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生活到底多忙?百年後檔案揭出雍正私生活,原來我們想多了

2021-02-09 歷史君

雍正富於禪意的手勢

撰文|趙立波

編者按:雍正如同一臺孜孜不倦的機器,在其主政的十三年裡,高負荷快速運轉,對於政務他是工作狂,形容自己要做一個外表舉動柔和、謙恭,內心強大堅強的人,認為這樣才配做大丈夫。透過昏暗的歷史,當泛黃的書卷透著一種安詳,當歷史成了一段雲煙,貼近歷史,還原歷史人物的側面,讓我們對古人也有了一種溫度上的感受。雍正作為」政治動物「其身上又蘊含了太多普通人的愛恨情仇,當滿街落葉無人掃時,且讓我們梳理一下那段充滿詭異、離奇、有趣、生動的歷史畫面。

雍正六年(1728),在處理秋審勾決60餘人死刑的批示上,雍正對臣下說:「今日因系決定人命的大事,特別費神卻絲毫不敢疏忽。又說,我如此勞累精神也都是常事,「朕每日辦理政務,日朝至暮,精神倍出,身體從不睏乏,倘稍閒片刻,便覺體中不舒暢。朕之勤於政事,實出於衷心之自然,非勉強為之也。」這種自我解釋除了說明自身勤政外,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讓他感到生理上都非常舒服。帝國的事務除了流水線的常規工作外,許多還有突然性工作安排。

雍正硃批是其勤政的痕跡

雍正處理朝政,自早至晚,少有休息,白天同臣下接觸,研究部署政務,晚上批覽奏摺,有時在吃飯和休息的時候,也是「孜孜以勤慎自勉」,半點不敢貪圖放鬆安逸。有時深夜還在批改,十分疲倦,他把這種情形書寫給臣下:「燈下所批,字畫潦草,汝其詳加審視。」「又系燈下率筆,字跡可笑之極。」在給田文鏡的批諭裡,他還解釋說:「因燈燭之下字畫潦草,恐卿慮及朕之精神不到,故有前諭,非欲示朕之精勤也。」除了勤勉,處理政務異常認真,臣下的疏忽大意,草率馬虎他也必須給予糾正。禮部侍郎蔣廷錫書寫奏摺時,將「重道」二字誤寫,沒有檢查出來,雍正皇帝看時發現,特意把他叫過來,告誡他「勿謂此等本章無甚緊要,朕不詳覽,嗣後當愖之」。類似的事情還很多,他自己也說:「朕於政事,從來不殫細密,非過為搜求也。」

許多政務跨越極大,一會研究耗羨歸公,突然又收到貴州改土歸流,沒等拿出處理意見時,戶部又報上京城成立粥廠請示,可謂大量工作如雪片般飛到雍正的書案。此外,他還要抽出大量時間對戶部官員和地方督撫官員上報的數千官員引見,需要他親自進行面試,打分,寫下評語,然後從一定高度對吏部選拔官員給出總體定調。給臣下的指示說:「治天下惟以用人為本,其餘皆枝葉事耳。」對於選人、看人,這件事雍正親力親為,絕不偷懶。在這一年,他規定:「凡是年齡在20歲以上,已到吏部報到過的蔭生,『奏請考試引見』,然後授官」《清史稿卷一》自此雍正確立了「及歲引見」制度。

雍正影視形象

引見程序大體為分排進行,一次五六個人,由吏部官員呈遞綠頭名籤,牌子上「書寫引見人姓名,履歷」供皇帝審閱。《清碑類鈔》有時還在評語用硃筆寫下評價。雍正的最終意見,當場並不公布,只是將綠頭牌發給本人,讓其等候消息。雍正在面試官員履歷的批示上寫了許多當時的大白話,至今讀來非常生動。諸如「蒼蒼兒的」、「太聰明伶俐人」、「似婆婆媽媽的,好人」、「油氣些的」、「丫頭似的一個人」說官員娘娘腔這些非常生動話語至今讀來頗為有趣。

雍正對被面試官員的相貌、氣質、言談、等多角度進行觀察,由於人數之多,所評價的也是千差萬別。對於一些口齒不伶俐的,他非常輕蔑地寫到:「談語嗚嚕嗚嚕的,不真,非誠人也」。有的膽小見了皇帝緊張,也被他寫下「聰明乖巧人,乾清宮引見,嚇著了」。有時一語定乾坤,全面否定「人似混帳」、「一臉酒氣」等等,也可看出雍正屬於典型外貌協會,長相出色的官員,往往得到其良好評價,有的因此得到破格提拔。

雍正硃批的巨大工作量

除了選人和地方推進政令外,雍正如前文所涉及到的議刑時,表現非常慎重,甚至需要花費一定時間進行案卷分析,一時之間成了清朝定人生死的「大法官」。雍正不僅要依據案情,還要參考案例,尤其是對於其父康熙時定例的參考。在處置製造假銀兩的案犯時,雍正看了很久,又詢問臣下說:「聖祖時有用假銀處絞刑的嗎?」大學士徐元夢說,這是新定之例,原來是沒有的。雍正於是將絞刑建議改為緩決。

此外從雍正起居注可見,雍正的政務隨時切換,僅就一個月的工作量來看就相當緊湊繁重。二十五日,分批引見,到位時勾留湖廣、浙江、江西罪犯八十四人。第二天,先後處理臣下奏疏和引見官員,到天黑時勾留江南罪犯九十多人,如此工作節奏基本是每天都是如此進行。對於雍正的忙碌,兩江總督查弼納給他專門上疏,勸諫要保重身體,不要因為勞累過度,將身體拖垮。「伏乞皇上茶飯按時,愛養聖躬,以理政務,竊聞皇上日理萬機,甚至夕陽西下,龍體尤為勞頓,臣優難忍,不揣冒昧奏請」。雍正從凌晨到傍晚不停理政,,另外夜晚還要批閱奏摺,如在臣下的硃批中自己描述說:「大概外來奏摺,晚批者十居八九,此折亦系燈下。朕從幼夜間精神更好,非出勉強也。」帝國的事務徹底讓雍正變成了工作狂,一旦沒有工作,在急性子的作用下往往會發火。

因為交付給大臣所辦事務得不到及時處理,發了脾氣,他說:「朕整天坐在勤政殿裡,又不顧暑熱,想辦理事情,為什麼諸大臣對交待的事情毫無動靜,不來回奏,若不能辦的話,何不講明原委,若不想辦的話,乾脆交給我,我來替你們辦。」之後要求這些人每天都要到圓明園值班,太陽沒出來的時候到宮門,日落以後才準下班。

雍正皇帝推進養廉銀制度的習習清風瞬間吹遍了這個古老帝國。通過雍正皇帝勤勉的帶動,逐步形成了「朝乾夕惕,事無巨細,親為裁斷的局面」。13年的理政,雍正皇帝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在數萬件奏摺上寫下的批語多達一千多萬字,每一年,雍正皇帝只在自己生日那一天才會休息。

雍正行樂圖

對於自己性格,他在臣下的硃批上生動地寫道:「遇事舉動,外要柔和,內存剛毅,若能如此為之,才是大丈夫。若外剛而內柔,則不取也。」值得一提的是,雍正雖然忙碌,精神生活卻也非常豐富,他自己會在勞累之際製造各種玩具,對山水的喜歡同樣狂熱,鑑於政務繁忙,他沒有太多精力爬山涉水,於是就叫人在各處安放望遠鏡,獨自瞭望,以此解除政務疲憊,放鬆身心。雍正經常叫人做望遠鏡,當時稱之為「千裡眼」。雍正十年(1732)三月二十日諭旨:「將千裡眼多做些備用。詢問做千裡眼人,茶晶、墨晶、水晶若做的千裡眼,看得遠的多做些。」十多天後,雍正又突發奇想,「這次式樣卻要與鼻煙壺放在一起。」並且明確了千裡眼的使用範圍,一部分給軍人使用,一部分作為賞賜。「賞賜將軍常德無籤千裡眼二件,提督哈元生黃紙籤千裡眼二件。」至於雍正自己則用來觀覽風景:「命造辦處送來,安放在圓明園萬字房面對瀑布處、蓮花館對西瀑布處、一號房抱廈處、蓬萊洲流杯亭等處,共三十件。」並特別囑咐「掛在柱子上」

雍正還很喜歡小動物,尤其是鳥和狗,如雍正三年(1725)傳旨:「做鵪鶉籠子一件。」、「著鸚鵡鐵絲籠上配做滑車兩個,以備掛在樹上。」對於狗的寵愛,更是非常細心。經常惦記給狗做一些好衣服:「給造化狗做麒麟衣一件,俱用良鼠皮等毛做。」幾年後,突然又提出:「原先做過的麒麟套頭太大,亦甚硬。爾等再將棉花軟襯套頭做一分,要做小些。」很多時候,給狗做物件他精細到能寸:「做圓狗籠一件,徑皮衣上託掌不好,著拆去。再狗以上的紐拌釘不結實,著往結實處收拾。」

對一些小玩具也很感興趣,或許宮廷生活讓他始終不能成長為飽經滄桑的男人。與一貫的威嚴、冷峻不同,他似乎更像一個天真爛漫的大男孩。他不僅戴過假髮扮作洋人,還有戴過洋鬍子的事。《活計檔》裡明確記載雍正生命最後一年裡,下發諭旨:「做西洋人黑鬍子」一件。這個《活計檔》記載了一個與史書中完全顛覆的另外一個生活氣息的雍正,甚至是童心未泯。

「洋氣的雍正假髮畫像」

相關焦點

  • 雍正的一天,到底在忙什麼?忙到連生孩子都要抽空?
    2019年,杭州一家公司公然在年會上宣稱「996工作制」,事件一出,便引發眾多網友的聲討。僅僅兩年的時間,拼夕夕員工加班後猝死的新聞,又再次將「996工作制」推向輿論風口。小編不禁好奇,這些公司到底是有多忙,皇帝日理萬機,他們再忙能比皇帝還忙嗎?
  • 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
    野史裡為此更加工出一票精彩劇情,甚至還有甘鳳池呂四娘等大俠們組團入宮殺雍正的勁爆場面。上世紀港臺以此為素材拍攝的一些經典武俠片,也成了無數「80」後們的童年回憶。其實,雍正執政時代的重臣張廷玉,早在他的《澄懷園自訂年譜》裡,真實還原了當時的第一現場:八月二十日雍正病倒後,其實之後的兩天裡,他還照常處理國務,且天天和張廷玉見面。但八月二十二日的深夜,雍正的病情卻突然急轉直下。張廷玉和各位重臣們急忙趕到圓明園的寢宮,眼看著御醫緊急搶救,救到二十三日子時,卻是「龍馭上賓矣」。人就這麼沒了。
  • 雍正王朝:清流,到底有多可怕?孫嘉誠死後,雍正徹底輸給了他們
    所以,胤禩就算是下跪也未得到清流們的表態,可等到雍正皇帝命令怡親王胤祥和三位上書房大臣前往靈堂祭拜孫嘉誠的時候,清流官員們拿出了聯名的摺子:「這是我們一百多名在京官員聯名參劾年羹堯的奏摺,請怡親王和各位中堂轉呈皇上!」由此可見,公道自在人心;由此可見,廉親王胤禩搶不到皇位並不是偶然;由此可見,「賢名」只可做出來,不可邀買得來!
  • 舊周刊丨清宮混搭戲的逆襲:2011,雍正很忙
    故宮工作人員通過數位技術,製作出《雍正行樂圖》動畫版,讓一年工作364天的皇帝cosplay各種角色。而在2011年的中國電視劇市場,雍正就已經從勞模轉型成為青春偶像。總結起來,就是雍正很忙。在雍正從勞模煉成青春偶像的路上,伴隨著的是整個數字軍團的崛起。
  • 雍正皇帝讀後之田文鏡:雍正的分身
    而田文鏡,他的工作思路與雍正高度統一,是皇帝指示批示最忠實的執行者,而且出手力度往往比雍正還要大。這一招「亢龍有悔」,常常收不住力。但雍正依然對田文鏡十分中意,發自肺腑地護犢子。田文鏡在太原出差,揪出了山西巡撫諾敏率數百名官員上下其手搞出的舞弊大案,受到雍正賞識。
  • 歷史上的「甄嬛」,雍正到底有多喜歡她
    鈕祜祿氏劇照最近幾天一直在寫比較火的宮廷劇中人物,今天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另一部相當於是宮廷劇中的大姐大地位的因為這部劇我們開始關注了解歷史上乾隆母親鈕祜祿氏的一些相關事跡,讓我們看看歷史的「甄嬛」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物,她是如何把自己的兒子培養出皇家接班人呢。
  • 雍正的口才有多厲害?看硃批就知道了,後世檔案揭開與臣下私下互動
    對於一個龐大帝國主宰者,胤禛雍正是多面的,他既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同時又是一位有血有肉,敢愛敢恨的「漢子」,無論在清代還是在整個華夏歷史,雍正都是最具個性的獨一無二的一位奇男子。 登基後,他多次對群臣說:「皇考每訓朕,諸事當戒急用忍,屢降旨,朕敬書於居室之所,觀瞻自警。」對於康熙在兩度廢立太子的關鍵時刻,對胤禛的評價格外讓帝國臣僚為之關注。
  • 原來我們時髦的雍正爺還愛化妝,簡直就是清朝Cosplay達人
    前些年熱播的幾部電視劇裡,他的形象是這樣的:我們不禁要疑惑了,四爺您到底長什麼樣啊?不如我們找來他的畫像看一看吧。哎呦喂,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現雍正爺也是位時髦的Cosplay達人!小紅帽雍正仙氣飄飄的雍正您瞧這張,他扮演的是偷桃的東方朔。偷桃子的 雍正雍正怎麼說也是堂堂大清國的皇帝,幹嗎要自甘墮落客串小偷呢?原來這裡面另有內情。傳說漢武帝過生日開派對,天上的西王母娘娘帶著七個蟠桃前來祝壽,她告訴漢武帝這桃子三千年才結一次果。
  • 一本宮廷機密檔案,揭開雍正皇帝死因,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大清王朝是一個具有傳奇歷史的王朝,王朝裡面12帝各有千秋,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就是人們最熟悉的雍正皇帝,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暴斃在圓明園內,享年58歲,他去世的非常突然,導致所有人都沒有準備,而雍正的死因也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對於他的死因後世和民間眾說紛紜。
  • 雍正的奏摺有多幽默:你以為朕是好騙的嗎?
    有次宮裡邀請了個戲班子,欲在宮中搭臺唱戲,有個御史認為此舉有失體統,力諫不可以,而且還很固執地一連上了三次奏摺,最後雍正不耐煩了,在奏摺上批道:「你想沽名釣譽,有這三個摺子就夠了,如果再敢囉嗦,要你的小命(爾欲沽名,三摺足矣。若再瑣瀆,必殺爾)。」
  • 雍正繼位之初就被臣子揭傷疤,震怒過後反誇:我也佩服他膽子大
    所以在雍正心中「兄弟骨肉」等詞語那是高危雷區,可以說是觸之即死,而雍正繼位之初就被一位臣子揭了傷疤,不過震怒過後卻反誇此人:我也佩服他膽子大。 這位大臣叫孫嘉淦(音gàn),他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 孫嘉淦:一群懦夫,看我直言進諫。
  • 雍正王朝:在八王議政時,那個睿親王都羅,到底是不是雍正的臥底
    在觀看「八王議政」這一段精彩對決的時候,小編的腦海裡,常常會蹦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個睿親王都羅,到底是不是雍正安插的「臥底」?小編為什麼會這麼想呢?但是,如果我們聯繫後來,張廷玉以其精湛的業務能力,將所謂的「八王議政」,貶斥得一無是處;而在這時,其他三個王爺都尷尬不已、坐臥不寧,唯獨睿親王都羅卻面向雍正,詭異一笑——非常像「自己人」在打暗號!再者,這個睿親王都羅,一直對有利於自己的「八王議政」提議,表現冷漠。
  • 十全十美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這就說明雍正皇帝對物極為苛刻,不秀氣不雅氣的東西真入不了他的法眼,往往要返回作坊重做,而且一定要做到他滿意為止。 最誇張最典型的是做關公像。雍正十二年,皇上想對關帝廟鑄造一座神像,傳旨下去,你們先照著景山東門廟裡的騎馬關公像造個個蠟樣來給朕看,等朕滿意了你們在接著往下造。
  • 《雍正王朝》多智近妖——鄔思道
    如果按照正常的局勢發展,八皇子胤禩的實力最強,奪嫡的希望是最大的,可惜偏偏四皇子陣營有一個多智近妖的頂尖謀士鄔思道。可以說在奪嫡的緊要關頭,鄔思道以一人之力扭轉了局勢,成功幫助雍正奪得了皇位。深悉帝王心術的鄔思道知道雍正有鳥盡弓藏之意,然後說服雍正功成身退,最後屢施妙手成功脫身。
  • 雍正和胤祥的關係到底有多好?胤祥的後代又有著怎樣的結局呢?
    引言:雍正對十三爺的好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我十三弟。老三胤祉就是因為在十三爺的葬禮上表現的不恭而被雍正給囚禁的。雍正和十三爺胤祥的關係到底有多好?可以說歷史上再也找不出關係這樣好的一對君臣兄弟。
  • 雍正到底改沒改親爹康熙遺詔? 破案了
    文 | 上官雲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網」(ID:cns2012),原文首發於2019年12月5日,原標題為《雍正到底改沒改親爹康熙遺詔? 歷史懸案有答案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在《中國檔案珍品展》上,不僅展出了當年康熙皇帝的傳位遺詔(複製品),還有清代呼蘭府《婚姻辦法》(複製品)、清初滿文木牌(複製品)等等。而
  • 歷史上真實的雍正是怎樣的?
    做事耿直且鐵腕,對於自己寵幸的人,可以不顧一切地支持;對於得罪自己的人,哪怕親兄弟,都可以大罵其塞斯黑、阿其那;也可以為了朝政,批個摺子,都洋洋灑灑幾百字,自己忙得一天只休息4個小時,一年就自己生日休息一天;也可以為了身體,相信道士進貢的丹藥,而花大把銀子去賣買碳。這種性格別說放在那個年代那個位子,就是放到現在普通人身上,人緣也好不到哪去。所以雍正遭惡評是肯定的。
  • 通過雍正跟年羹堯之間愛恨情仇,帶你認識歷史上真實的雍正皇帝
    所以他的性格有一種天真爛漫的大男孩性格,和我們在歷史中留下的那個殘暴、勤奮、嚴謹的皇帝形象完全是兩回事。而且雍正的性格當中還有一個反差,就是他對他身邊人到底是好呢,還是壞呢?他原來的心腹,什麼年羹堯、隆科多都是他親手弄死的。所以你說他到底是一個情深義重的人呢,還是刻薄寡恩的人呢?也是一個大謎題。那好,今天我們就試圖破一破這個大謎題。歷史上經常會用看政治格局、看利益格局,甚至從雍正的性格上來解釋這一切事情的這種研究方法。但今天我們嘗試從人際關係上來解讀一下雍正性格當中的這兩個大反差。
  • 雍正之死真相:服用丹藥裡加春藥?
    那時煉丹的主要目的是做給他父皇看,說明自己不謀求皇位,只一心煉丹。他還因此寫過一首題為《燒丹》的詩:「鉛砂和藥物,松柏繞雲壇。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  可是胤禛成了雍正皇帝後,煉丹愛好更加濃烈。與其他皇帝一樣,雍正也想著長生不老,開始服用丹藥。  雍正最初服用的是由道士煉製的一種叫「既濟丹」的丹藥,服用之後他感覺非常輕鬆。
  • 雍正皇帝死亡之謎
    早在呂案定讞前,浙閩總督李衛已上奏雍正:呂氏一門,無論男女老幼俱已嚴禁。連呂留良父子的塋地也早已遣人監視,留良的孫女女絕無漏網的可能。何況雍正臨終前一直住於圓明園離宮,此處至雍正二年起即設護軍營,衛士晝夜巡邏,戒備森嚴,一個女子決難潛入寢宮刺殺皇帝。那麼雍正究竟是怎麼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