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閉眼買票不會錯」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

2021-02-22 福州金逸影城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紛紛在殘酷的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給國產片帶來了不少衝擊和啟迪。

一方面,影片本身質量上乘,可看性頗高;另一方面,這些作品往往關注社會現實,敢於針砭時弊,因而更加深入人心。

拿去年上映的《起跑線》來說:

一場印度版的「擇校大戰」不僅戳了印度人的心,還讓重視教育的中國觀眾感同身受。最終它逆市狂飆,收割2.1億高票房。

不過,《起跑線》雖說透了擇校焦慮,卻留下又一道難題沒有深究:

費盡心思擠進名校,就一定能獲得好的教育?

上一周上映的一部新片,將給出一個意外的答案——

《嗝嗝老師》

《嗝嗝老師》今年3月在印度本土上映,口碑飆高引發熱議。女主拉妮·穆赫吉也憑藉精彩表演再度拿下最佳女演員獎盃。

有些中國觀眾通過上海電影節提前觀影,也紛紛留下好評。

甚至有影迷將它與經典對照,稱之為「印度版《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我們現在都懂,指的是那些不考慮升學的「差生」班級。可是,「嗝嗝老師」又是什麼來頭?

實際上,這個看似玄妙的片名,指代的是女主人公奈娜的「特殊身份」——

奈娜是一名老師,同時,她也是一名抽動穢語綜合症患者。

這是一種頑疾,患者會無法自控地發生肌肉抽搐和聲音痙攣,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打嗝或發出怪聲。

說話打嗝,走路打嗝,連安靜思考問題也會忍不住打嗝……

因為這些症狀,奈娜從小受盡譏諷和歧視。成年之後,也在求職之路上不斷碰壁。

終於,永不言棄的她收到了母校的聘用通知,如願成為一位老師。

就此夢想成真走向人生巔峰?

不,故事才剛剛開始……

奈娜要教導的這個班級,不太普通——

全校聞名的9F班,學生個個都是「混世魔王」。

抽菸、喝酒、賭博、打架、養老鼠……

各種無視課堂紀律就算了,面對新來的老師,他們獻上的「禮物」竟然是,故意拆壞的椅子?!

看到奈娜被這幫學生「整」得無所適從,一邊心疼,一邊急著想看奈娜如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過來收服他們。

但,導演的野心顯然不僅僅停留在一部女性成長勵志史,接著看下去你會發現,奈娜和她教導的9F班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有些相似——

這群孩子來自貧民窟,因為政府的政策才得以進入名校。

然而,進是進來了,但他們從未被這所學校的老師、同學真正接受和尊重。

無論上課還是日常生活,他們都會遭遇偏見,時刻被提醒貧民窟的出身,仿佛成績不好是應該的是註定的。

長此以往,孩子們的心態發生了轉變。

自怨自艾,自暴自棄,對老師和學校莫名敵視……都是偏見所釀出的惡果。

而另一邊,被學校聘用的奈娜同樣處於不被信任的環境之中。

同事們會在背後竊竊私語,校長對她密切關注,學生也時刻讓她難堪……

奈娜的工作可以說舉步維艱。

就這樣,同樣遭遇社會偏見和心理創傷的人碰撞在一起,是擁抱取暖還是互相傷害?

劇情衝突愈加激烈,影片的主題也得以深化:

校園故事不再局限於校園。在導演犀利的視角下,這所名校變成一個微縮版的現實社會。

一邊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光明正大歧視貧民窟出身的孩子;一邊是遭受校園冷暴力的9F班孩子,又聯合起來欺負新來的老師。

在弱肉強食的潛規則下,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轉變就在一念之間。

如果新老師是個知難而退的人,又或者,他跟其他老師一樣對9F班心存偏見……後果不堪設想。

幸好,嗝嗝老師來了。

奈娜與學生們的相處可謂一波三折,高潮頻起。

一場場「師生大戰」看得人時而笑到噴飯,時而又感覺暖流入心。

第一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當然,不管用……

第二招:正面硬槓。

你拆椅子我用粉筆,你貼小傳單我就去撕掉。

然而,這樣的對峙也只能持續一陣子……

第三招:創意教學。

奈娜針對9F班的孩子制定了特殊的教學方式,寓教於樂。

拋籃球、接雞蛋、親自動手做實驗……

看起來枯燥難懂的數理化知識,瞬間就變得生動有趣了。

有時,奈娜手中一根小小的粉筆,也能承擔起教育的重任。

她誠懇地告訴所有學生,只要一點小小的改變,人生也許就會從此不同。何樂而不為呢?

在奈娜多管齊下的努力下,師生之間的誤解、隔閡逐漸化解。

而她對學生的關愛不僅存在於校園,更在於深入生活,去了解他們真正的生存環境。

將心比心,這才令學生們真正敞開心扉,釋放善意,並漸漸將嗝嗝老師視為精神的支柱……

戳預告,感受一下嗝嗝老師「點石成金」的過程:

影片最讓人觸動的地方,在於它對現實的關切。它如同一根根針,扎在了社會難以掩蓋的傷疤上比如,貧富差距。

當9A班的孩子肆無忌憚學習玩樂時,9F班的孩子首要面對的卻是生存問題。

在溫飽都要擔心的前提下,父母又哪來的精力督促他們去學習?

還有,社會偏見

影片中有個細節,外出就餐的奈娜無法克制地打嗝,立刻被服務生上下打量。

嫌惡、好奇、憐憫、嘲笑……目光如同刀子,不斷刺在奈娜的身上。

事實上,她因為身負疾病,從小到大都要忍受異樣的眼神。

9F班的孩子亦是如此——

本該秉持人人平等理念的學校,卻因為物質條件不同將人劃分了三六九等,致使階級歧視、教育分層現象愈加凸顯。

當看到孩子們輕易被認定「不可救藥」時,你會從心底感到悲涼和憤怒。

種種社會弊端累積,也就構成了我們前面提出的問題:

擠進名校就能獲得好的教育?

答案自然是:不。

老師能否不帶偏見、同學能否友愛相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看老師怎樣教。

流水線生產也許能解決「傳道授業」的問題,但只有出現像奈娜這樣因材施教、用心育人的老師,才能真正達到「傳教授業解惑」的效果。

9F班的孩子由於長期承受偏見,對未來的態度不僅悲觀,還充滿恐懼。

他們如同一架架不知飛往何處的紙飛機,有天賦卻茫然四顧。

幸好有嗝嗝老師的出現——

她就像一顆北極星,照亮了孩子們的前路。

相關焦點

  • 又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火了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正在熱映中,電影延續了近一兩年印度電影的上佳口碑,印度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屢屢創下佳績,《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起跑線》等每部都值得二刷,這次的《嗝嗝老師》也是如此,勵志溫情,又貼近現實生活,引發中國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 《嗝嗝老師》,印度電影教學
    有很多和老師有關的經典電影,比如《死亡詩社》《心靈捕手》《放牛班的春天》……然而當我們談到教師時,我們不得不說,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地區和每個學校的教育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受教育,不同的教育資源導致不同的教育。
  • 《嗝嗝老師》,印度電影版本的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
    和老師有關的電影作品,經典的很多,就好像《死亡詩社》《心靈捕手》《放牛班的春天》……但是提起老師,就不得不說一下教育,每一個國家,甚至對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學校來說,教育都是不同的,受教育的人不同,教育的資源不同,導致了教育的不同
  • 《嗝嗝老師》:一部永不放棄的勵志電影
    近年來,印度影片在國內備受歡迎,這個充滿開掛的神奇國度,一次又一次給我們帶來印象深刻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屢次刷新著我們的視覺體驗,同時也戳動著我們的淚點,讓我們不禁感嘆寶萊塢比橫店要出色很多。
  • 印度的高分教育電影《嗝嗝老師》,看了開頭就停不下來!
    「嗝嗝老師」這個電影,下載到電腦裡有相不短時間了,各種原因,一直沒有看,直到前幾天給看了,禁不住讓人驚呼電影的高質量與優秀,直接就把它收藏了。嗝嗝老師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印度電影,有《三傻大鬧寶萊塢》珠玉在前,印度的教育電影都是高口碑。
  • 印度大片《嗝嗝老師》,一部直擊教育痛點的電影!
    《嗝嗝老師》是一部沒有懸念就能猜中結局的電影,但豆瓣評分是8.9。 電影《嗝嗝老師》根據知名小說改編,女主角奈娜患有圖雷特氏綜合症,經常會不受控制地抽搐並發出怪聲。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值得一看
    昨天偶然間看到朋友圈有人說這電影好看,夜晚就找出來看完了。真的很不錯,很感人的故事。印度電影給我們的感覺一直是穿插著歌舞,像《幻影車神》系列的。近年來印度電影傳到我們這幾部代表作還是口碑不錯的。《摔跤吧,爸爸》我還沒看,不過看過別人推薦的一部《誤殺瞞天記》,還是很不錯的,當然這種結局在我們這是不允許的。孫紅雷的《全民目擊》結局倒是很大膽,不過還有第二部,所以真相還是會水落石出,為了彰顯正義,犯錯犯罪都是需要懲罰的。《嗝嗝老師》帶給大家什麼感覺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會感動,然而之後就是極力吐槽老師的種種不是。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用生命影響生命
    電影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症候群而不停打嗝的奈娜,帶領學校最差班的14名來自貧民窟的學生「逆襲」的勵志故事。劇情看似「俗套」,但創作者並沒有滿足於敘述「嗝嗝老師」個人的奮鬥,而是將視野投向印度當下真實的社會現狀和教育問題,聚焦「缺陷」個體的不幸與幸運,聚焦他們融入主流教育和社會的可能性。作為「非視覺系」影片,電影以口碑贏得市場,在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平衡之間提供了良好的藝術樣本。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教育是讓每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分享給大家一部電影《嗝嗝老師》:故事的主人公嗝嗝老師,她從小患有圖雷特綜合症,時不時會發出類似打嗝的怪聲。嗝嗝老師顯然身體力行地做到了這一點,她在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在電影的最後,一直看不起F班的A班老師,他把「優秀勳章」頒給了第一名——F班奈娜的學生,他說:「二十年前,以為老師的教學難,如今發現原來做學生更難。因為老師教的不好,不會被人批評、不用承擔後果;而當學生,則要面對老師的批評、考試升學的壓力。」
  • 集印度現實主義電影之大成,《嗝嗝老師》成「後國慶檔」唯一黑馬!
    然而就在這悽悽慘慘冷冷清清的衰景中,竟蹦出一部光芒日盛、後勁十足的印度引進片。印度電影《嗝嗝老師》上映6天,票房已達到4320.4萬,單日票房佔比從上映首日的5.6%一路升至10.9%,連續幾日穩佔貓眼綜合指標榜第四。
  • 從《摔跤爸爸》到《嗝嗝老師》,印度電影套路你真的熟嗎?
    爸爸》之後,中國電影觀眾對印度電影的現實主義風格可謂「耳熟能詳」,《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廁所英雄》等都在笑淚之中,直擊印度社會中不公平的一面,用溫情去激勵和撫慰人們的內心。如今,又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登上中國銀幕,影片目前票房5000萬,口碑不俗,講述了一位有缺陷的老師與一班貧窮的孩子相互救贖,照亮了彼此的人生。
  • 很火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有感
    最近,和社群成員線下面基,一起看了很火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主人公奈娜從小患有妥瑞氏症,這是一種先天性的神經性疾病,她不能控制的會發出類似打嗝的怪聲,脖子也會不停向一邊抽搐,這也是片名「嗝嗝老師」的由來。小時候她受到百般歧視,但是因為遇到了一個鼓勵她的好校長,她勵志成為一名老師。
  • 嗝嗝老師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讓人感慨最深的,莫過於片中的一句臺詞:"沒有壞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這是影片的女主角納娜說的。當然,看如《嗝嗝老師》這樣的電影,其實不用太擔心,最後她這位嗝嗝老師是否能夠帶領孩子們逆襲。畢竟,在逆境中,創造奇蹟,是一部精彩又勵志的影片的不二法門。
  • 印度暖心之作《嗝嗝老師》讓我們穿越語言的隔閡重拾教育的真諦
    印度真是個神奇的國家,印度電影也一向以畫風清奇而著稱於世,然而當我們帶著老眼光去看待印度電影的時候,印度電影卻早已跳脫出了歌舞的套路,在探討社會現實和人性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幼稚與感人並存,即使我們會吐槽某些情節的合理性,但我們依然會哭得稀裡譁啦的。
  • 《嗝嗝老師》:有些理想主義,但勝在真誠
    撰文:Erma馮儘管國內電影市場在「十一」黃金周后降溫明顯,印度引進電影《嗝嗝老師》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
  • 《嗝嗝老師》印度教師再開掛,打嗝改變國家教育理念
    最新上映的這部《嗝嗝老師》,也許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能頂住檢驗的一個破冰之作。這部由希德哈斯·P·馬爾霍特拉執導,拉妮·穆克吉主演的《嗝嗝老師》,翻拍自美國人布拉德·科恩的真實經歷,但由於文化語境和人物性別的轉換,產生了很不一樣的表達效果,故事的主線和重點也全然不同。所以,它更讓我想到了一些其他同題材電影的匯總——比如《死亡詩社》、《起跑線》以及《放牛班的春天》。
  • 《嗝嗝老師》影評:一個嗝,差學生灰飛煙滅
    今年國內引進的印度片比以往都要多得多,從年初的《神秘巨星》,再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2》、《起跑線》、《廁所英雄》、《蘇丹》,以及剛上映的《嗝嗝老師》,還有即將上映的《護墊俠》。有人就納悶了,廣電總局這二狗子變了?變大度了?竟然打開國門,放印度阿三來圈錢了?真真不是那樣的,打鐵還得自身硬。
  • 《嗝嗝老師》高分治癒電影,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老師改變學生一生
    最近一直在看治癒系的電影,經一個妹子推薦,據說她看完後哭得稀裡譁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高分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影片改編自小說《叫我第一名》,而且美國也翻拍過《叫我第一名》的同名作品。《嗝嗝老師》則將故事融入到了印度本土,對印度的教育體制進行批判。影片講述了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的老師奈娜改變了學校問題學生的勵志故事。雖然說類似的情節比較老套,但依然不失精彩,主要原因是電影的真實。
  • 《嗝嗝老師》:我打的不是嗝,是心靈的吶喊,智慧的樂章
    《嗝嗝老師》:我打的不是嗝,是心靈的吶喊,智慧的樂章繼印度神片《起跑線》在中國大陸熱映後,近期又一部佳作《嗝嗝老師》踏著「教育公平」的這股浪潮橫空出世,大有將前部拍在沙灘上的感覺。如果說上部主要討論的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那麼這一部電影所討論的問題就更加尖銳,那就是就算讓貧困階層的孩子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資源,他們是否能夠成才,實現父母心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同時又帶出社會對於罹患病症人群的平等就業權的深刻話題。《嗝嗝老師》這部電影以一種輕鬆搞笑的方式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閒話少敘,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部電影吧。
  • 溫暖勵志的治癒系電影《嗝嗝老師》: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
    看了《嗝嗝老師》,溫暖勵志的治癒系電影,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是否也有過高光時刻,不得不承認日常生活的平庸,無法遇到戲裡的傳奇故事,也沒有機緣碰上明燈般的老師,可以一輩子記得,懷念,感恩。所以,很多時候,電影真的只能歸於電影,而生活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