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最近老母親的心情都很複雜,因為,娃要提前放寒假了。
前幾天,一個一直都淡定的朋友,也因為這事,和我狠狠吐槽了一番。
寒假一下子變長,還不能把娃送輔導班……眼前突然出現了去年超長版寒假裡和娃朝夕相處的那些畫面,簡直不敢再多想了……
大家也別太著急,我今天就是來幫助大家解決問題的。
我們為孩子們量身打造的寒假課程,已經全部都準備妥當了。針對這次孩子的提前放假,我們還特意增加了提前開課的班次。
我們的課程包括寒假訓練營、動手又動腦的趣味課程、十分鐘輕課三大類(後面會具體給大家介紹)。
通過這些課程,孩子不僅可以學知識、拓眼界,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培養多種底層能力,比如邏輯思維、動手力、表達力、專注力等,不管對孩子的學習,還是未來的發展,都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而且,我還要成立「板牙寒假學習營「,一來,方便大家了解我們的課程,我們所有的新課都會第一時間在群裡通知大家;
二來,也為了方便大家獲取信息,群裡會經常發布一些我們整理的知識點,幫助孩子們在寒假充實自己;
這樣,大家交流起來也更方便,有什麼疑問都可以在群內提問,我們都會及時解答;學習氛圍也會更濃,更能帶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如何加入我們的學習營呢?掃描下方二維碼,就可以入營啦~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
掃描二維碼,一起學習一些進步
相信有了優質課程+學習群的雙重保障,娃即使不出門,也能學得過癮,還能積蓄滿滿的力量,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我們的寒假課程吧~
我們的寒假訓練營包含「非虛構閱讀訓練營」「小科學家·強基計劃」和「博學計劃」三個版塊。
關於寒假課程的安排,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個表格▽
這些課程可以充分滿足5~12歲孩子在閱讀、物理、化學、生物、天文等方方面面的學習需求。
我們為什麼要聚焦在孩子的非虛構閱讀上呢?
一是因為非虛構閱讀的重要性。非虛構閱讀能力對孩子核心能力的培養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提升詞彙量
孩子會接觸到大量特定領域的詞彙,為今後的專業學習打牢基礎。
▶了解客觀世界的同時,拓寬知識面
為孩子們看世界提供新的視角,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提升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
說明性的文字非常強調背後的邏輯,比如因果關係、對比關係等,通過這樣強調內在關係的知識性閱讀,無形中就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
▶提升信息整理能力
孩子需要在大量複雜的文本和圖表中,找出內容的核心觀點和關鍵信息,非常鍛鍊孩子的信息整合能力。
▶為今後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一是未來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大多都集中在科學技術領域,二是不管將來從事什麼職業,各類研究報告、工作PPT等都會對孩子的非虛構閱讀能力有要求。
二是因為非虛構閱讀對孩子來說,難度更高。
下面,我就從讀什麼、怎麼讀兩個方面,來說說我們閱讀營的特點。
我們要帶孩子讀什麼
▶最新、最有用的知識
我們的閱讀營,共設置了3個level(level1:小學1-2年級;level2:小學3-4年級;level3:小學5-6年級)。
不論哪個階段,我們要帶孩子讀的書,都是在這幾年非常有影響力、得到認可、契合這個時代發展的書籍。
比如在level1階段,我們會帶孩子們讀大熱的暢銷書《環球國家地理繪本》。
還有國內首套成體系的原創中國科學家繪本《共和國脊梁》。
在level2階段,有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指定閱讀的《法布爾昆蟲記》。
還有國內頂尖兒童漫畫製作團隊洋洋兔繪製的《漫畫史記》。
在level3階段,有最與時俱進的硬核科學書《給孩子講大數據》《給孩子講人工只能》。
還有第四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牛奶可樂經濟學》,帶孩子走入更有趣、新奇的經濟學課堂。
▶題材豐富全面的非虛構文本
面對不同階段的孩子,考慮到他們的興趣、閱讀能力、認知水平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書的範圍最後鎖定在了這幾類書:
人物傳記——有故事情節,非虛構閱讀很好的入門選擇;
歷史書——孩子們對歷史感興趣,但學起來又很吃力;
地理書——一門文理兼備的綜合性學科,學好它很不容易;
經濟類圖書——很重要的一類書,但孩子們總覺得離自己遠,也讀不懂;
科普書——非虛構書籍最常見的類型之一;
新聞報導類書籍——可以客觀、多角度地看待問題和事件。
以上類型,幾乎就能把孩子目前接觸得比較多的非虛構文本類型,都涵蓋到了。
我們帶孩子怎麼讀
我們不僅會為孩子們量身選好書籍,還會「授之以漁」,教給孩子們閱讀方法,帶領孩子們一起讀書。
我們認真研究了每一類書的特點,以及孩子們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的難點,為每一類書都量身找到了非常合適的閱讀方法。
比如,地理書的知識點比較龐雜和瑣碎,那麼,用圖像學習法這種方式來梳理,看起來會更清晰、有條理,孩子學起來就會相對容易一些。
學生作業(用圖像法學地理,知識學習和繪畫技巧、表達能力鍛鍊都實現了,孩子都收穫滿滿)▽
再比如,歷史書對孩子們來說,也是比較頭大的,一是比較枯燥,不容易產生興趣;二是要記的知識點太多,總覺得怎麼記也記不住。
這時,就可以用KWL閱讀法來帶孩子們一起讀。
KWL取自三個單詞Know 、Want、Learned的首字母。
K 是指What I know,「關於主題,我已經知道什麼?」。(調動孩子已有的知識,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W 是指What I want to know ,「關於主題,我想知道什麼?」(讓學習更有方向和針對性)
L 是指What I learned,「關於主題,我已經學到了什麼?」(總結、歸納、反思,不斷查缺補漏)
老師講課片段▽
學生作業▽
所有的書,都是由專業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讀,避免了走馬觀花、淺嘗輒止「打卡」式的看書,可以讓孩子真正步入深入閱讀。
寒假不虛度,閱讀不能少~相信我們的非虛構閱讀訓練營,可以帶孩子踏上一段難忘的深度閱讀之旅。
在這個學習計劃裡,我們開設了《這才是科學》《這才是實驗》《這才是物理》《這才是化學》和《拔尖物理》五門課程。
《這才是科學》針對5~7歲的孩子,我們推出了《這才是科學》。
課程由5部分、30課時組成,包含生命科學、宇宙空間與地球科學、物質科學(物理和化學)和工程學,幾乎囊括了當代科學的全部版圖。
每一部分課程,都由專家級老師針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水平進行量身設計。
課程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使用西方領先的現象式教學方式,輔以最新的科技視頻、圖解教學,讓孩子理解世界萬物運轉的規律,初步構架起科學知識體系,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給大家展示下,開課以來孩子們的一些作業:
靈兒同學完成了關於消化系統的作業,她講得很有條理、很生動,相信她理解得很透徹了▽
針對7~9歲的孩子,我們推出的課程是《這才是物理》《這才是化學》和《這才是實驗》系列課程。
下面,我分別給大家介紹下這些課程的內容和特色。
《這才是物理》這個課程的目的是為小學生構建、完善現代科學知識體系。
暑假班小朋友展示不用膠水把書接起來
比如我們會講授聲光力電磁熱基礎知識,也包括相對論和量子論相關知識講解,讓孩子掌握一幅現代物理學知識大圖譜;
同時還包括有趣且知識點滿滿的小實驗,可以培養和塑造孩子的思維推理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這是曹奕赫同學關於「棉被是否隔熱」的探索實驗視頻。實驗進行得非常有條理、有對比、有解答,很好地探索了關於熱傳遞的知識▽
《這才是化學》《這才是化學》會展現小學階段的現代化學知識大圖譜。
我們將從進入化學物質世界開始,到各類化學的研究方向、最新進展,以及從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出發,通過熟悉的場景進行引入式教學,深入淺出地講解相關化學知識。
這門線上課程的內容,也是小學課標「物質科學」中的一部分。
我們之所以單列出來講解,是因為這部分內容放在物質科學裡不容易理解,但配合上有趣的化學實驗,反而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才是化學》實驗盒子器材樣本(部分)展示▽
《這才是實驗》實驗,是學習科學最高效的方法之一,可以讓孩子邊學邊玩,全方位提高科學素養。
在《這才是實驗》的系列課程中,我們的老師將帶領孩子們操作30多個物理、化學和生物方面的實驗。
每個實驗中,老師都將講授科學儀器的基本操作、實驗方法以及記錄方法,讓孩子輕鬆掌握科學的思維模式,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這是孩子們課後完成的作業,能看出來他們的收穫都非常大。
薇薇同學做的淨化水實驗成果展示。她設計的實驗步驟清晰有邏輯,實驗結果明顯▽
周鳴博同學做完摩擦力的探索實驗之後,製作出下圖中的「實驗報告」。其中概念、步驟以及實驗數據和分析,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對了,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要問了,有適合大一些孩子的課程嗎?
別忘了,我們的課程覆蓋3~12歲的學生群體。
面對9~12歲的學生,我們還準備了更高級別的課程,這就是可以培養孩子創新思維拔尖系列課,也是走向強基計劃的最關鍵一步。
拔尖系列課程包含《拔尖物理》,以及後續將會上線的《拔尖化學》和《拔尖生物》。
現在,我們先以《拔尖物理》為例來詳細看一看。
《拔尖物理》在這個階段的物理課中,老師將帶領大家深入學習現代物理學——
在《這才是物理》物理學大圖譜的基礎上,開始量化物理,帶入適度的計算,鍛鍊邏輯推演能力。
這樣,從基礎的物理知識深入探知物理規律,可以進一步培養孩子的探究思維和創新能力。
《拔尖物理》系列課將會覆蓋聲光力電磁熱六大現代物理領域,從學習物理知識到計算,再到實驗,培養孩子的物理思維和邏輯思維。
每個版塊包含四節課的內容:兩節知識課、一節帶入科學計算的實踐課和一節純正物理實驗課——
其中,知識課會從生活裡常見的現象、物理名人趣聞引入,讓孩子在輕鬆有趣的講解中就能掌握知識。
科學計算課程中,我們將帶領孩子進行物理創新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計算和拓展科學計算。
所有物理定理都有物理實驗支撐,物理實驗則需要通過計算,才能最終支持物理定理。
所以想要真正理解一個物理定理,缺少了計算可不行,也只有完全弄懂了物理定律,可以熟練應用了,才能去探究、去創新,去參加物理競賽。
每個物理版塊的第四節課是物理實驗課,它們都經過板牙科學教育研究院老師們的反覆驗證、反覆改進。
這些實驗不僅是對課上知識點的驗證,適合學生施展探究精神,而且還非常「炫酷」,比如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利用微波爐來測量光速等。(之後會放出詳細的課程內容,敬請期待)
整個課程上完後,孩子基本上就擁有設計科學競賽作品的能力啦。
給大家展示下,開課以來,孩子們的部分作業:
周鳴博同學完成的「隔音耳罩探索實驗」視頻
大家都知道,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知識、拓思維,我們今年特意推出了「博學計劃」系列課程。
新一輪的博學計劃·寒假班,主要包含3門課程:
科學破壞營這套手工書共包含107個趣味遊戲,48張精妙模切,200+個創意知識點——
比如動手做一個「數學大咖」,就可以輕鬆理解勾股定理(即畢達哥拉斯定理)的概念。
還可以動手做個蛇頸龍化石,化石的骨架也能看得很清楚哦~
化學元素很難記?那就給元素周期表的創始人門捷列夫先生塗個色吧,在這個過程中,就能輕鬆記住啦~
它通過剪裁、塗鴉、摺疊、粘貼等方式來「破壞」一本書,讓孩子親眼去看、親自動手、親身感受。
總之,只要玩轉四本書中輕鬆的創意手工遊戲,物理、數學、科學、藝術四個學科的知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孩子的大腦。
針對這套書,我們特意為孩子們組織了長達20節課的「科學破壞營」,將由專業老師帶領孩子們打卡完成「破壞任務」,利用碎片時間來漲知識、鍛鍊動手能力。
「先鋒工程」源於軍隊或工程隊的開路先鋒,要求隊員在最短的時間、利用最原始的材料,因地形地勢,完成功能性架構的搭建。
《迷失荒野-先鋒工程挑戰賽》同樣繼承了這一點,將搭建任務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
真實的先鋒工程搭建項目
我們為課程設計了一個野外求生的故事場景,而孩子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則是如何組織一群人長期生存下去。
在此過程中,孩子將跟隨老師的引導,通過自己的雙手,搭建一個個實用又不乏趣味的生活構件,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野外家園。
完成所有課時後的搭建效果圖(部分)
為了將戶外建造的「龐然大物」縮小到桌面上,我們經過了反覆實驗和論證,描繪了精準的工程圖,以確保縮小後比例的合理性;
課程研發時,老師畫的營地的設計圖紙
還試驗了多種材料,才找到最佳方案:使用最常見的道具還原搭建項目,讓孩子能快速上手,在家裡也能體驗先鋒工程的神奇。
課程的終極搭建目標——野外營地模型(往期效果圖)▽
為了最大限度體現先鋒工程的價值和實用性,我們還結合了大量的野外生存技能和知識。比如在野外,我們如何安全用水?如何製作一個簡單有效的淨水器?
以及每天給孩子們演示一個真實的戶外搭建項目,讓孩子把課堂所學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
課程中的炮架▽
來看看孩子們的「傑作」吧:
猜猜這是什麼?它可是有功能的哦
從功能上看,像是一個上下鋪的床,但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水杯和盤子比例太大,但它的作用還是完美體現出來
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仰望星空、觀測月亮、探索更多的未知,我們成立了天文觀月訓練營。
自從暑期開設第一期觀月營以來,已經有500多個孩子參加了課程。
課程的主講人是國內知名天文科學教育者、現任職於國家天文臺《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的張超老師。
張老師會深入淺出地告訴孩子們,如何正確使用天文望遠鏡,如何科學觀察月亮,以及整個月相的變化和規律。
《天文俱樂部-觀月訓練營》課程片段
觀月營包含1臺德國Bresser寶視德天文望遠鏡▽
在學習及科學探索過程中,孩子們會不知不覺獲得更寬的眼界和認知、遠超同齡人的創造力,以及豁達的人生態度。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過「手腦並用理論」,提倡讓孩子用自己的口、眼、手,在親自感知、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習得知識。
所以在寒假期間,我們為孩子們準備了一系列動腦又動手的趣味課程——
《拼只鳥》積木盒子+《英國兒童鳥類學通識課》
《世界冠軍魔方啟蒙課》
《超級機械工程組裝拼裝課》
《蒙式百數板訓練課》
《樂高式積木超級大禮包》
《「磁力魔方」思維訓練課》
《驚掉下巴動態摺紙課》
因為篇幅原因,在這裡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重點帶大家了解下——
《拼只鳥》積木盒子+《英國兒童鳥類學通識課》它包含一套鳥類拼接積木(約1400+塊):
一本鳥類科普繪本:
以及一套中英雙語視頻課程《英國兒童鳥類學通識課》:
孩子們可以一邊對照繪本上的拼接教程,用積木玩具還原出城市中的五種鳥兒(1:2比例),扭動關節擺出不同pose~
紅角鴞,也叫貓頭鷹
喜鵲
啄木鳥
重要關節都可轉動
一邊通過科普繪本,get各種新奇又冷門的鳥類知識和觀鳥指南,或是拿上望遠鏡、走出家門,來一場身臨其境的城市觀鳥之旅。
▽選一個合適的天氣,帶好裝備,出發去觀鳥嘍!
▽記錄時別忘了使用標準語言哦!
還可以通過中英雙語視頻課程《英國兒童鳥類學通識課》,全面了解鳥類特徵、起源、繁衍、棲息地,以及和人類關係等知識,對了,順便還能學習英語。
通過這種積木+繪本+課程的三位一體式學習,孩子不僅可以逐步加深對鳥兒及大自然更立體的認知,讓閱讀過程更有儀式感;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力、專注力,閱讀能力和動手能力。
可能有很多人想問,這裡的「輕課「到底指什麼、有什麼特點呢,我給大家解釋下——
·輕體量:每節課只有十分鐘時長,獲取知識沒壓力;
·輕付費:超低價格,超豐富知識涵蓋;
·輕教學:由老師引導大家在專屬學習群互動。
我們為大家準備了《小天文學家養成課》《思維養成課》《小地理學家養成課》《小生物學家養成課》四個系列課程。
這些課程可以讓孩子把碎片化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成長為一個科普小達人。
每個系列課都包含4門小課,比如在《小天文學家養成課》系列課中,我們精選了4門天文學課程:《孩子的第一堂天文啟蒙課》《極簡天文史》《太陽系新知》和《飛出太陽系》。
所以,這就可以讓孩子進一步了解不同主題的內容和知識,從而學得更深入和系統。
好了,我們的寒假課程就先介紹到這裡了,如何進一步了解及獲取以上這些課程呢?
掃描並識別下方二維碼,就可以入群諮詢啦~
這個寒假,相信有了我們的「保駕護航」,孩子們一定都能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