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惠美為話劇《李爾王》手工製作的服裝設計草圖
服裝設計師和田惠美與世界各地著名電影導演合作
與導演李六乙合作新戲《李爾王》之前,服裝設計師和田惠美事先提醒主演濮存昕,「李爾王的服裝,我會做得很重,有好幾公斤,表演起來會辛苦。」濮存昕倒是很期待,對他來說,這個複雜、豐富而矛盾的角色已經等待多年,如果登臺演出時能配上一身沉重的服飾,恰能把李爾王身上背負的權力、悲劇表現得更深刻。
與其作品裡所營造的華麗世界相反,眼前的和田惠美一身素黑,銀灰色頭髮束成短馬尾,幹練又簡單。「我從年輕時就喜歡莎士比亞,想把他37部作品裡的服裝全做出來。到今天,我做了莎士比亞一半的作品。」80歲的和田惠美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聲音輕柔溫和,眼裡閃爍著平和的光。
和田惠美被譽為「活著的電影史」。雖然她的身份只是服裝設計師,卻因先後與黑澤明、市川昆、彼得•格林納威、張藝謀、田壯壯、劉偉強、蘇照彬等橫跨東西方的幾代電影人合作而享譽世界。在長達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裡,和田惠美做過三次《李爾王》服裝設計。讓她名聲大噪的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初與日本導演黑澤明合作的《亂》。根據《李爾王》改編的該片,讓她於1985年獲得第58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大獎。
黑澤明電影《亂》中,顏色鮮明的戰國時代服飾
和田惠美為《英雄》設計的服裝
《英雄》劇組,右一為和田惠美
1937年生於日本京都的和田惠美,從小接受最傳統的日本美學教育。以紡織物聞名的京都是日本最大的紡織中心,學美術出身的她最終走上服裝設計師之路,似乎是命運使然。
在和田惠美的印象裡,她的少女時代都是在京都寺廟裡玩耍度過的,「佛像,樹木,木柱的紋理,地板上的圖案,花園裡的石頭,京都的竹子、樹木和植物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這些生活的記憶和經驗,後來成為她創作的來源。
「最初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畫家。」和田惠美說,她的職業生涯始於與丈夫的合作。20歲那年,她嫁給日本導演、NHK製片人和田勉,因為參與丈夫的戲劇舞臺設計,逐漸走向服裝設計之路,「當我看到那麼多人都來看丈夫的戲,就決定從事服裝設計。」
在電影《亂》中,莎士比亞原著的中世紀蘇格蘭荒原被黑澤明改為戰國時代的日本,人物從歐洲的騎士與君王變為武士與霸主。鏡頭裡鬱鬱蔥蔥的荒野間,父親穿著白色武士服,三個兒子則以鮮亮大膽的藍色、紅色、黃色武士服登場,在令人炫目的戰鬥場景中,這些色彩撞擊出驚人的、血淋淋的壯觀效果。
這種誇張熱烈的色彩同樣出現在張藝謀的《英雄》與《十面埋伏》中。「我在《英雄》裡用雪紡材質做服裝,有飄逸的感覺,而且只用了紅、白、藍三種色調。」和田惠美說,在為《十面埋伏》做設計時,她在中國傳統的基礎上為章子怡設計了一頂竹帽子,不規則手工編織的手法來自於京都古老的技藝。水袖圍繞著章子怡的舞步,纏繞出一個絲綢錦緞的漩渦。
作為日本戰後一代,和田惠美對手工藝有著無與倫比的痴迷與執著。無論參與歌劇、電影、戲劇的創作,她始終堅持以最好的材料手工製作戲服,並對細節的嚴苛而聞名。每一次設計,她都親自繪製草圖,手工染色織物,製作設計圖小樣。
在她為電影《王朝的女人楊貴妃》設計的服裝中,範冰冰在出演楊貴妃大婚時的一身戲服,以60萬元造價、20公斤的重量成為焦點。她似乎總是善於處理歷史題材,由張藝謀執導、多明戈主演的歌劇《秦始皇》裡,她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登場設計的服飾同樣隆重,特製的金線讓一件戲服的造價超過兩萬人民幣。
即將於1月20日登臺國家大劇院的話劇《李爾王》中,和田惠美僅有30天時間創作,依然事無巨細地製作出全手工設計草圖,手工織染的布料簡單地勾勒出每個角色的服飾。這樣的工作習慣,已經伴隨她半個世紀。
和田惠美為範冰冰設計20公斤戲服(上),為章子怡設計京都風格的手工草帽(下)
張藝謀看到我的藏書很驚訝
第一財經:你並不是第一次做莎士比亞的《李爾王》,為什麼說這次最期待?
和田惠美:日本一直有各種版本的舞臺劇《李爾王》,在李六乙導演的這個版本裡,我想讓觀眾從古代走到現代,這也是我最好、最期待的一次作品。導演這次遵照原作,讓故事發生在英國,所以我的設計也採用格子的英國風。無論是李爾王,還是愛德蒙,我都希望演員能藉助服裝更深入地走進角色。李爾王的三個女兒,衣服從顏色上就能看出不同的性格,小女兒是直言不諱的性格,她的衣服就是純白色,大女兒和二女兒有心計,她們的顏色就是帶有危險暗示的。
第一財經:這次你為濮存昕飾演的李爾王設計了很重的戲服。厚重是你為歷史人物設計的一個特點?
和田惠美:我會根據人物的性格來決定是否做這類厚重質感的戲服,最根本的是看劇本需要的方向。有一次我為莎士比亞《暴風雨》設計的戲服,一件就重達8公斤,從日本帶到阿姆斯特丹過海關時,三套服裝因超重被罰款,總共付了兩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才入了關。但這些衣服拿到劇場時,所有人都說非常美,演員們穿著服裝演出了八場,並不覺得累。
第一財經:作為日本設計師,你為很多中國電影設計服裝,還多次跟張藝謀合作。據說你一直在系統地在研究中國古代服飾?
和田惠美:我原來做過唐代、宋代、明代的戲服,根據不同的需求來設計。當時為《英雄》設計服裝時,張藝謀特地來我家,他看到我的藏書很驚訝,「你這裡中國古代服飾的資料比中國設計師的還要多。」我都是從書上研究中國古代服飾,這些書都是從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一本本淘回來的,它們的價值在於,能站在另一個立場和角度來解析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我喜歡中國傳統服飾,每個朝代都不一樣,但傳到日本的服飾,唐代的更多。日本至今還是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東西。
第一財經:說說黑澤明導演合作《亂》的過程吧。
和田惠美:跟黑澤明導演認識是很偶然的機會,我很幸運能與他合作,他能給我很大的空間。他就像一個少年,我提一個建議,他都說,不錯啊,我們試試看吧。拍攝《亂》時,我在服裝上就準備了一年半——現在的服裝設計能有一個半月籌備就不錯了。電影在拍攝當中,資金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我預訂的服裝材料已經在京都製作了,不可能取消。黑澤明先生告訴我,就算沒有錢,我們自己付錢也要把服裝做出來。我當時已經想好要賣掉我的房子。最終,《亂》的資金到位,我保住了房子。服裝設計總是要跟時間與預算作鬥爭,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所以常會面臨困難。
第一財經:你認為服裝在電影或戲劇舞臺上充當著什麼角色?
和田惠美:服裝是用來表達性格的,就像用電影或戲劇來講述一個角色,只不過,我是用服裝來講述。我首先會想這個角色的個性如何吸引了我,哪怕他並不是一個主角,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我會以此去開創我的世界。
第一財經:現在你的工作仍然是自己獨立完成嗎?今年你已經80歲了,想過退休這件事嗎?
和田惠美:我的工作根據不同的項目,會臨時組建不同的團隊,但核心就是我一個人。退休這件事,我一直都說該退了,但每次有工作找上來,只要有新的東西出現,心裡總是想,再做一次吧,就這樣一直做了下來。現在還沒有具體想退休的時間,所以每一部作品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
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的電影《亂》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