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明:蒲劇小十三紅、皇帝專業戶

2022-01-09 蒲劇精選

收錄於話題 #蒲劇名家及其唱腔精選 39個

講蒲劇故事,聽名家名段

關注蒲劇精選,每天精彩不斷

王天明:蒲劇小十三紅、皇帝專業戶

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王天明,山西永濟人。師從杜派鬚生杜清秀,曾先後在永濟虹光蒲劇團、晉南青年蒲劇團、臨汾地區蒲劇團任職,被稱為「小十三紅」。

跟別的鬚生不一樣,王天明飾演的以唱腔為主的鬚生。他主演的《空城計》可以說是一部紅遍三晉大地的蒲劇折子戲。他把諸葛亮那種心懷家國、臨危不亂的文人形象演繹的淡然自若。劇中的「穩坐在城樓觀山景」成為家喻戶曉的蒲劇名段。此外,王天明還在《收姜維》中飾演諸葛亮。可以說是諸葛亮專業戶。

在《算糧登殿》中,王天明飾演薛平貴,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家喻戶曉,後來薛平貴發跡之後,成了唐王,王寶釧成了國母,王天明的薛平貴給人一種溫馨感。

在《白溝河》中,王天明飾演有點昏庸的宋王。大段大段的唱,不絕於耳,非常動人。

在《麟骨床》中,王天明飾演貪戀美色的晉王,多次差點陷入文嫣的美人計之中。

在《打金枝》中,王天明飾演一個把國事當做家事處理的唐王,巧妙化解了金枝和郭曖的愛情危機,順帶安撫了郭子儀,可謂是極高的公關手段。

在《金水橋》中,王天明飾演陷入家庭糾紛、進退維谷的唐王。外孫秦英殺了他的嶽父,詹貴妃想要一個公平,銀屏公主想要保護兒子一命,王天明把唐王的糾結、聰慧演的格外細膩。

因為經常出演帝王形象,王天明可謂是蒲劇屆中的皇帝專業戶。

此外,王天明飾演的角色大多為正面形象。比如《清風亭》中的張元秀、《楊門女將》中的採藥老人、《遊龜山》中的田大人、《港口驛》中的海瑞、《舍飯》中的朱登春、《蘆花》中的員外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蒲劇名家王天明的精彩唱段。

文:黑狸狸

戲迷朋友要點亮在看、點讚、寫評論、分享到朋友圈,就是在為蒲劇做貢獻!

愛蒲劇,支持蒲劇

相關焦點

  • 【音頻】蒲劇《收姜維》王天明
    王天明(1928-1998),男,山西省永濟縣人,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工鬚生,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出身農民家庭。原在虞鄉鼓樂班當樂人,因天生妙喉,1942年入二戰區解縣警察局長李醒民辦的先鋒劇團,投師著名鬚生杜清秀為師,繼承了杜派特色,成為杜清秀表演王天明(1928-1998),男,山西省永濟縣人,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工鬚生,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出身農民家庭。
  • 【蒲劇老唱片】王天明《收姜維》選段
    王天明(1928-1998),男,永濟人,藝名「小十三紅」,主工鬚生,師從蒲劇名鬚生杜清秀,繼承了杜派藝術特色。劇目簡介:蒲劇《天水關》,傳統劇目,又名《收姜維》。敘劉備病逝,孔明輔佐劉禪登基。一日,向劉禪進《出師表》章,諫言徵伐魏、吳。劉禪應允,孔明即帶趙雲、魏延、馬岱、關興、張苞諸將,以誘兵之計攻打天水,不料為馬遵帳下中郎將姜維識破,將計就計,擊敗趙雲。孔明深愛姜維才幹,先差趙雲前往冀城搬請薑母,誘使姜維營救;再遣魏延假作姜維進攻天水,馬遵果信姜謀反。
  • 「虹光」映彩七十春--寫在永濟虹光蒲劇團建團70周年之際
    隨後,馮三狗、竹葉青、刁玉芳、董銀午、紅菊花、白菊花、黃菊花也曾加入,為虹光團的藝術質量打下堅實根底。1950年4月15日,永虞分縣,虹光團更名為「永濟縣虹光蒲劇團」。1958年11月20日,永濟、臨猗、解虞、安邑四縣合併為運城縣,虹光團改制為運城縣戲曲公社(蒲劇團)。1961年5月,復置永濟縣,建立永濟縣人民委員會,虹光團歸屬永濟縣人民委員會領導。
  • 蒲劇大師閻逢春的藝術人生
    閻金環與蒲劇革新家、著名二淨楊登雲(人稱楊老六)引為知己,是當時遠近聞名的「趙連成戲班」和「賈崗戲班」的「頂梁柱」。受父親的影響,岱蓉自小就對唱戲人了迷,每當學校寒暑假時,他總要隨父親在戲班混上幾天,也學會幾句「亂彈」(舊時把蒲劇唱腔與其劇種名稱,統稱為「亂彈」),「下腰」「踢腿」「跑圓場」等,都練出一點小功夫。他向父親要求學戲,卻飽受了父親的一頓斥責:「你當學戲是好玩兒的?
  • 【蒲劇百科】蒲劇科班與戲校
    全科藝徒在三個月中須備足一個臺口所需之三天九場戲,於次年春節開臺演出。通過邊學邊演,一使藝徒經受實踐的鍛鍊,二可增加辦班經費,三可發現人才,進而排練難度較大的劇目(習稱「紮根戲」或「看家戲」)。有些藝徒未出科即小有名氣。學期屆滿,還須「謝師」一年,收入歸供主或師傅所有。科班的興盛為蒲州梆子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 蒲劇名家梁可婷唱腔精選
    點擊蒲劇精選,免費關注點擊蒲劇名家名段,聽更多精彩唱段
  • 慷慨激昂精氣神——記蒲劇名家郭澤民
    新中國成立後蒲劇界代表性藝術家大體上分為四代,即:以王秀蘭、閆逢春、張慶奎、楊虎山、莜月來五大名演員為代表的第一代;以王天明、裴青蓮、楊翠花、張保、宋東元、梁惠芳、田迎春、張大發為代表的第二代;以任跟心、郭澤民、武俊英、王藝華、景雪變、崔彩彩、吉有芳七位梅花獎獲得者為代表的第三代;以孔向東、賈菊蘭兩位梅花獎獲得者為代表的第四代。
  • 宋東元:從蒲劇「十八畝地」談起
    他退休後,儘管身體不佳,他仍然不願放棄他熱愛的蒲劇事業,要求到戲校做顧問培養下一代。1983年我到戲校時,他已是百病纏身行動不便!但他仍要堅持看戲、看排練,時刻為蒲劇後繼有人發揮著他的餘熱。他從演員、導演、顧問以至生命的最後,他的一生是為蒲劇奮鬥的一生!當他知道他將要不久於人世,看到蒲劇如此景況,怎能不悲、不傷!老天不佑,他真的走了!我們活著的從業者,能理解感受到他的傷懷嗎?!
  • 「俊英腔」: 當代蒲劇聲腔之豐碑
    清代學者趙翼在其《論詩》中曾言:「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星轉鬥移,新老更替,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開拓進取、標領風騷者,必當相繼湧現。戲曲之道,也是如此,推陳出新,何曾停息。
  • 蒲劇新秀——王苗苗
    她從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的古絳州走來,帶著歷史文化名城底蘊和靈秀;她在激越高亢、委蜿纏綿的蒲劇藝術中迷醉,用心演繹著「俊英腔」的風格和韻味。十餘年的唱念做打,十餘年的艱苦磨鍊,她靚麗的扮相、出色的表演、清新的風格,贏得了眾多戲迷的認可,成為蒲劇大花園裡一枝奼紫嫣紅的鮮花。
  • 蒲劇新編古裝劇劇目簡介
    紅娘子  新編古代故事劇。1944年程勉齋編劇。事見《明史》有關章節與清人《紅娘子》傳奇。敘明朝末年,災荒不斷,河南杞縣尤為嚴重,饑民成群湧向街頭,賣藝女子紅娘子與其父紅二,隨饑民齊到被崇禎罷官的尚書李精白公子李巖家借米,公子慷慨施捨,但人多米少。在此情況下,李巖去杞縣縣衙勸說縣令開倉賑民,縣令不從,反大肆搜刮,激起民變。
  • 蒲劇名家王秀蘭的青衣戲
    講蒲劇故事,聽名家名段關注蒲劇精選,每天精彩不斷
  • 一部震撼心靈的蒲劇藝術影片《棗兒謠》
    就在幾乎放棄觀看這場電影念頭的時候,福人自有天相,運城市蒲劇團著名的的作曲家、此次蒲劇戲曲影片《棗兒謠》的音樂設計師暢元發老師給我打來一個電話,說能幫我搞到一張觀影券。這真是喜從天降,解決了我的一個燃眉之急。
  • 演過皇帝的5位老戲骨,張鐵林不是皇帝專業戶,他才是
    一提到皇帝,想必很多人的腦海裡一定想到的是清宮劇《還珠格格》中的張鐵林飾演的乾隆。他飾演的皇帝早已深入人心,但今天我們要來說說演皇帝演得最好的5位老戲骨,張鐵林並不是真正的皇帝專業戶,最後一位才是!第五:陳道明各個版本的皇帝,有窩囊的,有薄情寡義的,陳道明都能將這些皇帝演得入木三分。代表作有:《末代皇帝》、《康熙王朝》等等。第四:陳寶國《武則天》、《傳奇皇帝朱元璋》,無論是清朝皇帝還是唐朝皇帝,陳寶國都能將他們演繹的惟妙惟肖。老戲骨果然是老戲骨,演什麼酒像什麼。
  • 蒲劇優秀青年演員孫濱
    孫濱在《白蛇傳》中飾哪吒(攝影:陳斌朋)主演的劇目有《採花》、《擋馬》、《三岔口》等,還曾飾演過《白蛇傳》之鶴童與哪吒、《對花槍》之羅松、《殺狗》之曹莊等角色。1987年出生於襄汾縣南焦彭村; 2000-2005年就讀於臨汾市文化藝術學校臨汾蒲劇院定向班戲曲表演專業,畢業後進入臨汾市蒲劇院小梅花蒲劇團; 2007年以《擋馬》榮獲第三屆中國戲曲紅梅獎山西賽區銅獎
  • 江華,才是港劇中的皇帝專業戶!
    然而,有一點大家卻常常忽略了,那就是江華還在港劇中多次扮演過皇帝,可謂是個皇帝專業戶。為了嘗盡美食,為了促進滿漢和諧,他舉辦了滿漢全席,令廚師比賽做出各種美食,一張皇帝舌,吃盡天下美食。因此,說江華是個皇帝專業戶,一點也不為過。
  • 蒲劇名家武俊英快手直播觀後感
    榴花紅似火,新荷送幽香。庚子五月的一天,一條「蒲劇藝術家武俊英快手直播開通了」的消息傳開,許多微信群、朋友圈都在轉發這條消息。
  • 蒲劇《反潼關》將亮相第二屆山西省藝術節
    2019年10月4日,由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推出的大型蒲劇傳統戲《反潼關》(蒲劇《反潼關》師承蒲劇著名表演藝術家、首屆「梅花獎」獲得者郭澤民。1996年考入臨汾市文化藝術學校表演班,2002年畢業後分配進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工作,2014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主演《火焰駒》《金沙灘》《黃逼宮》《反潼關》《徐策跑城》等劇目。入選2018年「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地方戲曲類,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傳承劇目為蒲劇《黃逼宮》《徐策跑城》。
  • 創新傳承 發展蒲劇藝術的楷模——紀念蒲劇大師田鬱文(筱蘭香)百歲誕辰
    農曆3月15日,是已故著名蒲劇表演大師、戲曲教育家田鬱文老先生百歲誕辰紀念日,他的高足、以蒲劇新流派俊英腔享譽劇壇的武俊英、衛立穩夫婦專程趕回新絳,偕田老子女一同掃墓祭奠。牌匾上書「桃李遍梨園、德藝昭後人」,田老為之奮鬥四十多年的新絳縣蒲劇團敬贈的牌匾上書「蒲劇功臣」,高度概括、頌揚了田老閃光的藝術人生和所作的突出貢獻。
  • ​蒲劇旦角全才原曉蓉
    河津市小梅花蒲劇團的青年旦角演員原曉蓉就是後起之秀之中的佼佼者、河東戲苑一顆光彩奪目的蒲劇新星。2006年,年僅16歲的原曉蓉以青衣唱功重頭戲《三娘教子》榮獲運城戲劇第8屆龍門獎,成為嶄露頭角的蒲劇童星。相繼就讀於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參加省晉劇院「苗潔旦角藝術研習班」培訓,參加運城市舉辦的「國家藝術基金蒲劇表演人才培養」短期培訓,進一步夯實了她的業務基礎。成為能唱能演、能文能武,並且具有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青年一代蒲苑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