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專供基地

2020-12-22 江西省人民政府網

永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專供基地

第三屆深圳餐博會上簽訂多項採購計劃

發布時間:2020-11-17 09:02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11月9日至11日,在深圳舉辦的第三屆深圳餐飲博覽會(簡稱餐博會)上,吉安市百餘種優質農特產品展櫃前,統一標註「永豐」商標的辣椒、蘿蔔、黃瓜、空心菜等綠色蔬菜吸引了專業採購商的目光。譽興集團等深圳市大型團餐企業紛紛與永豐縣參展商洽談採購意向,並籤訂相關長期合作計劃。預計從年底開始,「永豐」牌蔬菜將陸續端上深圳市各機關、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的食堂餐桌。

早在9月份,為深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深圳團餐企業農產品專供基地,促成吉安市優質農特產品與深圳市場產銷精準對接,吉安市農業農村局與深圳市團餐行業協會籤訂了合作框架協議,約定由團餐企業與吉安各縣(市、區)的蔬菜、茶葉、板鴨等優質農產品企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大戶之間,建立長期採購、訂單生產或入駐該協會團餐食材集中採購平臺等多元化產銷對接機制,首批合作計劃在2021年年底前實現採購總金額達1億元以上目標。

此次餐博會期間,永豐作為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全國蔬菜標準園示範區及江西省蔬菜生產十強縣之一,主動與譽興集團等大型團餐企業面對面洽談有關落實合作框架協議的系列措施,並明確承諾,該縣將根據深圳團餐企業對青菜、辣椒、蘿蔔、黃瓜等大眾化蔬菜的訂單採購需求,在現有26萬餘畝蔬菜面積基礎上,陸續新增2萬或3萬畝,作為深圳蔬菜專供基地,確保長期穩定供應。此外,該縣還成立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和蔬菜行業協會,負責制定專供基地及全縣蔬菜品種的標準化生產流程,要求種植戶從育苗到採收、田間到市場等環節,嚴格按照綠色有機標準操作,並建立農產品可追溯制度和合格證制度,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鏈,確保「永豐」牌蔬菜安全端上餐桌。

據了解,深圳目前約有1500家規模不同的團餐企業,其中123家大型團餐企業系深圳市團餐行業協會成員單位。這些團餐企業每天為全市機關、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及寫字樓等提供餐飲服務,服務人群達860餘萬人。10月29日,該協會組團前往永豐等地考察蔬菜等農產品基地,永豐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等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及蔬菜標準化種植技術、種植規模、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得到考察團的認可。

永豐縣蔬菜局局長江志新介紹,永豐擁有近40年的蔬菜產業積累沉澱,全縣的蔬菜種植規模已形成早春蔬菜、秋延蔬菜、高山蔬菜、常規特色蔬菜、食用菌等五大生產格局。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之機,該縣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專供基地重要縣,推動全縣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目前,該縣已有11家大型蔬菜生產企業及家庭農場率先申報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來源:江西日報
童夢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高原夏菜遠銷粵港澳大灣區助力蘭州農民奔小康
    9月22日至26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西部行」走進甘肅。十餘家來自粵港澳地區主流媒體的記者「零距離」感受蘭州、武威等地在脫貧攻堅、經濟發展、文化旅遊等多領域的發展建設情況。記者了解到,小小一棵高原夏菜,既讓灣區市民的餐桌上有更多質優味美的選擇,也讓當地村民脫貧致富,走進小康生活。
  • 永州蔬菜緣何俏銷粵港澳
    永州蔬菜緣何俏銷?記者深入該市各蔬菜生產基地一探究竟。蔬菜24小時內上粵港澳市民餐桌6月6日,記者來到祁陽縣天子龍蔬菜專業合作社沿沽村種植基地採訪,只見基地的員工們正在將鮮嫩的空心菜、小南瓜等,裝上專供港澳地區的冷鏈車。
  • 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工會聯席會議在穗召開
    灣區各地工會組織要致力於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職工建功立業體系,致力於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職工維權服務模式,致力於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職工文化交流機制,致力於打造具有大灣區特色的工會工作格局,同心協力、勠力拼搏,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創「一國兩制」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南京審計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審計研究院落地珠海
    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審計研究院的成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審計工作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項實際的行動,也是推進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創新之舉。他希望粵港澳大灣區審計研究院在審計制度的創新研究、審計科學技術研究、專業人才培養、推進大數據審計等領域積極探索,打造更多全國領先的樣板經驗,為推動珠海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借鑑。劉旺洪致辭。
  • 各地政協全會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策
    2019年2月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當前,各地政協全會密集召開。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形成大開放、大合作、大未來的大格局,委員們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整合粵港澳三地的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關鍵要素正在加速整合。
  • 龍南高端沙拉蔬菜直供大灣區
    原標題:龍南高端沙拉蔬菜直供大灣區   日前,記者走進龍南市龍南鎮黃沙村瑤前特色蔬菜示範基地,看到大棚內各種沙拉蔬菜生機勃勃,色彩紛呈,工人忙得不亦樂乎。
  • 粵港澳大灣區 賦予專業AV新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開啟了全球最大城市集群「廣東—香港—澳門」的發展序幕,這必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各大產業的發展,對於專業AV產業而言,也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和動力。由於大灣區強大的製造能力,很多AV產品的研發製造都來自大灣區,尤其在LED和音響方面。LED在這裡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具有國內最大的LED封裝和顯示屏生產基地以及LED上市公司產業集群。音響方面同樣如此,全國大部分的音響企業都聚集於此,可謂是研發生產一條龍。此外幾個大的液晶面板廠商也布局這裡。專業AV與大灣區關係是如此密切,使得這裡的任何變化都會迅速傳導給AV。
  • 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加快建設 打造世界級機場群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紛紛加快建設,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大灣區發展的前提。近期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機場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航線不斷增加,航空經濟發展加快。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珠三角各市也紛紛成立了灣區辦,加快基建的發展。機場建設就是重要的一環。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正積極推進三跑道系統建設;澳門國際機場正在積極聯同各方推動編制填海建設方案及項目環評工作。
  • 踩油門、加速度――香港駛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快車道
    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還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並委任大灣區發展專員,負責具體落實相關工作。在2019至2020學年,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特區政府教育局首次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探索之旅」,旨在讓學生認識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各自的優勢和機遇,同時使其感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開通帶來的便捷交通和經濟效益。不止實習、交流,特區政府在多方面扶助青年向上流動。
  •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來了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來了、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有了、港澳多個職業資格互認了……廣州還聯手深圳,兩座相距僅約100公裡的「雙子城」將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努力成為全球創新發展最具活力和最有競爭力的「雙子城」。
  • 松山湖這個湖心島 將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交流新地標
    該項目計劃今年動工建設,未來將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論壇」「粵港澳院士峰會」等高層次科技創新交流活動,並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交流新地標。 對接大灣區   打造科技交流新地標               實際上,這一島嶼正好坐落於松山湖核心生態圈的環湖區域,且置身眾多企業總部與華為等科技產業園聚集區之內,整體計劃建設成集科技人才、金融服務及文化藝術三大交流平臺於一體的多樣空間。
  • 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協會與新高教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2020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協會與香港上市公司中國新高教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協會是註冊在香港的非盈利性社團組織,由廣東、香港、澳門及內地和海外華人地區關注教育發展、投資、研究的相關機構和專家組成,旨在推動大灣區教育發展與融合,構建大灣區教育生態圈,提升教育公平性和有效性,為中國教育國際化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論壇舉行 鄭永年:內循環並不是「內捲化」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智庫執行主任麥均洪等出席會議。來自北京、天津和廣州地區的專家學者、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代表以及華南理工大學師生等近150人參加會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陳文玲,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創院院長張中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分別以「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創新,是共同打造優質制度供給高地」「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大灣區「菜籃子」帶動「黔貨出山」
    2019年5月,由黃埔區派駐的扶貧幹部推動,經粵黔兩地有關部門協調,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配送分中心在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設立,為黔貨出山拓寬了平臺。兩地共同打造一個標準化、市場化、集約化、組織化的綠色食品物流體系,幫助解決貴州黔南地區農產品的銷路問題,助推「黔貨出山、優品入黔」。
  • 國泰航空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打造「雲出行」沉浸式體驗
    在為期三天的展覽上,國泰航空將通過VR技術及互動活動等多種形式展示其屢獲殊榮的產品,以及為構築「休閒灣區「打造的特別服務,彰顯國泰航空積極參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承諾與信心。  國泰航空的展臺位於深圳市會展中心J-T10展位。國泰航空深知旅客對出行的期待,故以機艙為靈感設計展臺,意在為前來進行商務洽談的業界夥伴及大眾參觀者打造一場「雲出行」體驗。
  • 粵港澳合作加快大灣區建設步伐
    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籤署以來,廣東舉全省之力推動各項工作,攜手港澳推動大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截至2019年底,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裡程約4776公裡,路網密度約8.5公裡/百平方公裡。鐵路通車總裡程達2100公裡,大灣區連通粵東西北的放射型高快速鐵路網已基本形成。
  •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技術高端化妝品研發生產中心今日啟動
    12月20日,由肇慶國家高新區招商投資局、廣東宏光實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生物技術高端化妝品研發生產中心盛啟暨廣東宏光生物科技產業園產業聯盟成立籤約儀式,在廣州市白雲區舉行。 宏光集團董事長劉季春表示,廣東宏光生物科技產業園的啟動是宏光集團30年來發展的一次重大跨越,集團借勢粵港澳大灣區強勁的發展動力,在肇慶大旺高新區傾力打造該區第一家專業化妝品產業園區。
  • 粵港澳大灣區樓盤-淡水新力睿園好不好
    新力睿園附近樓盤對比:粵港澳大灣區樓盤-淡水新力睿園好不好        以及對高品質產品的不懈追求,給予家門口的綠色有氧環境,新力睿園項目新力集團。兩個面積的臥室均為朝南,明顯的體現在戶型與園林的打造,新力睿園項目社區內彩色環形有氧慢跑道,是政府重金創造的城市副基地,先後在國內十餘個城市開發建設,新力睿園位於大坪山深汕公路東500米龍海一路處!新力睿園總用地面積37025平方米。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並設置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機制、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志願服務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公益直播發展三個分論壇,就關係灣區青年成長發展的重要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廣州青年公益直播研究院掛牌成立開幕式上,「廣州青年公益直播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
  • 文明史視野下的粵港澳大灣區
    一、國家戰略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及其對於美國灣區的超越  粵港澳大灣區的正式提出,是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籤署;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一大灣區發展的基礎性文件正式發布;2019年8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