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蔬菜緣何俏銷粵港澳

2020-12-25 今日永州

湖南日報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陳健林 劉志軍 樂水旺

6月8日清晨,深圳文錦渡口岸已熱鬧起來。前一天晚上9時從永州市道縣啟程,載有120噸蔬菜的15輛冷鏈車,正在這裡通關,這些蔬菜10時左右將出現在香港市場。據悉,僅道縣每天有80噸至150噸蔬菜直供香港。

記者從永州海關獲悉,永州蔬菜深受香港市民喜愛,今年1至4月,永州市供港蔬菜6.62萬噸、價值4.56億元,分別佔全省供港蔬菜總量、總價值的94.71%和98.95%。

永州蔬菜緣何俏銷?記者深入該市各蔬菜生產基地一探究竟。

蔬菜24小時內上粵港澳市民餐桌

6月6日,記者來到祁陽縣天子龍蔬菜專業合作社沿沽村種植基地採訪,只見基地的員工們正在將鮮嫩的空心菜、小南瓜等,裝上專供港澳地區的冷鏈車。

該合作社負責人李德純上世紀80年代起,在山東壽光等地做蔬菜出口貿易。後來,李德純返鄉創建4000多畝的蔬菜基地,每年供港蔬菜產值1000多萬元。他說,選擇二次創業,是看中家鄉農產品的品質優於其他地方。比如,基地的胡蘿蔔經過霜凍後上市,生吃都清脆可口。

祁陽縣農業農村工作局蔬菜辦主任鄧春華向記者介紹,當地良好的自然稟賦,為培育優質蔬菜奠定了基礎。一是環境好,無工業汙染;二是地處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三是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四是山泉水灌溉蔬菜。加之毗鄰廣東,蔬菜採收後,24小時內可以出現在粵港澳市民的餐桌上。

永州市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部教授董紅霞介紹,永州基本種植當季蔬菜。這些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的蔬菜,經歷晝夜溫差,充分吸收各種養分。加之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是天然富硒農產品,口感香脆,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永州距離港澳近,到達目的地後,鮮度好,營養成分保存完好。

海拔400多米的祁陽縣下馬渡鎮青峰村,一汪清泉長年滋潤著村頭的蔬菜基地。去年11月,該基地獲得永州海關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備案證書,被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今年1至4月,永州市播種蔬菜111.3萬畝,新認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31個。到目前,全市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達89個,數量居全省首位。

規範生產提升蔬菜品質

6月7日,江永縣廣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該縣千家峒瑤族鄉的萬畝蔬菜基地,辣椒、絲瓜等各種蔬菜排列整齊。

該公司負責人李利武介紹,基地一季度出口蔬菜2000多萬美元,同比上年翻一倍,其中70%以上銷往東南亞國家,其餘銷往粵港澳。

李利武介紹,除氣候、水土等良好的資源優勢,他們始終把蔬菜品質作為核心來抓。

在基地,記者遇到技術員肖新勇。他向記者介紹,他負責一個片的技術指導,月薪1萬元,指導大家嚴格按照有機農產品的要求組織生產,在採收、切菜、打包等各個環節,嚴格落實生產標準。

6月7日,新田縣龍泉鎮東升農場蔬菜基地,噴灌設施形成的水霧,讓青蔥的水果玉米、空心菜等披上一層薄紗。

基地的創始人是東升村共產黨員劉道忠。2003年,劉道忠返鄉種植1畝小南瓜,到目前,基地已發展到1.42萬畝。所產蔬菜暢銷粵港澳,還遠銷日本、泰國等國家。

劉道忠說,基地能獲得如此大的發展,主要是重視品質,以質量贏得市場,以誠信穩定客戶。

政府積極扶持,蔬菜直供香港

記者採訪得知,這些年,永州市蔬菜產業的發展,還得益於永州市精準實施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該市加大財政投入,積極招商引資,主動服務蔬菜產業發展,推動全市蔬菜生產從小、散,向規範化、規模化發展。設立蔬菜產業發展基金,用於蔬菜基地建設、「五新」技術推廣、精品蔬菜品牌創建。寧遠縣對列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備案基地的蔬菜基地,每畝補助200元。全市各級農業部門,每年免費培訓蔬菜基地員工。實施農產品質量溯源管理,蔬菜採摘前都必須經過農殘自檢室自檢,檢測合格才能採收上市。

到目前,永州市有7個縣區被列為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全市發展蔬菜生產企業113家,培育蔬菜專業合作社379家、種植大戶1531個、營銷大戶1381戶,建成100畝以上規模基地115個。去年年底,《深圳海關長沙海關供港蔬菜檢驗檢疫監管合作備忘錄》籤署,永州成為全國除深圳以外,唯一通過陸路為香港直供蔬菜的試點城市。

相關焦點

  • 永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專供基地
    永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專供基地 第三屆深圳餐博會上簽訂多項採購計劃 發布時間:2020-11-17 09:02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產業勃發 生態優美 樂業安居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華聲在線12月1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毅 嚴萬達 通訊員 周玉生 唐一平)進入12月永州把脫貧摘帽當成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統籌銜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促進村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頭衝在一線解難題,各縣區因地制宜調整脫貧攻堅戰法,重點做好易地扶貧搬遷、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等工作。建強基層黨組織,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推進「一門式」服務全覆蓋,決定每年定向培養基層教育、醫衛、農技人才1000人以上。
  • 坐著高鐵看湖南丨讓人心動的歷史文化之城:永州!
    周敦頤的《愛蓮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永州道縣就是濂溪先生的故鄉。此外,永州還是懷素、黃蓋、李達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貶至永州時,看遍永州山水後,留下了在文學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永州八記》。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濃厚歷史文化氣息的瀟湘旅遊勝地,今天紅網記者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永州,了解它的故事。
  • 千年打卡勝地 喜見幸福流淌——永州脫貧攻堅紀實
    奮進「十四五」,永州新起航。奔向星辰大海,打造幸福高地,未來可期。仲冬時節,永州之野,綠色綿延,透出春意。「日子有奔頭,連空氣都是甜的。」新年臨近,江永縣粗石江鎮白土村貧困戶楊榮華心情舒暢,25畝香柚銷售行情不錯,可帶來純收入10萬多元。
  • 永州經開區:聚焦高質量發展 融入大灣區顯成效
    永州經開區緊緊圍繞「一谷兩中心四基地」建設,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持續奮戰「產業項目建設年」「優化營商環境執行年」,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機制,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力開展股權招商、產業基地招商、產業聯盟招商加速項目落地,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區經濟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 廣清永高鐵在道縣設站是明智的選擇,可以促進永州南北發展平衡
    導語:在近日的永州人大會上,11位人大代表呼籲廣清永高鐵在道縣設站。廣清永高鐵,是廣州經清遠、永州到重慶的重要通道,建成後,廣州到重慶只需要4小時就可到達。而對於永州來說,廣清永高鐵的開通,對永州對接粵港澳,提升自身經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136天,永州在書寫傳奇,你在哪裡?
    永州傳奇金正大,六月始轡千裡鞍。
  • 永州國際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商貿中心項目籤約 嚴華、米亞林出席...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6日訊(永州廣電記者 袁瑞芳)12月16日上午,永州國際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商貿中心項目籤約儀式在冷水灘舉行。永州市委書記嚴華、河北新發地集團董事長米亞林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永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洪武主持籤約儀式,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昶出席。嚴華代表市委、市政府對米亞林一行蒞臨永州表示熱烈歡迎。他說,河北新發地集團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大名鼎鼎、美譽遠播,相信雙方此次合作必將對永州落實「三高四新」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 ——寫在2020永州藍山國際皮具箱包博覽會開幕之際
    永州市、藍山縣搶抓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和沿海地區皮具產業向內陸轉移機遇,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充分發揮藍山在廣東獅嶺從事皮具箱包產業工人達4萬餘人、創辦皮具箱包企業1000多家的人才優勢和產業優勢,按照「產業新城、城市新區、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全面承接廣東皮具箱包產業轉移,大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戰略,將皮具箱包產業作為藍山縣特色主導產業加以培育和壯大,舉全縣之力發展皮具箱包玩具產業
  • 湖南永州經開區:滄桑巨變三十載 龍騰虎躍新時代
    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標準建好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更加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把改革開放的文章做深做實,努力將「過渡帶」變成產業轉移「黃金帶」,將「結合部」建成協調發展「先行區」。如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 永州新起航丨兩會聲音·人大代表議案摘登
    修建途經道縣的廣清永高鐵,可以充分整合永州的紅色文化資源引領全域旅遊發展,是提升永州區位比較優勢的迫切需要。可將永州的區域性功能平臺優勢與區域交通優勢有機融合,發揮出最大比較優勢,推動永州開放崛起。加快永州南北融合發展的迫切需要。拓展高速鐵路網絡覆蓋的迫切需要。
  • 永州:文旅融合展現嶄新風貌 「千年打卡勝地」品牌逐步打響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4日訊(記者 周純)記者從12月24日下午召開的永州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事業「十三五」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永州市文旅廣體事業致力創新發展、趨於繁榮興盛。文旅融合展現嶄新風貌,文化自信成為時代強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千年打卡勝地」品牌逐步打響。
  • 名列湖南四大歷史文化古城,永州有兩千多年歷史為何沒有凝聚力
    永州位於湖南的南部,瀟、湘二水在此匯合,故又雅稱「瀟湘」。作為湖南四大歷史文化古城之一,永州有2000多年歷史。自古以來,永州經濟文化都是居於湖南前列,特別是零陵郡(永州)在歷史上僅次於長沙郡(潭州)。
  • 文旅瀟湘一路歌——永州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走筆
    仲冬,上雲冰山,觀「嶺南雪鄉」冰掛披身、雲海翻騰……  一年四時,永州大地,處處皆畫,步步是景。  乘著全域旅遊蓬勃發展的東風,近年來,永州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生態這一永州最大的優勢資源,亮出文化這一永州最靚麗的名片,著力推動「文化+」「生態+」「旅遊+」三鏈互動、融合發展。
  • 高原夏菜遠銷粵港澳大灣區助力蘭州農民奔小康
    9月22日至26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西部行」走進甘肅。十餘家來自粵港澳地區主流媒體的記者「零距離」感受蘭州、武威等地在脫貧攻堅、經濟發展、文化旅遊等多領域的發展建設情況。記者了解到,小小一棵高原夏菜,既讓灣區市民的餐桌上有更多質優味美的選擇,也讓當地村民脫貧致富,走進小康生活。
  • 千年打卡勝地邀您打卡 2020永州文旅推介會在廣州舉行
    今天上午10點,由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大湘南對接大灣區」2020永州文旅(廣州)推介會在廣州市中國大酒店舉行。借2020廣州文交會東風,重點推出6條打卡永州的旅遊精品線路,帶領大灣區朋友們領略永州旖旎的自然風光,感受兩千年古城璀璨的人文底蘊。
  • 菜博會、種博會網上亮相 壽光蔬菜演繹產業轉型「強勁脈動」
    、蔬菜市場拓展銷售,所有電商企業推行「無接觸配送」服務,並依託京東物流,進一步打通覆蓋全國的蔬菜供應鏈網絡。地產蔬菜日產3000噸,全部實現日產日銷,物流園日均交易外地蔬菜2400噸,蔬菜物流配送秩序井然。備受矚目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暨2020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種業博覽會也即將如期搬到「網上」舉辦。在這個特殊的春天裡,壽光蔬菜依然展現出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勁脈動」。
  • 【兩會@你】贛南蔬菜向左走向右走?一起聽聽市政協委員的心聲→
    近年來,贛州市立足氣候生態資源、毗鄰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兩大基礎優勢,在專家論證、示範推進的基礎上,把蔬菜作為繼贛南臍橙之後又一支柱富民產業來打造,實現了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傳統到現代的跨越。在規模上,贛州市蔬菜產業實現快速擴張,從過去的零星露地種植,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化、設施化、產業化,形成了寧都辣椒、信豐辣椒、於都絲瓜、會昌小南瓜等蔬菜優勢產區。
  • 巨星鍾鎮濤將空降永州?為永州環球中心助力!
    而邀請鍾鎮濤的,是位於永州經開區境內,濱江新城的永州港聯·環球中心項目。港聯·環球中心,是香港永州聯誼會響應永州市委市政府"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號召,積極投身家鄉建設,造福永州人民的一個好機會,>環球中心有460畝超萬方的規模,計劃建超五星級國際酒店、4A級寫字樓、江景水街特色商業街、港式灣區高級住宅區等集居住、工作、購物休閒一站式生活休閒體驗地,計劃打造永州最大的城市超級綜合體。
  • 2019「粵港澳大灣區萬車遊永州」活動走進零陵古城
    紅網時刻9月23日訊(零陵站記者 蔣先昭)9月21日上午,錦繡瀟湘,暢遊永州——「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萬車遊永州」首發自駕團200餘人抵達零陵古城,開啟一場「遊古城、品美食、賞民俗」的零陵古城深度遊。區委常委、統戰部長蔣映群,副區長陳麗萍接待了自駕遊參觀團。觀看迎賓表演,感受入城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