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流傳千古的豪言壯語

2020-12-23 鄭異人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紛爭不斷,在漫長的鬥爭歲月裡,湧現了一代又一代勇敢的人,他們為了保家衛國,守護自己的親人及朋友,挺身而出,抗擊外敵,我們稱之為英雄。而這些英雄留下的豪言壯語,也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繼承他們的守護精神,保衛我們的祖國和家園。小編在此盤點了數句流傳千古的豪言壯語,句句喊出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是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千古名言。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封霍去病為驃騎大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進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馬和匈奴接連打了六七天,匈奴抵擋不住向後敗退。霍去病帶兵越過燕支山(就是今天的甘肅永昌縣),追了一千多裡最終大獲全勝凱旋。漢武帝為了賞賜霍去病,賜他豪宅美女。但是給他拒絕了,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國重於福,漢武帝和大臣們從內心裡敬佩霍去病。

霍去病那年兩次大敗匈奴,控制河西地區,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古往今來,將軍將領數不勝數,但像他這樣將生死置之度外,而把家國放在第一位,卻又不求功名利祿美女者,甚少。霍去病道德高尚的言行,震撼了無數炎黃子孫。「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也成為中國曆朝歷代保家衛國的將士們的座右銘。

為國出徵

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的上書:「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西漢元帝時,匈奴郅支單于野心勃勃,他不顧匈奴分裂虛弱現實,屢屢扣押、侮辱、殺害漢使。他還試圖藉助康居等國勢力,對外擴張,恢復以往匈奴興盛局面。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矯詔」發兵奇襲,殺郅支單于,宣揚「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國威、軍威。

西漢shi'qi地理勢力圖

2015年、2017年,隨著吳京執導、主演的現代軍事戰爭片《戰狼1》、《戰狼2》的先後熱播,「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改編自漢朝名將陳湯當年豪言壯語的慷慨激昂、令人熱血澎湃的臺詞,也迅速引起廣大觀眾的讚賞和熱傳。

《zhan'l》海報

三、「男兒當為國戰死邊野,馬革裹屍而還!」

出自《後漢書·卷二十四百·馬援列傳第十四》,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淵。漢族,扶風茂陵(今陝西楊凌西北)人。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亂道,馬援為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版囂的信任。後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天下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徵西討權,西破羌人,南徵交趾,官至伏波將軍,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稱為「馬伏波」。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

馬援su'xiang

四、「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出自《宋史嶽飛傳》,意思是要一直北伐到金人的老巢黃龍府,在勝利的那天再與大家痛痛快快喝酒。

嶽飛,南宋軍事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將。據《宋史·嶽飛傳》記載,北宋末年,北方女真族建立金國大舉進攻北宋,消滅了北宋。宋欽宗的弟弟宋高宗建立南宋,南宋朝廷軟弱無能,步步退讓。嶽飛指揮嶽家軍英勇抗金,金國士兵聞風喪膽。在一次率軍出徵之前,嶽飛勉勵他的部下們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這句話充分顯示了嶽飛抗擊金兵的必勝信念和豪邁的英雄氣概,從此,「直搗黃龍」、「黃龍痛飲」一再為人們所稱引,就是在後世,人們在鼓舞士氣、激勵豪情時還常用此語。

嶽飛劇照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的8大豪言壯語,句句雄心壯志,「大丈夫生當如此」!
    中國歷史上的8大豪言壯語,句句雄心壯志,「大丈夫生當如此」! 自華夏文明誕生的那一刻起,便一直在華夏大地上流傳,歷經5000年之久依然源遠流長,而同時期的其他文明早已灰飛煙滅。
  • 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三個人,每個人都有一首詩流傳千年
    雖然缺少,但是在我國也是有一些文武雙全的人,小編盤點了三位既能文又能武的人,這三個人每個人都有一首詩流傳上千年。第一位:項羽我國有一句名言「王不過霸將不過李」,說起我國的猛將首先想起的就是項羽,項羽也堪稱我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項羽雖然勇猛,但是還是敗給了劉邦,最後項羽自刎烏江,留下千古遺憾「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的文採也不低,幾千年來一直流傳著項羽一首詩:「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句詩也成為了項羽的絕唱。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五千年浩瀚史海中,更是留下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財富。其中對聯文化有著言簡意賅,雅俗共賞,簡單易學等特點,因此廣受各級階層人群的普遍喜愛。
  • 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更是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的佳句。如今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但卻鮮為人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的一首詩。慈禧一說到慈禧,人們的印象就是賣國賊,一個視權勢如命,貪圖享樂,把中國硬生生打上「東亞病夫」的招牌,玩弄權謀,垂簾聽政,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的無冕女皇。
  • 對聯文化流傳千古,但真正能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兩個半!
    但根據歷史最正統的記載,這個對聯出現在明代陳子升的作品《中洲草堂遺集》中的一段四句詩。全詩為「煙鎖池塘柳,燈垂錦檻波,回波初試舞,折柳即聞歌。」陳氏在兩詩自序中說:「客有以『煙鎖池塘柳』五字具五行以屬餘為對句,因成《柳波曲》二首,與好事者正之。」可見 「燈垂錦檻波」是專為對「煙鎖池塘柳」而作的。
  •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遺憾!
    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失落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並論。和氏璧和由它製成的傳國玉璽,在中國歷史上斷斷續續流傳了很長的時間,直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
  • 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
    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時間:2018-05-20 21:09   來源:國學時訊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有著很深厚的文化積澱,這些文化精髓流淌在中國人 的血液中,並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
  •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遺憾,心痛!
    1 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失落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
  • 中國歷史上的7大遺憾
    隨著秦昭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寶玉的故事流傳開來,和氏璧的身價扶搖直上。最終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用作了傳國玉璽,成為檢驗一個「帝王」是否正統的唯一標準。  歷史上對和氏璧的材質有各種猜測:有認為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認為是夜明珠的,也有認為是陝西藍田玉的。  史書上稱它「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
  • 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10首詩,驚豔千古,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接下來,這十首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詩,道盡了無數人的心聲,是否也有一首讓你感同身受?這麼多年我們都背錯了《靜夜思》,看了原詩才知道,李白多有才經典詠流傳:李白《靜夜思》《靜夜思》李白雷佳《靜夜思》演繹別樣中國風,庾澄慶大呼震撼!
  •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遺憾,每個都是無價之寶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並論。
  • 8位最負盛名的唐代詩人,72句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
    在唐朝近300年的歷史中,湧現的詩人有2000多位,流傳下來的詩作近五萬首,下面給大家分享唐代最負盛名的8位詩人創作的72句千古名句。1、杜牧,唐代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27杜牧曾經在揚州有過一段風流歲月,認識了一位13歲的妙齡少女,兩個人一見鍾情,可是杜牧是浪子,天涯漂泊,在揚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後要離開。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大惡人名將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人們總是以為,既然是名將,那一定就是功勳卓著,德高望重,萬眾敬仰,千古流芳。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歷史上有很多名將,戰功倒是立了不少,甚至改變了歷史進程,卻不但沒有千古流芳,還差點遺臭萬年,或者有的人真要遺臭萬年。
  • 中國歷史上千古不變的九大定律
    這其中有黃炎培所說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定律;柏楊寫的「瓶頸定律」;秦暉寫的「黃宗羲定律」;吳思寫的「血酬定律」;楊光寫的「傳統權力合法性定律」以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定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定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定律;「兔死狗烹」定律;「成王敗寇」定律;「家族盛衰循環定律」等等。各種各樣的說法,是否都能稱之為「定律」,也有疑問。但它們確實是在不斷地被重複,呈現出某種規律性。
  • 中國歷史名人盤點(七)
    在中國泱泱歷史長河中,曾湧現了無數出名的歷史人物
  • 中國歷史上的31個千古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民間廣為流傳的《推背圖》大體上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比較常見的是由金聖歎批註的,簡稱金版;另一個是由李世瑜在德國一本刊物上發現的,據稱是最為接近原貌的版本,簡稱為原版,原本現仍保存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究竟專家的話可不可信,阿房宮到底存不存在,我們還要期待更多歷史根據,才能解開這個千古之謎。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膽識與才能,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我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後世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明君是誰?四大昏君又是誰?
    歷史大觀園,歷史愛好者的後花園!編輯整理:盛唐輝煌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其中有73人並未真正在位或是死後被追封為皇帝。這樣算起來的話,古代真正當過皇帝的人大概也只有400多位。
  • 李煜的「封神之作」,4句話無一不是千古名篇,開頭6個字流傳千年
    他不愛江山愛詩詞,不愛權利愛詩畫,做皇帝做的「一塌糊塗」,作文人竟成了「千古詞帝」。在歷史上是一位最負盛名的亡國之君,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卻又讓無數風流才子惋惜不已。清朝大詩人郭磨就有一首詩來憑弔李煜: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