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無論科學家如何強調復活已滅絕生物的難度,人們也很難徹底接受這一事實,有關《侏羅紀公園》的情節仍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浮現,如果我們的地球上再次出現恐龍這種生物,一切都將變得與眾不同。
人們往往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問題,恐龍生活在距今數千萬年前的地球上,翻天覆地的變化未必是這種生物能夠承受的。
其一,是克隆問題難以克服。雖然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復活任何一種生物,複雜的DNA是人類無法完整還原的,尤其是恐龍生活在數千萬年之前,已經很難找到有關它們的DNA了。這也就意味著,人類克隆恐龍從理論上就存在問題,未必能夠變成現實。
其次,是恐龍的生活環境問題。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幾千萬年的時間裡也經歷了劇烈的氣候變化,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大不如前,這也是目前地球上很多生物體積沒有史前生物大的主要原因。
一旦人類成功復活了恐龍,為了保障它們的生存,這些恐龍無法在野外活動,只能生活在人類創造的富氧環境中,否則就會因為缺氧而面臨生命危險。
最後,是恐龍的食物問題。在複雜的恐龍家族中,有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兩大類,相對來說,前者的飲食結構較為複雜,但是捕食同類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它們的生存也就不存在較大的問題。
令人遺憾的是,食草類恐龍往往以茂盛的植物為食,這種情況可以在熱帶地區得到滿足。然而還有一部分食草類恐龍需要食用特殊的針葉類植物,這種植物如今瀕臨滅亡,很難為其提供食物供應,這也將導致復活的恐龍面臨餓死的風險。
當然,這些都是一些大膽的設想,有關克隆已經滅絕的遠古生物的言論從未停止,或許在未來人類科技足夠發達時,我們能夠滿足一切條件來實現這個目標。
圖片上傳處理中...
然而在當下,科學家認為人們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護大自然的方面,因為很多被譽為「活化石」的生物正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我們無法指望藉助於科學技術來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更應該好好珍惜當下,努力爭取與大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