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拍攝過一些優秀的戰爭片,例如《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前兩年還有一部《T-34坦克》的電影,裡面蘇軍的T-34與德國的黑豹坦克互轟,與虎式坦克互轟,非常激烈。厚裝甲、良好的機動性、火力強大、簡單易於生產,這恰好是80多年前20世紀最著名的蘇聯坦克T-34所具備的良好性能,它於1939年服役,當時它是世界公認的裝甲戰車標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好的坦克。也有人說T-34-85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坦克。
1937年10月,哈爾科夫設計局負責研製中型A-20輪式和履帶式坦克,配備45毫米火炮,同時也參與A-32履帶式坦克的設計。A-32和A-20坦克外形非常相似,但A-32坦克具備30毫米厚裝甲,實力更強,配備76毫米L-10加農炮的A-32履帶式坦克也優於A-20輪式坦克。此外,19噸重的A-32隻比A-20重1噸。經過行走和射擊測試,蘇聯選擇了履帶式裝甲,A-32坦克拔得頭籌。A-32的速度和機動性較差,但在增加質量和現代化方面很有潛力,使裝甲和武器更加強大。此外,它的越野能力很強。1939年12月底,蘇聯決定採用新型坦克,裝甲加強改進的A-32坦克擁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T-34中型坦克。坦克裝甲增厚,可以承受37毫米的炮彈,質量增加到24噸。T-34坦克配備一門76毫米L-11主炮和一門7.62毫米機槍。
1940年冬T-34原型坦克組裝完成,1500公裡的行駛裡程顯示了T-34坦克的高性能,5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將坦克加速到每小時54公裡。1940年夏天T-34坦克開始量產,但年產量較低僅100多輛。1941年1月,改進型T-34M坦克面世,車體變得更窄、更長和更高,增加了一座指揮塔,備彈量增加到100發炮彈,配備1門76毫米F-34主炮,到1942年生產了超過12000輛T-34坦克,後來所有早期的T-34改裝型都被命名為T-34-76。
1944年,T-34-85型坦克服役,用以對抗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坦克,因為T-34-76坦克無法對抗德國重型坦克的厚裝甲。T-34-85坦克首先是加強裝甲,正面裝甲增加到90毫米,側面裝甲增加到75毫米。配備的85毫米主炮大大增強火力,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洞穿105毫米厚的裝甲。在戰爭後期,蘇軍的T-34-85成功地擊退了大批德國重型坦克,並憑藉其高速度、高機動性對敵人後方實施了閃電突襲。
T-34坦克非常成功,並衍生出包括OT-34坦克、SU-85和SU-100坦克殲擊車、SU-122自行火炮等等的戰車。T-34坦克在二戰後也沒有過時,該坦克在近40個國家服役,曾在、越南、阿以戰爭、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作戰。曾在韓國、越南、阿拉伯-以色列戰爭、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作戰。目前已生產8.4萬多T-34系列坦克,許多軍事專家都認為T-34是20世紀最好的坦克,戰鬥質量好、生產簡單和易於操作,是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亮麗的象徵!
很多人以為59式坦克是中國裝甲板的象徵,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裝甲兵的絕對主力是一種很古老的二戰時期的著名坦克——T-34-85中型坦克。1950年9月,中國從蘇聯購買10個步兵師屬坦克團的全部裝備,包括300輛T-34中型坦克,60輛IS-2重型坦克,40輛ISU-122自行火炮。1951年8月18日,裝甲兵提出組建60個步兵師的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中國決定再次從蘇聯購買坦克,從1951年9月至1954年1月,中國從蘇聯進口了57個坦克自行火炮團的裝備。包括T-34中型坦克1368輛,SU-76式自行火炮912輛,坦克牽引車112輛,各種工程車60輛。1958年,蘇聯宣布駐旅順大連的蘇軍提前撤軍,旅大地區蘇軍的重型武器裝備,都折價移交中國。我軍接收T-34中型坦克169輛,IS-2重型坦克22輛,SU-100自行火炮99輛,ISU-152自行火炮67輛,中型坦克牽引車7輛,重型坦克牽引車2輛。
至1963年,中國陸軍裝甲部隊共進口蘇制T-34中型坦克1837輛,IS-2重型坦克82輛。此外中國還從蘇聯接收了大量自行火炮,除了1951~1954年進口的912輛SU76自行火炮,還有SU-100自行火炮99輛,ISU-152自行火炮67輛,ISU-122自行火炮40輛。以上這些3037輛各種坦克和自行火炮,成為中國陸軍70至80年代的裝甲兵主力裝備。
這批老式坦克裝甲車輛,直到80年代也沒有退休。與如今充滿光學電子信息設備的新式坦克不同,過去的老坦克其實就是鐵疙瘩,沒有什麼新舊之分,大修以後就跟新的一樣,用一百年都沒問題。中國甚至還對T-34坦克進行了大量的改裝,例如更改雙指揮臺,配備雷射測距機,增加高性能穿甲彈和碎甲彈,安裝重型火焰噴射器,改裝成為雙37毫米自行高炮支援越南戰場等等。到1992年,瀋陽軍區的10個守備師撤銷,守備師坦克團的T-34-85坦克全部退役。到了90年代末,在中國的預備役部隊裡,仍能看到老而彌堅的T-34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