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十二個盟市中,按照經濟規模來看,基本上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等級就是呼包鄂,絕對的中流砥柱,經濟總量都在2000億以上;第二個等級為赤峰,本來蒙東通遼、赤峰一體,但如今通遼與赤峰的差距在拉大;第三個等級為通遼、呼倫貝爾,屬於千億以上規模;第四個等級為烏蘭察布、巴彥淖爾、錫林郭勒、烏海、興安盟,經濟規模在500億以上;第五個等級就是阿拉善,經濟總量在500億以下。
通過網友「中國城市大比拼」總結的2020年內蒙古十二盟市一季度GDP來看,呼和浩特與鄂爾多斯的差距越來越小,僅僅差100億;呼和浩特與包頭的差距為40多億,雖然遠小於呼和浩特和鄂爾多斯的差距,但曾幾何時,包頭的GDP遠比呼和浩特高。
如果大家關注呼包鄂的發展歷史的話,就會發現,包頭近年來的發展步伐明顯有所放緩,而且很多包頭人開始前往呼和浩特謀求發展,很多行業當前只有呼和浩特具備,而包頭和鄂爾多斯都沒有。
當然,肯定有人說呼和浩特作為首府,必然有政策優勢,其實這一點完全不用避諱,呼和浩特的確有政策優勢,在此態勢下,呼和浩特與鄂爾多斯的經濟總量差距會越來越小,而包頭與呼和浩特的經濟總量差距會越來越大。但是,呼包鄂都會保持向前不斷發展的態勢。
但是呼和浩特也有很大的潛在問題,就是政府負債率,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是呼和浩特健康長久發展的關鍵所在。
以上只是一己之見,孤陋之至,希望大家多多補充,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