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真相

2021-02-19 明教育


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場漫長的長跑,而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在這重重障礙中,叛逆期也許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

幾乎所有的父母對叛逆期都有很大的成見

通常我們說的叛逆期,就是孩子不聽話、自作主張的時期。這樣說,是不是就好理解了?這樣的理解,是不是讓你聽起來感到更加深刻?

那每個孩子的叛逆期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不聽話」「學習沒精神」「做事不積極」「回到家裡拼命地玩遊戲」「講道理不管用」「油鹽不進」……在我們看來,還沒長大的孩子,有時候會處處覺得自己很有理,處處和我們對著幹,就是不服管,就是不聽話,這就是叛逆期的表現。

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一個乖巧溫順的孩子當然更討人喜歡,聽話最重要,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多好。

乍一看來,糾正孩子的叛逆似乎沒有什麼錯誤,畢竟孩子的確也是在某些方面與我們的期望有所差別,或者說在我們的教育觀中存在不聽話的表現。

可是再好好想想看,孩子的叛逆從何而來?他的叛逆到底應不應該被稱為是「叛逆」呢?

不輕信,認真了解叛逆期

在人的一生中,通常會出現三次叛逆期,其中第一次叛逆期在2.5~3歲之間,第二次叛逆期會在7~9歲之間,第三次叛逆期會在孩子12~15歲之間。

-01-

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兩歲左右

孩子2.5~3歲的時候,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

此時,他的腦袋正在快速構建自己的世界,於是他的意識會認為一切都是他的。所以他需要什麼的時候,會直接去拿,而不管這是不是他的。

如果這個東西是需要買的,或者是別人的東西,爸媽就會去制止他。而制止他的後果,就是孩子的哭鬧。

-02-

第二個叛逆期: 7-9歲的小大人兒 

孩子在7-9歲的時候會迎來第二次叛逆期,通常和他上小學的時期是比較吻合的。由於幼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反差實在太大,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表現。

於是,父母開始用「講道理」「催促」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學習為重。而孩子這個時候仍然希望按照之前的方式生活,還是非常的需要大人,還是會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地撒嬌,希望父母來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於是,爸媽和孩子就會產生一些衝突。


-03-

第三個叛逆期: 12-15歲美好的青春期 

孩子在12-15歲之間,還會出現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叛逆期,這通常是伴隨著孩子的青春期而來的。孩子此時的視野和見識變得更加寬闊了,他會發現他學到的內容和看到的社會是不相符的。

此時,他開始嘗試按照社會的方式去理解學校的學習。這在「大人」的眼中是比較「反動的」,於是大人開始了「鎮壓」。最終,基本上會以小孩的無奈接受而告終。

以上就是通常對於孩子叛逆期的認識。

然而,所謂的「叛逆」,真相是什麼呢?

「叛逆」是高高在上的成人對孩子輕視的一種定義

其實,「叛逆期」首先源自孩子一系列的表現,給爸媽帶來的困惑,從而引發了焦慮、失望和無奈的情緒,最後爸媽們對此下了一個定義:「叛逆期」。也就是說「叛逆期」是以爸媽為中心下的定義,而不是孩子。

當我們定義「叛逆期」的時候,我們都潛意識地下了另一個判斷:「孩子的這些表現是不合理的」。

這樣下定的義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叛逆期是一個時期,它有開始也有結束。這其中帶著爸媽對現狀的無奈,以及這個現狀會好轉的期待。

另一個好處,叛逆是孩子的問題,而不是爸媽的問題。於是爸媽可以仍然按從前的方式對待孩子,等待孩子「改邪歸正」。這個定義,真的是「恰到好處」。

然而,如果你細心一些就會發現,叛逆期的症狀,難道只有這些時段才存在的嗎?

對於這個問題,你是不是清醒了一些?實際上,這些症狀一直存在,只不過當問題發展到爸媽無可奈何的時候,我們就認為他的「叛逆期」到了。也就是說,從根本上,叛逆期並沒有特定的表現。有的只是這些現象的極端惡化。

處於叛逆期的孩子被父母「鎮壓」的後果

第一次叛逆期來到的時候,爸爸媽媽從精力上、能力上、意志上,可以說完全有能力解決。

通常來說,我們都不會太在意。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我們要麼拒絕他同時哄著他,實在看不下去就教訓他,要麼就滿足他。然後,孩子會根據我們的處理做出相應的反應。這兩種做法,會為孩子帶來第一個根深蒂固的結論:「我的人生是由別人決定的」。

第二次叛逆期,爸爸媽媽通常會比較困惑。他孩子此時的不良表現和無理要求出現時,爸媽通常的處理的方式是講道理來駁回孩子的要求。此時,孩子的心靈開始種下一顆種子「我的全部願望必須合理。」

第三次叛逆期來到的時候,孩子已經處在青春期了。這個時期爸媽普遍會比較迷茫。因為孩子基本上不會再主動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直接去行動。爸媽通常只有事後才有機會去處理,可是為時已晚。

即使我們事先告誡孩子,孩子也會說「我知道了」「我知道要這樣做」。然後,他依然我行我素,於是大人開始抱怨孩子不講道理,不守承諾。最終孩子的叛逆會引起爸媽空前團結,最後被爸媽軍團強行鎮壓。孩子在這次叛逆期就會收穫到,「在現實面前,我太渺小了」。

當孩子認為人生不由自己決定的時候,他就開始抱怨自己的環境不好,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自己受到了委屈;

當孩子認為所有的行為必須合理才行,他在機遇面前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需不需要,而是看困難有多大。當他看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會收穫嘆息;

當孩子認定自己是那麼渺小的時候,他就會變得沒有自信。他遇事更願意聽從別人的安排,而不是自己主動去承擔責任。是不是這樣?

你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滿自信,朝氣蓬勃,遇事負責有擔當。可是,你仍然不自覺地會用之前的方式對待孩子,那是什麼原因呢?

這樣做,實際上有兩個原因:

其一,你之前也曾經這樣被對待,於是你繼承了自己的父母對待你的經驗,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其二,這樣做代價最小,因為你沒有付出過直接的代價。

這樣做代價最小的原因,是你沒有看到真正的代價,就是孩子未來的一生。

在這樣的結果面前,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你會用全新的方式對待孩子嗎?

要解決叛逆期困惑,我們首先需要重新定義叛逆期。

叛逆期=探索期

為什麼要叛逆?因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經長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裡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隨便操縱的「棋子」了。

孩子從來都是獨立的個體,只不過他需要我們的撫養和監護。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有能力去創造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有權利提出自己的要求,也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願做決定。

只不過,在他擁有的資源不完狀況的時候,作為爸爸媽媽你有權利滿足或者拒絕他。

然而,不管滿足或者拒絕,我們都需要讓他意識到一點,這是他自己的生活,他需要為此付出努力。

所以,用我們全新的態度重新定義叛逆期的時候,我們可以稱它為「探索期」。

在三個探索期內,孩子分別會探索:

我的世界有什麼?

我可以得到什麼?

我可以怎麼做?

當我們用全新的態度去對待孩子在這些階段成長的時候,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孩子逐漸變得自信、陽光、有擔當。

雖然他們不是成熟的,但要作為成熟的人去對待。而作為家長,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成年人狀態,尊重孩子的獨立。

我們允許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鼓勵他有更美好的願望。我們為孩子創造寬鬆、積極的成長環境,讓他為自己的願望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同時,哪怕我們不同意,我們也激勵孩子堅持自己的選擇。

孩子有了獨立的想法,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其實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擔憂的事情呢!

也有許多父母擔心,這樣的教育會不會就是放縱,任其為所欲為了呢?其實,我們一點都不必擔心我們的孩子不受制約,真正的制約並不完全需要強權或是威嚴。

由於孩子正在掙扎著長大,最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角色認同,正是自我觀念的成形,思想的啟發階段,所以最容易受影響。

所以,面對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認清事實的真象;並不是誰叛逆了誰,頂多只有一個倔強的孩子悄悄「離開」我們而已。我們當然覺得痛苦,但憤怒則大可不必。

如果,他走向正確的方向,我們就該以生命傳遞者的心情樂觀其成;若他誤入墮落的深淵,我們就該立即趕過去,陪他一塊爬起來。

各位爸媽們,你們願意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嗎?

(END)

往期精選


首頁回復您感興趣的教育關鍵詞

我們將做不定期選題


版權說明:

本文來源於 網絡

圖片源於  pexels.com

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原來叛逆期「難管」「不聽話」只是叛逆期的副作用,真是漲知識了
    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兩歲左右的寶寶叛逆期,6~8歲的兒童叛逆期,還有12~18歲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與生理特點。叛逆期的孩子相對來說比較難管,愛唱反調,什麼事情都愛和你對著幹。家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往往也比較頭疼。
  • 張萌2歲女兒「叛逆期」,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會出現叛逆期,但是孩子一生當中都會經歷很多個叛逆期,其中最早的是孩子在2歲。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修行
    今天,我就自己的家庭教育實踐與指導經驗,淺談《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教養不是套路,而是父母的自我修行》01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某位叛逆期的孩子媽媽給我線上留言:我看了你寫的文章,寫的很真實,我的感悟也很深,我就是不知怎樣解決現在孩子叛逆的問題。
  • 張萌談2歲女兒叛逆期,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會出現叛逆期,但是孩子一生當中都會經歷很多個叛逆期,其中最早的是孩子在2歲。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但其實並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掌握好分寸。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很重要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來說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不能正確處理好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麼將會對孩子的人生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 每個父母都必須忍受孩子的三個叛逆期,最後一個叛逆期決定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每個叛逆期都會讓家長頭疼。很多家長只知道16歲左右的孩子有叛逆期,對於其他時期的叛逆期是不了解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的叛逆期都在哪個年齡段。1、兩歲孩子到了兩歲到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像個小惡魔一樣,整個家長頭疼、哭鬧、躺在地上,也正是孩子到了這個時候也沒少挨打。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這麼小就這麼不聽話,長大後肯定會更不聽話,那麼孩子長大後真的會不聽話嗎?。
  • 孩子的叛逆期為什麼會這麼長?
    對於叛逆期這個詞語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會陌生,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們便時刻準備著迎接孩子叛逆期的到來,與其說是準備迎接不如說是牴觸,我們對於孩子叛逆期的牴觸往往超過了自以為是的想像。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人們不再將全部注意力投放到其他領域,開始注重孩子的成長教育,而叛逆期一詞便應運而生。由我們育兒專家分析,孩子的叛逆期分別體現在三個階段:幼兒期(2~8歲)、吞世代(9~13歲)、青春期(14~18歲),這三個階段的孩子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叛逆的表現。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叛逆期,成為了孩子的一個錯誤時期。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集合了知名心理學家和中國家庭教育踐行者的清清家教館,在今年出版的一本書,幫助我解答了很多關於孩子叛逆的問題。這本書就是《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
  • 叛逆期的孩子,該怎樣正確的教育?
    那麼是父親的失職,自己孩子能否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事情,隨著時光的流逝,孩子一天天逐漸長大,孩子思維和身體各方面漸漸成熟,對每件事物都有獨自的見解和想法,那麼這個時候父母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不統一,就會產生分歧,有分歧就會產生爭執和矛盾,久而久之這種爭執和矛盾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孩子就會因為某件事物而爆發出來,來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聽父母的話,跟父母作對,有什麼事情或問題不肯告訴父母,這就是家長們所說的叛逆期
  • 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叛逆期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尤其是現在孩子們學習壓力這麼大,就更容易心情煩躁,如果家長不加以理解的話,就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甚至會提前進入叛逆期。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辦法是和孩子親密的談心,及時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叛逆期,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模樣,絲毫不給家長機會。我們在考慮孩子的時候,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用對方法呢?使得孩子對自己產生隔閡,不信任自己。那麼各位家長在碰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呢?
  • 正面管教 | 如何應對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到2歲左右就開始叛逆了,總和家長對著幹:不買玩具就滿地打滾;總說「不」、「不要」;一不高興就打人……其實,這是孩子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寶寶叛逆期的表現。01 什麼是寶寶叛逆期 孩子的成長中一共有三次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
  • 為人父母,如何應對可怕的叛逆期
    為人父母,如何應對可怕的叛逆期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面對孩子叛逆,很多家長總是精疲力竭,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引導孩子。其實孩子叛逆是很常見的,今天這篇文章主要針對的是剛入學孩子的叛逆問題。其實,只要家長做到這幾點,就能很好應對。
  • 女孩兒叛逆期表徵?看看這些星二代吧!
    今天跟大家聊聊女孩子們的叛逆期。眾所周知,每個孩子人生當中會出現三個叛逆期,分別在2歲,7歲,12~18歲之間。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2歲,從這一點也能看出老母親們確實不容易哈,日常面對一個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已經夠焦頭爛額的了,TA竟然還要叛逆!簡直豈有此理!
  • 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引導才能走向優秀
    #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幻想,又充滿了困惑。有時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天下無敵;有時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極度自卑。叛逆期的孩子,對關心自己的人,充滿牴觸情緒,反而對陌生人充滿好奇。這一時期的孩子,很容易誤入歧途,以至於悔恨一生。
  • 那些保留叛逆期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保留叛逆期的人最後怎麼樣了?叛逆期的人永遠相信「及時行樂」這個詞!他們在做什麼,玩什麼,完完全全不在乎別人的說法,看法,這時的他們永遠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對的!大多數的人叛逆期都是在初中!對的沒錯上面說的就是我自己,但我的叛逆期已過期回不去了,哪些保留叛逆期的人最後怎麼樣了呢?
  • 古代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叛逆期?
    現在的老師、家長,經常提到孩子在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屬於叛逆期,出現逆反現象,是正常的。這其實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這種現象最近比較普遍,就說它是正常的。「叛逆期」這個詞,也就是最近幾十年才出現的,以前根本就沒有這個詞,根本就沒有這種大量孩子的逆反現象,所以這不是正常現象,而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為什麼古代的孩子沒有叛逆期?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一直很重視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就是孝道。
  • 十二星座窮鬼行徑,12星座愛情的叛逆期
    十二星座窮鬼行徑,12星座愛情的叛逆期 12星座愛情的叛逆期 白羊座愛情叛逆期:剛開始相處時 金牛座愛情叛逆期:熱戀期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戴耳夾、染頭髮、唱搖滾,王源的叛逆期到來了
    我們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叛逆期,越是讓他做什麼,他就偏不做,粉絲們心心念念王源的自拍,他倒好,只給粉絲看了眼睛,確認過眼神,是帥哥的人!王源的叛逆期不僅表現在不發自拍這一點,其實還有更「過分」的。比如他帶耳夾。有網友偶遇正在拍攝的源哥,所以就拍了一張照片,聲稱自己和宇宙第一剛boy有合影了。
  •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媽媽吶喊:我到底應該怎麼做!
    叛逆期--描述問:孩子叛逆期發生在哪個階段答:普遍認為的叛逆,會發生在3-18期間。其中,初中,高中期間叛逆行為最為嚴重。問:孩子叛逆期有哪些表現答:不聽話,對著幹:家長讓做這,非要做那;跟家長動手,大喊大叫,摔東西;離家出走;夜不歸宿;打電話不接,消息不回;不想上學,逃課等叛逆期--解釋
  • 從學生離家出走,說說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如果當時她的父母不採取偏激的方式,了解「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對她多一點關心和關愛,也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這雖然只是個例,但是也代表了部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也是最頭痛的。下面就來談談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