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給安祿山「洗三」,是什麼習俗?他倆真有染嗎

2021-01-10 資深人士說文史

安祿山作為唐玄宗面前的寵臣,是封疆節度使,而楊貴妃作為唐玄宗最喜歡的愛妃,兩人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兩個人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導致大家認為安祿山和楊貴妃有染呢?本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兩人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

話說安祿山和楊貴妃有染的傳聞,還得從「貴妃三日洗祿兒」的趣聞說起,天寶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祿山的生日,楊貴妃要準備為他洗澡;這一故事被記載在唐人姚汝能的《安祿山事跡》裡。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安祿山被楊貴妃認為乾兒子,根據習俗,在安祿山成為她乾兒子的第三天,也就是安祿山生日過後的第三天,楊貴妃要親自為這位「乾兒子」洗澡。要知道,在天寶十年,楊貴妃只有32歲,而安先生已經48歲,接近五十歲了。

一個三十幾歲的美女要給一個年近五十的「大叔」洗澡,怎麼能不叫人浮想聯翩呢?所以說,很多作家在創作時喜歡添油加醋,虛構安祿山和楊貴妃的感情經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洗三」這一習俗,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說一說什麼叫做「洗三」。

「洗三」在古時候也被叫做「三朝洗兒」,是指在嬰兒新出生後的第三天,母親要為新生兒沐浴;原因很簡單,一是為孩子洗去出生後身體上的汙穢;二是為了圖個吉祥,討個好彩頭,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平安健康地長大。

楊貴妃「洗兒」確有其事,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裡有記載,安祿山和唐玄宗關係非常要好,玄宗很喜歡安祿山這個看上憨憨的,說話幽默風趣的人;但相對比來說,安祿山卻更尊重楊貴妃,對此唐玄宗很不理解,就追問他原因,安祿山狡黠的回答道,說自己是胡人,敬愛其母是自己民族的風俗傳統。

安祿山的回答真的很聰明,既討好了楊貴妃,又向唐玄宗拍了馬屁;真的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鵰啊。

雖然說,名義上安祿山認楊貴妃為乾娘,但大家都是成年人,洗澡這一行為絕不是正常的「母子關係」能做出來的事情,所以,真的很讓人懷疑兩人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

在天寶十年,唐明皇已經66歲了,而楊玉環只有32歲,而安先生才48歲;楊玉環正值「虎狼之年」,而安祿山也算是正值壯年,兩人可能都有需要,然後一拍而合,做著不為人知的勾當。

畢竟唐玄宗的年齡很大了,沒有那麼多精力去顧及這些事情;如果兩個人沒有「染」,那麼,傾國傾城的楊貴妃在給安祿山洗澡的時候,安祿山不會有反應,而心懷鬼胎嗎?這些正史都沒有記載,留給大家無限的想像空間。

即使兩人沒有什麼不當的行為,各路小說家也要給兩人這樣的做法,強安上一些「罪名」。

為什麼唐玄宗最喜歡的楊貴妃,給陌生男子洗澡,唐玄宗不僅不生氣反而給了楊貴妃賞錢呢?原來啊,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結束後,特地安排下人將安祿山用被子包裹起來,當作襁褓滿院的跑,結果在眾人的嘻嘻哈哈聲中,引來了唐玄宗,唐玄宗一看安祿山的囧樣就覺得哭笑不得。

唐玄宗不僅沒有責備楊貴妃的魯莽,反而給了楊貴妃「金銀錢」作為賞錢。可以看出唐玄宗對於楊貴妃可真是寵愛啊,否則也不能為了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就派人不遠千裡特意為她運來荔枝。

更有詩人創作出「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樣的詩篇,來記載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

但是轉念一想,一代天子對於自己的貴妃這樣寵愛,允許楊貴妃與別的男子有染嗎?唐玄宗這麼寵愛自己的貴妃,恨不得天天把她拴在褲腰帶上,怎麼允許她有時間去和別的男人廝混,這也太離譜了。

更何況,如果安祿山是一個美男子還有事情可寫,但安祿山是一個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即使他長得再帥,也會因為他的身材被毀掉自己的顏值。

大家都知道楊貴妃年輕貌美,傾國傾城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還有「羞花」的容貌。傳說,宮女們陪楊貴妃在御花園裡散步時,貴妃不小心碰到了一枝花,花朵立刻就收了回去,宮女們看到以後,直呼楊貴妃太美了,連這麼漂亮的花朵都自愧不如,因此,楊貴妃就有了「羞花」這一稱呼。

這樣一位絕代美女,豈能只是因為安祿山風趣就愛上這位三百多斤的大胖子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宮中人員那麼多,兩人哪有廝混的機會,所以,兩人有染的事情多半是人杜撰的。

如果兩個人沒有什麼私情,那麼,在宋人編寫的《事物紀源》中,怎麼又會有這樣的記載呢?

「貴妃私安祿山,指爪傷胸乳之間,遂作河子飾之」古書中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楊貴妃和安祿山有私情,安祿山在和楊貴妃親熱的時候,不小心抓傷了楊貴妃的酥胸,楊貴妃為了隱人耳目,就自己製作了一個內衣遮住了自己的酥胸以及傷口。

唐玄宗追問的時候就說是被貓不小心抓傷的,「河子」又是什麼呢?「河子」其實就是內衣(用有彈性的絲織品製成的),類似現代的無肩帶內衣,也就是我們看很多電視劇中,都能發現很多女子戴的紅色的肚兜。

這紅色肚兜一戴,不知道又引起多少人的浮想聯翩。大家可想而知,兩人關係能有多親密了吧,安祿山可以抓傷楊貴妃的酥胸,如果隔著衣服肯定不會傷害程度那麼深,但如果兩個人是在親熱的時候,還是會有機會的。

更何況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也記載了安祿山和楊貴妃有私情的事情,大家一般都認為,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正史,因他起到了很好地警示和教育後人的作用。

但是,話又說回來,難道每一部史書都是百分之百精確記載歷史的嗎?應該不會是這樣子的吧,多少可能會有一些不真實的記載或者道聽途說的記載;當然也不排除其中會有一些野史存在。

但安祿山即使再喜歡楊貴妃,作為唐玄宗的寵臣,藩鎮節度使,還在積極為自己的「反唐」做準備的安祿山,豈會因為一個小女子而自毀前程?

可以說,安祿山他的志向並沒有在楊貴妃身上,他要的是整個大唐,他豈會因為一個小女子而捨棄他更喜歡的江山呢。他愛江山是真的,討好楊貴妃是假的,楊貴妃頂多算是自己的一枚棋子,他要的並不是楊貴妃,整個大唐才是他想要的。

而且宮中皇帝的耳目那麼多,作為皇上的寵妃,楊貴妃哪有那個膽子和別人廝混呢,如果被皇上發現肯定會被碎屍萬段,更何況安祿山 長得也不怎麼好看,比自己大了十好幾歲,還是一個三百多斤的大胖子,一位傾國傾城的美女會冒險愛上他嗎?結果是否定的。

楊貴妃與安祿山有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正史沒有記載,而野史又在很大程度上添油加醋所以導致這麼個結果;很多人無中生有認為安祿山和楊貴妃有私情。

但不得不說,安祿山拜楊貴妃為乾媽以後,他擁有了更多自由進出後宮的權利,這無疑會為兩人多次見面創造機會,如果兩人真有私情,難免會被人傳閒話。

在每次進宮的時候,安祿山都要先去拜見楊貴妃,再去拜見唐明皇,當唐明皇問起來原因的時候,他理直氣壯地說是因為他是胡人,以母為尊,尊重自己的母親,其實也就是對唐玄宗的尊重,而楊貴妃又是自己最愛的寵妃,聽他這麼一說,唐玄宗也生不起氣來,默認了他的行為。

所以說,唐玄宗的老糊塗,安祿山的狡黠是不是都為楊貴妃和自己的私自約會創造了機會,這我們無從而知。

自那次「楊貴妃洗三」事情後,兩人的關係更是突飛猛進,楊貴妃親切的呼喚安祿山為「祿兒」,很多時候三個人也會聚在一起飲酒作樂,趁唐玄宗喝醉,不知道兩人又會有怎樣的「勾當」呢?會不會趁著皇帝喝醉,然後兩人私通呢?這些事情,當然也可能只是一種猜想。

不管安祿山和楊貴妃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我們都沒有足夠的證據說安祿山和楊貴妃有染,很多事情因為正史沒有記載,我們只能依靠野史或者古人的一些文章進行想像,這些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真實與否我們不知道。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大家很多的茶餘飯後的談資;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被杜撰出來的,但不管怎樣說沒有真實的證據,我們就不能說安祿山和楊貴妃肯定有染;兩人私通有染只是我們的猜測罷了。

相關焦點

  • 楊玉環竟為安祿山「洗三」?緋聞傳出,唐玄宗不以為然
    史書中都記載楊玉環性格溫婉,資質豐豔,「美麗俏佳人」之說,唐玄宗也是為之迷得神魂顛倒,這句詩描述得很是經典「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玄宗為看楊玉環一笑,命人快馬加鞭才採回新鮮的荔枝。但是楊玉環曾經竟然為安祿山「洗三」?並且緋聞不斷,可是唐玄宗不以為然!
  • 楊貴妃與安祿山對食,又給安祿山洗三,這兩人如何進行對食洗三?
    從李世民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唐高宗李治繼承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後稱武則天);唐中宗李顯把皇后韋氏送到武三思家裡去做遊戲;唐玄宗李隆基則把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正妃楊玉環據為己有。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楊貴妃與安祿山對食,又給安祿山洗三,這對食和洗三是咋回事?唐玄宗李隆基為何不管?
  • 民間盛傳:安祿山與楊貴妃「有染」,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安祿山當了個不大不小的官之後,見到楊貴妃受寵日隆,善於溜須拍馬和逢迎的他,感到機會來了。 安祿山見到楊貴妃時,表現出強烈的孺慕之情,說感覺很親切。請求當楊貴妃的養子,進宮朝見唐玄宗之前,都先拜望楊貴妃。
  • 楊貴妃為安祿山洗澡,唐玄宗聽後為什麼很高興?原因其實太簡單
    > 因此我國唐朝時期也是一個對外文化輻射影響力十分大的一個階段,至今為止日本還保留著很多從唐朝時期引進的文化習俗只不過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直到宋朝覆滅,中國逐漸由開放走向保守,從海納百川到固步自封,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轉變呢?
  • 楊貴妃幫安祿山洗澡,被抓傷隱私部位,唐玄宗親自觀看不怒還賞賜
    直接指出楊貴妃的美,可以讓皇帝為她瘋狂,甚至失去堅持倫理原則的心。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浪漫關係,不僅從側面說明了唐朝風氣的開放,還說著名的倫理道德對他們幾乎沒有約束力。根據野史傳說,安祿山雖然是唐玄宗的養子(楊貴妃是他的養母),但有楊貴妃陪伴,為他洗澡。太過分了,安祿山不僅在洗澡的過程中抓傷了楊貴妃的隱私,還被唐玄宗賞了。發生什麼事了?
  • 《資治通鑑》:楊貴妃與安祿山一起吃飯,夜宿寢宮,讓人浮想聯翩
    人們常說「自古紅顏多薄命」,這句話聽起來無不讓人感到傷感,要說美人薄命最典型的例子那就當屬「楊貴妃」了。民間對於楊貴妃的傳言有很多,什麼對於楊貴妃的體重之謎,楊貴妃究竟有多美,楊貴妃的種種猜測,都隨著這位美人的作古而煙消雲散,成了一個謎團。
  • 唐玄宗為什麼要殺楊貴妃?
    歷史上楊貴妃是怎麼死的?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吧。天寶十五年的6月9日,潼關失守,唐玄宗帶著美嬌娘楊貴妃,還有文武百官逃跑了,一路往西,準備到四川避難。唐玄宗這輩子最狼狽的時刻來臨,一點也不亞於1000多年後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也逃跑過。
  • 安祿山喜歡楊玉環嗎?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安祿山一定是非常非常喜歡楊玉環的,但針對二人是否有私情之事,卻實在難說。無論是新舊唐書,對這點是沒有任何記載的,反觀野史和雜記之中,倒是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筆墨。史書稱安祿山是個「嗜欲」之人,而且十分會察言觀色,阿諛奉承。公元740年的時候,他被任命為平盧兵馬使,因此可以上朝面見君王,因其巧言令色,也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
  • 安史之亂前傳:唐玄宗安祿山互飆演技,血腥戰亂本可避免
    出於這種原因,唐玄宗一方面安排太子在關中三大軍區擔任重要職務,一方面安排安祿山獨自接管關東三大軍區,用以制衡太子。安祿山雖然認楊貴妃為乾娘,但他對於唐玄宗而言畢竟是個外人,兩人的關係是十分微妙的。關於這一點,唐玄宗和安祿山內心都十分清楚。
  • 《紅樓夢》裡,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是什麼意思?
    《紅樓夢》裡,賈寶玉在秦可卿的閨房裡,發現了幾件物事:武則天用過的寶鏡,趙飛燕跳舞的金盤,還有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這個「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既拗口又難以理解,曹雪芹到底想表達什麼呢?太真是楊貴妃的道號,指的當然就是楊貴妃。安祿山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其實,這段描述指的是安祿山與楊貴妃的香豔緋聞。安祿山認了楊貴妃為乾媽,為了展示母愛的偉大,楊貴妃親自給安祿山洗澡,還讓宮女們把一絲不掛的安祿山包好,大家一起玩鬧、耍笑。
  • 《刺客信條:王朝》:安祿山與楊貴妃登場,李萼要在花卉盛宴動手
    又到了《刺客信條:王朝》更新的時候了,這一話的劇情主要以推進為主,本話有兩位重要人物登場,一位是引發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另一位則是楊貴妃,從安祿山登場時過道的百姓對他議論可以看出,安祿山想要謀反的猜測在當時十分盛行,因此唐玄宗才特地在花王大會上將安祿山傳召入京,跟上一話情節對應的還有楊貴妃與權傾朝野的右相楊國忠
  • 陳玄禮發動馬嵬坡之變,卻能活到善終,唐玄宗有三點理由不動他
    河朔三鎮除安祿山之外,其餘節度使均起兵謀逆。他們嘴裡說著——清君側,誅殺楊國忠、楊玉環這對奸臣佞賊。可天下大亂之後,四海諸侯並起,其本質還是想推翻李家王朝。在此危難之際,郭子儀挽狂瀾於既倒倒,扶大廈之將傾,用了近9年時間平定叛亂。可悲可嘆,彼時的大唐遍野,家家戶戶門前掛白幡。然而安史之亂爆發初期,唐玄宗與宰相楊國忠、寵妃楊玉環,以及一幹禁軍從長安慌不擇路的準備逃向巴蜀。
  • 逆賊安祿山的攻心術
    基礎打好後就開始希望那些官員「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了,一時間很多官員都在朝廷說安祿山的好話,唐玄宗開始留意到這個人。 攻心讓他事半功倍大功告成 終於,安祿山升官了,且步步高升,升到了可以到朝廷上奏議事的職位。憑著自己的機靈聰慧,他深得唐玄宗喜愛。
  • 愛江山更愛美人,唐玄宗寵愛的三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
    愛江山更愛美人,唐玄宗寵愛的三個女人,誰才是他的最愛文/成長新視點序言:愛江山,更愛美人。說到歷史上,在這兩個方面都非常有名的皇帝,當屬唐明皇李隆基,他是大唐的中興君主,既開創了開元盛世,也因任楊國忠為相,寵愛楊貴妃,奢侈荒淫,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使國家走向了崩潰的邊緣。
  • 唐玄宗:剿滅太平公主,執政開元盛世,卻因「楊玉環」廢了大唐
    要知道古代的後宮可以用佳麗三千來形容,但是她卻可以讓唐玄宗真正做到「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早期,唐玄宗他倆非常恩愛,對於武惠妃來說也是非常幸運的。但是,武惠妃跟唐玄宗的幾個孩子都夭折,所以當他們的兒子李瑁出生以後,十分重視。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甚至因為一些擔心,唐玄宗不惜將李瑁過繼給唐玄宗的大哥撫養。
  •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唐玄宗一路倉皇而逃,失去的可不僅僅是楊貴妃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唐玄宗一路倉皇而逃,失去的可不僅僅是楊貴妃 唐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一個時代,而唐玄宗這個皇帝一開始剛上任的時候還算是勵精圖治,不過到了後期沉迷於酒色,唐朝就是從他的手上開始日益消沉。而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政治生涯中一個備受打擊的歷史事件。
  • 唐朝衰敗,楊玉環應該負什麼責任?她把一個人介紹給了唐玄宗
    一直以來,楊貴妃被稱為是「紅顏禍水」。「安史之亂」之所以爆發,唐朝之所以從盛到衰,都是因為唐玄宗娶了楊玉環,和楊玉環整天花天酒地。那麼,「安史之亂」的爆發,和唐朝走向由盛到衰,是不是楊玉環造成的呢?楊玉環在唐朝衰敗過程中,應該負什麼責任呢?
  • 從《妖貓傳》到《長恨歌》,解析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長恨歌》的三個部分,可以按照詩文內容進行區分,第一部分,「漢皇重色思傾國」到「驚破霓裳羽衣曲」,從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起源經過講到安史之亂爆發;第二部分,「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入夢來」,講述馬嵬驛之變,楊貴妃之死,以及唐玄宗對她的思念;第三部分,「邛道士鴻都客」到「此恨綿綿無絕期
  • 唐玄宗日夜獨寵楊貴妃,盛寵11年之久,為何沒有生下一兒半女?
    不過我們也很好奇,為何在這11年中,楊貴妃卻沒有為李隆基生下一兒半女呢?這其中難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嗎?一個是壽王李瑁,另外一個便是李隆基(唐玄宗)。但為何不曾生育,這也是千百年來很多人都疑惑不解的話題。 我們知道,唐玄宗在唐朝眾多皇帝中,其子女是最多的,他的一生一共育有30位皇子,29位公主(另一種說法是31位)。雖然唐玄宗的生育能力非常之旺盛,但冊封楊貴妃的時候,已經到了花甲之年(61歲)。
  • 楊貴妃真的禍國殃民嗎?是她引發的安史之亂嗎?這都是無稽之談
    在公元712年,登基成為唐玄宗。唐玄宗繼位後,勵精圖治,整頓吏治,重用賢臣,修訂律法,推行兵制改革,發展生產,提倡節儉。經濟迅速繁榮,國家強盛,進入開元盛世。唐朝正值全盛之際。卻突逢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攻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子出逃到馬嵬坡,士兵怪怨楊貴妃兄妹禍國殃民,殺死楊國忠,逼迫楊貴妃自盡。難道這都是楊貴妃的過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