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美麗長興館原創圖文分享平臺
歡迎添加關注隨時閱讀品評
歡迎在文章底部寫留言交流互動
歡迎後臺互動向我們投稿
今年的天氣,真是熱的可以。時間長,氣溫高。直至寒露,才有點秋天的涼意。
在姍姍來遲的秋涼裡,我為老伴過71歲的生日。
雖然早就知道這一天兒孫們都沒有空,我還是一大早就到城南農貿市場買了排骨、鯿魚、肉……
似乎只有這樣,才算盡到了一個家庭主婦的職責。
說實在的,如今吃什麼都無所謂,只是想尋個機會,與孩子們聚一聚,嘮嘮嗑。
想讓他們如《常回家看看》歌詞所云: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
人家的一大家子,如今已是三個小家庭。
除了逢年過節和兩老的生日,聚在一起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數。
三代九口,只有我們老兩口和小仔仔是閒置人員。
兒孫們都忙得不亦樂乎,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5個半月的小仔仔也到外婆家去了。
清晨,還沒有下夜班的大兒子和在湖南工作的小兒子分別與我們視頻,對不能前來為父親祝壽表示歉意,並為父母送上他們全家的祝福。
孫女孫子也祝福爺爺奶奶,並表示遺憾,他們要上課。
兒孫們的禮節禮貌,我們感到很欣慰。
我對他們說:老人不在乎你們的紅包,你們的健康平安快樂和家庭的和睦,就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生日禮物。
新疆的朋友孫老師也發來微信:「祝邵老師生日快樂,身體健康,開心每一天!」
一年裡,這個老妹要送上兩次祝福:古歷和陽曆,真是個有心人。
萍鄉的風俗,生日只能推後,不能提前。雖然我們老兩口都不是萍鄉人,但入鄉隨俗,只有我代表全家陪老伴過生日了。
他提議進館子,我沒有異議。他過生日聽他安排,高興就好。所購食材,全部放進冰箱。找個雙休日,再聚。
在萍水河畔的半島漁莊,我們點菜慶生。在精緻的點菜單上,翻來覆去,竟然找不出我們需要的菜餚。
不是嫌貴,也不是菜不合意,而是,兩人牙齒不行了,嚼不動了,既啼笑皆非又有點傷感。
老伴沒有戴老花鏡,好大的字都看不清。我對服務員說:「不看菜單了,你就介紹軟的,有辣味的吧。」
我們點了小盤的香絲荔浦芋、野山椒魚頭和海帶。我還特意點了一份長壽麵,服務員說:「麵條可以不用單點,待會剁椒魚頭會搭一份麵條。」
老伴要一份芋頭湯,服務員又說:「會不會與荔浦芋雷同了,都是芋頭。」還說:「先點兩個嘗嘗,不夠再點。」這麼為顧客考慮的服務員,真是少見,我對美女頓生好感。
不一會,服務員將熱騰騰的香芋送上桌,香噴噴的。雖然是小盤,但分量足夠。一大盤的剁椒魚頭,多的有點讓人望而生畏。
老伴酒量一直不錯,因為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我一直控制他喝酒。但今天心情舒暢,又是他的生日,我說:「喝點酒吧?」
「行!」服務員問都不問,立馬拿了一瓶2兩5的勁酒。
也許因為我們是老人家,怕我們喝過量,才趕緊先發制人般的拿一小瓶酒,好善解人意的姑娘。
一瓶酒正好兩杯,我祝老伴生日快樂,健康長壽,他笑盈盈地說謝謝。今天是他第二次說謝謝啦。早上起床,我說生日快樂,他眼都沒有睜開,就回了一句謝謝。
老伴雖說已經年過古稀,依然是滿頭粗粗的濃髮,儘管黑白參半。喝了點酒,更是紅光滿面,他喝酒上臉。
每次家庭聚餐,喝酒都是我和老伴唱主角。大兒子滴酒不沾,小兒子能喝,但在家裡,他不會喧賓奪主。
年輕的時候,我們常常兩人對酌,生活充滿了情趣。並且,在端午節前夕,隨他上山挖草藥,曬乾泡酒。
在葡萄上市的季節,自己做葡萄酒。最多的一次,做了八十斤,送給親朋好友,請朋友同學來家暢飲。還教會了不少做葡萄酒的徒弟。
年輕真好,想想都愜意。後來,他檢查出有高血壓,我們也就不再開懷暢飲。至今,家裡都有炮製多年的藥酒。
情趣可以轉移,健康最重要。如今,我們共同的興趣是旅遊,寫作。
前些年,到外省外地遊玩。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的不支,近幾年,我們就近旅遊,萍鄉也有不少好地方。將所見所聞,見於媒體,讓大家分享我們的歡樂,共享愉悅。
兩個酒杯輕輕一碰,不由讓我回想起我們的異地戀。
剛結婚,我們分居湘贛兩地。每年在我過生日時,他都會親手做一件小禮物送給我:不鏽鋼的小鉤針,家用小鐵錘,煤油爐……
他心細,不像我大大咧咧。做出來的物件精細漂亮,讓我的同事和朋友們讚嘆不已。老伴生日,讓我有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攜子之手 ,與子偕老。前幾年,我們度過了紅寶石婚,我感慨頗深地寫下了感想《攜手40年》。似乎還沒有多久,馬上又要迎來45年的藍寶石婚(青玉婚)。
只要熱愛生活,平民百姓的生活,一樣可以很幸福。
有孩子們和親朋好友的祝福,有生活的情趣,老伴的生日,儘管只有兩個人慶生,我們依然很開心。
作者:羅雁萍,令人尊敬的孩奶奶,熱愛生活,記錄人生,四十年堅持業餘寫作,從中收穫良多樂趣與朋友。
如果您也喜歡寫作,歡迎您向我們投稿,讓更多的人看到您的文章,分享您的故事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