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農民,還記得當時忍飢挨餓的日子嗎?

2020-12-23 鄉村黑土哥

七八十年代的農民都經歷過災年的洗禮,那個年代缺吃少穿,是現在年輕人打死也不會相信的事情,那時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奢侈,農民家裡最多就是紅薯與玉米面,對於相對發達的農村尚可以吃上幾頓白麵條,而對於偏遠落後的小村莊,日子也就更為難過了。

我清楚的記得當年貧窮的樣子,家裡窮的連買根針的錢都找不到,零食只是一種渴望,最為要命的就是吃飯,用面勾兌一下開水,就是早晨的稀飯,母親為了能讓我們兄弟兩個吃飽飯,自己偷偷的喝開水壓餓,小麥、大豆收穫後,需要拿一部分到集市賣掉,換回生活必須的油鹽,用大鍋煉的豬油讓我饞涎欲滴,油放到柜子裡茶缸裡,我常常忍不住偷吃,吃的時候用大饃挖個洞,用勺子挖點油,撒點鹽,那就是人間美味了。

當然吃上豬油是很少的情況,大多還是忍飢挨餓,尤其冬季青黃不接,家裡吃飯除了紅薯,還是紅薯,當時一首童謠:紅薯面,紅薯饃,離開紅薯不能活,所以那時紅薯是救命糧,可是燒火做飯也是問題,農村的枯枝、麥秸都燒完了,怎麼辦?全家一起到河裡挖蘆葦根,那時河裡有水,天寒地凍,如今落個風溼腿,陰天下雨就隱隱作痛,那時地裡油菜葉子也是冬天的乾糧,在飢餓面前,能吃的都是好東西。

時間一晃過去多年,如今農村生活水平好起來了,可是小時候飢腸轆轆的樣子,仍不時浮現,可能年紀大了吧!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最貧窮的地方,為何十多萬中國人,寧願忍飢挨餓也要留下來
    文/行走天涯全世界最貧窮的地方,為何十多萬中國人,寧願忍飢挨餓也要留下來說到全世界最貧窮的地方,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個地方呢?許多中國人更想要去非洲發展自己的事業,就像黑人紛紛湧入到中國的廣州是一樣,不過黑人到我們國家是非常好理解的,因為我們國家目前發展的趨勢非常不錯,能夠給這些黑人非常不錯的生活,可是作為世界上最為貧窮的地方,十多萬的中國人寧願忍飢挨餓,也要留在非洲,確實有點令人非常的匪夷所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經典服飾,穿過的都暴露年齡了
    從古至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個年度和時代都有相應的流行元素,各個時代都有其相應的歷史產物,使得不同年代的人們,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溫馨回憶,今天咱就說說七八十年代的經典服飾。七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女士格裙子,很有時代特徵的裙子,現在看起來一點都不土,是那個時候年輕女孩的最愛。
  • 遍地億萬富翁卻忍飢挨餓?美元不夠花就自己印,未來或擁抱人民幣
    但世界上有一個國家比較特殊,滿大街都是「身家過億」的人,但卻依舊要忍飢挨餓。這個特殊的國家就是非洲的貧窮國家辛巴威。辛巴威擁有全球面值最大的紙鈔,辛巴威曾發行過100萬億大鈔(即1後面帶14個0),而這張錢竟然還不夠買一個麵包。如果再用一句話來形容辛巴威幣的話,我能想出的只有這:大家擦屁股都可以不用紙,用錢,因為紙更貴!
  •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記得那時農村放映的露天電影嗎?
    露天電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獨特的風景,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我的父親是當年的電影放映隊隊長,肩負著26個大隊及公社機關的電影放映任務。父親是初中畢業,從部隊退伍後到公社工作。公社成立電影放映隊時,領導選中了父親,隨後派父親去縣裡培訓。
  • 民眾忍飢挨餓,西方頭號強國卻淡然漠視,最後200多萬人遭殃
    反英起義紀念日上的閱兵對於當時勃興的英國資產階級而言,愛爾蘭的併入,無疑是一個「剪羊毛」的好機會。1815年《穀物法》生效,愛爾蘭成為英國的糧食輸送地。19世紀40年代,積累已久的矛盾終於爆發。1844~1845年,一場嚴重的馬鈴薯病在愛爾蘭島上傳播,導致農業歉收,對高度依賴馬鈴薯果腹的的愛爾蘭貧民也造成毀滅性打擊。此後數年,饑荒席捲了愛爾蘭全境。在此期間,數十萬愛爾蘭人因飢餓而失去生命,更多的人則被迫遠走他鄉,謀求生路。
  • 看圖猜演員,都是七八十年代大明星,你能猜出幾位呢?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點擊上方關注 「老電影的那些事」我是老電影的記錄者,迷戀八十年代的舊時光。讓我們再次回到那花兒盛開的日子,去捕捉電影百花園中的美麗。圖一:這兩位演員,就不用我做提示了吧?讓我們大聲說出她倆的名字!
  • 上海八十年代的模樣,儂還記得伐?
    上海八十年代的模樣,儂還記得伐? 上海老底子上海在變化,越來越符合它的魔都之稱,摩登、現代、科技感十足~不僅僅是中國的大都市更是世界排行前列的一線城市不過,你還記得它八十年代的樣子嗎
  • 為什麼說現在的電影沒有七八十年代的好看了?
    總覺得回憶中的電影大多數來自90年代。比如雙周一成的周潤發,周星馳和成龍,比如四大天王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等等。70年代和80年代的電影代表作應該是《少林寺》、《廬山戀》、《五福星》系列、《最佳拍檔》系列……從年代上來說:七八十年代的電影人是中國的電影市場的奠基者!
  • 為了角色忍飢挨餓——那些用生命在演戲的演員們
    馬修·麥康納飾演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2013)中愛滋病病人羅恩·伍德羅夫Ron Woodroof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一個人物,羅恩·伍德羅夫這個拽拽的德州牛仔在1980年的美國愛滋病危機年代掙扎著生存——因為那時候的藥不像現在這麼普遍並起到遏制的作用。憑著他精彩的演繹,馬修·麥康納的這個角色獲得了無數個大獎。
  • 閃亮的日子 | 八十年代青春記憶
    所以我看到那張照片的時候,我就覺得在那個年代心目中的那些美好的異性的形象都是閃亮的,都是閃閃發光那種感覺。就像任老師拍的照片一樣。 那日松:今天我們論壇的主題,也是老狼起的名字——「閃亮的日子」。我當時問老狼我說什麼主題?他說:閃亮的日子·八十年代的中學生。我覺得這個名字非常的棒。老狼不願意說他的中學初戀,那就讓網上各種胡編的故事就繼續流傳吧。
  • 父母愛情:江德華在哥嫂家看孩子做家務沒工資,為何還無怨無悔?
    小編生在農村,小時候的農村並不像現在這樣富裕,那時候還很窮。那時候的口號是努力讓農民實現溫飽,全面向小康水平發展。小時候比較天真,我問比我大一些的姐姐,什麼是小康?姐姐說小康就是能吃上白面膜,能頓頓吃上炒菜的日子,不用忍飢挨餓的日子。
  • 七八十年代的『神器』,耕田犁地運輸貨物,為何褪去昔日光彩?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民種地主要還是依靠人力,那個年代也沒辦法,生產力十分落後,各種農具基本還是手工製作,如割麥子的鐮刀、挑麥子的叉子、耕地的犁耙、運輸用的平板車等等,農民除了吃飯睡覺在家裡,其他時間全在地裡,但是還有一種『神器』,是當時多少農民夢寐以求的,那就是手扶拖拉機,耕地犁地運輸貨物省時省力
  • 八十年代出生的農民,你是否記得麥子黃時冰棒的味道?
    八十年代出生的農民,如今也都接近四十歲了,記得小時候,每年麥收的季節,田間地頭就會有人騎著高架自行車,馱著一個木箱子,大聲的吆喝『冰棒、冰棒』,我就會支起身子,朝著賣冰棒的方向望去,有時大人們會丟下手裡的鐮刀,夾著草帽,與孩子們一起買上幾支冰棒,五分錢一支,稍微化點的三分錢一支,年紀尚小的我生怕毒辣辣的太陽曬化了
  •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集體記憶,當時家家有,松江這裡有不少特別款!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集體記憶,當時家家有,松江這裡有不少特別款!參觀之餘,市民還可以在每周一前往現場免費體驗搪瓷燒制,使用琺瑯釉料在杯子表面描繪圖案與文字,經過七百多度的高溫燒制後,搪瓷杯即可製作完成。
  • 女主重生七八十年代軍婚文
    本不該相遇的兩人,相遇在八十年代的小村子,激蕩出一系列溫情而勵志的生活。 作為一代寵妃,薛蘿表示自己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關鍵是她不會種田!《(古穿今)婉約派軍嫂》作者:甜茶不甜唐婉兒穿越了,從堂堂王妃變成了村裡妞,唐婉兒穿越了,從扶風弱柳之姿變成了虎背熊腰之態, 唐婉兒穿越了,很忙,忙著減肥忙著學習忙著不穿幫, 本就喜歡如玉君子,一時心軟陰差陽錯下竟嫁了鐵血軍人。
  • 七八十年代扎麻花大雙辮子的女子,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
    七八十年代人們的生活記錄,當年標誌性的女性的麻花辮,小學生的紅領巾...... 騎著自行車上班的人們,這種28大自行車在七八十年代最流行,可以載重物,尤其是那個大鈴鐺,聲音特別清脆
  • 還記得她嗎?曾在八十年代知名的娜塔莎·金斯基,如今59歲了!
    不過,在80年代女星當中,卻有人美得天生麗質,比如蘇菲·瑪索、莫妮卡·貝魯奇,她們的美貌和魅力不言而喻。還記得她嗎?曾在八十年代知名的娜塔莎·金斯基,美麗與氣質著……然而,有一位叫做娜塔莎·金斯基的女星,她的魅力,從來沒有遜色過,但卻鮮為人知。娜塔莎·金斯基被外界譽為八十年代「歐洲影壇第一美女」。
  •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是光陰的過客,您能記得幾件?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是光陰的過客 ,您能記得幾件?80年代的30個老物件,已經見不著幾件了,令人懷念的歲月有一些物件是陪伴我們長大的,也是我們童年裡的一些回憶。看到的時候,多少會思念當時的歲月,也隨著歲月的發展,青春的逝去,它們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
  • 當年那些看電影的日子,你還記得嗎?
    上個世紀60年代,我出生在浙西農村,大半輩子都生活在農村,以前農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單調,看電影真是一件難得而又奢侈的喜事。因而,我和廣大農村人一樣,對早期看過的電影記憶尤深。記得第一次上縣城看的電影是《賣花姑娘》,還是一部朝鮮進口的片子。
  • 八十年代譯製動畫片《星球大戰》,你還記得酷炫的麥克瑞一號嗎?
    這段激動人心的開場白來自經典電視動畫片《麥克瑞一號》,《麥克瑞一號》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星球大戰》這個片名在我國電視臺播出。本文提到的八十年代譯製動畫片《星球大戰》,和喬治·盧卡斯執導的美國科幻電影《星球大戰》(Star Wars)沒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