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四個患癌年輕人,說醒千萬中國人!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

2021-01-15 央視財經

20 歲出頭,或剛滿 30 歲,就得了癌症。


剛剛迎來人生最燦爛的時候,就不得不和癌症開始驚險的搏鬥。


記者採訪 20 多位得癌症的年輕人。我們從中摘錄了四位當事人在生病之後的感悟,或許能叫醒更多的人:關心你的身體,關注健康!


1. 我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傷天害理過,可是沒有啊!


@吳安  培訓機構老師,25 歲被確診早期腎癌


發現癌症時,是我人生最得意的階段。


我正準備去韓國攻讀公費博士,每月的補助不僅夠一個女孩子花費,還有結餘。計劃在假期去非洲參與一個公益項目,還規劃著未來去高校當老師,收入和社會地位都有不錯的預期。


出國前的一次體檢:我得了腎癌。


那天是平安夜。往年這天,我都在和朋友們一起慶祝節日。那天我看著自己腹部清晰的馬甲線不肯相信,愛健身、作息規律的我,怎麼可能成為癌症患者?就在一個月前,我還跑了一次半程馬拉松。


因為生病,我沒保留住讀博資格,還錯過了校招。治療完成後去找工作,投了一家月薪只有 2000 的培訓機構,因為病史拒絕了我。


最終我學會隱瞞,才找到一家臨時培訓機構的工作。不敢考慮更高平臺,擔心嚴格的入職體檢發現我癌症患者的身份,把我淘汰。


很多本該屬於我的東西不得不放手。人生二十多年,我沒有認真思考過死亡。它把我原本鬥志昂揚的生活計劃打得粉碎,把我的信心也擊碎。


有時候我想,是不是以後就業只能打醬油,永遠不可能上升?為什麼社會要這樣對待年輕癌症患者呢?


有人說得癌症是做了缺德事,遭報應,我甚至懷疑自己,開始細數自己前二十幾年有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但結果是無啊!


複查時,我在泌尿科,和許多中年發福的男人一起候診,感覺自己做了什麼壞事,好像有一種不潔。沒做錯什麼的我,卻總是帶有一種負罪感。


可癌症患者只是病人,不是罪人。



@全曉平  無業,22 歲被確診乳腺癌

五年來,除了病我一無所有。


大二時左胸的硬疙瘩已經長到 5 釐米,想去省裡的醫院檢查,母親找來所有親戚跟我談,說去不起大醫院。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後來我在一個近 2000 人的病友群得知,中科院腫瘤醫院有臨床試驗組,免費檢查治療。


媽媽嫌來回奔波累,我常一個人去醫院,在公交車上吐,在地鐵突然昏厥。每次取報告心驚膽戰,有時一個人躲著大哭,哭完後繼續去堵醫生。


男朋友來病房看我,一直哭,哭著說:「我媽說,如果你愛我,你會離開我……我媽說,如果咱們不分手,她將來就不給我買房子、帶孩子……」


我失去了乳房,失去了愛情,也失去了自信。病情穩定時,我回學校繼續讀書,每天把裝著義乳的內衣放在罩子裡晾,走路到有單間浴室的隔壁學校洗澡。


一共 66 個月。從被護士的針扎得哇哇哭,到面不改色計算疼痛時間。3 次光頭,每次長起來勉強見人要 6 個月。第一次被癌轉移的報告嚇得以為時日不多,現在能安慰自己:「畢竟還活著嘛」。


這一切不是勵志,而是被迫接受到麻木。內心多次摧毀又重建。我被逼著學會接受糟糕,把難過縮短到幾分鐘,學著迅速面對、接受、想辦法。不管生命處於何種狀態,勇於迎上永遠比逃避膽怯更值得擁有。




@賈軻 心外科醫生,35 歲被確診肺癌晚期,


我是外科醫生,生病前走過醫院的宣傳欄,都沒時間看一眼宣傳語:「健康好比數字 1,事業、家庭、地位、錢財是 0,有了 1,後面的 0 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沒有 1,一切都只不過是 0,是空。」


至少半年的時間,我手術日的早上都會咳,有血痰。但從沒想過下樓去做個檢查。


我們科的病人比較危重,也許只是喝口水的功夫,儀器就報警要進手術室。每周 4 天手術日,每臺手術平均 3-4 小時,結束通常在夜裡 九十點。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前些天看《白色巨塔》,彈幕有人說:「很難想像醫生知道自己患有晚期癌症是種怎樣的心態,因為他們知道死亡的每一個階段和狀態」。


症狀加重時,我會軟弱和害怕,尤其是最近,感覺特別糟糕,快不行了要死了的感覺,很無望。不得不放棄自己曾熱愛的東西,比如外科手術、登山,比如沒跑成的馬拉松。


見慣了生死,也能坦然。只是這一生,是否活得有意義?是否創造了價值?是否幫助了他人?是否留下好的口碑?願不枉此生。


什麼事情變得重要了、什麼變得不重要了? 

和關愛的人的關係變得重要了,因為說不定一轉身就是隔世。


其他瑣事都不再重要,比如工作、職稱、晉升、房、車什麼的,以前為了工作可以全然不顧其他,現在覺得能活著就已經是上天眷顧。



4. 得個癌症連人生也打算不堅持完? 這也太坑了吧


@丁一醬,兼職漫畫家 33 歲被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


我是丁一醬,天秤座,35 歲。和很多這個年齡的男人一樣,我是兒子、丈夫、父親,以及一隻狗的主人。


本來我生活幸福美滿,2015 年秋天,我中了人生第一次大獎:發病率只有十萬分之三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現時已是晚期。


工作被迫暫停,家人差點崩潰,遊覽了我國大半江山奔走求醫。然而也是託癌症的福,我學會了準時吃飯,早點睡覺,多花時間陪伴家人。


我之前每天就是工作加班、回家、睡覺,不停重複。那樣的生活也不知道有什麼意義。我不喜歡我的工作,混吃等死,在公司做得最多的就是 PPT。


看電影《大魚海棠》時,我看到出品方的名字,我們曾是對手,大學一次動畫比賽中,他們得了二等獎,我得的是三等獎。


十幾年過去了,他們堅持了夢想,我輸給了現實。大學畢業時,我也想做設計,因為電力工程的專業背景,夢想落空。


而現在,我又拿起了十幾年沒再碰的畫筆,把自己的經歷畫成漫畫,名字就叫《丁神經與腫瘤君》。墓志銘我也想好了:長眠在這裡的人很喜歡畫畫,他畫過最偉大的作品,就是把自己畫進了許多人的心中。


據說有人統計過參加二戰倖存下來的士兵,發現他們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一份牽掛或執念,正是這份牽掛使他們強大,在殘酷的戰爭中生存。我的牽掛是我 7 歲的女兒。


有天她說:「爸爸,昨天我在窗戶看外面,沒看到你回來,我就偷偷哭了」。我給她畫了一本相冊,到時候小夥伴來家裡做客,拿出來顯擺。也許她長大後會原諒這樣不負責任的老爸吧。


我是個很失敗的人,做什麼都沒辦法堅持到最後,所以,得個癌症連人生也打算不堅持走完? 這也太坑了吧。我希望給女兒留個榜樣,讓她知道面對困難時,至少不要放棄。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00 年的時候,20歲到39歲的年輕人每 10 萬人有大約 40 個腫瘤發病,2013 年的數字變成了 70 個。數據漲了 80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在接受採訪時說,癌症已經成為中國民眾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並且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病。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癌?和生活方式脫不了干係。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原型,因惡性淋巴瘤去世的插畫師熊頓,曾說:經常熬夜畫畫,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感覺總有做不完的活。所有K歌必定刷夜,聚餐必喝大酒,刨去加班的苦逼時光,生活的確五光十色。!


《癌症日記》作者、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于娟,曾說:12點前就沒睡過覺!我十多年來的習慣就是晚睡。其實晚睡在我這個年紀不算什麼大事,我認識的所有人都晚睡,但我要說晚睡真的非常不好。



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下班回家沙發上一躺看手機,很少起來活動。這些不好的習慣就導致了腸胃蠕動慢,身體代謝也易出問題。



長期喜歡喝冷飲,越冰越爽,喜歡吃辣,無辣不歡。這些都很傷脾胃。


飢一頓、飽一頓,飲食不規律,也會影響正常的腸胃功能。



很多人覺得自己年輕,小病沒事,也得不了大病,不去醫院。所以有時會錯過疾病最開始的信號,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等到發現,已是晚期,後悔莫及。



預防腫瘤,每天食用的蔬菜一半以上應為有色蔬菜,其中綠葉蔬菜、紅黃色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熱量很低可多吃。


另外,防癌還可多吃些「保健菜」,如蘑菇(特別是香菇)、木耳、蘆筍、花椰菜等。



最好的運動就是步行,最簡單的運動也是步行,可長可短,可快可慢,無需付費,但是有一個最重要條件就是空氣要好。有氧運動建議每周4~5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



年輕時吸菸是對細胞最大的傷害。尼古丁只要7.5秒就可到達大腦,使血管和支氣管內膜受損,致癌因素乘虛而入。可以允許喝一點發酵原酒,如葡萄酒、啤酒1杯而已,其他酒儘量不喝。



如果情緒低落會使自然殺傷癌細胞的威力下降20%以上。對於那些內向、心理失衡、情緒抑鬱、有精神創傷史的人的癌性格人(多數是混合型性格),建議多參加室外活動,調整不良情緒。





一般來說,有針對性的防癌體檢有利於早期癌發現,尤其是中老年人、吸菸者、經常酗酒、血親中有患癌者、有肝炎等高危人群,要定期做防癌體檢。



【健康】可怕!浙江一20歲美女用新鮮蘆薈治腰痛,結果整個背都毀了!


【揭秘】喝了這麼多年,你知道1元、2元和3元的礦泉水有啥區別嗎?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本文編輯:張婷敏

關心你的身體,關注健康!!↓↓↓歡迎分享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四個患癌年輕人,說醒千萬中國人!為什麼得癌的越來越多?
    20歲出頭,或剛滿30歲,就得了癌症。  剛剛迎來人生最燦爛的時候,就不得不和癌症開始驚險的搏鬥。  記者深入採訪20多位得癌症的年輕人。我們從中摘錄了四位當事人在生病之後的感悟,或許能叫醒更多的人:關心你的身體,關注健康!1. 我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傷天害理過,可是沒有啊!
  • 4個患癌年輕人說醒千萬人:別等發生才後悔!
    近日,四位年輕人在一檔視頻節目裡說出他們患癌後的體驗時,他們講到:「比定時炸彈還危險一些」「我每天數著日子過」「我真的不想死。」「我喜歡吃肥膩油脂多的肉類,如:五花肉、扣肉等等。而且得病一年多之前,常常便秘,自己覺得是壓力大、上火,就以喝市面上的一些涼茶來緩解。從以為這不是病,沒考慮去醫院去看看。我有時候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很少起來活動。」一位27歲年輕人患癌後,在個人微信公號上寫了一篇「患癌後反思」的文章,引起大家關注。
  • 「我真不想死」4個患癌年輕人,說醒千萬人:別等發生才後悔!
    「我喜歡吃肥膩油脂多的肉類,如:五花肉、扣肉等等。而且得病一年多之前,常常便秘,自己覺得是壓力大、上火,就以喝市面上的一些涼茶來緩解。從以為這不是病,沒考慮去醫院去看看。我有時候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很少起來活動。」一位27歲年輕人患癌後,在個人微信公號上寫了一篇「患癌後反思」的文章,引起大家關注。
  • 為什麼身邊得癌症的人越來越多?
    年僅50歲就因癌症去世,實在令人意外和惋惜。小編近來跟許多朋友聊天,很多人說到感覺現在身邊得癌症的人越來越多了,你有這樣的感受的?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現在很多人都談癌色變,但其實,關於癌症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多少?癌症是「現代病」嗎?男女、老少、城鄉在癌症面前有沒有什麼不同?我們身邊到底有多少致癌的「誘因」?一文帶你了解下。
  • 「我真不想死」,4個患癌年輕人說醒千萬人:別等失去生命時才後悔
    「我每天數著日子過」「談一場真正的戀愛是什麼體驗,也許我沒有機會體會到」這是幾位患癌當事人的感悟或許能叫醒更多的人:關心你的身體,關注健康!我無數次熬夜90後女演員徐婷因患淋巴癌於9月7日在北京304醫院去世。說到自己的經歷,她講到:患病前
  • 「我真不想死」4個患癌年輕人,說醒千萬人:這些壞習慣一定要改!別等發生才後悔!
    他寫下一篇長微博《為什麼得癌症的人是我!》,反思了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他講到:我喜歡吃肥膩油脂多的肉類,如:五花肉、扣肉等等。在病前有一段時間經常經常吃鹽焗雞翅、泡椒鳳爪、泡麵等垃圾食品。而且得病一年多之前,常常便秘,自己覺得是壓力大、上火,就以喝市面上的一些涼茶來緩解。從以為這不是病,沒考慮去醫院去看看。我有時候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很少起來活動。
  • 43歲音樂才子患癌去世,遺言看哭無數人.為何年輕人得癌症的越來越多............
    也許這首歌裡,有他作為一個癌症患者的感同身受。今天(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我們在懷念趙英俊的同時,也想對年輕的你們說幾句:癌症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些年來,年輕人患癌的比例也在悄悄地增加。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00年的時候,20歲到39歲的年輕人每10萬人有大約40個人發生腫瘤,2013年的數字變成了70個,上升了80%。
  • 每分鐘就有3位25歲的年輕人猝死,職場人的健康問題到底多可怕
    根據《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23.3%的人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還可以",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非常好"的人只有5.5%,而絕大多數職場人都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欠佳。可怕的是,癌症、惡性腫瘤等常見於中老年人身上的重大疾病,也越來越多的在年輕人身上見到。在脈脈職言和實名動態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職場人表示,自己或身邊的同事、朋友患癌,成為"癌友"中的一員。
  • 《黑豹》男主因癌去世、安倍因病辭首相,這病殺死越來越多年輕人
    腸道疾病最近十幾年,癌症這個詞彙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中國人面前,被冠以絕症之稱,成為了國人第一殺手。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所謂的「老年病」。從1994年到2018年,不到50歲的結直腸癌患者增加了50%以上,因此去世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正因為如此,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對於篩查結直腸癌的指南推薦年齡,已經從50歲提早到了45歲。為什麼年輕患者越來越多,原因並不完全清楚。
  • 為什麼健康的人會患癌?劉文華院長解答:癌症不是突然到來的!
    在日常門診中,有不少患者以及家屬會問我,「劉院長,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很健康,卻無緣無故得了癌症呢?」這是一個讓很多人困惑的問題,似乎讓人不能理解。接下來針對患者以及家屬朋友們提到的這一問題,我給大家詳細的解答下。
  • 4個年輕人患癌後的反思:這些壞習慣一定要改!
    他寫下一篇長微博《為什麼得癌症的人是我!》,反思了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我喜歡吃肥膩油脂多的肉類,如:五花肉、扣肉等等。在病前有一段時間經常經常吃鹽焗雞翅、泡椒鳳爪、泡麵等垃圾食品。而且得病一年多之前,常常便秘,自己覺得是壓力大、上火,就以喝市面上的一些涼茶來緩解。從以為這不是病,沒考慮去醫院去看看。
  • 陳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怎麼得了癌症?
    文/陳根即便現代醫學前所未有地改善了人們的健康,但時至今日,人們依舊談癌色變。癌症作為種類多、治療難度大、費用高的慢性病,其發病風險與年齡階段有著密切關係。這是因為,年紀越大,越容易隨著時間的累積,在環境和個人行為因素影響下,使得基因發生突變從而引發癌症。然而近年來,過去看起來離年輕人十分遙遠的癌症卻在逐漸逼近年輕群體。
  • 為何患癌的人越來越多?「3件事」最好少做,多半人或許控制不住
    雖然說隨著我們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也不斷地提高了,但是卻患癌症的人群變得越來越多。我們都非常的害怕癌症,這個疾病都不想和癌症牽扯上什麼關係,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卻是在世界上居於高位,那麼為什麼現在癌症發病率變得越來越高,那事實上主要是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口的大國,雖然說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和完善,飲食也比之前變得更加多樣化,但是這就導致很多食品當中都有一定的致癌物質,再加上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如果你想遠離癌症,這三件事請不要做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外國人是怎麼笑話我們的?吃,到底帶給你多大安慰?
  • 《黑豹》主演癌症去世…這種病也在殺死越來越多年輕人
    Chadwick很特別,他是個真正獨一無二的人。他是永葆好奇之心,堅定執著的藝術家。很少有演員能這樣的有能力並多才多藝。他還有那麼多的作品等著他啊。為我們的友誼感到三生有幸,我的思念和祝福與他的家人同在。
  • 李詠患癌去世:每分鐘奪走4人生命,這4個癌症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我們是兼職在闢謠,別人是全職在傳播偽科學》 / 一席癌症發生最大的風險因素,不是環境汙染,不是食品安全,而是壽命。人為什麼會得癌症?答案是——基因突變。/  造就李治中說:「我們體內大概有兩萬多個基因,和癌症直接相關的大概有100多個,這些基因中突變一個或幾個,癌症發生的概率就非常高。」總結的數學公式是:癌症發生概率(p) = 細胞分裂次數(a) X 每次分裂產生突變數目(b) X 突變基因是致癌基因概率(e)在這個公式中,e 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a和b兩個因子。
  • 年輕人的性生活越來越少,得性病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最近在網絡上流行起一個新名詞,叫「禁慾系」,即形容外表看起來清淡高冷的男性或女性,最重要的是他們個個不為女色或男色所動,看上去就像沒欲望一樣。同時在日本也有一個流行詞彙,叫「無性症候群」,用來形容當下日本年輕人對於親密關係和性生活的冷淡。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得癌症?哪些人是高危人群?癌症該怎麼預防?
    在當今社會,癌症是已經非常的普遍了。幾乎每個人的親戚、朋友中都有癌症患者。但在幾十年前,癌症絕對是一個罕見病,得癌症的人非常少。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癌症的發病率升高呢?又有哪些人是癌症高危人群呢?
  • "我真不想死…"4個年輕人患癌後悔恨不已:人生在世,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我喜歡吃肥膩油脂多的肉類,如:五花肉、扣肉等等。而且得病一年多之前,常常便秘,自己覺得是壓力大、上火,就以喝市面上的一些涼茶來緩解。從以為這不是病,沒考慮去醫院去看看。我有時候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很少起來活動。」一位27歲年輕人患癌後,在個人微信公號上寫了一篇「患癌後反思」的文章,引起大家關注。
  • 【警惕】"我真不想死…"4個年輕人患癌後悔恨不已:這些壞習慣一定要改!
    「我喜歡吃肥膩油脂多的肉類,如:五花肉、扣肉等等。而且得病一年多之前,常常便秘,自己覺得是壓力大、上火,就以喝市面上的一些涼茶來緩解。以為這不是病,沒考慮去醫院去看看。我有時候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很少起來活動。」一位27歲年輕人患癌後,在個人微信公號上寫了一篇「患癌後反思」的文章,引起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