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進毛織產品與內銷渠道高效對接方面,東莞大朗鎮正探索全新路徑。記者今日從東莞大朗鎮獲悉,第十九屆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大朗織交會)已然落幕,和往年不同,今年在注重品質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創新,如首辦毛織時裝周、首次打造大朗毛織產業綜合館,該鎮還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攜手共辦創新論壇為毛織電商賦能,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中國(大灣區)時尚毛織產品採購基地」,共同組織「走出去」「引進來」大朗毛織精準採購對接會,從而積極拓展商貿合作。
凸顯原創設計與智能智造元素
本屆展會以「品質·新織城」為主題,注重凸顯「新型紗線」「原創設計」「智能製造」和「電子商務」等元素,致力將大朗打造成品牌展示、創意展銷、價值共享等多位一體的國際毛織商貿城。整體1個主會場5個分會場的展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共有800多個搭建展位、2000多個鋪位展位。
除舉辦毛織服裝流行趨勢動態發布、第四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師年會外,如期上演的第十八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大賽決賽
同樣搶眼。該設計大賽以「穿梭」為主題,前後歷時兩個多月,吸引數百家專業院校參與,累計收到投稿818份,最終20組入圍選手或親赴大朗或自行安排,均保質保量地完成成衣製作。經過現場激烈比拼,王鵬憑藉作品《生活界·面》獲得大賽金獎。這是國內唯一一個每年舉辦兩次比賽的毛織服裝設計大賽,上半年為網上設計大賽、下半年為成衣賽,今年成衣賽特別增設「最佳人氣獎」,並首次開通人氣投票通道,其投票頁面訪問量最高達15萬人次。
「智能製造」亦是本屆展會的一大亮點。織交會機械館共設特裝展位16個、標準展位18個,參展企業共34家,其中「慈星智造館」展出的產品主要以 「智能、節約、環保」為主題,參展產品有一線成型電腦橫機以及最新款智跑橫機、STG產品。該設備通過軟硬體的升級,成功把毛織工藝傳統的2D生產模式轉換為3D生產模式,省去昂貴、費時的後續縫合工序,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成為當今一線成型橫機技術上先進水平代表之一。東莞強隆、桐鄉強隆、桐鄉巨星等品牌也在今年推出了一體成型電腦橫機。而智能針織軟體公司則通過智能下數、畫花的方式,推動傳統電腦橫機部分實現「一體成型」功能,得到了市場的關注。
共建大灣區毛織產品採購基地
大朗織交會年年舉辦,如何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和往年相比,本屆織交會在多方面試飲「頭啖湯」,如首次舉辦毛織時裝周活動,為期6天中近10場高品質「大秀」輪番呈現,大朗時尚企業和新生代品牌相繼發布,從而引領毛織服裝時尚「最前沿」。同時第一次打造大朗毛織產業綜合館,該綜合館由中國毛織第一村·巷頭和大朗毛織產業相關的五個協會共同打造,充分展示了大朗毛織全產業鏈的綜合優勢。
在本屆「織交會」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大朗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以下簡稱流通分會)攜手舉辦「創新驅動,數字賦能」創新論壇,由行業專家等精準「把脈」大朗電商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從而為各類電商和毛織產業「賦能」。期間大朗與阿里巴巴、巨量引擎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共同加快大朗製造數位化轉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朗還與該流通分會籤署《共建中國(大灣區)時尚毛織產品採購基地業聯合會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共建中國(大灣區)時尚毛織產品採購基地」達成共識,以進一步促進大朗毛織與內銷渠道高效對接,共同組織「走出去」「引進來」大朗毛織精準採購對接會,並積極拓展商貿合作。
此外,本屆織交會還首度聯合淘寶、拼多多、京東、抖音等多個直播平臺和大朗已建成的7大直播基地,在主會場中庭打造電商賦能展區,邀請50多位直播達人走進織交會「雲逛」展會,並舉行多場高質量直播日活動,通過展銷相結合的方式,創新運用電商為產業賦能。首推「雲上」織交會小程序,包括展會報告、在線直播、展商展品展示、供求對接等多個實用功能,以進一步豐富大朗織交會的「私域流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馬駿 通訊員:黃啟穆、曾雲妃、鍾金法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王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