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邏輯只能存在於理論中,比如當下所流行的硬核邏輯推理遊戲,遊戲高手一旦跳出遊戲的框架,在現實中依然是個邏輯不清的人。很多理科生的邏輯思維很強,可在創業過程中偏偏就推不出自己的經營模式如何在市場立足。
關於剛剛開放二胎時候人們似乎鬆了一口氣,畢竟獨生子女存在太多遺留問題,很多父母本身就很忙對孩子疏於照顧和陪伴,再生一個讓兩個孩子有個伴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再有就是人們談之色變的4:2:1家庭人口分布,沒有人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的家庭壓力變成8:4:2:1。特別是投胎生了男孩的家庭,如果再生個女兒的話,彩禮方面先出後進也算是彌補了損失。頭胎是女孩的家庭再生個男孩可以延續子嗣,再生個女孩也不會虧本,二胎在理論中總是那麼美好。
但現實怎麼樣,誰生誰知道。至少我覺得多數人並沒有體會到二胎所帶來的人口紅利,自從有了二孩兒之後就變成了他人紅利的締造者,以後的事情太遙遠,眼下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已經足夠父母頭疼。
這幾年關於家庭教育確實誕生了很多話題,也造就了不少專家,專家的著作多多少少幫助到了一些家庭,但要注意一點,很多專家的家庭教育理論是基於獨生子女的。這種理論很難適用於二孩家庭。
相比於經濟壓力,我認為二胎最大的問題恰好是家長不懂該如何同時教育好兩個孩子的問題。
生了孩子如果不教育會大概率導致可怕的後果,更何況是兩個孩子,比兩個孩子更可怕的也正是我今天要說的雙獨生子女教育方式。
很多人生了二胎,但是對於二孩兒的教育依然延續了獨生子女教育的方式,過度的追求平衡或者過度要求老大承擔起當哥哥或姐姐的責任,這種前提下只會締造兩個極度的獨生子女,老大被迫「孔融讓梨」,從而開始自我懷疑,老二又被寵溺,原本兩個人寵變成了三個人寵,造就莫名的優越感。
很多理想是好的,拿我兒子幼兒園同學來說,班裡除了一對雙胞胎,其餘的算算有六個二孩家庭,孩子是老大的有四個。根據我的觀察與詢問,我發現所謂二孩其實動用父母資源很大,其中一個二孩家庭就是父母都很忙,姥姥和奶奶一人幫帶一個才是真實的情況,這不就是二孩轉變為雙獨生子女的真實寫照嗎?
另外兩個孩子是老二的家庭,一個女生她姐姐比她大九歲,當她上幼兒園以後她母親不得不給姐姐找了一個寄宿的中學去上學,這下她又要去當獨生子女了。還有一個男生,他的哥哥比他大十三歲,今年哥哥也考上了重慶科技大學。二胎是生了,但是兩個孩子之間歲數相差過大,造成了生活中缺乏實質性的交集,父母過去一個孩子都教育不過來,現在直接兩個孩子,教育就更成了問題。
過去在教育獨生子女的時候,提倡的教育核心是給孩子建立獨立思維體系,父母要做的是引導。很多專家的理論著作看似精彩,內容運用到實踐當中其理論依據卻又顯得晦澀難懂。
多數家長並沒有真正做好要二胎的準備,可能關於二胎所有人都清一色的理解為經濟壓力還有教育成本。但實際上恰恰忽略了教育路徑方面的問題,正如前面提到的一個孩子都教育不好,倆孩子擱一塊只會給孩子的將來製造更大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