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忍飢挨餓,西方頭號強國卻淡然漠視,最後200多萬人遭殃

2020-12-22 劉紀堯說史

話說19世紀上半葉,經過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的洗禮,以及七年戰爭、印度殖民戰爭、拿破崙戰爭等諸多爭霸戰爭的勝利,英國已經發展成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大帝國」。屆時,大英帝國統治著「地球四分之一的陸地以及四分之一的人口」,疆域遼闊,軍力強大,資本主義亦蓬勃發展,具備超級大國的體量和實力。強大的國力奠定了話語權,彼時,大英帝國也被認為是繁榮、發達和文明的象徵。

然而,這樣一個繁榮、富有的西方頭號強國,在其鼎盛時期,卻因為一次歷史事情而備受批判,這次歷史事件便是愛爾蘭大饑荒。眾所周知,英國又名聯合王國,其核心是中古時代興起的英格蘭。歷史上的英格蘭在經過多輪擴張後,又將其勢力拓展至威爾斯、蘇格蘭以及北愛爾蘭地區,由此奠定了今日英倫地區的政治格局。而在被英格蘭納入其統治體系的諸多地區中,愛爾蘭又是相對獨特的存在。

愛爾蘭島孤懸海外,其主體民族愛爾蘭人,是上古時代凱爾特人的後裔,同英格蘭人在血緣、文化、宗教上均存在差別。12世紀,英格蘭封建主開始對愛爾蘭島進行徵伐,英格蘭人逐漸在島上定居。16世紀,英格蘭本土逐漸「新教化」,而愛爾蘭仍是傳統的天主教地域,教派之爭由此產生。12~18世紀,英格蘭對愛爾蘭的控制力度不斷加強。1800年8月,英愛《合併條約》籤署,愛爾蘭被剝奪了本就有限的自治權,併入英國。

反英起義紀念日上的閱兵

對於當時勃興的英國資產階級而言,愛爾蘭的併入,無疑是一個「剪羊毛」的好機會。1815年《穀物法》生效,愛爾蘭成為英國的糧食輸送地。與此同時,英國資本家和親英派地主大範圍佔有土地,大量愛爾蘭佃農被趕出家園,並被迫耕種較小的、貧瘠的土地。在此情況下,愛爾蘭人只得種植馬鈴薯用以果腹,導致農產品單一化。與此同時,愛爾蘭自身也面臨著其他發展問題,例如人口激增、基層治理水平落後等。

19世紀40年代,積累已久的矛盾終於爆發。1844~1845年,一場嚴重的馬鈴薯病在愛爾蘭島上傳播,導致農業歉收,對高度依賴馬鈴薯果腹的的愛爾蘭貧民也造成毀滅性打擊。此後數年,饑荒席捲了愛爾蘭全境。在此期間,數十萬愛爾蘭人因飢餓而失去生命,更多的人則被迫遠走他鄉,謀求生路。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正值鼎盛時期的英國當局卻淡然漠視,處置不力,最終導致局面變得更加難以收拾。

英國資產階級和親英派地主們,更著重於維護自身利益,而非救助災民。在富商權貴的幕後操縱下,愛爾蘭地區儘管民眾忍飢挨餓,卻仍有大量糧食被運走販賣。某位英國改革家說:「1846年,愛爾蘭共出口了326萬夸脫小麥、大麥和燕麥,25萬隻羊,18萬頭牛和18萬頭豬,而這些穀物和肉類本可以滿足愛爾蘭一半人口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講,大資產階級商人們的過度貪婪,加劇了這場災難。

很多英國資產階級,既在主觀意願上對救災不感興趣,又在千方百計阻撓其他國家的救援。奧斯曼帝國蘇丹本來決定向愛爾蘭捐一萬英鎊,但卻被英國外交官阻止,理由是維多利亞女王只捐了兩千英鎊,蘇丹不能比女王多。不少募捐而來的救濟款,也被貪心的權貴們裝入了自己的腰包。部分英國當權者還在灌輸這樣一種觀念:愛爾蘭一旦陷入困境,就會成為一無所有的乞丐,從而更依賴於英國乃至全人類的施捨。

大饑荒時期的貧民

直到19世紀50年代,這場災難才逐漸結束。根據相關資料統計,1841~1851年,愛爾蘭人口從850萬下降到650萬,人口銳減數量高達200萬。大饑荒過後,英格蘭地區繼續繁榮,愛爾蘭地區卻更加貧窮。正如列寧後來所概括的那樣:英格蘭繁榮起來了,愛爾蘭卻奄奄待斃。當然,大饑荒也在客觀上喚醒了愛爾蘭人的民族意識,加劇了愛爾蘭同英國當局的矛盾,從而在某種程度上,為大英帝國的破裂埋下了伏筆。

19世紀中後期,愛爾蘭本土出現了諸多反抗英國的秘密團體,海外愛爾蘭裔中也出現了「芬尼亞兄弟會」這樣的大型組織。隨著時間推移,愛爾蘭人的民族意識越來越強烈。1916年,愛爾蘭爆發了反抗英國的復活節起義。1918年一戰結束後,愛爾蘭繼續進行規模更大的反英戰爭,英國被迫允許愛爾蘭南方26郡獨立。此時大英帝國的勢力範圍雖然仍在擴張(攫取了德國的殖民地),但其瓦解的端倪卻已經顯現。

愛爾蘭反英起義

二戰結束後,由於戰爭造成巨大破壞力,以及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大英帝國最終走向末路。在大英帝國瓦解的過程中,愛爾蘭的反抗和獨立,是不得不提的一個環節。現在我們回頭再看愛爾蘭大饑荒,就會發現,是資本家的過度貪婪,以及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自負感,而造成了這場災難。但令英國權貴始料未及的是,這場災難也為帝國的瓦解埋下了微小的伏筆。

參考資料:《愛爾蘭史》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最貧窮的地方,為何十多萬中國人,寧願忍飢挨餓也要留下來
    文/行走天涯全世界最貧窮的地方,為何十多萬中國人,寧願忍飢挨餓也要留下來說到全世界最貧窮的地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個地方呢?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選擇去非洲建功立業了呢?許多中國人更想要去非洲發展自己的事業,就像黑人紛紛湧入到中國的廣州是一樣,不過黑人到我們國家是非常好理解的,因為我們國家目前發展的趨勢非常不錯,能夠給這些黑人非常不錯的生活,可是作為世界上最為貧窮的地方,十多萬的中國人寧願忍飢挨餓,也要留在非洲,確實有點令人非常的匪夷所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遍地億萬富翁卻忍飢挨餓?美元不夠花就自己印,未來或擁抱人民幣
    但世界上有一個國家比較特殊,滿大街都是「身家過億」的人,但卻依舊要忍飢挨餓。這個特殊的國家就是非洲的貧窮國家辛巴威。26年的時間,辛巴威的貨幣簡直變為曾經的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分之一!(2乘以10的35次方)。辛巴威之所以出現嚴重的通脹,原因是多方面的。簡單來說這跟其自身的土改有關,也跟政府忙於黨爭而無暇顧及經濟發展有關,同時還跟美歐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有關。
  • 七八十年代的農民,還記得當時忍飢挨餓的日子嗎?
    當然吃上豬油是很少的情況,大多還是忍飢挨餓,尤其冬季青黃不接,家裡吃飯除了紅薯,還是紅薯,當時一首童謠:紅薯面,紅薯饃,離開紅薯不能活,所以那時紅薯是救命糧,可是燒火做飯也是問題,農村的枯枝、麥秸都燒完了,怎麼辦?全家一起到河裡挖蘆葦根,那時河裡有水,天寒地凍,如今落個風溼腿,陰天下雨就隱隱作痛,那時地裡油菜葉子也是冬天的乾糧,在飢餓面前,能吃的都是好東西。
  • 為了角色忍飢挨餓——那些用生命在演戲的演員們
    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為了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2013)醜得面目全非但毫無疑問的是,馬修·麥康納為了這部電影忍飢挨餓
  • 忍飢挨餓還是吃人肉,333層監獄生存實驗,細思極恐
    所以,對於下層的人來說,要不忍飢挨餓,要不殺了同牢房的另一人,吃人肉,續生命。為了保持監獄的流動性,所有囚徒只會在各自的樓層待上一個月。期滿後,他們便會被管理層麻醉昏迷,隨機移動到其他牢房,這樣就會保證所有人都既能榮升天堂,也得苦下地獄。
  • 香港真有200萬人遊行?赴港記者如是說
    5日,剛剛從香港採訪歸來的環球時報記者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為網友講述今天最真實的香港,還原「風暴眼」中心的港島港人。73歲老人被圍堵(環球時報記者實拍)鏡頭二:200萬人遊行?暴徒裹挾香港市民引不滿香港現在約有750萬人口,反對派會把所有遊行人數往大了說,水分是翻兩三倍的。他們這樣,就是要讓一些不明白實際情況的香港市民誤以為,「我是不是沒有參加?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我是不是成為少數了?」從而產生心理壓力。
  • 冬季地窖溫度暖和,為何古代窮人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戶外忍飢受凍
    但是一般地窖的溫度在冬季較高,為什麼古代窮人不去挖地窖避寒而寧願在戶外忍飢受凍呢? 實際上古人比現代人耐寒得多,哪怕是再窮的窮人,只要有個破屋子住,他們是不會輕易被凍死的,而在古代除了乞丐大多數窮人都屬於「有房一族」,只是房子的大小規模的不同罷了。
  • 駱駝憑奇葩的忍飢耐渴之法,斬獲了「沙漠之舟」的美譽
    那麼,駱駝的十分奇葩的耐渴、忍飢的「法力」,究竟有多神乎? 這樣的異常的忍飢,使得駱駝能在惡劣的荒漠之上存活約一個月時光。 多日的特別的耐渴,造就了耐受的「脫水」,使得駱駝看上去瘦骨嶙峋卻依然有活力;長時的異常的忍飢,漸漸地生成了駝峰的矮而軟,直至不由自主地將駝峰耗沒了。沒有了高高的駝峰的駱駝,似乎缺了點什麼卻彪悍猶存。橫穿惡劣的極度缺水的荒漠之後,回到了久別的地,讓駱駝愜意地該吃吃、該喝喝了,經歷了一段時光的養精蓄銳,久違的高高的駝峰又神氣地昂著。
  • 每天10萬人參與!學習強國聯手海報新聞積分刮大獎已有8位 「學霸...
    4月7日起,「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聯手海報新聞客戶端推出的學習強國積分刮獎活動,活動一經推出,就吸引了許多山東學員的關注,截至4月9日,已有30萬人參與積分刮獎活動啦。  活動前3天全省超30萬人參與,聊城、煙臺兩市參與積分刮獎用戶最多  據統計,截至4月9日,超30萬人參與本次積分兌換和刮獎活動。
  • 美國也有不敢駐軍的國家,還是一個西方強國
    美國的軍事基地幾乎遍布全球 航空母艦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橫空出世,一舉扭轉了太平洋戰爭的頹勢,就是在航空母艦的光環之下,美國開始走上了自己超級強國的道路
  • 二戰中「最勇敢」的國家,只有200人的軍隊,卻敢向所有強國宣戰
    二戰中"最勇敢"的國家,只有200人的軍隊,卻敢向所有強國宣戰 國小脾氣大,二戰中唯一對全世界宣戰的國家,只有200人的軍隊 聖馬利諾是義大利境內的一個小國,這個國家的領土面積只有60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也只有3萬人。
  • 《頭號玩家》彩蛋多達200多個,而最大的彩蛋竟然是這個!
    而且,很多《頭號玩家》中的虛擬世界綠洲的民眾都有著《星戰》中人物的服裝和打扮,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夾雜其中的R2D2和帝國衝鋒隊成員。《星際迷航》《德古拉》《公民凱恩》《頭號玩家》中哈利迪的葬禮活脫脫走的是《星際迷航2:可汗怒吼》中葬禮的路線。
  • 一位越戰老兵鐵血丹心強國夢 !
    當時越南反動當局反華排華愈演愈烈,他們在越南各地加緊驅逐、迫害華僑和華裔越南人,把二十多萬人強行趕入中國境內;他們對中國無理地提出領土要求,把歷來屬於中國的西沙、南沙群島,宣稱為越南的領土,並出兵侵佔南沙群島中的一些島嶼;他們在中越邊境地區集結大量武裝部隊,一再侵犯我國的領土,公然在中國的土地上埋設地雷、修築工事,任意開槍開炮。
  • 皇帝賞賜10車肉,霍去病為何寧願士兵挨餓,等肉臭掉也不給人吃?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意思就是霍去病出兵打仗時,天子曾派遣太官贈送他幾十車食物,而等他回來時,他丟棄許多剩餘的糧食和肉,可此時在他的軍隊中,卻還有忍飢挨餓的兵士。這件事是被司馬遷明文記載在《史記》中的,以司馬遷的嚴謹,此事應該。 那霍去病為何要這麼做呢?
  • 一位越戰老兵的鐵血丹心強國夢 !
    當時越南反動當局反華排華愈演愈烈,他們在越南各地加緊驅逐、迫害華僑和華裔越南人,把二十多萬人強行趕入中國境內;他們對中國無理地提出領土要求,把歷來屬於中國的西沙、南沙群島,宣稱為越南的領土,並出兵侵佔南沙群島中的一些島嶼;他們在中越邊境地區集結大量武裝部隊,一再侵犯我國的領土,公然在中國的土地上埋設地雷、修築工事,任意開槍開炮。
  • 為什麼火車上有盒飯,人們卻寧願挨餓?網友:其中辛酸你懂
    然而,由於路途遙遠,我們在火車上需要吃點東西填飽肚子,但為什麼人們寧願忍飢挨餓,也不願意在火車上買盒飯呢?一位指揮說了實話。其實,以前在火車上,食品都是採用鋁製包裝,但現在外賣行業比較火,所以火車上的午餐也會採用這種一次性塑料盒包裝,說到為什麼大家不願意在火車上吃,列車員說,很大原因是火車上的食品太貴了。
  • 「是可忍孰不可忍」什麼意思,你用對了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句話,古來就有兩種解釋。
  • 查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9.80萬起 處理13.01萬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階段性工作成果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朱基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會同15家中央國家機關堅持開門搞整治,第一時間公布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受理群眾監督舉報和反映問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