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希臘的印象是什麼?
小姐姐會說是網紅聖託裡尼島。
學生會說是西方文明發源地。
鋼鐵直男會說是歐債危機導火索。
年前,萬萬忙裡偷閒去看了歐盟電影展。其中《希臘人左巴》是深圳站的特約。在看片之前,萬萬對希臘的想像和普通人差不多。在欣賞完電影之後,萬萬卻對希臘的印象一落千丈。
電影《希臘人左巴》根據尼科斯•卡贊扎基斯同名小說改編,是希臘名導麥可·柯楊尼斯的作品,曾獲1964年奧斯卡三項大獎和一個提名,改編成百老匯舞臺劇後亦長盛不衰。
尼科斯•卡贊扎基斯在《希臘人左巴》序言裡寫道:「如果非要問誰在我心靈中留下的烙印最深,大概可以舉出三四位:荷馬、柏格森、尼採和左巴。荷馬是只高超明亮的眼睛,太陽似的光輝四射,普照萬物;柏格森把我從青春時期為之困擾而感到迷惘的哲學問題中解救出來;尼採使我增添了新的苦悶;而左巴教給了我熱愛生活和不怕死。」
欣賞電影《希臘人左巴》,很少有觀眾不對老司機左巴的人生態度所感染的。
「你不想找麻煩,那麼你想幹什麼? 活著就是麻煩,死了就沒有麻煩了。活著,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解開褲腰帶,找碴兒打架。」
「老闆,你什麼都有,但是你仍然錯過了生命,因為你心中少了一點瘋狂。如果你可以瘋一點你就會知道生命是什麼。」
玩世不恭也好,享樂主義也罷。遊戲人間的左巴和壓抑懦弱的老闆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謂娛樂性和笑果,根源就在於此。
《希臘人左巴》曾經是女作家三毛生命中的過客,結婚前夕,荷西因為三毛最後一天做自己的女友,於是請她到一家五流沙漠電影院看了一場好片子——《希臘左巴》;李敖也不止一次提到過「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煽動力」的左巴,並自稱他自己就是「中國的左巴」(不太象呵呵);而更為人熟知的,是把主張享樂的左巴和主張苦修的佛佗相提並論的印度當代哲學家奧修。
但在萬萬看來,《希臘人左巴》卻是一處悲劇。左巴所謂樂觀和享受,完全是認清生活悲劇本質之後的自我放縱。有一段話左巴說得非常明白,左巴年輕時當過兵,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抗擊土耳其殖民者。結果呢?人到暮年老無所依。土耳其也有好人,希臘人也有壞蛋。左巴直言,他現在看人不在乎地域之分。
島上居民對美麗寡婦赤裸裸的獸慾,最後甚至因為無法佔有她,而聯手殘忍的殺害了寡婦。酒店女主人還未斷氣,居民就像強盜一樣開始搶劫瓜分酒店女主人的遺產。所謂道德和法律在島上完全不存在。
至於宗教,更是可笑,插個十字就要磕頭。搶劫完了酒店女主人的財產,竟然連葬禮都沒有,理由不過是酒店女主人是法國人。左巴和老闆的抗爭是那麼的無力和渺小。
所謂文明古國,民眾的醜陋嘴臉令人作嘔。尤其是幾個黑衣老太婆,面容枯槁,貌似殭屍,言行卑劣,令人不寒而慄。從這個角度來說,尼科斯•卡贊扎基斯被稱為希臘魯迅,不是沒有原因的。歷史悠久的國家不見得是文明開化,更有可能是封閉愚昧。
在萬萬看來,電影最後的高架索橋的崩塌,其實亦象徵著對島上落後面貌改造的失敗。島上居民的愚昧無知已經無需多言,文明的到來亦被他們所排斥。結局老闆和左巴兩人開始載歌載舞,根本不是什麼積極向上,熱愛生活,而是對生活悲劇本質的認命接受,試著學會享受和放縱。
畢竟,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生活雖然是個碧池,明天還是會繼續喝酒撩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