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詩中走出的祝壽小詩

2020-12-23 睢園竹筆

公公74歲大壽,寫兩首小詩,得到了婆婆的誇讚。詩一般,但可以和大家切磋一下創作靈感的來源。

祝壽詩之一:

天上雲縹緲,王母送蟠桃。

花在酒間俏,壽王樂逍遙。

祝壽詩之二:

一念天恩澤,再念地恩厚。

相親無窮遊,共祝父年久。

熟悉唐詩的朋友一定感覺到了李白的味道,就是李白的這首《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花在酒間俏」受李白《月下獨酌》中「花間一壺酒」的啟發。實在很喜歡這一句,花的清新伴著酒的芬芳,就像躺在大自然的懷裡,隨性自在。祝壽離不開酒,祝福離不開花,「俏」是為押韻,花與酒交相輝映,其樂融融。「花在酒間俏」雖然也是水到渠成的描述,但確實也拙劣粗笨。

「相親無窮遊」中「相親」來自《月下獨酌》中「獨酌無相親」。李白孤獨,無相親,而我們親朋齊聚,親人眾多;「無窮遊」來自「永結無情遊」,李白與沒有感知的月、影同遊,當然是無情感的,而我們眾親一起祝壽情意濃厚,只想沉醉在無窮的快樂中,「無情」變成「無窮」,所以「相親無窮遊」來自「獨酌無相親」與「永結無情遊」兩句的演繹。

「天上雲縹緲,王母送蟠桃」,靈感來自《西遊記》序幕裡雲霧繚繞,眾仙女飄飄然手舉蟠桃給王母祝壽的場景。小時候看過一直揮之不去的神仙今天又現身了。王母駕雲送蟠桃給人間的親人,自然是充滿了最好的長壽祝福。

「一念天恩澤,再念地恩厚」,既是人類對大自然的感激和敬畏,也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比天高比地厚的感激。

喜歡古詩詞給予的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唐詩,詩唐 ——與孩子讀《唐詩三百首》
    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聞一多我們中國素以「詩國」著稱於世。唐朝流傳下來5萬多首詩歌,成為詩歌發展史上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後人整理了許多唐詩精選本,其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風行海內外,與《詩三百》並駕齊驅,成為今人最珍視的文化遺傳。「三百首」只是個概數,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有310首詩。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唐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也是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唐詩風格各異,題材廣泛,展示了唐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唐代詩歌浩如煙海,唐代詩人群星璀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起源於古人在秋季對月亮的祭祀,在漢代時人們普遍開始過中秋節,但並沒有賞月、團圓的習俗,直到唐朝初年賞月、團圓才逐漸成為過中秋節會做的事,故而我們能看到唐代以前與中秋賞月有關的詩歌並不多,但是到了唐朝,我們就能在《全唐詩》中看到許許多多與中秋節賞月有關的作品
  •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
    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作者(編者):蒙曼 著出版單位: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4定價:內容簡介:     《四時之詩:蒙曼品*美唐詩》是著名隋唐史學者、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老師講解唐詩的首部作品,蒙曼老師帶你重返大唐,品讀最美唐詩。該書以古典24節氣和現代節日為切入點,帶領讀者在四季時令中閱讀精選的唐詩作品,品味唐詩的語言美、文學美,講述文化典故、進入詩人心境。
  • 陳尚君:《全唐詩》49403首,偽詩很多
    陳尚君舉例,唐詩中最有名的偽詩是傳為杜牧所作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他認為此詩寫於宋代,並非出自杜牧。原因有二:第一,杜牧文集及《全唐詩》中均沒有收入此詩;第二,唐人重視寒食節而宋人更重視清明節。「這首詩收於南宋中期兩種類書:《合璧事類》和《錦繡萬花谷》,但都沒說是杜牧所作。
  • 白居易一首絕美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
    (歡迎關注「文化點心鋪」:這裡沒有高深莫測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識。學無止境,每天陪伴!)眾所周知,繼杜甫、李白之後,唐代詩壇影響力最大的一位詩人就是白居易了。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白居易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 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更是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的佳句。如今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但卻鮮為人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的一首詩。可以說慈禧的統治硬生生的把大清滅亡時間推遲了足足將近30年,就連袁*世*凱、孫*中*山推翻清朝的統治也是在慈禧死後才成功的。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滕王閣詩》在唐詩中水平如何?
    眾人皆說沒有,如此三問之後,王勃提筆而成《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 自流。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詩,詩情畫意,人間絕美
    唐詩亦有許多絕美之作。穿越千年時光,醉人的唐詩,猶如一杯好酒,沁人心脾,千年回味。《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唐詩,滿滿的詩情畫意,讀完醉入夢鄉。《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詩中描繪船家少女的大膽和聰慧,憨厚如實的語言維妙維肖,非常可愛。崔顥這兩首詩以素樸真率見長,寫得乾淨健康。女主角的抒懷只到「或恐是同鄉」為止,這樣的蘊藉無邪,是抒情詩中的上乘。《寄人》唐·張泌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 賀知章故裡杭州蕭山開拍《詩狂賀知章》復興唐詩之路
    央廣網杭州7月16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曲行森 錢子俊)「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7月15日,「知章故裡」、浙東唐詩之路源起地——杭州蕭山蜀山街道迎來《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攝製組。
  • 《唐詩三百案》為何能以小博大?「詩風」營銷不容小覷
    ,《唐詩三百案》中大唐「詩仙」作詩破案的故事也暫時告一段落。值得注意的是,《唐詩三百案》中每一樁懸案都與一首詩歌緊密相關。《唐詩三百案》在營銷中同樣得此真意,主打小而精、專而深,通過精品定製物料直達懸疑類作品的垂直受眾。在懸疑推理愛好者的圈子中,「海龜湯」是一個非常風靡的解謎遊戲。在這個遊戲中,參與者要通過提問,從出題人給予的一個不完整的故事中找出線索,推理出事件的始末,拼湊出故事的全貌。《唐詩三百案》針對圈層受眾的喜好,將「海龜湯」遊戲與「詩風」劇情相結合。
  • 唐詩、宋詩與明詩,三朝鬥詩哪家強?(解詩之桃花朵朵開)
    想必諸位都知道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文學高峰。唐代詩歌天下無雙,除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詩豪劉禹錫、詩骨陳子昂、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奴賈島、詩囚孟郊等等多得幾乎不可計數的詩人之外,還留下了體裁廣泛、數量眾多,令人拍案叫絕的唐詩。
  • 人文紀錄片《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杭州開拍(夏學民)
    他的詩《詠柳》《回鄉偶書(二首)》是唐詩啟蒙必背篇目,被語文教科書收錄,廣為流傳。據歷史記載,他出生于越州永興,即今杭州市蕭山區。該片採用紀實拍攝、故事演繹、名家解讀唐詩的表現手法,還原盛唐文壇泰鬥賀知章從「四明狂客」到歸隱故裡的波瀾人生,探尋他詩歌中蘊藏的文學世界和盛唐氣象。該片將邀請康震、蒙曼等知名詩詞評論人解讀與點評,做人物,講故事,品唐詩,讓賀知章這位浙東唐詩之路上的重要人物IP,通過影像表現手法重放光彩。
  • 解讀《蔣勳說唐詩》,說一下唐詩中的獨特精神和宇宙意識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蔣勳說唐詩》,說一下唐詩中的獨特精神和宇宙意識,以及什麼是生活中的唐詩。要認識唐詩,須先認識詩唐,也就是詩的唐朝。這句話來自聞一多先生,因為唐朝人的生活就是詩的生活,詩在他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經歷了八個世紀後,清代康熙年間編定的《全唐詩》中,收錄的詩歌還有將近五萬首,說明這些作品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
  • 「唐詩小鎮」的魅力!天台石樑煙火氣裡遇見詩和遠方
    一千多年前一首《瓊臺》,讓天台山成了李白的「詩與遠方」。千年之後,位於天台山核心區的天台縣石樑鎮,正在醞釀一場大戲。幢幢老屋爭分奪秒施工裝修,街巷小品提升改造如火如荼,唐詩拾遺館、唐詩研學營地等一大批產業項目落地生根, 「唐詩」充滿整個小鎮,看得見、摸得著、也感受得到。一組組數據,或許更能說明「唐詩小鎮」的魅力。
  • 《唐詩三百首》中杜甫這首滿懷深情的贈別詩,知遇之恩,常思報答
    《唐詩三百首》中杜甫這首滿懷深情的贈別詩,知遇之恩,湧泉相報談到「詩聖」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憂國憂民的情懷,無比為人稱道。他的詩多以記錄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變化,表述了儒家仁愛精神以及強烈的患憂意識,後人稱讚其詩為「詩史。」而今天小編卻是分享一首杜甫少有讚譽情誼的贈別詩。
  • 《唐詩三百首》收錄哪位詩人的詩最多?
    在唐詩的普及和流傳過程中,歷代唐詩選本不計其數,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唐詩三百首》。其作者為蘅塘退士,其選詩標準為「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優要者」及「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即所選擇的唐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時是雅俗共賞的篇章。那麼,標準這麼高,哪位詩人入選的詩作最多呢?第一名,杜甫(詩聖):共收錄了 39 首。
  • 唐詩中的葫蘆詠嘆
    郵發代號1-201瓠葉、葫蘆花、葫蘆藤蔓、葫蘆架等植物生長類葫蘆意象,是農村田園常見景物,在唐詩中往往用來描寫農村生活環境,但在不同詩境中傳遞出詩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不乏人生感悟和佛禪玄機。薛謙光五言古體《任閬中下鄉檢田登艾蕭山北望》:「瓠葉縈籬長,藤花繞架懸。」
  • 《唐詩三百首》中最優美的一首詩,被後人稱為「五絕第一」
    在唐代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清代的蘅塘退士編著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經過反覆篩選,最終選取了三百餘首唐詩,流傳千古。今天,我們來看看《唐詩三百首》中「五言絕句第一」是誰的代表作。這位詩人在整個唐代詩壇,尤其是盛唐時期,與「李白」、「杜甫」並稱為「盛唐三大詩人」,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人尊稱他為「詩佛」。他就是王維。
  • 蔣勳說唐詩,說出唐詩真正的美
    在《蔣勳說唐詩》這本是中,他說,唐詩一般都很短,但是卻用精煉的表達,將漢語的美推向了另一種境界。它的畫面感給了讀者充分的留白。這種意境,不需要翻譯成現代的漢語去解釋。如果硬要解釋的話就相當於用白開水去稀釋一杯酒,反而失去了這杯酒的醇香。蔣勳用花季來形容唐代,他認為唐詩就是花季中那朵最鮮豔的花。這朵花盛開之前經過了特別長時間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