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肉夾饃非常有營養,漢堡包有肉有菜卻被成為垃圾食品?這個問題相信困惑了不少吃貨網友。在中國的食譜上,肉夾饃絕對是主食,沒有疑問,而且營養又健康。
很多人好奇這肉夾饃,明明是饃夾著肉啊,其實古漢語中有「肉夾於饃」的說法,直接這樣叫非常麻煩,於是就把「於」字給去掉了。長期以往,大家習慣了這種叫法,所以這樣叫也沒什麼錯。中國的肉夾饃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陝西地區就使用了白吉饃夾肉,尤其剛出鍋的時候,切點青椒末、滷蛋和滷肉夾在白吉饃裡,口感別提多好吃了。
同樣是夾了肉,相比之下,漢堡包還更豐富,有菜還有肉,為啥就被稱之為垃圾食品呢?
這就跟漢堡包的製作所需原材料有很大關係了。
做漢堡包用的是精麵粉,烤箱烤制而成,口感非常討喜。多在西式快餐店售賣。說漢堡包是垃圾食品,可不是大人為了哄孩子少吃漢堡包的理由哦,的的確確,超高的升糖指數加上大部分的生菜和西紅柿,沒有高溫烹煮,在大人眼裡,這些才是垃圾食品的標誌。
漢堡包胚非常軟,裡面又加入了沙拉醬、芝士以及油炸過的肉類,這些升糖指數極高,吃下去之後,飽腹感很弱,飯量大的人,吃完一個不夠,還想再吃一個,這樣就容易導致肥胖。在美國,肥胖指數居高不下,多少跟吃漢堡包有關。
漢堡包的厚度一直在增加,而且從來未被超越。
營養和數量多少沒關係,只和葷素搭配有關係。漢堡包就是個例子。兩片蓬鬆的麵包中間夾雜著肉、蔬菜、沙拉醬等多種食物,這個本身邏輯沒什麼問題,但是漢堡包的厚度從夾一塊肉開始,逐漸增加到兩塊肉,又逐步增加蔬菜,這是嫌咱們中國人的嘴巴不夠大,是吧?
每次吃漢堡包,即使大嘴巴全張開,也無法把漢堡包從上到下吃進嘴裡。而且還會被沙拉醬弄髒臉和衣裳。如果將漢堡包的厚度改良到肉夾饃會怎樣?估計又會有很多人講吃不飽,哎,眾口難調就是這意思了。
相比厚度,肉夾饃從來不敢跟漢堡包較量。
肉夾饃出現的地點,要麼是街邊早點小車上或是早點小店鋪裡面,總之賣肉夾饃的店鋪從來不跟跟賣漢堡包的西餐店鋪比,無論是裝修還是租賃面積,都沒有西餐館大。
肉夾饃本就是小本生意,成本非常有限,原料更是非常單調,滷蛋、滷肉、青辣椒和一張餅就是肉夾饃的全部,加入過多的材料,會讓滷肉失去原有的味道。
要說將厚度加到和漢堡包一樣,那滷肉汁水就會流不停,餅也得要夠厚才行。中國人吃肉夾饃講究的衛生和健康,汁水都流到衣服上了,哪來的衛生可言呢?
最後,儘管肉夾饃沒有漢堡包厚,但是餅夠實誠啊,不像漢堡胚一捏就軟了,有肉有餅的肉夾饃誰不喜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