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請問,道教所說的長生不死藥是否存在?

2020-12-21 俚言雜談

無量天尊,您老人家拜錯家門了,當然,也就討不到什麼長生不老藥啦。嘴裡念叨著阿彌陀佛,卻詢問著道教的不死金丹,這麼幹,是不是屬於不講武德呢?

道教崇拜的靈寶天尊

常言道,不說一家話,不進一家門。去到道教主持的場景詢問仙藥,總得事先做點兒功課才行。否則,不是嘴欠,就是皮痒痒了。佛道兩家,雖然長期相安無事,不過,你張冠李戴,隨口亂叫尊號,也幾乎等同於挑事兒啦。

阿彌陀佛,按照佛教的說法,是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的教主。民間俚語上西天,就是直奔阿彌陀佛那裡去的意思。阿彌陀是梵語,意思是無量。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所以號為阿彌陀。

阿彌陀佛像

口念阿彌陀佛尊號,是佛教淨土宗信眾的通常做法。淨土宗最為尊崇阿彌陀佛,依據的佛教經典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以及《阿彌陀經》以及《往生論》 。

可見,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口念阿彌陀佛的。再說了,你一個尋仙問藥的小糊塗蟲,跟著瞎摻和什麼呢?

元始天尊像

天尊是道教術語中的一個尊稱。天尊,是道教信仰當中的地位最高的神仙,常見的天尊有三位,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在中國,佛教徒信奉大乘佛教,可以有無數個佛陀。不過,在道教徒的心目中,天尊的數量是有限的。無量天尊中的無量,是從佛教經典當中借來的,不是說,有無數個天尊,而是說,天尊的法力無邊。

道德天尊,其實指的是成仙后的老子李聃

好了,咱們說回來,到底有沒有所謂的長生不死藥呢?長生不死,其實就是成仙,反正我沒看見過。早年間,倒是有不少得道成仙的傳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你信不信呢?

當年,有些老道的仙逝,神乎其神玄乎其玄。往往是,眾弟子們驚詫地發現,剛剛離世的師傅的身子不見了,這難道不是升天了嗎?

可是,後人也發現,道士在煉不死仙丹的時候,還順帶發明出了化骨水之類的東東。這難道是巧合嗎?我可不敢說。

依我看,求人不如求己。如果,你想得到長生不死藥,最好自己研製。當然,除了求助於佛道之外,去大學裡面,找找醫學、生物學或者化學教授,也是個辦法。

不過,提醒一句,去的時候,得注意稱呼方面的禮貌。顯然,念叨阿彌陀佛和無量天尊,都不太合適。

相關焦點

  • 佛教是「南無阿彌陀佛」,道教的日常用語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誤解
    尤其是土生土長的道教和外傳而來的佛教,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相愛相殺,兩者之間既互相融合思想教義,又因為修行的不同而產生分歧。但是道教和佛教都是以勸人向善、濟世度人為主的宗教,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人。佛教的僧眾在見面時,常常會誦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而且在影視作品中也經常聽到僧人念誦「阿彌陀佛」的聖號。阿彌陀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一尊佛,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 人是否真的可以長生不死?我覺得活個千把歲,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神仙是否有,是否能修成,這真好比一部二十四史,叫人不知從何說起。首先是神仙是否存在的問題,道教裡把那些先天存在的主宰,稱作神;而人通過修煉而達到長生境界的稱為仙。早期道教宣揚的是肉體成仙,即肉體的不老不死,但是後來這個觀點逐步被否定,自從內丹修煉出現以後,道教追求的則是元神不死了。道教追求的肉體長生乃變為元神的長存,張伯端《悟真篇》序文裡說「長生不過是吸引人學道的說法,而人不死的只有元神。」後來全真教乾脆說「世間哪有不死人?」
  • 本土道教文化,傳說有「神奇之術」,是否真正存在?
    到了唐朝時期,道教發展到了巔峰時候,民間道觀信徒眾多,各個組織教派星羅棋布,但殊途同歸。道教興隆道教是本土教派,隋唐北宋時期,官方道教興盛發達。唐朝王室自稱為太上老君後裔,自開國後即尊崇道教,尊崇道教為三教之首。唐玄宗尤其崇信道教,加封老子尊號為大聖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經》為科舉考試科目。
  • 道教與道家一脈相承,並無二致
    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
  • 怎樣才能長生不死
    長生不死,是每一個人的願望。從生下來到稍微有記憶的年紀,人就會開始對死亡有莫名的恐懼。
  • 長生不死可不是專屬於中國人的嚮往,哈利波特中的巫師也沒少研究
    中國自古就有對長生不死的嚮往和追溯,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其實西方也有這方面的探尋和傳說,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民間流傳的關於巫術和魔法的傳說。J.K.羅琳女士也從這些傳說中汲取靈感,她的大型魔幻作品《哈利波特》中也有巫師在研究和探尋長生不死的秘密。
  • 道教為什麼說不能用手指月?其中暗藏趨吉避兇的法門!
    在很多人的童年時代,會被父母告誡說,不能用手指月亮,否則是要爛耳朵的!等長大以後,覺得那只是父母唬人的玩笑,但事實卻是道教中的禁忌。道教裡關於日月的禁忌還是很多的,且比較普遍。如「不得輒指三光,久視日月。不得裸露於三光,不得呵罵於日月」等等。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對待日月三光呢?
  • 道教是一神教,還是多神教?
    道教是一神教,還是多神教?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一神教一神教指的是只信奉一個神的宗教,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
  • 【走進道教】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一定要有敬畏心!
    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
  • 道教文化:「丹道」探秘
    追求生命永恆的人們並未放棄,喊出「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的豪言壯語,並依據「服金如金,服玉如玉」的理論和藥金技術,開創了冶鍊金丹之術,試圖通過科技手段改造生命,雖然仍未實現「長生不死」的目的,但卻在醫學和物理、化學等領域作出了貢獻,並對中國古代物理、化學的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其理論與術語也對其他修養方術產生了一定影響。
  • 陰盡陽純如天清,成就聖真大羅仙,道教魂魄抱一的仙道觀!
    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
  • 黃大仙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金華不但擁有秀麗的自然風景,還擁有厚重的佛教與道教文化。在這個宗教文化濃厚且盛行的地域,我們的一位傳奇人物就誕生了!他就是金華的神人——黃初平。這就要來探求黃大仙與道教的不解之緣啦!如果說到道教,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張三丰,王重陽,呂洞賓,張道陵等神人。對於黃大仙其實國內的人了解的相對還是少了一些,那麼黃大仙是誰呢?其實他的真名叫黃初平,後世稱為「黃大仙」,他是中國民間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浙江金華蘭溪黃湓村就是它的出生地,據說他原來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隨後在宋代被敕封為「養素淨正真人」。
  • 道教驅邪斬鬼五雷符畫法(簡約版)
    他認為作醫生的應當先了解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千金要方•食治》)他說:「藥、食兩攻,則病勿逃矣。」(《千金翼方•養性》)還主張把藥物與針灸結合起來治病,所謂「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千金翼方•針灸》),這是醫學上提倡綜合治療法的先聲。當然還應指出這些書裡還夾雜一些鬼神迷信的糟粕,這正是作為道教徒的孫思邈的宗教世界觀的局限性。
  • 高人揭秘:道教修行的六種方法,你到底適合修哪種道?
    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
  • 淨土宗問答 請問「合掌叉手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 你是否也會如此,讓阿彌陀佛傷心?
    (待續)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看似簡簡單單的六個字,但這六個字,不是人類所能發明創造出來的。這不是簡單的文字,而是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而來的。阿彌陀佛生生世世為我們修行的一切功德,為我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放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裡。現在科技時代,很好理解,這就像一個小小的U盤裡,可以容納所有的音頻、視頻、圖片、文檔,一切的信息,都能裝在U盤裡。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如此,一切功德都在這句名號裡。這句名號不僅有阿彌陀佛的功德,還有阿彌陀佛的慈悲與愛。
  • 《西遊記》中的道教內涵(一)
    之所以說它獨特,是因為別的「神魔小說」,如《封神演義》、《北遊記》、 《韓湘子全傳》或《飛劍記》、《咒棗記》、《女仙外史》等都明顯以某某道教仙真為主人公或主要形象,所以說這些小說受道教影響時都無甚爭議。但《西遊記》卻不一樣。由於此小說主人公是幾位和尚,主要情節也是圍繞去「西天」取佛家「真經」展開,所以一般人認為《西遊記》主要受佛教影響,與一般「神魔小說」區別甚大。
  • 阿彌陀佛助念儀軌
    我說彼尊功德事 眾善無邊如海水  所獲善根清淨者 回施眾生生彼國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願一切生中得廣大慧,自力能辨諸所舍處。 願獲明了慧,能無紊亂,如實簡擇,雜染清淨,最微細處。 願證速急慧,不解邪解,猶預意樂,生已無間,無餘永滅。願得甚深慧,於他不能持佛所說文義,無滯能入。 願總遠離一切過失,以慧簡擇佛經文義,由巧便慧究竟一切諸菩薩行,如曼殊尊。
  • 道教見面不能直接稱呼「無量天尊」
    前些年我以恩師見面,提到「無量天尊」是不是道教的口頭禪或者通用稱呼。恩師也說,沒有用「無量天尊」稱呼和回答對方這種說法。下面引用另一位道長的文章,大家共享。    本人入玄門二十餘載。    八十年代初,廣播電臺常播出某著名評書藝人所說的傳統評書。書中道家人物出場時,每以「無量——佛」為口頭稱號。後來在一次政協會上,評書藝人恰與千山無量觀許信有大師同在一組,於是大師向藝人提出建議:道家不稱佛,所以「無量佛」不宜用於道家人。
  • 道教中有種辟穀之術,古書是如何記載的?它是真實存在的嗎
    如此一來,道教提倡的辟穀之術,也恰好符合了這個觀念,那麼它自然就流行了起來。 當然,現在醫學也支持和解釋少吃養生的觀點。這就說明,東漢時期道教辟穀術流行起來,是存在生存土壤的。如此看來,辟穀術是一項養人養終生的奇術,那麼它跟道教修仙有啥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