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生死戀:卑微的愛情,也值得千古流傳

2020-12-28 青衫文齋

大唐生死戀:卑微的愛情,也值得千古流傳 | 文 青衫文齋

大唐盛世時期,有一種在古代很流行的文化也開始發達起來,那就是「青樓文化」。青樓女子主要靠唱歌、跳舞來維持生計,參加官場應酬會宴,隸屬教坊司管理。

青樓女子按樣貌、才藝等標準,一般可分為三等,上等青樓女子主要接待達官貴人、名人雅士,中等青樓女子周旋於富商巨賈、中小官吏之間,下等青樓女子命運悲慘,連賣笑也是對牛彈琴。

在上等青樓女子中,還有一類上上等的青樓翹楚,被稱為「都知」。這一類女子全都才貌出眾、見多識廣、能言善道,常常在歌舞宴飲上充當節目主持人的角色。

大唐教坊司訓練出來的青樓女子,大都見識不凡、溫柔似水、能歌善舞、善解人意。更可貴的是,許多青樓女子還能說古論今、吟詩作賦,一副女秀才的身架。

這樣的女子,對古代文人來說,那就是他們的「死穴」,知己難求啊!所以,自命風流的高官顯貴們,對青樓趨之若鶩,其實,無非是接著聲、色、詩、酒來填補自己空虛的生活罷了。

在大唐,如果一個知名的文人,沒有一、二個青樓知己,都不好意思酒桌上誇誇其談。

也有一些青樓女子,在與官宦們詩酒交往中產生了感情,由官宦們在教坊司消籍,再出資贖身,脫去青樓職業的。官宦們與青樓女子之間的感情,雖說不上是一場生死之戀,但往往會成為文人群體中的佳話美談。

而且,許多青樓女子擔憂「老大嫁作商人婦」,平時也刻意地與官宦們交往,以達到進入豪門的目的。

到了大唐中後期,藩鎮割據、內庭弄權,一般的朝廷官員更加無所事事,隔三差五地到青樓舉行酒會。酒會成了官員們排遣抑鬱、發發牢騷的地點,也是跑官買官的場所。

在這樣的背景下,青樓的「都知」就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由於這些人背後或多或少地站著幾個大人物,加上她們能說會道,又具有超強的左右逢源的能力,那些想要升遷的人就非常指望她們能給「上邊」美言幾句。

天寶年間,大唐長安城裡,有一個著名的「都知」,名叫顏令賓,她才藝出眾、博古通今,生成一副花容月貌,在青樓裡算得上一流人物。曾經同鄭舉舉、 薛楚兒(被郭子儀之子娶去為妾)一起並稱「三金花」。

顏令賓出道較晚,是「三金花」中年齡最小的。

在眾人眼中,顏令賓秀目粉靨,身材高挑,行走婀娜,出口成章。雖然她生性淡雅,不喜歡刻意逢迎客人,但文人墨客認為「瑕不掩瑜」,所以門前一直車馬喧鬧,前來捧場的客人絡繹不絕。

來往的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都醉心於顏令賓的高貴嫻雅,以能與她詩書唱和為驕傲。陪人閒聊時,顏令賓談吐風雅,古今名人軼事娓娓道來,使每位客人都興致勃勃。如果能得到顏令賓歌舞相伴,所有人都會感到滿屋皆春。

只要是顏令賓出面組織的詩舞酒會,長安名士都爭先恐後地參加,唯恐得不到一張請帖而落了面子。

顏令賓的箱籠中,裝滿了官宦們贈送的珠寶、字畫,但她卻把這些東西鎖進箱籠,不願多看一眼。

顏令賓從不高看任何一位來往的客人,更不會對高官顯貴拋出真心。長安的名士們紛紛猜測,是不是見慣燈紅酒綠的生活後,她早已古井無波。

其實,顏令賓還處在一個少女最美好的時段,只是她心有所屬,對一個青年男子芳心暗許。

只是她喜歡的男子與她一樣地位低下,他們的愛情不能曝露在大眾的目光中,這會給兩人帶來無法預知的災禍。

這個男子就是「兇肆歌者」 劉馳馳,是一個專門替人唱輓歌的貧賤少年。劉馳馳多才多藝、能詩會文,能自編自唱,照現代人的話說,就是一位創作型歌手。

顏令賓和劉馳馳年幼時相識在平康裡,因身世相似,常常彼此慰籍。年長後,兩人默默相愛了。雖然私下互許終身,但他們的生活現狀迫使兩人只能私下交往。

試想,一個長安城裡著名的「都知」與一個「操賤業」的人相愛,肯定會激怒那些自命風流的人,認為難道自己還比不上一個唱輓歌的男子嗎?達官貴人們一怒之下,劉馳馳便會有滅頂之災。

因此,顏令賓與劉馳馳只能暗中往來,打算等顏令賓攢足錢後,看是否能央求一個好心人為自己消除教坊司貫籍,再與劉馳馳遠走高飛,去過普通人平平淡淡的日子。

當樓上華燈盛放、歌舞喧鬧時,劉馳馳只能在樓下心酸凝望;當喪葬之家哀樂響起時,看著跪在地上,充當別人家「孝子」的心上人,顏令賓也只有暗自垂淚。

雖然人前強顏歡笑,艱辛難耐,但終究有一點希望支撐著兩個相愛的人,他們一直相信,命運會可憐苦命人,最終讓他們走到一起,哪怕等到那一天時已經皓首白頭!

然而,造化弄人,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在一個乍暖還寒的暮寒時節,顏令賓身著單薄衣衫,替客人主持酒會,卻因感染上風寒病倒了。

本以為休息調養幾天便會好轉,卻因顏令賓體質本來孱弱,心情長期抑鬱寡歡,無法抵抗疾病的侵襲,病情日漸加重,最後竟纏綿病榻。

劉馳馳雖然得到顏令賓患病的消息,但他卻沒有資格前去探望,也沒有人會同意他進入顏令賓的閣樓。劉馳馳只得痴痴地望著顏令賓的住處,心痛得淚如雨下。

一天,顏令賓自知病體已經無法支撐太久了,想起以前自己答應過劉馳馳,等脫籍以後,兩人一起去踏青郊遊,不禁黯然神傷。她掙扎著起床,調墨寫下一首詩:

氣餘三五喘,花剩兩三枝;

話別一樽酒,相遊無後期。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花謝殘紅、柳絮漫天,微風吹進簾櫳,也吹熄了顏令賓生命的火花。

顏令賓在正值豆蔻花開的年齡香消玉殞,就象一朵嬌花,在無情的時光中抱憾凋零。

劉馳馳得到顏令賓離開人世的消息,無異於遭到五雷轟頂,頓時痴顛瘋狂。

一場刻骨相思,瞬間變成了生死戀。兩個相愛不能相守的人,從此陰陽兩隔,無法團圓。

因為二人無名無份, 身份低下的劉馳馳又不被允許進入靈堂拜祭,只能躲在街角處傷心欲絕。

那些平時與顏令賓有過交往的文人墨客,也可憐一代才女的早夭,紛紛為她題詩哀悼。下葬那天,這些詩文也都灑在了顏令賓的新墳上。

等送葬的人都散去後,劉馳馳便撲倒在顏令賓的墳上,哭得聲嘶力竭。此後每日,劉馳馳都在顏令賓的墳旁長歌當哭,把他拾起的那些祭奠的詩文,一一地唱給心上人聽,希望她地下有知,能聽到自己的斷腸相思。其中的一首是:

殘春扶病飲,此夕是堪傷;

夢幻一朝畢,風花幾日狂。

孤鸞徒照鏡,獨燕懶歸梁;

厚意哪能展,含酸奠一觴。

劉馳馳每日悽婉的歌聲,驚動了長安城。一時之間,顏令賓的生前好友們都絡繹不絕地到墓前悼念,站在那裡,靜靜地聽劉馳馳唱出他心中是生死戀情,唱碎一地哀痛悲傷。人們聽到劉馳馳唱得最多的一首詩是:

昨日尋仙子,轜車忽在門;

人生須到此,天道竟難論。

客至皆聯袂,誰來為鼓盆;

不堪襟袖上,猶印舊眉痕。

在一個寂靜無人的黃昏,劉馳馳唱著唱著,便在朦朧中看見淡妝素裹的顏令賓,從墳頭慢慢向他走來。依然是舊時容顏,依然素手相招,劉馳馳欣喜若狂,張開雙臂,撲進了這朦朧的黃昏……

第二天,有人在顏令賓的墳頭,發現了早已離世的劉馳馳,整個長安城都為之哀傷。眾人集資,在顏令賓墳旁,為劉馳馳建了一座新墳。

一場生死戀,兩個卑微人。

儘管人各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但愛從來平等,即使再卑微的愛情,也值得千古流傳!

相關焦點

  • 從《寶萊塢生死戀》談家庭與愛情
    昨天看了電影《寶萊塢生死戀》,雖從頭到尾淚流滿面,但我的任務不是流淚,是看清感動背後的人性規律然後分享給大家。
  • 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催生一首流傳千古的曲子,造就一首千古名篇
    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唐玄宗晚年極度寵愛楊貴妃,正如白居易《長恨歌》中所寫「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也正是因為楊貴妃的出現,讓李隆基開始不理朝政,國勢日漸混亂。這位親手締造了大唐盛世的帝王如今卻無法保住自己最愛的女人。三尺白綾,一代絕色美女就此香消玉殞。這一幕驚心動魄的過程被白居易記錄在《長恨歌》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最終以悲劇畫上了句話。一首流傳千古的曲子楊貴妃死後,禁衛軍繼續保護唐玄宗趕往成都。與此同時,太子李亨脫離隊伍,率軍趕往靈武抵抗叛軍,後來李亨在靈武繼位,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 《生死戀》之愛情與友情
    說來也許有人不相信電影《生死戀》我最近第一次看而它的原著小說《友情》我三十一年前就看過了當年武者小路實篤的這個中篇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小說是以野島視角展開用濃重的筆墨描述了野島愛絲牽絆下的悸動與忐忑及愛無回應的鬱悶與苦痛大宮與夏子的愛情則以虛寫的筆法隱在幕後實際上野島對於夏子只是單相思情根深種後的焦慮敏感與憧憬使野島多少有些自作多情直到好友大宮的一封長長來信才使他知道原來夏子愛的是大宮而大宮也同樣承受著與野島友情和與夏子愛情之間矛盾衝突的煎熬在大宮不斷給予野島安慰鼓勵的背後
  • 《西施秘史》大結局 秦雪上演痴情虐心生死戀
    秦雪飾演的秋蟬與大殿下上演的生死愛戀,更被觀眾稱之為虐心戀,狂飆眼淚。
  • 非常經典的一部韓劇《藍色生死戀》,你看過嗎?
    當元彬還不是元斌的時候,演過一部叫做藍色生死戀的片子裡面有個來世相當一棵樹的姑娘,有眼不識泰山的拋棄了當年還沒混黑道的大叔(這句話是我摘錄大叔影評裡的一段,覺得甚有意思)記得那個夏天這類型的片子遍地都是,其一是藍色生死戀,然後與之類同的薰衣草,接下來是常盤貴子木村拓哉的美麗人生,都講述了生命的殘酷和愛情的無奈
  • 電影傳奇《生死戀》 愛與死,那時的愛情
    不久,大宮愛上了野島的女友夏子,一個製藥廠的科學家,經過友情的痛苦掙扎後,大宮與夏子進行了一場短暫、含蓄而又激情澎湃的愛情,然後,夏子意外地死去。《生死戀》一出,衝撞了年輕人的愛情觀,用今天的討論就是:三觀正不正? 要知道,在70年代之前,被判為「毒草」的電影一大罪名就是涉及了「人性」。所以, 被作為內參片引入的《生死戀》一經上映,便炸了鍋。
  • 《藍色生死戀》:悽美的愛情背後,是「尹式童話」風格的極致呈現
    ——《藍色生死戀》2000年,一部名為《藍色生死戀》的韓劇風靡了中國。劇中的一對「兄妹」,俊熙和恩熙之間悽美哀婉的愛情悲劇故事賺取了大批中國觀眾的眼淚。這部電視劇是早期韓劇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說是韓劇史上裡程碑式的經典之作。
  • 與《生死戀》有關的事
    1971年,日本1971年,日本拍了一部電影《生死戀》,這電影在日本不溫不火,幾乎被人遺忘。關於《生死戀》,我只知道是愛情片,卻沒看過。沒看過並不意味著我不想看,事實上在那個文化資源極其匱乏的年代,什麼片子我都想看。想看是一回事,能不能看主要取決於我的父母認為是不是適合小孩子看,在題材合適、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票價0.12元),偶爾才能看一場電影,看個電影相當於吃一次大餐。
  • 新版藍色生死戀,許凱趙露思虐戀來襲,註定是一場生死戀!
    由王才濤執導的愛情電影《藍色生死戀》將於2月14日情人節登陸內地銀幕。
  • 陪伴我們的韓劇,《藍色生死戀》,致那些年不懂愛情的我們
    陪伴我們的韓劇,《藍色生死戀》,致那些年不懂愛情的我們在亞洲,很多人最先認識宋慧喬,應該是從電視劇《藍色生死戀》開始。就是因為這一部電視劇,讓宋慧喬的名氣涵蓋了整個亞洲,也讓她成為了韓國一線的女明星。一直到現在,從《藍色生死戀》開播至今,已經有18年的時間。
  • 還記得藍色生死戀嗎,20年後它又回來了.
    我國的電影製作方早就琢磨透了這個現象,於是翻拍了韓劇之最——《藍色生死戀》。同時,這部電影也被稱為是情人節最適合去看的電影。經典劇情,愛情和親情的雙重上升,加上追求極致愛情的故事主旨,不受沾染的純粹愛情,是《藍色生死戀》想要攤開給觀眾的,而新演員詮釋,也給了《藍色生死戀》新的生命力,增加了期待值,可謂是情人節首選。
  • 這些流傳千古的經典民間愛情故事,你知道幾個
    愛情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個永恆的話題。流傳在民間的愛情故事,給我們帶來了滿滿感動的同時,也增添了幾分我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與希冀。下面,小編就帶著各位看官重溫一下這些經典的動人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渡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
  • 《藕斷絲連》意義不明的人鬼愛情故事,是新版第六感生死戀?
    自從三十多年前的《倩女幽魂》和經典的斷層《第六感生死戀》問世以來,「人鬼」已成為影視作品中的共同主題,無論是「第六感」。瑞茜·威瑟斯彭的《宛如天堂》、九把刀小說改編的《等一個人咖啡》,還有近期韓國大叔馬東錫的《奇妙幽靈》,都靠著原本分隔陰陽兩界的角色因為某些原因而見到彼此,帶來新奇有趣或者催淚動人的故事,而這次《藕斷絲連》同樣也不例外。
  • 還記得藍色生死戀嗎,20年後它又回來了
    我國的電影製作方早就琢磨透了這個現象,於是翻拍了韓劇之最——《藍色生死戀》。同時,這部電影也被稱為是情人節最適合去看的電影。經典劇情,愛情和親情的雙重上升,加上追求極致愛情的故事主旨,不受沾染的純粹愛情,是《藍色生死戀》想要攤開給觀眾的,而新演員詮釋,也給了《藍色生死戀》新的生命力,增加了期待值,可謂是情人節首選。
  • 改編韓國的《藍色生死戀》,唯美的愛情故事,卻不適合國情
    2002年,王才濤剛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一口氣看完了韓劇《藍色生死戀》,就暗暗下定決心,如果有一天真的做導演,就把這部電視劇拍成電影。2012年,王才濤買下了該片的電視劇的版權。王才濤不希望把這部電影做成一個架空的偶像劇。他希望能結合中國的國情,讓這個故事看來就像是發生在現在的中國。最終王才濤決定,把男女主角兩人設計成分別住在上海和蘇州 。
  • 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更是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的佳句。如今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但卻鮮為人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的一首詩。慈禧雖然慈禧遺臭萬年,但是慈禧曾經做過一首詩,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其中最後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據慈禧的後人葉赫那拉·根正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講過一件小事,頗能體現這個政治強人柔軟的一面。
  • 經典詠流傳丨90後傳奇歌者周深唱出800年前的愛情三問
    當90後天籟歌者遇到16歲天才詩人,一首動人情歌《情是何物》唱響800年前的愛情叩問。在歌手周深的歌聲中,我們回到800年前重溫「直教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問世間,情是何物?」這個90後天籟歌者唱出16歲天才詩人對愛情的感悟。
  • 盤點中國歷史上流傳千古的豪言壯語
    小編在此盤點了數句流傳千古的豪言壯語,句句喊出了中華民族的脊梁!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是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千古名言。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封霍去病為驃騎大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進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馬和匈奴接連打了六七天,匈奴抵擋不住向後敗退。
  • 《千古玦塵》的周冬雨仙氣飄飄,首次演古裝劇就和許凱演繹生死戀
    周冬雨首次出演古裝劇,她與許凱在《千古玦塵》演繹仙俠生死戀另外還有古裝言情仙俠劇《千古玦塵》於10月6日殺青;《鏡·雙城》於10月9日殺青;《大唐明月》在於9月中下旬就已殺青……該劇是根據星零的仙俠小說《上古》改編,講述真神上古與白玦(許凱飾演)幾經生死、依舊情深不負的愛情故事。《千古玦塵》於今年5月23日在橫店開機,歷經136天拍攝,順利殺青,8月2日,該劇首發人物定妝照。
  • 《生死戀》:那時的愛情,也許我們不懂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七八十年代國際影壇最為優秀的言情電影之一,日本電影《生死戀》。夏子也許用現在的觀點看不過是一部老片子,可它留給我們的震撼卻是終生的,刻骨銘心,也是那個年代中國人打開愛情大門的教科書這些在當今通訊如此發達,快餐愛情隨處可見的高科技年代,是無法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