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老伴祝壽

2021-02-27 美麗長興館

歡迎來到美麗長興館原創圖文分享平臺

歡迎添加關注隨時閱讀品評

歡迎在文章底部寫留言交流互動

歡迎後臺互動向我們投稿


今年的天氣,真是熱的可以。時間長,氣溫高。直至寒露,才有點秋天的涼意。

在姍姍來遲的秋涼裡,我為老伴過71歲的生日。

雖然早就知道這一天兒孫們都沒有空,我還是一大早就到城南農貿市場買了排骨、鯿魚、肉……

似乎只有這樣,才算盡到了一個家庭主婦的職責。

說實在的,如今吃什麼都無所謂,只是想尋個機會,與孩子們聚一聚,嘮嘮嗑。

想讓他們如《常回家看看》歌詞所云: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

人家的一大家子,如今已是三個小家庭。

除了逢年過節和兩老的生日,聚在一起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數。

三代九口,只有我們老兩口和小仔仔是閒置人員。

兒孫們都忙得不亦樂乎,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5個半月的小仔仔也到外婆家去了。

清晨,還沒有下夜班的大兒子和在湖南工作的小兒子分別與我們視頻,對不能前來為父親祝壽表示歉意,並為父母送上他們全家的祝福。

孫女孫子也祝福爺爺奶奶,並表示遺憾,他們要上課。

兒孫們的禮節禮貌,我們感到很欣慰。

我對他們說:老人不在乎你們的紅包,你們的健康平安快樂和家庭的和睦,就是送給我們最好的生日禮物。

新疆的朋友孫老師也發來微信:「祝邵老師生日快樂,身體健康,開心每一天!」

一年裡,這個老妹要送上兩次祝福:古歷和陽曆,真是個有心人。

萍鄉的風俗,生日只能推後,不能提前。雖然我們老兩口都不是萍鄉人,但入鄉隨俗,只有我代表全家陪老伴過生日了。

他提議進館子,我沒有異議。他過生日聽他安排,高興就好。所購食材,全部放進冰箱。找個雙休日,再聚。

在萍水河畔的半島漁莊,我們點菜慶生。在精緻的點菜單上,翻來覆去,竟然找不出我們需要的菜餚。

不是嫌貴,也不是菜不合意,而是,兩人牙齒不行了,嚼不動了,既啼笑皆非又有點傷感。

老伴沒有戴老花鏡,好大的字都看不清。我對服務員說:「不看菜單了,你就介紹軟的,有辣味的吧。」

我們點了小盤的香絲荔浦芋、野山椒魚頭和海帶。我還特意點了一份長壽麵,服務員說:「麵條可以不用單點,待會剁椒魚頭會搭一份麵條。」

老伴要一份芋頭湯,服務員又說:「會不會與荔浦芋雷同了,都是芋頭。」還說:「先點兩個嘗嘗,不夠再點。」這麼為顧客考慮的服務員,真是少見,我對美女頓生好感。

不一會,服務員將熱騰騰的香芋送上桌,香噴噴的。雖然是小盤,但分量足夠。一大盤的剁椒魚頭,多的有點讓人望而生畏。

老伴酒量一直不錯,因為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我一直控制他喝酒。但今天心情舒暢,又是他的生日,我說:「喝點酒吧?」

「行!」服務員問都不問,立馬拿了一瓶2兩5的勁酒。

也許因為我們是老人家,怕我們喝過量,才趕緊先發制人般的拿一小瓶酒,好善解人意的姑娘。

一瓶酒正好兩杯,我祝老伴生日快樂,健康長壽,他笑盈盈地說謝謝。今天是他第二次說謝謝啦。早上起床,我說生日快樂,他眼都沒有睜開,就回了一句謝謝。

老伴雖說已經年過古稀,依然是滿頭粗粗的濃髮,儘管黑白參半。喝了點酒,更是紅光滿面,他喝酒上臉。

每次家庭聚餐,喝酒都是我和老伴唱主角。大兒子滴酒不沾,小兒子能喝,但在家裡,他不會喧賓奪主。

年輕的時候,我們常常兩人對酌,生活充滿了情趣。並且,在端午節前夕,隨他上山挖草藥,曬乾泡酒。

在葡萄上市的季節,自己做葡萄酒。最多的一次,做了八十斤,送給親朋好友,請朋友同學來家暢飲。還教會了不少做葡萄酒的徒弟。

年輕真好,想想都愜意。後來,他檢查出有高血壓,我們也就不再開懷暢飲。至今,家裡都有炮製多年的藥酒。

情趣可以轉移,健康最重要。如今,我們共同的興趣是旅遊,寫作。

前些年,到外省外地遊玩。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的不支,近幾年,我們就近旅遊,萍鄉也有不少好地方。將所見所聞,見於媒體,讓大家分享我們的歡樂,共享愉悅。

兩個酒杯輕輕一碰,不由讓我回想起我們的異地戀。

剛結婚,我們分居湘贛兩地。每年在我過生日時,他都會親手做一件小禮物送給我:不鏽鋼的小鉤針,家用小鐵錘,煤油爐……

他心細,不像我大大咧咧。做出來的物件精細漂亮,讓我的同事和朋友們讚嘆不已。老伴生日,讓我有了太多美好的回憶。

攜子之手 ,與子偕老。前幾年,我們度過了紅寶石婚,我感慨頗深地寫下了感想《攜手40年》。似乎還沒有多久,馬上又要迎來45年的藍寶石婚(青玉婚)。

只要熱愛生活,平民百姓的生活,一樣可以很幸福。

有孩子們和親朋好友的祝福,有生活的情趣,老伴的生日,儘管只有兩個人慶生,我們依然很開心。

作者:羅雁萍,令人尊敬的孩奶奶,熱愛生活,記錄人生,四十年堅持業餘寫作,從中收穫良多樂趣與朋友。

如果您也喜歡寫作,歡迎您向我們投稿,讓更多的人看到您的文章,分享您的故事和心情。

相關焦點

  • 石家莊「親愛的路人」為百歲老人祝壽
    老人一生無兒無女 但她遇到了太多「親人」大家為老人祝壽。記者張海強 攝□記者 李兵省會一位老太太一生無兒無女,老伴也已早早離世。但是,她卻有很多勝似親人的「路人」。1月9日,是這位老太太100周歲的生日,這些「親愛的路人」集體來到家中,為老人送上了生日祝福。1月9日一大早,住在省會支農路59號院的張愛珍老人起床後,穿上了一套紅色的新棉襖。老太太精神頭特別足。這天是她100周歲的生日。「張奶奶,這是送給您的蛋糕,一會兒還有很多好吃的要拿過來!」
  • 冬日溫情:老人八十大壽 醫務人員溫馨祝壽
    周爺爺的女兒向鄧主任說明情況來自道縣的周老因前列腺增生入住該院冷水灘院區泌尿外科,今天老人八十歲大壽,子女遠在外地,加上工作繁忙無法前來祝壽。人生八十古來稀,該科主任鄧若平得知情況後,綜合考慮到周老的治療需要以及心理需求,決定為老人過一個別樣的生日。
  • 黎川往事老伴與兒孫們生活二三事
    2013年10月,操勞了一輩子的老伴,終於病倒了。這次病的不輕,老伴住進了北京醫院做一次手術。2014年2月27日,老伴第二次去北京做手術,這次是做左肺病灶切除手術。上午8點40分老伴進手術室,到下午1點20分,手術才結束,醫生告訴家屬手術成功,並說老伴很堅強,我很感激醫生。28日中午11時左右老伴由重症監護室推入普通病房。
  • 過生日和祝壽雖是一個意思,但「祝壽」卻決不能對年輕人說
    把「壽」推為「五福」之首。正是在這種人生觀的指導下,從古至今人們十分重視各種追求和祝願長壽的活動,由此也就產生了祝福長壽的禮儀。這種禮儀大都是在老年人的生日時舉行的,當地稱之為「祝壽」、「拜壽」、「賀壽」、「慶壽」、「做壽」、「過好日子」從上述傳統觀念出發,把幼、少、青、壯年的生日禮儀,叫做「過生日」,而不能叫做「祝壽」,俗以為這樣叫了是會「折壽」、「短命」的。
  • 畢業48年川師校友們返校為老師祝壽
    08:40,72級三個班的同學代表就開始在校友之家門前樹下開始練習演唱歌曲《老師我想您》,準備在高永康先生來到現場後集體合唱。09:00,高永康先生在校友攙扶下蒞臨活動現場,已在門口列隊歡迎的全體校友代表紛紛鼓掌和搶先問候,會場響起了《老師我想您》的溫馨音樂聲,歌詞「老師我想您!
  • 汪小菲凌晨連發三條微博,一條為丈母娘祝壽,二條思念女兒
    但是這次卻不同,因為特列原因,汪小菲不得不離開家較長時間,9月10日凌晨,離開家人獨自在外的他連發三條微博,一條為丈母娘祝壽,二條思念女兒,看來他真是女兒奴沒錯了。9月10凌晨2:10,大家都已熟睡,但是汪小菲此時卻上線了,他更新了微博動態,寫道:今天我丈母娘生日,我老婆的媽就是我媽,祝您開心快樂。今天和老婆通電話,她也特別開心,好好的,家裡美美的。想你們了!
  • 汪小菲凌晨連發三條微博,一條為丈母娘祝壽,二條思念女兒
    但是這次卻不同,因為特列原因,汪小菲不得不離開家較長時間,9月10日凌晨,離開家人獨自在外的他連發三條微博,一條為丈母娘祝壽,二條思念女兒,看來他真是女兒奴沒錯了。,我老婆的媽就是我媽,祝您開心快樂。,9月10日是大S的媽媽小梅的生日,身為女婿的汪小菲雖然遠在外地,但是他仍然記得這個特別的日子,所以才會在凌晨發文為丈母娘祝壽。
  • 我要給老伴有個交待
    老頭說,我叫王建新,住在竹谿縣水坪鎮的集鎮上,今年已經八十歲了,有兩個子女王明和王娟都住在縣城,我的孫子都成家了;因老伴2000年去世,三年後才找現在的老伴付某,我們再婚登記後,倆人在一起有十多年了,生活全靠老伴照顧,我是退休職工,基本生活沒問題,兩個兒女也沒管過我們倆老,現在老房子破爛不堪,也影響集鎮面貌;所以我找到水坪鎮政府批准拆舊建新,這是老土地使用證複印件,土地部門批准的準許建房通知書
  • 70歲老人哭訴:兒女不孝,為躲避他們,我帶老伴遠走他鄉
    年輕的時候,一直覺得孩子多是福氣,我和老伴就一口氣生了六個孩子,就算那時候窮的都吃不上飯,我和老伴還是努力幹活,把幾個孩子拉扯長大。 6個孩子,3個兒子,3個女兒,為了他們,我和老伴吃了不少苦,好不容易等他們長大了,我以為我們可以享享清福了,可是事與願違。
  • 小議《群仙祝壽圖》
    ~原創文章,引用務請註明出處~《元畫全集》日本卷收錄了一件私人藏傳顏輝《群仙祝壽圖》,其題材指向後世頗為流行的「八仙祝壽」主題,但在表達方式上卻獨闢蹊徑走了含蓄內斂路線
  • 老伴愛操心——我的人生記憶(136)
    頭一天去接小孫女,兒媳電話讓順便給上初中的甜甜(大孫女)買份早點,這就挑動了老伴的神經:「俺怎忘這事了,兒媳摟孩子也不能起早做飯,我在家早起一會兒給做好帶過去不就省事了?給甜甜買,他倆大人吃啥?聽說小冰(兒子)平常就很少吃早飯,那哪能行?從明天起,他們的早飯俺擔當下來。」老伴坐在我騎的電動三輪車上一路跟我叨咕。
  • 80歲的生日,60個「兒子」趕來為她祝壽!
    9月20日是泰州姜堰籍烈士王志池的母親張存蘭的80歲大壽當天,王志池生前的近60名戰友趕來為老人祝壽王志池1982年10月份應徵入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自衛反擊戰中不幸犧牲。在王志池母親80歲壽辰到來之際,戰友們從天南地北專程趕到淤溪鎮潘甸村,為烈士的母親祝壽。「今天烈士母親80歲,我們都是母親的兒子,今天泰州的戰友,包括我們姜堰的部分戰友,都一同去為老母親祝賀80壽辰,我們的心情比較開心又比較沉重。」王志池生前的戰友遊冬林說。
  • 從唐詩中走出的祝壽小詩
    祝壽詩之一:天上雲縹緲,王母送蟠桃。花在酒間俏,壽王樂逍遙。祝壽詩之二:一念天恩澤,再念地恩厚。 相親無窮遊,共祝父年久。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 ​我與老伴的異曲同工
    偶得老伴胡謅之順口溜若干,聯想多多。凡四十年的日月,抹平了自我,豈料平素以應聲蟲戲稱的老太太卻老年來了興致,也做起了文章。我亦起了筆癮予以評論。權當修身養性。時下以晨練、養花、弄鳥為時髦,我們卻異曲同工。她多寫我多評,妻唱夫隨,應作品而評之,各得其所,同喜同樂。
  • 欣賞祝壽圖,把最好的祝福送給你~
    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表達美好和祝福的祝壽圖也就應運而生。今天,小編找來五幅祝壽圖,一起來欣賞吧!這是任伯年在1881年受一富商委託所作的祝壽圖。作者選用了《莊子·天地》中的歷史典故,以「三多」寓意多福、多壽、多子。任伯年 《華祝三多圖》此畫署款:「萬福來朝。雍正四年十月三十日,臣陳枚恭畫。」
  • 胡歌為英女王祝壽 作為上海旅遊形象大使用英語介紹家鄉
    但女王當天穿的綠色外套卻被外國網友玩壞了……而當你還在女王的綠色外套時,你知道胡歌去倫敦為英女王祝壽麼!12日,胡歌是作為上海旅遊形象大使的身份出席活動,據了解,胡歌將用流利的英語,向上海的姐妹城市倫敦介紹自己的家鄉。
  • 老伴,我想就這樣牽著你的手不放開
    我坐在店裡,啃著早餐,隔著玻璃看街上人來人往。撿垃圾的大爺準點出現在垃圾桶邊,他騎著一輛四輪車子,穿著看上去好久沒有洗了的灰色外套,車後是他的老伴,蜷縮著身子,無精打採。大爺跨下車,從車後拿出麻袋和鐵鉤,打開垃圾桶蓋,麻利地在裡面找著「有用」的垃圾。
  • 媽祖聖誕 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改在線祝壽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今年因疫情取消媽祖聖誕遶境,廟方為方便信眾向媽祖祝壽,推出「媽祖季祝壽祈福」在線祝壽活動,並免費提供1萬個公益名額給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希望藉由媽祖信仰力量安撫人心,共同度過此次疫情。
  • 合肥七旬老人為找老伴頻繁「相親」 年齡成為「攔路石」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喪偶、離異老人加入「相親大軍」,想為自己找個共度晚年的伴兒。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如今喪偶、離異老人徵婚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接近徵婚者總數的一半。但由於老年人婚戀要遭遇疾病、金錢、子女和傳統觀念等挑戰,「黃昏戀」的煩惱有點多。》》》
  • 成都大爺為臥病老伴堆小雪人送到床前
    成都大爺為臥病老伴堆小雪人送到床前 2021-01-09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