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退而不休」,服裝設計師陳娟點亮中國毛織產業星星之火

2020-12-26 騰訊網

「我覺得有責任去改變國內毛織服裝設計人才短缺的局面。」今年72歲的服裝設計師陳娟說道。每個星期,陳娟都會來到位於大朗環球貿易廣場的毛織設計研究院,不僅親自為毛織企業家教授服裝設計課,而且對研究院的課程安排、運營方向、人才培養等事必躬親。

陳娟曾有著多種身份。從電影行業出道的她,擔任了多部電影、電視劇的服裝設計,也精通針、梭、毛織服裝設計和工藝,是我國產品涉及領域最廣泛的服裝設計專家之一,多次榮獲國內外服裝設計大獎。在她看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人越來越追求服飾的精美和時尚。那麼,要如何滿足百姓對美的追求?

2015年,退休後的陳娟並沒有選擇頤養天年,而是響應國家「雙創」號召,成立了「針織力量」平臺和東莞市新中歐毛織設計研究院,致力於解決我國服裝設計教育中毛衫設計基本空白的現狀,培養更多的毛織設計人才,創新毛織產品。推動中國毛織產業發展,陳娟一直在路上。她說,「讓中國成為服裝強國是我一生的追求!」

從演員到設計師

立志打造屬於中國的服裝品牌

陳娟最初在北京做舞蹈演員,由於從小熱愛服裝,陳娟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時期選擇了服裝設計專業,學習電影、電視、舞臺藝術服裝設計,從此開始了她的服裝設計生涯。

1981年,中國第一部時裝藝術片《灕江春》在國內放映,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反響,一件件獨具韻味的時裝,讓習慣了藍、黑、灰色的人們感受到了一股新風。它的服裝設計師就是陳娟,從那時起,她設計的《天山彩虹》《報幕服》《熱愛》三項作品再獲優秀服裝獎,而且被中國藝術博物館收藏,成為藝術服裝的經典。

此外,我國首部電視連續劇、改編自老舍同名小說電視劇《四世同堂》、李連杰成名作《少林小子》……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陳娟承擔了多部電影、電視劇以及藝術家的服裝設計工作。

1983年,陳娟定居香港,受到香港華潤集團服裝公司的邀請,出任設計總監,負責設計開發符合國際潮流的時裝產品,並將國際時尚流行趨勢帶到內地,為內地各口岸紡織服裝公司設計師、技術人員教學授課,協助企業策劃產品系列、開發款式。

在香港期間,陳娟經歷了一件足以改變她一生的事件。

據陳娟回憶,在80年代,國內最流行的襯衫就是「天壇」牌襯衫,售價69元一件,在老一輩人心中有著不一樣的地位。在她看來,「天壇」牌襯衫質量好,版型合體,號也齊全,穿著就是比其他品牌的襯衫舒服。對她而言,「天壇」牌襯衣當時已經是中國的上乘服裝產品,一件襯衫看似簡單,卻凝聚著面料開發、款式設計、版型、工藝製作等各環節的辛勤付出。可以說,「天壇」牌襯衫不僅僅是一件襯衫,更是一種「情懷」。然而,在香港她看到國外品牌採購商從國內大量採購無貼牌的「天壇」襯衫,貼上自身的牌標,然後以數十倍的價格在全球售賣。

「這件事件給了我很大的刺激,原來國際服裝市場有如此大的增值空間,我意識到當時的中國只處於全球服裝產業鏈的末端,增值能力微乎其微,我當即下定決心,一定要推動中國打造自己的服飾品牌,走向世界!」

於是,在1987年,陳娟等到了一個機會。她在深圳成功籌劃1987年中國深圳時裝節,旨在充分利用深圳這個窗口,使深圳逐步成為中國時裝中心和服飾交易市場,增強中國時裝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時裝節成功舉辦後,引來全國各城市的效仿,各大城市紛紛舉辦起時裝節。與此同時,她還經常出任國內外模特和設計大賽評委和評判長,幫助企業策劃品牌、開發產品、指導營銷、提供先進理念等,多年來出任以純等多家品牌的設計總監和顧問。

制定標準編寫教材

成為多家服裝院校客座教

2000 年,受大朗鎮政府邀請,陳娟決心回國投身於毛織時尚的設計和開發,出任大朗毛織產業集群發展顧問及毛紡織產品研發中心副主任兼設計總監,這一幹,就是十五年。

在大朗,陳娟以行業專家的身份協助政府主導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的專項工作,建議政府修建了大朗毛織貿易中心,促進產品展示、推廣及商貿活動,成功創辦了中國(大朗)毛織設計大賽,網絡設計大賽和模特大賽、建立全國唯一的毛織設計師協會、傳播流行信息、培訓設計師、引進國際高端設計大師、幫助企業創新產品等,都取得良好效益。

2006年,建議大朗政府與中國流行色協會合作,創建中國第一個毛織流行趨勢發布基地,提升大朗毛織在全國毛織領域的引領地位。2007年起,每年舉辦動態流行趨勢發布和靜態展示,指導企業研發創新,使產品時尚化、國際化。

經過數年的辛勤付出,陳娟榮獲大朗政府頒發的「特殊貢獻」獎,並被評為中國流行色協會第八屆理事會(2005-2009年度)先進工作者。2014年被評為中國流行色協會第九屆理事會(2010-2014年度)先進工作者。

在陳娟看來,大朗毛織業的轉型升級關鍵在人才的提升,特別是設計師、工藝師、管理人員等,他們專業技能的提升,才能創新產品提高附加值,實現經濟最大化。

「現在的年輕人更願意學習梭織服裝,不願意學毛織,毛織設計人才越來越緊缺。」陳娟跟記者表達了她的擔憂。由於毛織是從一根毛線開始,必須先設計面料,再設計款式,難度相對梭織更大,如今缺乏毛織設計人才也成為了阻礙我國毛織業轉型升級的痛點。

但目前國內有開設毛針織服裝相關課程的高校寥寥無幾,每年系統接受過毛針織相關知識學習高學歷畢業的學生不足千人,這對市場的需求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當前毛針織行業人才更多的是通過一些企業內部培訓、工作經驗積累等方式輸出。這樣培養的人才達不到具有一定藝術修養的要求,更不具備高瞻遠矚的高級設計研發管理能力。

「我覺得我有責任去改變國內毛織服裝設計人才短缺的局面。」2013年,陳娟受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委託,成為項目帶頭人,組織海內外毛織專家團隊,制定毛織職業設計師考證的標準、建立考級題庫、編寫考級教材。此外她並受聘於廣東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服裝分院、東莞紡織服裝學校、廣州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白雲學院、廣州工程技術學院、廣州涉外經濟學院、香港服裝學院等客座教授、巴黎時裝藝術學院-成都分院等國內多家服裝院校的客座教授,普及毛織設計知識。

基於陳娟對於服裝行業的貢獻,2015年11月,廣東省服裝服飾文化促進會和中國(粵港澳)服裝服飾商會共同授予陳娟「推動時尚產業發展功勳人物榮譽大獎」。

幫助企業自主研發

成立毛織設計研究院培養人才

2015年,陳娟正式退休,但她沒有選擇頤養天年。大朗毛織享譽海外,但同東莞其他傳統產業一樣,面臨同樣的問題:以貼牌生產為主、缺乏自創的知名品牌。受此制約,大朗毛織曾經長期處於產業鏈的低端,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大朗毛織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

「目前國內市場龐大,毛織和內衣設計的研發人才緊缺,企業一旦抓住機遇,就能收到奇效。企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自主研發,掌握了研發,就掌握了產品的靈魂,把住了企業的命脈。」對於目前大朗毛織企業的境遇,陳娟非常清楚。在她看來,如今企業再做OEM加工賺取低廉加工費的發展路徑早已變窄,市場原材料不斷漲價……種種原因導致外銷企業已經幾無利潤可言,只有做自主品牌、提高自身研發能力才能持續拓展增值空間,是最終的出路。

同時,隨著社會越來越富強,現代人對服飾的要求也不僅僅處於防冷禦寒、遮羞掩醜的最基本階段,而是愈發愈追求時尚。現代人對服飾的需求也對大朗毛織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時很多企業來跟我訴苦,說招不到優秀的服裝設計師,我就想,為什麼我不能去彌補這一個空缺呢?」於是,陳娟在2016年創建「針織力量」平臺,2018年創立東莞市新中歐毛織設計研究院,通過開設毛織設計總裁班課程,組織毛織設計精英賽,並提供綜合性服務,讓毛織企業家成長、升華為總裁精英設計師,具備原創能力,帶領企業高速發展,力求改變我國服裝設計教育中毛衫設計基本空白的現狀。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朗毛織的生產銷售受到了衝擊。為應對疫情,8月份,陳娟聯合業內眾多企業發起成立毛織全產業鏈生態圈,幫助毛織產業鏈企業聚力共贏,持續為毛織企業提升原創、打造品牌助力,助力大朗毛織業走出困境,實現破局。

「讓中國成為服裝強國是我一生的追求!」回顧陳娟的服裝設計生涯,從北京到香港再到大朗,愛國主義情懷一直貫穿始終,推動中國毛織產業發展,她一直在路上。

人物簡介

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娟女士70年代在國內就讀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80年代定居香港,進修於香港時裝設計學院。她從事電影電視、歌舞戲劇、國際成衣、時裝、職業裝、毛針織服裝等設計多年。其作品多次榮獲國家和國際大獎、金獎。她精通針、梭、毛織服裝設計和工藝,是我國產品涉及領域最廣泛的服裝設計專家。

代表作:1977年中國第一部時裝電影《灕江春》,1980年全國首屆舞蹈大賽《熱愛》舞蹈服榮獲優秀獎,1981年出口優秀電影—中國京劇著名猴王李少春傳集《人猴》,1982年全國首屆舞臺美術展《熱愛》《報幕服》《天山彩虹》評為優秀作品存放博物館,同年李連杰成名作電影《少林小子》。1983年《中國時裝文化獎》報幕服榮獲優秀獎,同年中國第一部電影視連續劇《四世同堂》榮獲文化部頒發的「飛天獎」和「金鷹獎」,1984年參加全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革命之歌》的服裝設計。1987年《香港青年設計師大賽》榮獲季軍。1995年她創建的品牌「CKK」榮獲(中國服裝協會授予深圳市首批十大名牌之一),在法國巴黎連續榮獲94年、95年晚禮服《國際工業產品金獎》。2003年研發的納米毛衫(防水、防油、防汙、防菌)榮獲深圳國際品牌博覽會「科技創新獎」。

【記者】陳啟亮

【通訊員】黃啟穆 曾雲妃

【作者】 陳啟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大朗實現「織」的飛躍 ,將共建大灣區毛織產品採購基地
    記者今日從東莞大朗鎮獲悉,第十九屆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大朗織交會)已然落幕,和往年不同,今年在注重品質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創新,如首辦毛織時裝周、首次打造大朗毛織產業綜合館,該鎮還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攜手共辦創新論壇為毛織電商賦能,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中國(大灣區)時尚毛織產品採購基地」,共同組織「走出去」「引進來」大朗毛織精準採購對接會,從而積極拓展商貿合作。
  • 品質新織城|賽亞女裝,打造大朗毛織直播第三街
    隨著直播電商的發展新潮,賽亞女裝於今年購買了毛織貿易中心A區三街物權,正式進駐大朗毛織貿易中心,以品牌原創設計與直播電商結合。依靠大朗毛織的產業基礎優勢以及電商優勢,創新線上線下的新概念服務,使賽亞女裝脫穎而出,打造「賽亞」時代。
  • 中國服裝設計師就業前景
    服裝設計比賽為設計師脫穎而出提供了現實的機遇,為設計師之間設計思想的交流提供了平臺,有力的推動著時裝企業設計創新水平的進步,並對時尚創新產業的發展有積極意義! 分析中國服裝設計師就業前景-1 「為什麼我所認識的設計師朋友總是抱怨工資低沒有前景?」
  • 東營:抽檢毛織服裝44.4%不合格 圍巾樣品貓膩最多
    、小商鋪、專賣店等流通領域銷售的皮鞋皮靴、保暖內衣、毛織服裝、羽絨服裝、蠶絲被、棉被、圍巾等7類產品進行了抽查檢驗。  (2)毛織服裝  本次質量抽檢共抽查毛織服裝商品18個批次,抽檢結果共發現8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44.4%。本次質量抽檢共發現使用說明不合格3個批次、纖維含量不合格5個批次、甲醛含量不合格3個批次。  (3)羽絨服裝  本次質量抽檢共抽查羽絨服裝商品20個批次,抽檢結果共發現6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0%。
  • 中國服裝設計師——郭培
    郭培,1986年畢業於北京二輕工業學校服裝設計專業,是中國第一代服裝設計師,也是中國最早的高級定製服裝設計師。她曾為很多出席重要的場合的人士製作禮服,春節晚會90%以上的服裝來自她的工作坊。郭培自小就表現出了非凡的藝術天賦,從孩童時自己動手設計製作第一件衣服開始,她就與服裝結下了不解之緣。上世紀80年代,郭培成為中國第一批服裝 設計專業的學生。她在中央美院學素描,在技校學裁剪,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在摸索中不斷成長。郭培在1997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工坊——玫瑰坊。
  • 張藝謀都驚訝,這位80歲的日本服裝設計師如此了解中國
    和田惠美為話劇《李爾王》手工製作的服裝設計草圖服裝設計師和田惠美與世界各地著名電影導演合作與導演李六乙合作新戲《李爾王》之前,服裝設計師和田惠美事先提醒主演濮存昕,「李爾王的服裝,我會做得很重,有好幾公斤,表演起來會辛苦。」
  • 中國服裝協會與騰訊攜手發起「中國服裝產業數位化升級助力計劃」
    10月15日至16日,「2020中國服裝大會」在浙江海寧召開。在15日的全體大會上,中國服裝協會與騰訊攜手共同啟動「中國服裝產業數位化升級助力計劃」。在16日舉辦的「域見智慧服飾,贏接增長新機」 騰訊·中國服裝產業數字增長大會上,騰訊廣告行業專家為服裝行業帶來了定製化的解決方案,以期讓更多服裝企業實現生意的新增長!
  • 服裝設計師為什麼不創造自己的服裝品牌?
    昨天和Helen聊天說起了服裝設計的畢業生們內容如下 自行體會:「Helen用一句話形容一下服裝設計師吧」(#¥……%¥¥*&*……%¥)不要驚訝 不要震驚今晚y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對中肯的解讀感受一下☟☟☟
  • 善用中國風元素的服裝設計師——熊英
    近些年來,中國風席捲全球, 在服裝設計中,中國風自然也大行其道,不管是本土品牌,還是國際大牌,不管是高定T臺,還是紅毯走秀,中國元素都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很多外國設計師,對中國風的理解浮於表面,設計出的服飾不免讓人目瞪口呆。
  • 這群設計師把非遺做成爆款時裝,它們亮相廣東時裝周時,現場觀眾都瘋了!
    廣東時裝周可是中國服裝界一年一度最頂級的老牌時尚盛會,中國唯一大規模拉動服裝產業鏈條的行業交流平臺,在國內服裝產業中樹立了最高行業商會的聲譽和產業展地位。廣東時裝周現場8月23日下午,廣東時裝周迎來了史上最別具一格的一場時裝秀——東莞非遺原創服裝設計項目。
  • 當當網:讓閱讀的星星之火,點亮城市之光
    當當網負責人在講話中表示,「為好書找到讀者,讓好書不寂寞,一直以來都是噹噹在踐行的初心,未來,噹噹還會和更多活動夥伴,一起用閱讀點亮城市之光」 。  事實上,在21年的發展徵程中,當當網的閱讀星星之火已經點亮很多城市,充盈無數人的心靈。
  • 為奧運「點彩」,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啟動冬奧制服設計徵集工作
    受多重因素影響,本次徵集活動從時間點到設計難度上,都較2008北京奧運會的制服設計更具挑戰性,但伴隨著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服裝設計作為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文化與科技方面的提升。
  • Design in China#中國設計師服裝品牌
    快50歲了怎麼還這麼有少女感,穿件男款衛衣配毛毛裙唱著熟悉的《夢中人》蹦蹦跳跳就出來了。看得老阿姨我熱淚盈眶,我菲真的太美了。服裝:Titikwan這位王菲背後的設計師很多人都已經熟知,被稱之為王菲御用造型師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他也有自己的設計師品牌,titikwan studio。
  • 星星之火燎原之夜 不容錯過的篝火盛會
    我國偉大的締造者毛澤東以「星星之火微小之勢,但卻能夠燃遍中國大地」的慧眼真睛,撥開種種迷霧清醒認識到,中國革命必將進入高潮,且之速度也是十分之快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這星星之火,使勝利的紅色旌旗飄遍中國,點亮了中國革命的燈塔,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繼而憑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堅定信念和「艱難奮戰而不潰散」的艱苦奮鬥作風,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 中國服裝設計師——蘭玉
    蘭玉,她是被法國時尚媒體譽為「高定婚紗女王」,是第一位連續在巴黎大皇宮發布高定時裝秀的華人設計師,也是第一位同時在紐約時裝周發布高級成衣的華人設計師,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中國內地女設計師,蘭玉工作室負責人。是中國本土成長最迅速、最具影響力的85後婚紗禮服設計師。
  • 虎門服裝產業走向「雙循環」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與以往不同,將於2020年11月19日在虎門亮相的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暨2020虎門時裝周面對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破解行業發展難題,劃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航標。  「虎門正在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和東莞濱海灣新區建設的重要歷史機遇。虎門服裝產業急需進行戰略重構和創新蛻變。」虎門鎮鎮長王耀明說,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將迎來大變化。
  • 星星之火尚未燎原 中國超高清視頻千億產業待爆發
    原標題:星星之火尚未燎原,中國超高清視頻千億產業待爆發   「我們還是一頭小象。」4K花園董事長吳懿1月6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 著名服裝設計師皮爾·卡丹逝世,享年98歲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當地時間29日,義大利裔法籍服裝設計師皮爾·卡丹的家人告訴法新社,皮爾
  • 廣州大型紡織服裝市場相繼恢復營業!現場情況到底如何呢?
    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開市2020年3月4日,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2020年啟市的第一天,對於服裝老闆和採購客商來講,這一天都是期待已久。市場外部市場內部通過現場視頻,我們能看出,疫情擋不住大家的熱情,祝願服裝人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生意興隆,貨如輪轉!
  • 設計師說|陳思涵:創新設計驅動面料產業轉型升級
    設計師說|陳思涵:創新設計驅動面料產業轉型升級 2020-11-14 08:26:2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當前,時尚產業已逐漸興起成為引領世界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