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翁云:
息息歸中無間斷,天真胎裡自凝堅。
張用成云:
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石得之云:
將來掌上霞光燦,吞入腹中宮殿新。
趙緣督云:
神丹飛落黃金室,嬰兒降生極樂國。
呂純陽云:
刀圭餌了丹書降,跳出塵籠上九天。
朱文公云:
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
李清庵云:
一顆寶珠吞入腹,作個全真仙眷屬。
陳希夷云:
邈無蹤跡歸丹房,潛有機關結聖胎。
薛紫賢云:
四象包含歸戊己,辛勤十月產嬰孩。
悟真篇云:
果生枝上終期熟,子在胞中豈有殊。
醉中吟云:
寶珠笑舞辭天谷,才脫胞胎又入胎。
張紫陽云:
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聖基。
呂純陽云:
天生一物變三才,交感陰陽結聖胎。
白玉蟾云:
雞能抱卵心常聽,蟬到成形殼始分。
俞石澗云:
虎嘯一聲龍出窟,鸞飛鳳舞入金城。
群仙珠玉云:
一粒餐兮天地壽,死生生死不相干。
張紫陽云:
相吞相咽卻相親,始覺男兒有孕身。
鍾離翁云:
胎內嬰兒就,勤加溫養功。時時照丹房,刻刻守黃中。
陳泥丸云:
男兒懷孕是胎仙,只為蟾光夜夜圓。奪得天機真造化,身中自有玉清天。
陳抱一云:
大道無私感即來,神仙此語豈虛哉。苟非著意求鉛汞,爭悟天機結聖胎。
玄奧集云:
閬苑蟠桃自熟時,摘來服餌莫教遲。幾回下手潛偷處,無限神仙總不知。
龍眉子云:
形如雀卵團團大,間似驪珠珠珠圓。龍子脫胎吞入口,此身已證陸行仙。
紫虛真人云:
初煉還丹須入室,婦人懷孕更無殊。聖胎凝結圓成後,出入行藏豈有拘。
白紫清云:
只將戊己作丹妒,煉得紅丸化玉酥。慢守火符三百日,產成一顆夜明珠。
張真人贈白龍洞主歌云:
從此根苗漸長成,隨時灌溉抱真精。十月脫胎存入口,不覺凡身已有靈。
白玉蟾云:
怪事教人笑幾回,男兒今也會懷胎。自家精血自交媾,身裡夫妻是妙哉。
黃元吉云:
鼎內金丹燦爛光,無由摘爾到黃房。忽然夜半天風便,吹送靈兒歸故鄉。
陳翠虛云:
道要無中養就兒,箇中別有真端的。都緣簡易妙天機,散在丹書不肯洩。
王重陽云:
閒中偶爾到天台。忽見霞光五色開。想是金丹初變化,取歸鼎內結嬰孩。
上陽子云:
玉皇若也問丹材,偃月爐中取下來。馳騁英雄吞一粒,男兒懷了一年胎。
陳致虛云:
飢餐渴飲困來眠,大道分明體自然。十月聖胎完就了,一聲霹靂出丹山。
釋義:天地真陽與我之純陽兩陽混合結下聖胎,需要常常照顧、緊緊護持,要像少女懷孕一樣,小心呵護。真心牢守、不可放縱。任何時間,無論行住坐臥,都要安住於內在,混混沌沌,對境無心,大智若愚,不可須臾間斷。這段功夫以靜為主,故老子曰:「若能行清淨,天地悉皆歸」。歷代聖賢神仙,亦皆有丹詩法語。
至於釋教教人,亦不外此。如楞嚴經曰: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夫入如來種者,以種性而為如來之種子,以自造化如來也。故曰道胎,又曰覺胤。其與婦人之乳兒,玄門之胎仙,亦何以異?及至形成出胎,親為佛子,豈不是真人出現大神通,從此天仙可相賀耶?
蓋丹書梵典,皆有次序口訣,但人不知,而驀直看過去了。正是珠在路旁人不拾。惜哉!予今略摘此數條表而出之,以引古之是而證今之非也。
釋義:佛門行者,也不外如此,修持方法,不同而已。行持佛法的戒定慧慈悲喜舍,就會得到佛的氣質能量加持,行者真心便修造成為佛種,容貌形象行為與佛相同。安住於內養護修持就會日益增長,成熟強大便成就為法身,能夠出胎離開色身,是為佛子又名法王子。這和道門的胎仙有何不同?胎仙法身成就,縱橫三界六道,便「真人出現大神通,從此天仙可相賀」了!達到這一步成就為地仙(陸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