×500日元=2000日元,合100元人民幣。
遇到紅白喜事,如婚禮,滿月禮,壽禮等則要用到更為正式的禮金袋。喜慶紅事的袋子,叫著「祝儀袋」,一般為紅白色,也有金銀色的,右上角六角長形的圖案表示幹鮑魚片,寓意吉祥,本來是實物後改用印刷。
祝儀袋裡面裝的禮金一定要用新錢,表示對方的喜事期待已久。葬禮時一定要給舊錢,表示走得太突然,出乎意料。
白事奠儀的袋子叫做「不祝儀袋」或「奠儀袋」,只有黑白色或灰白色。禮金袋分為兩層,裡面為一白色信封形紙袋,外面包裹精美的封套,不同用途應選用不同禮金袋,在商店出售時均有註明用途和適合放置的禮金數目。
日本人挑選好適合的禮金袋後,在裡層的信封正面寫上金額,背面左下角寫上住址和姓名,這樣方便收禮人整理也防止發生誤會。信封寫好後放入嶄新的鈔票,再用外層的精美封套封好,在封套上寫上出席人的姓名,套上水引繩便完成包裝。
需要注意的是禮金袋外層封套寫法和折法,出席人數、關係影響具體寫法及順序;折禮金袋時把裝錢的信封放在正中間,外層封套以左右上下的順序摺疊包裹住信封,下面往上折的時候一定要蓋到上面折下來的部分,喪禮則相反。
波季袋款式多樣,圖案題材範圍廣,分類細緻,不同用途不同主題:春節多用櫻花、招財貓等素材;盂蘭盆節等有明顯季節特點的節日常用季節代表性風物,如西瓜、蒲扇、螃蟹,給人清涼的感覺;用作獎勵小孩子的波季袋則使用遊泳、爬山等運動畫面,寄語小孩子堅持鍛鍊學會承擔責任。
另外出現較多的圖案有花草、動漫形象和傳統節日風物如鯉魚旗、人偶、風箏、月兔、寶船等。通常波季袋畫面上的這些圖案元素體量小,以細節見長;顏色偏素偏淺,明度低,純度低;構圖輕鬆,卻有自在的節奏性;整體給人的感覺或是清新、「萌」,或是孤零、枯寂,帶著季節的氣息。『』
禮金袋考究的形態透出一種隆重感,純白特種紙上通常印有楷體「壽」字,代表最高的敬意,如中國的「賀」和「喜」,紙袋上手工藝人編制的繁複難以解開的水引禮繩顯得曼妙精緻。日本人贈送禮物時喜歡在禮品信封或禮品盒上紮上用彩繩編織的裝飾結,這種叫做「水引」的花紙繩習俗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形態各異的水引造型可以表達不同含義的祝福,仙鶴和神龜寓意健康長壽。
禮金袋上的水引繩大致有蝴蝶結、同心平結和繁複形狀的花結三種,有很多講究:蝴蝶狀活結可拆了重編,用於小孩出生禮、入學禮、歲末禮、獎品之類,寓意「這樣的喜事多為好」;兩個象徵無限大的圓形平結代表希望與對方永遠保持良好關係,喜事和喪事都可以用;但訂婚、結婚等「重來」的涵義不好,則用禮繩紮成繁複形狀的死結,寓意「一生一次,不離不棄」。用於祝賀結婚的祝儀袋水引繩是金銀兩色;一般性的賀禮,獎金,捐款等常用紅白兩色的禮繩;喪事的慰問金要裝在黑白,黃白或銀白色禮繩的不祝儀袋中。
紅包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它的形態是日本民族性格和審美觀的反映,體現日本人對自然、天地、人情的理解和感受。很多人認為波季袋的使用場合分類過於細緻,禮金袋的講究程度也令人覺得過度包裝,這是因為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饋贈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調節人際關係的重要方式。
日本人不重視禮物的貴賤,卻很重視禮品的包裝,常常包裝數層,還要系上漂亮的紙繩和緞帶,最後寫上送禮目的。在禮物的包裝上,日本人對「結」、「絆」有特殊情感,認為繩結之處有人的靈魂,代表送禮人的心意,日文裡「絆」意為紐帶,聯繫,也有「牽掛」的意思,所以禮金袋上的水引也是飽含送禮人祝福的。
日本本土傳統信仰為神道教,認為山川草木是神的化身。日本人崇拜大自然,喜歡細細體會四季的變更和植物世界的變化,由此產生對美的感動,日本人稱之為「哀」,而後由紫式部推動其向「物哀」演進,即「人心接觸外部世界時的『真情流露』,觸景生情,感物生情,情景互相吻合一致的時候產生的和諧美感、優美、細膩、沉靜、直觀」。
一位日本學者說:「日本文化形態是由植物的美學支撐的。」現今日本人對櫻花的愛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櫻花徹底的滲入日本文化,深深地影響了日本人的性格。茶道用語「一期一會」表示生命中的每個瞬間都不會重來,要珍視彼此相遇的機會。櫻花花期短暫,來去大概一個星期,要是碰上一場雨,更加速櫻花的凋落,那落花的一瞬,最能體現日本人的「物哀」之情。於是就自然景物的審美情趣而言,日本人認為纖小為美。難怪出現在紅包上的花草紋如此之多,而且一般體積小,大面積留白,與中國紅包表達花開富貴時的花團錦簇形成鮮明的對比。
但日本紅包設計就如日本設計一樣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中國出現一部分紅包明顯受到日本波季袋設計的影響,如招財貓、櫻花、鯉魚旗等元素的應用,顏色也出現偏淺的粉紅色、藍色和黃色。究其原因是波季袋透出一種平易近人的輕鬆感,毫無高不可攀的感覺,富有生活氣息,體現人們熱愛生活的精神面貌。
hoho~看到這裡大家相比對日本的紅包禮儀有所了解了吧,要是以後家裡有遇到要給日本孩子壓歲錢的時候記得拿出來參考哦!
最後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裡賺得多,收的多,萬事順心,給大家拜個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