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鶇繁殖過程:從修建鳥窩到產蛋全記錄,百舌鳥營建鳥巢和產鳥蛋

2020-12-21 鶇龜先生

烏鶇,因雄鳥善於鳴唱和學舌,又稱百舌鳥,是一種其貌不揚的黑鳥。雄鳥擁有一身黑色羽毛,橙黃的喙(鳥嘴)和眼圈。

烏鶇每年的繁殖期為春夏季,長江中下遊地區一般為3-6月。基本過程為修建鳥窩-產蛋-孵蛋-孵化-育雛-出飛。下面的圖片,詳細記錄了烏鶇修建鳥窩到產蛋的過程。

2020年5月10日,烏鶇開始選中了圖中的花盆,在裡面刨出了一個鳥窩狀的坑。至5月11日,鳥窩的地基(即圖中的坑)建築完畢。

2020年5月12日,開始建巢。打好地基後,就進入鳥窩的修建階段。烏鶇鳥窩建築材料因選址而不同,在樹杈上營巢的,以泥巴和枯草建造;在花盆營巢的,則主要以枯草建造,幾乎沒有泥巴。

烏鶇鳥窩修建速度很快,一般兩三天左右即可完成,其速度主要看建築材料來源難易程度。這個月份,枯草多被綠葉覆蓋,材料不好找,所以會稍慢些。圖為烏鶇銜草修建鳥窩。

2020年5月15日上午,烏鶇鳥窩修建完畢,共用時4天。之後就是產蛋環節。每對烏鶇一年繁殖一兩次,每次產蛋4-6枚。速度為一天一枚,產足4-6枚後,即開始孵蛋。

2020年5月15日下午,母烏鶇開始趴窩產蛋。這窩產蛋速度很快,正常建好鳥窩後,要再修補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產蛋。這次上午建好鳥窩,下午即開始產蛋了,效率真高。

2020年5月15日下午,第一枚烏鶇鳥蛋產生。烏鶇鳥蛋大小和鵪鶉蛋差不多,整體為淡綠色,上面有星星點點的紅褐色小點,俗稱「麻子」。

2020年5月16日,第二枚鳥蛋產生。

公烏鶇來看看它的兩顆鳥蛋孩子。在產蛋期,公烏鶇的主要職責是警戒鳥窩,免受天敵威脅。在母鳥離窩期間,公烏鶇會時不時巡視、照看鳥窩。同時也會去給母烏鶇尋找食物,是個非常貼心的小傢伙。

2020年5月17日,第三枚鳥蛋產生。

母烏鶇繼續產蛋,在下蛋期,母鳥每天產一枚鳥蛋。

2020年5月18日,第四枚鳥蛋產生。

2020年5月19日,第五枚鳥蛋產生。

公烏鶇在守護鳥窩,照看裡面的孩子——剛產下的五枚鳥蛋。

在母鳥產蛋和孵蛋期間,公烏鶇會經常外出覓食,餵食母鳥,非常溫馨有愛。產蛋過後,就是孵蛋過程,下一圖集,我們介紹烏鶇鳥蛋孵化的過程,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這些行為,常見的有如下幾種:1、有意或無意侵犯到鳥巢領地烏鶇是具有一定領地意識的鳥,成年烏鶇都有自己大致的活動範圍,一旦進入別的烏鶇領地就會被驅趕。通常情況下,這是烏鶇之間的行為,並不涉及到人。但繁殖期的鳥更為敏感,有些烏鶇會對進入其鳥巢附近的人進行驅趕(攻擊)。
  • 它叫烏鶇!徐州4年級學生記錄鳥兒繁育過程,被老師當課件
    家住新城區漢源國際華城的聶明遠小朋友,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到鳥窩,他十分好奇,趕緊喊來了媽媽一起看。   「我看到鳥兒在這裡做窩,覺得現在是春季,正是鳥兒們繁殖的季節,就告訴明遠,有可能是一對鳥夫妻要在這裡生兒育女。這引起了聶明遠的極大興趣。我就讓他注意觀察。」聶明遠的媽媽張女士說。   張女士還特意交待聶明遠,鳥兒害怕人類,儘量不要去打擾到它們。
  • 窗外鳥窩裡有兩枚鳥蛋,鳥媽鳥爸不著家急壞房主
    楚天都市報5月20日訊(記者劉毅)最近,家住洪山的黃先生有點著急,不為別的, 他發現窗外有一個鳥窩,而且窩裡有兩枚鳥蛋,可就是不見鳥媽媽,鳥爸爸。黃先生說,他家在大城小院小區,兩天前,他突然發現自家臥室窗外有一個鳥窩,裡面還有兩枚鳥蛋。
  • 布穀鳥從不築巢,繁殖後代的方式是「借巢生蛋」,管生不管養?
    錢斯僱傭了當地的孩子們為他尋找草地鷚的鳥巢,他付出了很高的報酬。因為下在草地鷚蛋中的布穀鳥,具有很高的觀察性。他仔細地觀察了布穀鳥的鳥蛋,發現大部分鳥蛋的顏色和斑點十分相似,他意識到這些蛋肯定是由同一隻布穀鳥產下的。錢斯稱它為布穀鳥「A」,並開始追尋它的蹤影。很快他找到了,並將布穀鳥「A」借用過的窩,把窩裡的蛋都收集了起來。
  • 河南農村經常能見到樹上有許多很大的鳥窩,到底是什麼鳥?
    在河南農村經常能見到樹上有許多很大的鳥窩,一到冬天樹葉落了之後更是明顯。這些大鳥窩密集地建在楊樹、榆樹等喬木上,到底是什麼鳥呢?對!這就是喜鵲,又叫報喜鳥。喜鵲屬鴉科闕屬類,和烏鴉算是「堂兄弟」,在我國廣泛分布,雜食性。
  • 發現陽臺上有個鳥窩 杭州徐阿姨寫日記記錄小鳥破殼
    5月9日下午,她在自家的陽臺外沿發現一個鳥窩,裡面還有4個蛋。到了12日,鳥蛋增加到6個。再後來,鳥爸爸鳥媽媽也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對烏鶇。  從天而降的烏鶇一家子,就這樣和徐阿姨夫妻倆成了鄰居。徐阿姨更是從發現小鳥的第二天起就寫起了觀鳥日記,記錄鳥兒生活的點點滴滴。  半個多月過去了。就在昨天,徐阿姨剛見證了第五隻小鳥破殼而出。
  • 雌杜鵑鳥借窩繁殖,只因遇到妻妾成群又不顧家的「渣男」
    我們對杜鵑鳥的了解大都從一些書籍的故事,比如杜鵑啼血。此外還有和它同名的杜鵑花。最有名的莫過於「鳩佔鵲巢」這個成語了,這個成語中的"鳩"指的並不是斑鳩,而是杜鵑。交配後的杜鵑都會將自己的蛋悄悄產在其它鳥的鳥窩裡,比如喜鵲的鳥窩,甚至一些較小體型的鳥如畫眉、葦蔦窩也不放過。
  • 《Samsara Room》鳥怎麼點 鳥巢鳥蛋玩法攻略
    Samsara Room鳥巢攻略作為最後一關的內容,這裡我們需要根據順利來放置道具,同時還有小鳥們的找不同遊戲哦,下面九遊小編就帶來詳細內容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Samsara Room鳥攻略
  • 你撿的百舌鳥為何總生病和死亡?烏鶇雛鳥救助餵養方法新手指南
    烏鶇是一種廣布於我國西北及黃河以南各省區的留鳥,其常見程度,大概只有麻雀才能與之相比。正因為如此,在每年春夏繁殖季節(3-7月份),撿到從樹上掉下來的烏鶇雛鳥也是司空見慣。然而並不是每一份「愛心」都值得稱道,在撿幼鳥「救助」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候我們是「好心辦了壞事」。
  • 當我們談論555個鳥蛋的時候,究竟在說什麼?
    事情到了這兒,別說是被強拆了房子的鳥,就算是我們人類自己,也笑不出來了。 4 「不要撿鳥蛋!不要掏鳥蛋!也不要隨意帶走你遇到的雛鳥!」 上搗鳥窩,下撿鳥蛋,人對小鳥們的殘酷還遠遠不止這些。
  • 天興洲上鳥兒築巢孵蛋,遊客卻將蛋拿出來玩
    楚天都市報5月27日訊(記者劉毅)26日,有網友在網上反映,在天興洲上,有很多燕鷗等鳥類沙灘繁殖。然而,遊客到沙灘去玩的時候,卻威脅到了鳥兒的繁衍。希望遊客能自覺保護鳥兒。 這位網友在微博說,天興洲有眾多燕鷗等鳥類沙灘繁殖。它們的生命正受無數沙灘車和越野車威脅。呼籲禁止車輛進入鳥類繁殖區。
  • 冬季了烏鶇還不愛叫?那可能是母鳥,把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辯公母
    此時的烏鶇,單純從體型和羽毛上來看,和成年鳥已經基本無異了。根據以上烏鶇羽毛的變化特點,可以總結出辨別烏鶇公鳥的方法:冬季換羽後,公烏鶇的羽毛應該是全身純黑色,否則可考慮為母鳥。與換羽前相比,公鳥最大的變化是腹部和背部的羽毛,由黑白相間(或棕白、黑灰相間)的花色羽毛,換為純黑色。
  • 10歲男孩連續一個月拍下烏鶇鳥繁育過程,被老師搬上課堂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曉培)"2020 年 4 月,在我家陽臺上,突然發現一隻鳥窩的雛形,之後鳥窩慢慢變大完善。4 月 5 日,裡面有了第一枚鳥蛋 ……" 這是徐州一 10 歲男孩聶明遠記錄下的鳥兒成長過程。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聶明遠見證了新生命的誕生,拍攝下了小鳥學飛的過程,這些陽臺 " 來客 " 成了他最愛的 " 夥伴 "。
  • 強拆鳥窩的是什麼鳥人,不能打馬虎眼
    二是強調,被拆除的三個喜鵲窩中沒有幼鳥和鳥蛋,未傷害到野生鳥類。三是對涉事物業公司相關人員進行了野生動物保護普法教育,採取補救措施,在拆除鳥窩的樹杈上安裝了人工鳥巢,在小區內懸掛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橫幅,加強宣傳教育。四是依法調查,並依法進行處罰。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昨天,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兩隻幼鳥飛走了昨天下午,程女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南側窗臺,只見窗臺上的烏鶇鳥窩裡,兩隻幼鳥先是蹦到窩外側,抖了抖雙翅,不時向四周張望。
  • 樹枝上的鳥窩有些都是露天的,下雨了怎麼辦?
    儘管鳥巢的形式多樣,但是功能都是一致的,最大的目的是為了繁衍,而為了這個目的,在春天我們會看到燕子在幾天的時間內不停地銜泥,用唾液將泥巴溼潤混合草築巢,在巢完全築城之後才開始下卵和孵化。此時有些雌鳥就一直趴在窩裡不動,下幾顆蛋然後開始孵化,鳥窩的材質加上雌鳥張開的羽翼,可以使鳥窩裡就較高的溫度,也利於剛孵化的幼鳥存活,雄鳥則承擔外出覓食並帶回來的責任。
  • 烏鶇今年還來我家「作客」嗎?
    去年春天一對烏鶇鳥意外喜歡的上我家放在陽臺外的蘭草花盆,並在裡面安營紮寨,生兒育女,我家住在8樓,可能是鳥認為把窩做在高高的陽臺上比做在樹上安全吧,開始烏鶇先用草和爛泥巴做窩,窩做好就開始下蛋了,烏鶇膽子太小,見人就飛離鳥巢,為了不再驚嚇它,我用了塊紙板把陽臺玻璃遮了起來,很快鳥巢裡有了6枚小蛋,大約孵了一個星期左右,小鳥就先後出殼了,從出殼到飛走僅需半個月左右
  • 鳥兒到你家做客搭窩,資深鳥友提醒:這些舉動會害了它們
    「精靈」到訪,儘量不要打擾每到春天,珠頸斑鳩、烏鶇等這些「精靈」不請自來,有的在陽臺、窗臺、空調外機上安家落戶,一些市民還專門拍照,或者特意安裝攝像頭,觀察鳥兒的一舉一動,記錄這些小鳥孵蛋、幼鳥成長的過程。 祁飛鴻表示:「如果有小鳥到你家『做客』,觀察沒有問題,不過儘量不要去打擾它,更不要用手去摸鳥蛋或者小鳥。
  • 白頭翁「媽媽」院子裡築巢產蛋孵卵 有愛市民記錄全過程
    最近,家住奉化區西塢街道白杜村的市民陳先生特別高興,從6月中旬開始,家中增添了新成員——一隻白頭翁「媽媽」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白頭翁,這讓他每天多了不少牽掛。白頭翁在陳先生家院子裡的李子樹上築巢、產蛋、孵仔,從築巢第一天開始,陳先生就在微信上曬出鳥兒一家的照片和視頻,呼籲大家愛護環境,保護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