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醫科大學的逆襲
曾幾何時,武漢大學當年在合校大潮中錯失和同城同濟醫科大學合併的機會,促成了華中科技大學的崛起,讓純工科的華中理工大學變為綜合實力與武漢大學相比的綜合性高校。其中同濟醫科大學比當時湖北醫科大學要強很多,然而時過境遷,2019年在新的醫學M9高校中,武漢大學醫學院竟然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站在了一起,湖北醫科大學藉助武漢大學強大的綜合學科實力,以及強大的校友團,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尤其是在優勢理科的帶動下,醫學發展呈現前沿的多學科交叉發展。2019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評審結束,武漢大學牽頭承擔的8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1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獲批,其中就有有6個屬於生物醫藥領域,凸顯武漢大學醫學院的強大實力,對比2019年的生物醫藥重大專項數量,武漢大學遠超華中科技大學。
珞珈山上有大師
2020年1月7~8日,武漢大學舉辦首屆索維奇國際分子科學論壇,促進武漢大學在分子科學及化學學科的發展,探討生命科學、醫學、材料、化學等多學科的交叉發展,本次論壇是由武漢大學索維奇國際分子科學研究中心主辦。武漢大學索維奇國際分子科學研究中心是以法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讓·皮埃爾·索維奇教授命名的研究機構,也是是武漢大學首個以諾貝爾獎獲得者命名的研究中心。在藉助武漢大學強大校友團的鼎力支持下,武漢大學校友為武漢大學短時間內就湊夠了5億元的人才基金,延續珞珈山上有大師的傳統。
高端前沿開放的多學科中心
武漢大學作為民國四大高校之一,深厚的學術底蘊讓武漢大學可以把一所普通的醫學院提升至全國一流,這和武漢大學國際化的發展模式有很大關係,例如武漢大學利用暑期開展的第三學期的國際課程,引進全美頂尖高校的教授來武漢大學進行授課和交流,提升武漢大學師生的國際視野性,2019年成立的索維奇國際分子科學中心就是第三學期國際課程的衍生,索維奇國際分子中心是一個匯聚多學科的跨學科交流中心,同時該中心也面向全球開放,備受世界多名諾貝爾獎科學家的讚譽,未來的醫學發展趨勢就是多學科交叉發展,在武漢大學強有力的支持下,未來武漢大學醫學院將有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媲美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