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麵包夾肉」,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2-01-07 OnlyLady女人志

周三,是公認的「一周中最難熬的一天」。

周末打上的「雞血」,在周一周三就已經消失殆盡;翹首以盼的周五夜晚,那麼近又那麼遠。低落的情緒,真的迫切需要高熱量的食品,來燃燒一下快樂!

這時候,一個飽含著麵包香軟、肉排脆嫩、醬汁濃鬱的漢堡=一大口滿足,咬下一口麵包夾著生菜卷裹著滿滿的肉汁,我的快樂回來了!那麼話說回來,漢堡、三明治、帕尼尼、熱狗等國外快餐,肉夾饃等中式快餐,都是簡單的麵包+肉組合。

那麼它們到底有著什麼不同呢?又各自有著什麼有趣的歷史呢?

漢堡中最重要的漢堡排,原型其實是大航海時代的蒙古韃靼牛排。這種肉的形態經漢堡港傳入歐洲,給了當地人做快餐的靈感,漢堡排與漢堡包由此誕生。

因其最開始在Hamburg(漢堡港)風行,根據港口衍生出來的新字Hamburger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這種新食品的名稱。

漢堡又跟隨德國移民漂洋過海至美國,成為了德國移民家中常見又物美價廉好儲存的食物,而漢堡的美味,也被美國人逐漸發現。

根據美國美國國會圖書館官方認定,美國的第一個漢堡包是由一位叫做Louis Lassen的丹麥移民於1900年在他的活動餐車Louis』 Lunch售出。

由此可以看出,漢堡的究極奧義就在它肉的特殊烹飪方法,非煙燻,非火烤,而且將肉的形態打散、再重新組合,進行烤制的新方式。以及它餐車售賣,不用刀叉的售賣和享用方式,物美價廉,在當時十分受工人階級的歡迎。

三明治最早作為名詞被記載,是在十八世紀歷史學家Edward Gibbon的文章裡。在一篇文中,Edward Gibbon把「小塊冷肉」稱作「sandwich(三明治)」。這個命名,其實源自一位十八世紀的英國伯爵John Montague。

據傳這位伯爵特別喜歡玩牌,玩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的僕人只好把肉、奶酪和蔬菜夾在麵包裡,讓他在玩牌的時候也可以填飽肚子,又不會讓碰過食物的手弄髒牌。

因此,在18世紀,三明治多被視為夜晚賭錢娛樂時的分享食物,到後來,又上升成為貴族們的宵夜

三明治18世紀時在英國發端, 不久流傳到周圍國家如法國、德國、比利時等。19世紀又傳入美國,成為了美式快餐界的又一代表食品。

三明治的特點相較於其他產品,較為明顯的一點是一般加以火腿或煙燻製品和片狀奶酪,可甜可鹹,可熱可冷。家庭製作時,麵包一般選取為切片麵包,更易塑形和擺放。

熱狗,其實原本意指的是夾在麵包中間的熱狗腸。這種香腸起源於德國法蘭克福,後經德國移民傳入美國,據資料記載,1860年就有一位德國移民在紐約一條街道上(Bowery)販售著這個形狀的熱狗和牛奶條及泡菜。

後來,一位退休的史學博士Bruch Kraig發現德國人吃熱狗的是候總是喜歡搭配著麵包一起吃,便終於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熱狗的樣子。

「改良」之後的熱狗最先受到了棒球運動員的青睞,大概是明星效應起了作用,迷戀棒球的美國民眾把對棒球的愛全部傾注在了熱狗身上,成就了今天最流行、最普遍的美式快餐代表。

就算是今天,我們依舊可以看到棒球賽場旁邊的餐車旁,排隊購買熱狗的球迷絡繹不絕。當然,人們提起熱狗,首先想到的必定也是前年不變的那根香腸。

帕尼尼,在義大利語中,其實就是三明治的意思。但它可不是冷冰冰的「兩片白麵包中間夾點番茄和奶酪」,而是熱氣騰騰、焦香撲鼻

它散發著義大利食物獨有的熱情。

最早的帕尼尼記載在16世紀的義大利烹飪書裡,隨後的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這種三明治成了米蘭酒吧的時髦小食,被稱為paninoteche,也簡稱panino。

而讓帕尼尼廣而流傳的,還是食物歷史匱乏的美國,出現在紐約Brunch餐館桌上的帕尼尼,脫離了價廉的標籤,變成了一種小資生的證明。

美國和義大利熱愛時尚的年輕人們還發明了一個新詞,稱自己為「Paninari」(帕尼尼的孩子),而他們的樂趣就是 - 光顧那些出售最好吃的帕尼尼的咖啡店

肉夾饃,是一道中國人十分熟悉的西南小吃。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都認為是病句,這是與古漢語有關,肉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

根據現在文獻記載。肉夾饃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那時的肉叫做「寒肉」。當時位於秦晉豫三角地帶的韓國,已能製作臘汁肉了,秦滅韓後,製作工藝傳進長安。

正宗肉夾饃的靈魂所在,便是這臘汁肉,其製作靈魂,便是這歷年流傳下來的陳湯 — 臘汁湯。每次製作臘汁肉,都將其放入陳湯中,慢火燉之,以湯代水,回味無窮。

而現如今,肉夾饃除了傳統的臘汁做法,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更適應當地的做法,比如在北京我們更常見到的肉夾饃,其內陷除了五花肉,還會加入剁碎的尖椒、香菜,甚至雞蛋等配菜一起混合。

原來,我們隨處可見的「麵包夾肉」,竟蘊含著這麼多有趣的故事和歷史

這些各式各樣的快餐食品,在滿足人們美味的同時,也在傳達著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文化和內涵,除此之外,它們更是見證了時代的風雲變幻。

每一種美食都在默默訴說著它自己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兩片麵包就能夾一切的三明治,到底夾什麼會比較健康?
    兩片麵包就能夾一切這樣簡單直接的邏輯,加上豐富餡料帶來的層次感,無論是對味覺還是視覺來說,都是非常多元化的體驗。今天帶來幾款 Keepers 的自製三明治,那就和 Keep君 一起,欣(tu)賞(cao)一下大家的搭配吧。
  •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 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終於搞清楚了! 其中老抽、生抽、醬油、味極鮮這4種,讓很多人分不清楚,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醬油?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呢,他們之間的區別非常大,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很多人其實一直都用錯了,今天看完之後,你就終於搞清楚了!
  • 同樣是牛排,菲力、眼肉、西冷,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懂了!
    同樣是牛排,菲力、眼肉、西冷,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懂了!牛排也被稱之為牛扒,它是西餐中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作為身份地位高貴的象徵。牛排味美鮮嫩,深受人們的青睞,它的烹調方法,大多以煎和燒烤為主。關於牛排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菲力牛排、眼肉牛排,西冷牛排,這三種牛排是我們平時最常見也是最常吃的。
  • 山炮、野戰炮、步兵炮,它們三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火炮是一個系統的武器裝備,發展至今已經被廣泛地運用於各個兵種中,出現了很多分支,這麼龐大的分支結構,難免會讓一些剛剛迷上軍事的朋友暈頭轉向,這些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的火炮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就來簡單聊聊山炮、野戰炮和步兵炮的差異。
  • 買麵粉時,選低筋粉還是高筋粉,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應該怎麼用
    買麵粉時,選低筋粉、中筋粉還是高筋粉,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具體應該怎麼用?麵粉是大家生活中的主食,最近這段時間,大家都在用麵粉做各種各樣的美食,比如說做蛋糕,攤涼皮,蒸饅頭等等。有人做得特別好,也有人經常做失敗。
  •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終於搞清楚了!
    生抽、老抽、醬油、味極鮮,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終於搞清楚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調味品其實不多,家庭用的基本上就是生抽、老抽、料酒、蠔油、雞精味精這幾種,那麼隨著調味品種類不斷的發展,到今天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各種琳琅滿目的調味品。
  • 區別在哪,為何肉夾饃有營養,漢堡包有菜有肉卻是垃圾食品
    漢堡包在國內國外都是備受追捧的食物,有些人覺得一個小小的漢堡包就是濃縮的精華,比如大張偉大老師就好幾次在節目上對它不吝讚美,他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東西,有蔬菜有肉有麵包,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他說炫辣雞腿堡每回吃他都哭,太好吃了。
  • 為什麼吃肉夾饃就有營養,有菜有肉的漢堡包卻被叫垃圾食品?
    為什麼肉夾饃非常有營養,漢堡包有肉有菜卻被成為垃圾食品?這個問題相信困惑了不少吃貨網友。在中國的食譜上,肉夾饃絕對是主食,沒有疑問,而且營養又健康。很多人好奇這肉夾饃,明明是饃夾著肉啊,其實古漢語中有「肉夾於饃」的說法,直接這樣叫非常麻煩,於是就把「於」字給去掉了。長期以往,大家習慣了這種叫法,所以這樣叫也沒什麼錯。中國的肉夾饃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陝西地區就使用了白吉饃夾肉,尤其剛出鍋的時候,切點青椒末、滷蛋和滷肉夾在白吉饃裡,口感別提多好吃了。
  • 漢堡,三明治,熱狗,你往麵包裡加什麼?
    還有一種說法是,18世紀的一間24小時賭場,有個叫約翰的伯爵痴迷於賭博。伯爵玩到興起,甚至不願意離開賭桌吃飯。這位伯爵去過地中海,想起了希臘人和土耳其人吃的夾心小點心,約翰靈機一動,叫僕從把肉夾進麵包片裡,這樣只用一隻手就可以解決食物,吃玩兩不誤。再後來,人們對三明治的歷史就廣為熟知了。
  • 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別再被騙了
    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別再被騙了。每年3月份,正是吃菠蘿的時節,而很多人買菠蘿時,肯定有商家就會說:這不是菠蘿,這是鳳梨,比菠蘿要好吃一些,從而提升售價!相信愛吃菠蘿的您,肯定和我一樣,遇到過這種情況。而菠蘿和鳳梨是不是同一種水果?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 同樣都是關押犯人,為什麼還要分監獄和看守所,到底有什麼區別?
    同樣都是關押犯人,為什麼還要分監獄和看守所,到底有什麼區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犯人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之後,就會被逮捕,通過法院判罪之後,送到監獄或者看守所關押起來,有的罪犯被關進了看守所,有的罪犯則被關進了監獄,明明都是關押罪犯,為什麼還要有監獄和看守所之分呢?
  • 哈密道的這隻手工漢堡,到底有什麼了不起?
    對的,它們都只有漢堡一個主題。深夜看著這些隔著屏幕都能流我一手汁水的照片和視頻,真的是餓到無法形容。以前想不通麵包+芝士+肉餅+菜……無非是這樣簡單疊加「堆堆樂」一樣的漢堡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全世界為之瘋狂,比如紐約漢堡名店「Shake Shake」不僅排起隊來不要命,更是連一向健康飲食為主的歐巴馬都願意吃。
  • 「培根肉」到底是什麼肉?很多人都吃錯了,吃多或會增加身體毒質
    現在很多人都會喜歡吃快餐或者是現成的食品,在一些小攤或者是快餐店裡,經常可以看到培根肉,很多人覺得這個培根肉到底是什麼肉,而且為什麼要叫培根這個名字呢? 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一些外來引進食品,並不是中國本地的。
  • 大的叫生蠔,小的叫牡蠣,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大的叫生蠔,小的叫牡蠣,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從小就喜歡吃牡蠣,小時候只知道這東西好吃,味道鮮美,不知其價值。
  • 熱狗明明沒有狗肉,就是麵包夾香腸,為何要叫熱狗?看完不禁一笑
    它就是用麵包夾上香腸,英文叫「hot dog」,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熱狗,熱狗自發明以來,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受到很多人的歡迎,而且在中國也很有知名度,很多人也是經常吃的,熱狗可以說沒有什麼特殊的,就是名字特別奇怪,熱狗明明沒有狗肉,就是麵包夾香腸,為何要叫熱狗?看完不禁一笑。
  • adopted和adoptive都有「收養的」的意思,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這兩個單詞都有「收養的」的意思,那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談談這兩個單詞各自的含義。adoptedadopted的英文意思是「an adopted child has legally become part of a family which is not the one in which he or she was born」,也就是指一個孩子被收養了。
  • 高鐵和動車同樣方便,那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導語:高鐵和動車同樣方便,那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隨著時代在進步,我們也是看到了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離不開交通工具了,在很多時候需要出遠門的時候,那麼也就需要用到更加快捷的交通方式了,那麼我們感受到我們身邊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 BB霜、CC霜、粉底液,到底哪一種才好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BB霜、CC霜、粉底液,到底哪一種才好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雖然有很多的人都會化妝,但是除了化妝師以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都是分不清楚,bb霜cc霜,粉底液在打底的時候,這三種其實是粉底的一個變體都是有區別的,那麼對於有的人來說,他們都會感到非常的糾結,到底用哪一種才好呢?
  • 麵包可以夾一切,萬物皆可「三明治」
    via:twitter.com@@nachilog812不僅如此,根據三明治是由英國貴族第四代伯爵(Earl of Sandwich)約翰·孟塔古(John Montagu)因嗜賭如命總沒有時間離開賭桌,於是為了邊賭邊吃、節約時間而發明出來了這種用麵包夾著熟肉吃的三明治傳說,日本的三明治連鎖店「神戶三明治屋」也將約翰·孟塔古的生日11月3日定為了三明治之日
  • 培根肉到底是什麼肉?我來告訴你,吃貨感覺檔次降低了
    愛上生活,享受美食,哈嘍,大家好,培根,到底是什麼肉做的?今天我來接一下他的老底四號朋友,不要不淡定。最近十多年,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貫通,中國美食在風靡全世界的同時,彼得西餐廳西式菜餚也進入了我國,像漢堡黑色調整,其中有一種更是強烈的融入了中華美食的食譜中,那就是培根肉。陌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