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一步步來襲,未名湖上也結了一層薄薄的冰。在這萬籟俱寂的冬天,朋友圈裡卻偶爾有一兩聲咕咚聲,劃破冬月的沉默。那是又有人墜湖了。
北大學生墜湖,大抵分三種情況。一是南方人沒見過世面,迫不及待想感受站在冰上的感覺;二是東北人高估了北京的寒冷,以為沒事,結果支撐不住;三是想紅想瘋了。
掉進未名湖的傳說,只是零零散散地在圈子裡面流轉,而想要成為真正的網紅,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校園媒體的包裝。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演示一下,不同的校園媒體,如何把那些掉進未名湖的人,包裝為網紅。
北大青年 / 此間
作為北大校團委和校學生會主辦的微信公眾號,北大青年和此間,無疑具有很廣泛的傳播度,對於成為網紅有很大幫助。
而且敏銳的選題能力,也讓這兩個媒體成為了網紅鑑定器,如果沒有被北青和此間約過採訪,那你也與北大網紅這個標籤無緣。
11月的某一天,新生小趙成為了2018年冬天第一個掉進未名湖的人。這一新聞被兩個編輯部知曉,迅速派記者約見了小趙。雙方交談甚歡,於是準備以小趙的故事展開創作。
按照北青的習慣,標題除了欄頭,基本是兩段式,而且題目的文學性較強。小趙墜湖,可取標題為《人物 | 新生小趙: 跳最冷的湖,過最失敗的大學》
而此間則不一樣,他們的的標題則習慣一段,且習慣以《XX的XX》為題,比較具體。於是,此間編輯部將標題定為《2018年的第一個墜湖者 | 此間·人物》
雖然兩個媒體在標題上有所不同,但雙方行文的套路,有一些相似之處。
從開頭來說,必須給一個場景特寫。
2018年11月最後一天的下午4點,中文系新生小趙正騎車繞著未名湖轉圈,積攢體育課鍛鍊裡程。路過花神廟山門時,他聽見稀稀拉拉的幾個遊客在說,未名湖已經結冰了。小趙用腳剎住單車,抬頭一看,原來湖面上已經結了一層晶瑩的冰。此時內心充滿驚訝的小趙想不到,一分鐘後,他將成為2018年冬天,北大第一個掉進冰窟窿裡的人。
而在後續的展開裡,這兩個媒體都喜歡採用三段式的寫作格式。簡單來說,就是三個小標題,分別引出三塊內容。第一部分,描繪事件;第二部分,深層原因;第三部分,展望未來。
墜湖
「聽見撲通一聲,還以為我兒子在往冰面上扔石頭。看見冰窟窿裡鑽出個人頭,我才知道有人掉水裡了。」那天在未名湖邊參觀的李鳳英女士,向記者描述了小趙墜湖的瞬間。據李鳳英介紹,小趙墜湖的地方,位於花神廟邊,水不深,等遊客反應過來有人掉下去的時候,小趙半個身子已經往上爬了。
「我單純覺得好奇,現在想想,太衝動了,也有點後怕。」小趙說,自己的室友來自哈爾濱,說過冬天松花江上能開車。自己以為北京和哈爾濱都是北方,上去走走應該沒問題。沒想到,左腳踩上去,右腳剛離地,自己就掉進湖裡了。
小趙說,水雖然很淺,但是掉進湖裡讓他感覺「猶如針扎」,在深冬季節,他不得不穿著沾滿湖水的溼衣服,一個人跑回宿舍。等到了宿舍,衣服上已經結了一層冰碴。
情結
小趙是廣東人,在他人生的前18年,只在2008年初見過雪,那是一場自然災害。對小趙而言,冰雪作為浪漫的意向,只出現在文學想像裡。
十年後的2018年,小趙高考後,同時接到了復旦和北大兩所高校的邀請。復旦給出的條件無疑是誘人的,一個經管實驗班的名額,分流的時候還能適當「照顧」。而北大,則只能服從調劑,去文史哲或者考古這樣的專業。
「去北大!」小趙毫不猶豫地作出了選擇。
1983年,小趙的媽媽還是一個少女,那時候她在鄰居家的電視裡聽到一首歌,名字叫《我愛你,塞北的雪》。2012年,當時唱歌的女歌手,已經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小趙媽媽的孩子,剛好上初中。那是,他還沒有見過塞北的雪。
小趙聽媽媽唱起這首歌,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去北方,看一次雪。
從那時開始,小趙的歌單裡,多了一首《我愛你,塞北的雪》,而在他床頭,也一直貼著兩頁A4紙,上面列印著田曉菲《十三歲的際遇》。
「我不後悔,這次墜湖,是浪漫的嘗試。」小趙說,掉進湖裡的經歷,讓他實現了一直以來的願望,雖然有點狼狽。
未來
但遺憾的是,小趙雖然在身體上與未名湖水親密接觸,在生活中,卻與這所一流大學格格不入。「我感覺很抽離。」小趙感慨。
剛剛結束的期中考,小趙現代漢語只拿到了56分,是班級裡唯一一個不及格的中國學生。本想忘掉煩惱,和同學吃雞,沒想到落地被機器人打死,從此以後大家都不願意和他玩。於是他抱著失敗的心態去了中文男足,沒想到球隊居然贏球了,勝利的掌聲都獻給了發揮好的人。
這一次墜湖的經歷,讓他想起了《十三歲的際遇》裡的那句話,他已經背的滾瓜爛熟:「我是一隻不系之舟,曾經那樣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裡,但我的心無時無刻不在嚮往大海的波濤。」
小趙在未名湖的懷抱裡待過片刻,感受到的只是冰冷。未來的波濤在何方,他此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過,選擇在北青和此間成為網紅,有一些局限性。雖然閱讀量不錯,但拖稿是常態,小趙的採訪內容,預計將在2019年冬天才能發布。
數院學生會
數院學生會,憑藉《戀愛分析》,奠定了在北大新媒體圈的江湖地位。通過數院學生會公眾號成為網紅,也是一種可取之策。
而且,數院似乎已經多年蟬聯「冬季未名湖首墜」頭銜,對這一素材的把控能力應該不俗。數院新生小劉近日落水,阿捷接到了寫作任務,於是創作了一篇《落水分析》
定義1.1 掉進未名湖是指身體有效部位①接觸到未名湖水。
① 和足球裡的身體有效部位對比,手伸出去是不算越位的。所以在未名湖裡洗手、洗腳、洗臉、洗頭也是不算掉進未名湖的。
定理(未名湖基本定理):如果一個人掉進未名湖,那麼他一定會被至少一個人知道。
證明:設小劉掉進了未名湖,分情況討論。
a 小劉沒能從未名湖出來,那麼顯然他會被至少一個人知道。
b 小劉從未名湖裡出來了,那麼易證他會被至少一個人知道。
綜上,小劉會被至少一個人知道。
定義1.2 如果一個人被10000人次知道,那麼他就成了網紅。不要問為什麼,反正是定義的。
定理(網紅定理):如果某個人被10000個人知道,或者被10000次知道,那麼他就成了網紅。
證明:定理1.2的證明留給讀者。
已知:此時未名湖邊有5000人,新生小劉想成為網紅,求小劉需要掉進未名湖的次數。
解:2次。
定理(中文男足傳播定理):消息的傳播速度到某個時間點t0之後下降,且從t0開始傳播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且反比例係數為t0時刻知道信息人數的2倍。
證明:胡老師根據自己運營公眾號多年的經驗編出來的,沒法證明。如圖為胡老師提供的某篇17點整發出的微信文章的閱讀量數據,供讀者驗證。(22點之後胡老師去過夜生活了,沒有記錄閱讀量)
公眾號閱讀速度在推送後的變化函數
已知:新生小劉想通過掉進未名湖成為網紅,流程如下:到達未名湖後,稍作熱身,跳入未名湖,之後被打撈上岸,在岸上調整片刻和返回寢室。假設他到達寢室時他掉進未名湖的信息傳播得最快。
(1)如果小劉回到寢室時共有400人知道小劉掉進未名湖,那麼他何時能成為網紅?
(2)如果小劉想在5小時內成為網紅,則他回到寢室時需要至少有多少人知道?
中文男足
如果有人不慎掉落湖中,中文男足願意以專題報導,一定寫的還比較有意思。但這篇文章的本意,一個目的是編排一下北大幾個新媒體大號,另一個目的就是宣傳一下我們的活動。
目前,中文男足通過公眾號宣傳,已經培養出了一大批喜聞樂見的校園人物。在12月16日(周日)晚7點,邱德拔體育館多功能廳,中文系新年晚會將舉辦。
屆時,鄧香蘭、餘栢耀、新生小王等人將悉數到場,並表演節目。也許你們錯過了看我們踢球,但應該不會錯過我們講段子。
歡迎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