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摔跤爸爸》到《嗝嗝老師》,印度電影套路你真的熟嗎?

2021-02-11 電影導演中心

自從《摔跤吧!爸爸》之後,中國電影觀眾對印度電影的現實主義風格可謂「耳熟能詳」,《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廁所英雄》等都在笑淚之中,直擊印度社會中不公平的一面,用溫情去激勵和撫慰人們的內心。

如今,又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登上中國銀幕,影片目前票房5000萬,口碑不俗,講述了一位有缺陷的老師與一班貧窮的孩子相互救贖,照亮了彼此的人生。在這個看似平凡的師生情故事裡,卻反映出印度社會的階級隔閡與教育歧視的嚴酷現狀。

「嗝嗝」這個名字讓觀眾產生不解,其實是指本片的女主角奈娜患有妥瑞氏綜合症,會出現神經失控,形體不自覺地抽搐的現象,在這位老師身上就是會發出「嗝嗝」的怪聲。

影片在印度本土上映時被稱為是印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勵志而感人,在中國觀眾看來,雖然該片依然難免套路,但是其中的真摯情誼,還是會讓人失去「防禦」,眼中含淚。

本片女主角的扮演者拉妮·穆赫吉在印度本土有「寶萊塢女王」之稱,曾多次斬獲「印度奧斯卡」Filmfare最佳女主女配獎項;與阿米爾·汗等合作過多部作品。

此次,她獨挑大梁,在影片中需要有控制地表演出那種不由自主、重複性的怪音和抽動,難度相當大,但是拉妮·穆赫吉的表演可謂是流暢自然,與劇情的發展和情緒的變幻融為一體。

印度電影這兩年來在中國製造了不少驚喜,中國觀眾也已經習慣了它的一些模式,大致可以看出其脈絡風格就是用好萊塢經典的類型電影模板,鑲嵌本土化的題材和故事,直擊現實問題,輔之以勵志和煽情,從而令觀眾入戲甚深。

然而,中國觀眾對於印度電影雖然有了相當的鑑賞力和親和度,也只能說是了解了印度電影的「寶萊塢風格」而已,就像中國的京味幽默和東北小品難以打動長江之南的觀眾一樣,印度電影也是有東西南北中地域和流派的區分。

要知道,在全印度,僅中央和地方規定的法定語言就有20多種(包括英語),這些「隔閡」也會顯現在電影作品上。

所以,印度是有好幾個「某萊塢」的,北部的寶萊塢當然是印度最為流行的電影,它主要包括以孟買為中心生產的印地語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我的個神啊》《嗝嗝老師》等電影是其代表作。

而印度南部也一直是電影製片人青睞的沃土,基於南印度的泰米爾語、泰盧固語雙強並立的特點,南印度的電影中心也有兩個:一個是位於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的「託萊塢」,以及泰米爾納德邦首府欽奈的「考萊塢」。

另外還有兩個市場份額較小的,用其它達羅毗荼語的「莫萊塢」和「桑達塢」。前者位於喀拉拉邦;後者則位於第四個南印度邦「卡納塔克邦」首府。

「託萊塢」的電影使用泰盧固語拍攝,比如,曾在中國上映的《巴霍巴利王》就出自於這裡,該片號稱印度迄今為止最貴的電影,總投入達到25億盧比,在全球票房超過160億盧比(約合2.8億美元),也是目前印度電影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但是,影片在中國上映時,僅取得了7600萬的票房。

「託萊塢」的影片偏向傳統印度片的風格,把浪漫推向極致,地域特色明顯,重情節輕邏輯,劇情極為誇張,愛情歌舞也更多。影片中那些天鵝飛船、神箭禦敵、戰場飛人之類的情節,大概讓印度觀眾感到很「燃」,在中國觀眾卻是很「雷」,中國觀眾對於濃重的南印度口味顯然非常不適應。

雖然中國觀眾對於寶萊塢還是更青睞一些,裡面的演員也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主角膚白貌美,穿著時尚,但是,寶萊塢卻無法在印度一統江湖。

據悉,印度每年約產出1500部至2000部電影,寶萊塢的電影在印度全國電影票房中佔到了50%,託萊塢佔20%,泰米爾電影佔20%,剩下的電影產業一起佔10%。

 印度的資深影迷會發現,在印度電影的片名中,往往會特別強調「寶萊塢」的品牌印記,比如 《寶萊塢機器人之戀》;《未知死亡》又稱《寶萊塢記憶拼圖》;《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又名《寶萊塢之鋼鐵奶爸》,這是為啥呢?

原來,在印度,電影劇本通常會互通有無,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作品,南部的考萊塢也有同版權的作品重新翻拍;而寶萊塢也會把考萊塢或者託萊塢的好口碑之作版權買走,再找寶萊塢演員來詮釋、演繹,所以出產地的logo是不能缺少的。

考萊塢和託萊塢這兩大電影產業也在憋著勁趕超「寶萊塢」,雖然南印度電影缺少流量明星,但這裡的電影氛圍卻更高漲,電影首映式會在一個切成片的南瓜裡燃燒樟腦,然後在大屏幕前把它砸碎,以帶來好運。

在影院中,觀眾們也不管故事是否合理,看嗨了就會歡呼雀躍,淹沒了電影對話。這裡的2.6億居民普遍要比全國平均水平更富裕,而在泰米爾納德邦的八位首席部長中,有五位曾有過當電影明星或劇本演員的經歷,可見對於電影發展的期望值有多高。

中國電影導演中心

我們不止提供場地,也提供態度


          微博:@電影導演中心

    頭條號:電影導演中心

愛奇藝視頻:影享電影藝術沙龍

喜馬拉雅FM:影享·電影大師課

▼點擊「閱讀原文」,聆聽影享大咖課!

相關焦點

  • 又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火了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正在熱映中,電影延續了近一兩年印度電影的上佳口碑,印度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屢屢創下佳績,《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起跑線》等每部都值得二刷,這次的《嗝嗝老師》也是如此,勵志溫情,又貼近現實生活,引發中國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 集印度現實主義電影之大成,《嗝嗝老師》成「後國慶檔」唯一黑馬!
    面對《無雙》《影》《李茶的姑媽》這些話題之作的圍攻,營銷力度極其有限的《嗝嗝老師》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要知道同日上映,多方外部優勢均領先於《嗝嗝老師》的科幻大片《超能泰坦》目前票房僅有1300多萬。《嗝嗝老師》無疑又是一部以內容取勝的印度電影。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值得一看
    昨天偶然間看到朋友圈有人說這電影好看,夜晚就找出來看完了。真的很不錯,很感人的故事。印度電影給我們的感覺一直是穿插著歌舞,像《幻影車神》系列的。近年來印度電影傳到我們這幾部代表作還是口碑不錯的。《摔跤吧,爸爸》我還沒看,不過看過別人推薦的一部《誤殺瞞天記》,還是很不錯的,當然這種結局在我們這是不允許的。孫紅雷的《全民目擊》結局倒是很大膽,不過還有第二部,所以真相還是會水落石出,為了彰顯正義,犯錯犯罪都是需要懲罰的。《嗝嗝老師》帶給大家什麼感覺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會感動,然而之後就是極力吐槽老師的種種不是。
  • 《嗝嗝老師》裡的好老師,你遇到過嗎
    「沒有失敗的學生,只有失敗的老師。」這是哥哥老師裡讓我很感動的一句話,由於刻板印象,可能大家眼中的印度就是貧窮落後,那火車窗裡塞人,火車門上掛人的情景。可最近看過的一些印度電影讓我對這個泱泱大國刮目相看,我看過的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調音師》何以為家等不論哪一部都大獲好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2018年10月12日上映的《嗝嗝老師》關於老師的電影我看過好多不比如《全城高考》還有《老師好》《放牛班的春天》,而《嗝嗝老師》是我看過最令我感動的,如果所有的老師都像奈娜老師,這樣,我感覺教育事業將會達到頂峰吧。
  • 溫暖勵志的治癒系電影《嗝嗝老師》: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
    看了《嗝嗝老師》,溫暖勵志的治癒系電影,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是否也有過高光時刻,不得不承認日常生活的平庸,無法遇到戲裡的傳奇故事,也沒有機緣碰上明燈般的老師,可以一輩子記得,懷念,感恩。所以,很多時候,電影真的只能歸於電影,而生活依然如故。
  • 又一部「閉眼買票不會錯」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紛紛在殘酷的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給國產片帶來了不少衝擊和啟迪。一方面,影片本身質量上乘,可看性頗高;另一方面,這些作品往往關注社會現實,敢於針砭時弊,因而更加深入人心。
  • 《嗝嗝老師》影評:一個嗝,差學生灰飛煙滅
    今年國內引進的印度片比以往都要多得多,從年初的《神秘巨星》,再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2》、《起跑線》、《廁所英雄》、《蘇丹》,以及剛上映的《嗝嗝老師》,還有即將上映的《護墊俠》。有人就納悶了,廣電總局這二狗子變了?變大度了?竟然打開國門,放印度阿三來圈錢了?真真不是那樣的,打鐵還得自身硬。
  • 《嗝嗝老師》:一部永不放棄的勵志電影
    近年來,印度影片在國內備受歡迎,這個充滿開掛的神奇國度,一次又一次給我們帶來印象深刻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屢次刷新著我們的視覺體驗,同時也戳動著我們的淚點,讓我們不禁感嘆寶萊塢比橫店要出色很多。
  • 百科電影篇:印度神片《嗝嗝老師》觀影后,淺談社會進步與發展
    前兩天看完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後,還是挺為學生慶幸的,在目前印度現狀下,能夠遇到有硬實力並且責任感爆棚的優秀教師實屬不易。影片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女老師奈娜帶領全校墊底的9F班,社會底層且性格叛逆的學生逆風翻盤,找到人生自我的勵志故事。
  • 《嗝嗝老師》,印度電影教學
    有很多和老師有關的經典電影,比如《死亡詩社》《心靈捕手》《放牛班的春天》……然而當我們談到教師時,我們不得不說,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地區和每個學校的教育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受教育,不同的教育資源導致不同的教育。
  • 很火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有感
    最近,和社群成員線下面基,一起看了很火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主人公奈娜從小患有妥瑞氏症,這是一種先天性的神經性疾病,她不能控制的會發出類似打嗝的怪聲,脖子也會不停向一邊抽搐,這也是片名「嗝嗝老師」的由來。小時候她受到百般歧視,但是因為遇到了一個鼓勵她的好校長,她勵志成為一名老師。
  • 《嗝嗝老師》:好的老師終將給我們好的教育
    在《摔跤吧爸爸》、《廁所英雄》之後而印度電影也真實的再現在我們的眼前,仿佛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相信大家都是非常喜歡最近上映的這些印度電影的,畢竟無論是內容還是現實都讓我們難以忘記,以及知道了關於印度的文化。然而今天小編也要來講一講一部最近新上映的印度電音《嗝嗝老師》。
  • 《嗝嗝老師》將話題聚焦在了教學或教學方法本身
    印度種族、階層之間的矛盾、歧視幾乎是印度電影的永恆主題,這一次,這個主題與教育聯繫在一起,一名患病的教師和一群來自貧民窟的學生,在從對峙到相惜的過程中,徐徐呈現主題。人物在關鍵時刻的選擇和擔當很溫暖也很讓人動容。展現矛盾、悲苦不難,難的是提供方法、傳遞希望,《嗝嗝老師》做到了。
  • 《嗝嗝老師》:我的病並不會影響我當一名好老師
    《嗝嗝老師》相對於同檔期的電影來說,評分是蠻高的,貓7評分9.4,豆瓣評分略低7.5分。最近幾年印度電影都沒有讓中國觀眾失望,包括前不久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等,《摔跤吧,爸爸》關於體育的,《神秘巨星》則講述夢想與追求的。而這幾部電影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關於女權,我們通過電影可以看到女性在印度男女平等關係上的不被尊重,而《嗝嗝老師》則是關於教育的。
  • 《嗝嗝老師》:除了勵志,還有對於教育的反思
    文/殺手裡昂在亞洲電影中,印度電影算是最接近中國國情的,其電影中所呈現出的教育、女性意識等主題,比較契合中國觀眾的文化審美,中國觀眾在印度電影的故事表達裡更能找到情感上的共鳴,而這種來自陌生語境的情感共鳴更能引起輿論發酵,形成一種廣泛討論的社會現象。這也是當年《摔跤吧!
  • 校園勵志電影《嗝嗝老師》全國11城超前點映
    ,色彩豔麗,近些年來,自從《摔跤吧爸爸》口碑票房雙豐收以後,大家驚訝的發現,原來他們的電影早就超越了國內的很多大製作,大流量、大IP,沒有太多的花哨,卻有最真摯的感情;沒有英雄主義拯救世界的豪邁,卻有最深刻的視角;沒有太多著名的演員,卻實實在在會觸動你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
  • 《嗝嗝老師》:渡學生亦渡自己,印度版叫我第一名
    自從《摔跤吧,爸爸》拉開了印度電影在國內公映的高口碑的大幕,之後陸續引進的《神秘巨星》、《起跑線》、《猴神大叔》等印度電影也都不斷收穫著越來越多的讚美,我們對於印度電影的印象也完全由歌舞電影轉變成為了充滿現實、溫情與勵志的業界標杆,同樣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印度電影的質量與水平已經越來越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品味
  • 再次被印度電影圈粉,《嗝嗝老師》我想給它打9.5分!
    印度電影已經不止一次讓中國觀眾從靈魂到淚腺受到震撼了。無論是《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或者是《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線》,印度電影總能抓住中國觀眾最關心的那些事兒,把你勾進電影院,再把你惹得涕泗滂沱。在看印度電影的時候,人們會情不自禁想起兩個字——溫度。
  • 印度的高分教育電影《嗝嗝老師》,看了開頭就停不下來!
    「嗝嗝老師」這個電影,下載到電腦裡有相不短時間了,各種原因,一直沒有看,直到前幾天給看了,禁不住讓人驚呼電影的高質量與優秀,直接就把它收藏了。嗝嗝老師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印度電影,有《三傻大鬧寶萊塢》珠玉在前,印度的教育電影都是高口碑。
  • 零差評的《嗝嗝老師》告訴你什麼叫真正的為人師表
    ,而且在一眾華語片、好萊塢的電影混戰、競爭如此激烈的內地影市,印度電影近幾年徵服觀眾的不在少數。印度電影的逆襲全靠接地氣的故事題材,如《摔跤吧!爸爸》講的是印度社會男女不平等、《起跑線》講的是社會貧富分化及教育資源的分配……而最近定檔的這部《嗝嗝老師》則講訴貧民窟學生命運的逆襲,當然,在階層固化、貧富兩極尤為嚴重的印度國家想要逆天改命的可能性極小,但對於平凡人來說,一小步一小步的前進,難道不是最接地氣的勵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