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慈濟寺山門成留言牆 未名湖畔寫「豪言壯語」

2021-01-18 東方網

原標題:北大慈濟寺山門成留言牆 未名湖畔寫「豪言壯語」

  北大慈濟寺山門成留言牆 未名湖畔寫「豪言壯語」

  【我要糾錯】 【字體:大默認小】【列印】【關閉】

  稿件來源: 北京青年報 

  臨近高校遊旺季,記者走訪發現,諸如北京大學這樣的著名學府也難逃「到此一遊」。慈濟寺山門遺址作為北大未名湖畔的重要景觀被遊客寫滿了留言,博雅塔、鍾亭等其他景觀也有多處留言。記者發現,這些留言很有特色,多數是高考考生的豪言壯語。也有考生親戚朋友的寄語。他們用刻畫的方式表達要自己或者親人考進北大的心願。對此,北大一些師生認為,遊客的這些行為不僅破壞了文物,還有礙觀瞻。但也有部分學生認為,考進北大是眾多學子最大的心願,如果能夠在校園裡設立一個留言區,說不定會成為北大的一個景點。

  未名湖畔寫下「豪言壯語」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北京大學未名湖畔。在南岸有個小廟門,青瓦屋簷、紅色外牆,正上方書有「重修慈濟寺」五個字,與臨湖軒對望,雕花的石拱門洞透出其厚重的歷史感。但是隔著四五米的距離,記者就看見了外牆上的字跡。「北大,等我!」「我一定要考上北大!」「九年後,北大一定會有我的一張課桌」,這些用籤字筆和中性筆寫下的「豪言壯語」在慈濟寺紅色外牆和青色石磚上格外顯眼。除了中文留言,外文字跡也並不鮮見。

  記者觀察發現,留言中可辨認的最早日期為2010年3月,最近的則是用原子筆寫在紅色外牆上的「祝陳××三年之後到北大」,日期為今年6月15日。除了慈濟寺,未名湖西岸鍾亭的亭柱上也有不少留言。同樣在未名湖景區的博雅塔和考古文博學院旁的校景亭則留言較少,但多為刻寫,連博雅塔的護欄上也有刻寫上去的留言和籤名,只是時間相對久遠,已經有些斑駁。兩位北京的大學退休教師指著留言對記者說,遊客的這些行為不僅破壞了文物,還有礙觀瞻。

  暑期會有保安專門值守

  負責在未名湖巡邏的保安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分早、午、晚三班值守,早班和午班都是5個人,一個人在崗亭值守,另外4個人在岸邊巡視,晚班是3個人。如果他們看到有人在景點刻字留言是一定會阻止的,但是因為景區太大他們也顧不過來。保安還告訴記者,每年暑假高校遊旺季時,他們都會派專人在慈濟寺和鍾亭值守,防止遊客的這種不文明行為。

  新聞內存

  景點留言日益「增多」

  5月24日,網友「空遊無依」在其微博上發了一張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被人用中文刻上「丁錦昊到此一遊」的照片和一段文字,立刻成為網絡最熱議題。在微博發出24小時之內,評論達11000多條,轉發達到83000多條,而網上的相關評論則達數十萬條。

  5月26日,昨日,有網友在微博上貼出照片,敦煌壁畫上出現「二年立夏,香港文匯報高級記者宋寅到此參觀考察」的塗鴉。香港文匯報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現在單位沒有這個人,並譴責了「宋寅」的行為。

  6月11日,武當山景區石壁一處連籤6個名字的「到此一遊」在網上傳播,被網友們稱為「最強到此一遊」。14日,該事件當事人洛陽市伊川縣白沙鎮葉村村民閆秋玲通過洛陽本地媒體公開道歉。

  6月13日,新華社以「罄竹難書」為標題,發表了一組端午節期間,遊客在濟南趵突泉公園和合肥植物園的竹子上所刻文字的拼版照片,組成了一冊記錄遊客不文明行為的「書」。

  遊客建議

  能否設立專用「許願牆」或「許願樹」

  有的遊客提出建議說,考進北大是眾多學子最大的心願,北大如果能夠專門在未名湖畔設立一個留言區,遊客想要許願或是籤名,可以寫在留言區內。在朝陽區工作的王女士認為,設專門的留言區是很有必要的,既滿足了遊客留念的舉動又保護了建築。來自廈門大學的馬同學建議說,也可以在合適的地方設立一面「塗鴉牆」,讓遊客自由發揮,就和廈大的芙蓉隧道一樣,說不定會變成北大的新景點。另有一名學生表示,校內設一棵許願樹也行,這樣可以供來此遊玩的學子許願。

  從香港來北京旅遊的鐘先生則對此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北京大學是教育聖地,應該對學生而不是遊客負責,留言區設立在未名湖畔會破壞其原有的古色古香的氛圍。北京大學的劉同學也並不贊同,他對記者說,現代媒體提供了更有益的傳播方式,設立專門的留言區會帶來管理困難,如果設立的話最好徵求一下全校師生的意見。

  本組文並攝/見習記者 董鑫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北大未名湖到底淹死過多少人?
    關於北大未名湖的靈異故事特別多,而且眾說紛紜。不少大學裡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靈異事件」,北大也不例外。但是,北大裡面還是有一個地方,不時會傳出讓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來,那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未名湖。從北大立校到現在,它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的損毀和人為改造,所以關於它的靈異故事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 掉進未名湖後,如何成為網紅
    北大青年 / 此間作為北大校團委和校學生會主辦的微信公眾號,北大青年和此間,無疑具有很廣泛的傳播度,對於成為網紅有很大幫助。而且敏銳的選題能力,也讓這兩個媒體成為了網紅鑑定器,如果沒有被北青和此間約過採訪,那你也與北大網紅這個標籤無緣。11月的某一天,新生小趙成為了2018年冬天第一個掉進未名湖的人。
  • 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魏名湖:未名湖畔好讀書,魏名湖應好讀書
    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魏名湖:未名湖畔好讀書,魏名湖應好讀書 2020-12-22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謠隱士許秋漢:曾是北大最酷文藝青年,北大人至今唱他寫的歌
    在沒有校歌的北大,這首誕生於25年前的《未名湖是個海洋》被無數北大人視為另一種代表歌曲。在文藝青年扎堆的燕園,它的作者許秋漢已經是個傳說,人們唱他的歌,說起他的名字,仿佛就能相約通往歌中所唱的「讓那泓靜靜的湖水永遠明亮」的精神世界。歲月忽已晚,如今的許秋漢,從當年桀驁的草坪歌手變為《博物》雜誌主編,沉醉花鳥蟲魚之間,二十年不再寫歌,成了一個民謠隱士。
  • 北京大學的未名湖和博雅塔故事:北大師姐,生了一對龍鳳雙胞胎!
    睡在我上鋪的北大師姐,生了一對龍鳳雙胞胎,而且是中法混血,兩位孩子的小名就叫做未名和博雅,來紀念在北京大學的甜美戀情。是呀!北京大學的未名湖和博雅塔創造了很多美麗而暖心的故事,縈繞心間!睡在我上鋪的北大世界,和我情同姐妹,她的先生是法國人。當然,在北大讀書的時候,她的先生還只是她的男朋友而已。所以,他們之間的語言溝通一直是用英語來交流。但是,我大師姐主修的第一外語是俄語,所以,她的英語寫作不是特別的擅長。而我的第一外語就是英語,而且堅持做一些兼職英語翻譯工作,這下我可就幫上了大師姐的忙。
  • 121歲的北大正青春!四代人同唱這首歌
    猛戳視頻,看最青春的北大人!未名湖畔,千餘名師生揮舞著手中的國旗幾百位旗手環湖奔跑,用手中的紅旗擺出了心形圖案,未名湖成了一顆紅心看啊幾百位旗手正在奔跑躍動的紅旗穿梭在林廊將未名湖圍成一顆紅心祖國各地的北大人合唱最後北大師生高喊紅旗掩映久久迴蕩在未名湖畔聲音直衝九霄
  • 【畢業季·畢業感言】道不盡我與北大光華
    2014級本科2班全體畢業生未名湖畔又迎來了蟬鳴的季節,我們即將離開燕園走向新的徵途。感謝四年來給予我們教導的老師,感謝一路同行的同學,我相信相遇相伴的歲月會成為我們終生難忘的寶貴經歷。四年以來,我們有對未來的無限暢想,也曾有過失落和迷惑。
  • 2017和《讀者》一起去北大——追夢北清夏令營金昌專場開始報名啦!
    你是否憧憬,未名湖畔的懇談,博雅塔側的朗朗書聲,百年講堂的人生哲語,沈從文看過的景,徐志摩讀過的書,曹文軒聽過的課,水木清華裡的別樣年華……是時候出發了,去埋下理想的種子, 這個夏天,不要再猶豫,讓我們在金城集結,從黃河出發,一起成長,一起追夢,用心丈量夢想到未名湖的距離,感知水木清華的深厚底蘊,讓我們從這裡開始自己的夢想之旅!Let's go! 少年!
  • 館藏分享 《北大回憶》
    1998年返回雲南,致力於「國立西南聯大」歷史資源的搶救、整理、與傳播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說《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改編為電影《青春祭》;小說《唱著來唱著去》;散文集《北大才女》;回憶錄《中國布衣》;評論集《張曼菱評點〈紅樓夢〉》;電視紀錄片《西南聯大啟示錄》;音像製品《西南聯大人物訪談錄》;史話《西南聯大行思錄》。
  • 人物 何志雄:北大最有風度的精神布施者——洪君彥
    一九九七年我回到香港,開始每年與退休後的洪老師和師母吃飯,一起參加香港北大同學會,每年一二次,長達十多年。四年前,洪老師要出《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後》的第二版,問我能不能寫一篇文章,我那時白天從商很忙,晚上又要研究和寫作到十二點半到一點。問能否寫一首詩,師母說可以。我就寫了一首「北大最有風度的男人」。
  • 北大微博直播未來你好畢業典禮 鍾南山寄語2020畢業生
    鍾南山寄語2020畢業生北大原創歌曲《致敬!逆行者》7月2日上午,北京大學舉行「未來你好畢業典禮」,在未名湖畔、靜園草坪、百年講堂廣場等燕園地標處設9大會場,邀請所有畢業生相聚雲端,共享難忘畢業時刻。畢業60年的北大校友鍾南山寄語畢業生:「大學畢業,是一個階段學習的句號,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我現在也在學習。
  • 「感謝貧窮」的河北女孩王心儀 在北大的生活
    王心怡在2018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績,被北大中文系錄取。這是2018年7月29日,高考後的王心儀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做輔導員。當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時,王心儀還隻身一人在保定某教育機構做輔導員。王心儀從去年9月開始了在北京大學的學習生活。現在她在北大的第一個學期馬上就要結束,現在的她怎麼樣了?
  • 又一「少年天團」誕生,全部來自北大,地表最強,不接受反駁!
    眾所周知,入選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名單的同學是可以保送清華、北大的,這5名同學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保送進入了北大。在2019年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孫睿成績最好排名第三,張意飛次之排名第四,李世昌第五,韓永琰和歐陽霄宇分列第八和第十六。
  • 把擔當寫在大地上——北大第二期「薪火班」紀事
    從未名湖畔到城鎮鄉野,有這樣一群北大畢業生,他們將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赤子情懷寫在了廣闊的中華大地。10月12日—18日,來自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71位優秀北大選調生齊聚博雅塔下。「北大是我們魂牽夢縈的地方,這寶貴一周也是我們經歷社會淬鍊後,再回母校難得的讀書時光。」來自大江南北的選調生回到母校後,激動溢於言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與學員親切交流,勉勵這些紮根基層、不畏艱難的年輕奮鬥者。一周時間,所有學員在向老師的請教中、與朋輩的切磋中有所啟發、有所感悟。
  • 北大圖書館東樓今日開放
    編者按人人談起燕園名勝總有「一塔湖圖」之說博雅塔下、未名湖畔圖書館巍然屹立這是「一塔湖圖」的最後一景是北大師生的精神殿堂有了它「一塔湖圖」遂成華章點擊視頻,走進北大圖書館東樓今天上午十點北京大學圖書館東樓全面重啟讓我們與它重逢道一聲「別來無恙」!
  • 現實版「掃地僧」:北大學霸保安隊,20年500多人考學深造,上演「群體逆襲」
    甘相偉在高考過後,無法繼續學業,但從小喜愛文字的他,一直嚮往著美麗的未名湖畔,所以在畢業之後,他就毅然地辭了在廣州有著豐厚待遇的工作,來到北京,來到了眷戀依舊的未名湖畔!2008年,甘相偉進入北京大學平民學校學習,並錄取為北京奧運會安保志願者,同年參加成人高考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成功獲得了與北大學子同臺的機會。在北大這幾年,他讀書寫作,寫儘自己的心路歷程和奮鬥痕跡,並於2012年出版了一本書《站著上北大》,講述了在北大當保安、聽講座、學習生活的經歷與感受。這也開創了市場上保安出書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