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蒲劇《收姜維》王天明

2022-01-09 晉風蒲劇網

王天明(1928-1998),男,山西省永濟縣人,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工鬚生,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出身農民家庭。原在虞鄉鼓樂班當樂人,因天生妙喉,1942年入二戰區解縣警察局長李醒民辦的先鋒劇團,投師著名鬚生杜清秀為師,繼承了杜派特色,成為杜清秀表演王天明(1928-1998),男,山西省永濟縣人,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工鬚生,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出身農民家庭。原在虞鄉鼓樂班當樂人,因天生妙喉,1942年入二戰區解縣警察局長李醒民辦的先鋒劇團,投師著名鬚生杜清秀為師,繼承了杜派特色,成為杜清秀表演藝術的傳人。他的唱腔宗杜清秀而又有創新,剛出師就紅遍了河東大地,被廣大戲迷們譽為「小十三紅」。1949年入永濟縣虹光劇團。1960年調入晉南青年蒲劇團。1970年分專區時分在臨汾地區蒲劇團。

他的代表戲《空城計》《收姜維》名著一時,盛演不衰。1963年赴京演出《白溝河》《港口驛》,受到周總理和郭沫若、田漢等人的好評,1979年赴京參加國慶卅周年獻禮演出,在《麟骨床》中飾晉王,獲中央文化部二等獎。其聲腔有韻味,節奏鮮明,音調委婉悠揚,音質清亮剔透,行腔幽雅別致,韻味醇厚!

王天明以唱聞名,嗓音清脆明亮,音色純正,加之演唱技巧嫻熟,吐字清晰,行腔圓潤,韻味悠長,自成一派,在觀眾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先後演出的劇目有傳統戲《空城計》、《算糧登殿》、《回窯》、《清風亭》、《白蛇傳》、《舍飯》、《蘆花》、《薛剛反朝》、《祭靈》、《遊龜山》、《馮彥上山》、《白溝河》、《港口驛》、《楊門女將》、《麟骨床》等,現代戲《紅燈記》、《智取威虎山》、《向陽坡》、《山鷹》、《杜鵑山》、《八一風暴》、《雙上任》等。其代表戲為《空城計》之諸葛亮、《白溝河》之宋王、《港口驛》之海瑞等。特別是《空城計》一劇,影響極大,被專業劇團及戲迷觀眾廣為學唱。他不但唱腔優美,而且扮相瀟灑,作派穩健,刻畫人物細膩傳神。有一首讚揚他的藏頭詩寫道:「王冠莽袍扮太宗,天生福相活孔明;明鏡高懸頌海瑞,好個蒲劇名鬚生。」

點擊播放▼

說什麼打了敗仗臉無有光

兩軍陣上一勝一敗一敗一勝是古之平常
姜將軍你且把寬心放

聽山人把心腹之事說端詳
劉先君出世來把業創

桃園結義劉關張
後續個常山子龍將

他們弟兄三請山人到臥龍崗
離茅廬頭一陣火燒博望

只燒得夏侯敦十萬人馬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無處躲藏
那曹操在許昌發來兵將

他要把孫劉兩家一馬平趟
我也曾新野縣安排停當

傳一令棄新野奔樊城走當陽敗夏口
路過那長坂坡前大戰一場
四千歲趙子龍有名的上將

一桿槍戰曹兵不慌又不忙
三千歲埋伏在當陽橋上

大喊三聲嚇退了曹營內八十三萬人馬

一個一個人踩人死馬踏馬亡
曹孟德心害怕收了兵將

屯兵三江紮營房
東吳的孫權聽言魂飄蕩

坐龍位宣過來滿朝文武作商量
是武將聽一言要去打仗

文官們懷抱印勸他去投降
那孫權在柴桑統來兵將

鄱陽湖調回個小小周郎
小周瑜他只把帥印執掌

怎奈是年幼人血氣剛強做事慌忙

軍務營中大事他無有主張
差定了魯子敬過江來訪

他請我諸葛亮過得江去同心破曹作商量
我也曾舌戰群儒大軍帳

只說得東吳內張昭顧壅虞翻張溫

眾謀士一個一個低頭不語他口難張
小周郎心不服毒計用上

他命我聚鐵山截草糧
有山人接令箭出了寶帳

我笑他年幼人用兵不強
因此上把令箭追回寶帳

他不該借端行事把我傷
他限我十日內十萬支狼牙箭要我一起來交上

我允他三日內交回營房
我二人立下了軍令大狀

魯子敬在一旁就發了慌忙
他言說孔明兄啊 孔明兄

三日內十萬支狼牙箭

你是怎樣來交上
怎知我諸葛亮運籌帷幄計謀高強
二十隻戰船準備停當

綁紮草人滿船裝
鑼鼓埋伏船艙上

我和那魯子敬穩坐船艙不慌不忙飲酒漿
我帶領戰船把陣闖

一霎時天降大霧漫長江
我吩咐首領們鑼並鼓

隆咚的 隆的咚 咚的隆一齊擊響

曹孟德聞此事膽戰心驚
他吩咐弓弩手齊把箭放

我把這十萬枝狼牙箭

一根根一支支根根支支支支根根收到船艙
有山人站船頭拱手拜上

多謝過曹孟德與我來幫忙
回營去見周瑜令箭交上

他無奈何擺酒宴與我爭光
他定下苦肉計黃蓋打傷

就把我諸葛亮當作兒郎
我與他將計就計七星臺上

東風起駕孤舟轉回下江
差王奉和徐盛將我趕上

趙子龍射斷繩索嚇退兒郎
我也曾借東風從天所降

我也曾燒戰船就在長江
南裡殺北裡闖

我的主才稱漢中王
白帝城託孤他終言講

囑咐我統一漢室錦家邦
幼主登基把旨降

他命我進伐中原曹魏王
四千歲出營打了一仗

被將軍你殺得他丟盔卸甲含羞帶愧回營房
敗陣回營他對我講

將軍你文武全才世無雙
離茅廬我就把賢訪

到如今才遇著忠孝郎
因此事山人發兵將

兵發祁山收忠良
你是將我是相

有什麼軍情大事作商量
囑咐你言共語且莫遺忘

樁樁件件記心上
手拉著姜伯約四輪輦上

咱同心協力保漢王


相關焦點

  • 【蒲劇老唱片】王天明《收姜維》選段
    王天明(1928-1998),男,永濟人,藝名「小十三紅」,主工鬚生,師從蒲劇名鬚生杜清秀,繼承了杜派藝術特色。劇目簡介:蒲劇《天水關》,傳統劇目,又名《收姜維》。敘劉備病逝,孔明輔佐劉禪登基。一日,向劉禪進《出師表》章,諫言徵伐魏、吳。劉禪應允,孔明即帶趙雲、魏延、馬岱、關興、張苞諸將,以誘兵之計攻打天水,不料為馬遵帳下中郎將姜維識破,將計就計,擊敗趙雲。孔明深愛姜維才幹,先差趙雲前往冀城搬請薑母,誘使姜維營救;再遣魏延假作姜維進攻天水,馬遵果信姜謀反。
  • 王天明:蒲劇小十三紅、皇帝專業戶
    講蒲劇故事,聽名家名段關注蒲劇精選,每天精彩不斷
  • 「虹光」映彩七十春--寫在永濟虹光蒲劇團建團70周年之際
    其扮相俊俏,作戲嚴謹,在蒲劇青衣行中造詣頗高,對蒲劇旦角臺步進行創新,改碎步為大步,大方瀟灑,很受歡迎,1948年後一直供職於虹光團。王天明(1928~1998),永濟董村人,工鬚生。1942年投師杜清秀,繼承「杜派」藝術特色,成為杜清秀藝術傳人。1949年被虹光團錄用。1960年調入晉南蒲劇院青年蒲劇團。1970年分配臨汾地區蒲劇團。
  • 蒲劇大師閻逢春的藝術人生
    他窮其一生潛心於蒲劇表演藝術的實踐與創新,生前,不但在舞臺上贏得晉、陝、豫、甘一帶人民的讚譽,還把精湛的表演藝術帶至京、津、滬以及南疆福建等;死後,他精彩的表演劇目和精益求精的表演特技,還有一系列見解獨到的談藝錄,至今為戲劇表演同行和廣大觀眾所念念不忘。他全部人生的僅僅五十八個春秋,為中國劇壇特別是蒲劇藝術留下了極其豐富的寶貴遺產。
  • 蒲劇名家王秀蘭的青衣戲
    講蒲劇故事,聽名家名段關注蒲劇精選,每天精彩不斷
  • 宋東元:從蒲劇「十八畝地」談起
    他退休後,儘管身體不佳,他仍然不願放棄他熱愛的蒲劇事業,要求到戲校做顧問培養下一代。1983年我到戲校時,他已是百病纏身行動不便!但他仍要堅持看戲、看排練,時刻為蒲劇後繼有人發揮著他的餘熱。他從演員、導演、顧問以至生命的最後,他的一生是為蒲劇奮鬥的一生!當他知道他將要不久於人世,看到蒲劇如此景況,怎能不悲、不傷!老天不佑,他真的走了!我們活著的從業者,能理解感受到他的傷懷嗎?!
  • 慷慨激昂精氣神——記蒲劇名家郭澤民
    新中國成立後蒲劇界代表性藝術家大體上分為四代,即:以王秀蘭、閆逢春、張慶奎、楊虎山、莜月來五大名演員為代表的第一代;以王天明、裴青蓮、楊翠花、張保、宋東元、梁惠芳、田迎春、張大發為代表的第二代;以任跟心、郭澤民、武俊英、王藝華、景雪變、崔彩彩、吉有芳七位梅花獎獲得者為代表的第三代;以孔向東、賈菊蘭兩位梅花獎獲得者為代表的第四代。
  • 「俊英腔」: 當代蒲劇聲腔之豐碑
    清代學者趙翼在其《論詩》中曾言:「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星轉鬥移,新老更替,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開拓進取、標領風騷者,必當相繼湧現。戲曲之道,也是如此,推陳出新,何曾停息。
  • 【蒲劇百科】蒲劇科班與戲校
    小旦還有四虎和小三;淨腳有相雲卿(乳名小鱉),解州曲村人;馬振江(乳名初生),解州下城壕人;楊忙兒(綽號楊老七),解州西城壕人;大淨根蛋(藝名火燒淨)。其中相雲卿、馬振江後皆成為蒲劇名淨。上蘆村娃娃班  民國初年(約1912)在太平縣汾城(今屬襄汾縣)創辦。創辦人二相公。藝徒中有老生趙友勤,曲沃縣曲村人。
  • 蒲劇|呂桂英《教子》選段ㆍ80年代實況錄音
    呂桂英,生於1944年,曲沃縣安居村人,著名蒲劇演員,主攻青衣行當。
  • 蒲劇名家梁可婷唱腔精選
    收錄於話題 #蒲劇名家名段免費關注點擊蒲劇名家名段,聽更多精彩唱段她是譽滿河東的蒲劇演員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批蒲劇名家她是虹光蒲劇團的臺柱子之一她在小旦、刀馬旦、青衣等方面頗有成就
  • 蒲劇馮派傳人呂桂英訪談實錄
    比如蒲劇《十告狀》,有些演員唱的有些趕,唱腔比較油,有點憋,不符合場景。蒲劇正旦就是賣亂彈呢,好把式要把臺唱靜,不是說只要你賣力就是好把式,要把握人物。我師父渾身是戲,作戲情真,進門傢伙帶傢伙(樂隊),動作都是隨著傢伙點兒,我本身是一個女角,但我覺得我並沒有我師父他們這些男旦藝術家們演的好,我覺得男演女比女演女更像女的。
  • 蒲劇新編古裝劇劇目簡介
    海瑞將胡千押解徐處,胡宗憲為子求情。海瑞終以春蘭抓破胡千之面及繳獲胡府殺人之刀為證,不顧徐階求情和胡恫嚇,立斬胡豹。此劇生、旦、淨、醜俱重,以鬚生唱做更突出。由晉南蒲劇團一隊首演。1963年繼由晉南青年蒲劇演出團赴京演出,王天明飾海瑞,田迎春飾吳月素,趙靈喜飾胡千,範俊全飾胡宗憲。周總理在國務院小禮堂觀看演出後接見全體演職員併合影留念。郭沫若題詞祝賀。
  • 蒲劇新秀——王苗苗
    她從依山傍水、風光秀麗的古絳州走來,帶著歷史文化名城底蘊和靈秀;她在激越高亢、委蜿纏綿的蒲劇藝術中迷醉,用心演繹著「俊英腔」的風格和韻味。十餘年的唱念做打,十餘年的艱苦磨鍊,她靚麗的扮相、出色的表演、清新的風格,贏得了眾多戲迷的認可,成為蒲劇大花園裡一枝奼紫嫣紅的鮮花。
  • 創新傳承 發展蒲劇藝術的楷模——紀念蒲劇大師田鬱文(筱蘭香)百歲誕辰
    農曆3月15日,是已故著名蒲劇表演大師、戲曲教育家田鬱文老先生百歲誕辰紀念日,他的高足、以蒲劇新流派俊英腔享譽劇壇的武俊英、衛立穩夫婦專程趕回新絳,偕田老子女一同掃墓祭奠。牌匾上書「桃李遍梨園、德藝昭後人」,田老為之奮鬥四十多年的新絳縣蒲劇團敬贈的牌匾上書「蒲劇功臣」,高度概括、頌揚了田老閃光的藝術人生和所作的突出貢獻。
  • 蒲劇優秀青年演員孫濱
    孫濱在《白蛇傳》中飾哪吒(攝影:陳斌朋)回覆:以下《》中劇目可欣賞相關視頻:《名老藝人》《王秀蘭》《朱秀英》《七朵梅花》《竇娥冤》《烤火》《藏舟》《跑城》《觀圖》《舍飯》《路遇》《朝房》《空城計》《提刀》《採花》《戰冀州》《三岔口》《算糧》《蘇三起解》《寇老西升堂》《三關明月》《三擊掌》《罵殿》《白蛇傳》《扈家莊》《斷橋》《堯頌》《廉吏于成龍》《張連賣布》《祥林嫂》《劉胡蘭》《焦裕祿》《遲開的玫瑰》
  • 一部震撼心靈的蒲劇藝術影片《棗兒謠》
    就在幾乎放棄觀看這場電影念頭的時候,福人自有天相,運城市蒲劇團著名的的作曲家、此次蒲劇戲曲影片《棗兒謠》的音樂設計師暢元發老師給我打來一個電話,說能幫我搞到一張觀影券。這真是喜從天降,解決了我的一個燃眉之急。
  • 蒲劇《反潼關》將亮相第二屆山西省藝術節
    2019年10月4日,由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推出的大型蒲劇傳統戲《反潼關》(蒲劇《反潼關》師承蒲劇著名表演藝術家、首屆「梅花獎」獲得者郭澤民。1996年考入臨汾市文化藝術學校表演班,2002年畢業後分配進臨汾市蒲劇藝術研究中心工作,2014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主演《火焰駒》《金沙灘》《黃逼宮》《反潼關》《徐策跑城》等劇目。入選2018年「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地方戲曲類,名家傳戲­——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傳承劇目為蒲劇《黃逼宮》《徐策跑城》。
  • 蒲劇電影《竇娥冤》在全國農村院線上映
    蒲劇電影《竇娥冤》在全國農村院線上映「  本報訊(記者 景 斌)日前從北京傳來好消息,北京鄉音鄉愁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獨家代理宣傳發行的6部影片在中宣部數字電影管理節目中心農村院線上線。其中就包括蒲劇電影《竇娥冤》。
  • 蒲劇《白玉樓》精彩片段搶先看
    資料圖:蒲劇名家田娥、舒良《白玉樓》劇照 蒲劇《白玉樓》,傳統劇目,又名《苦節圖》。事見清人《白玉樓》雜劇。敘書生張彥,娶妻白玉樓甚賢,每日討飯供張讀書。蒲劇《白玉樓》是新絳縣蒲劇團的傳統經典劇目,解放前便是彭福魁(飾金駙馬)、原雲龍(飾張彥)、筱蘭香(飾白玉樓)等名老藝人的演出代表戲之一。1979年,23歲的武俊英在《白玉樓》中飾演白玉樓,廣獲好評。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蘭曾稱讚新絳團的「三白」很厲害,「三白」指的是《白蛇傳》、《白玉樓》、《白水灘》三齣戲,可見名列「三白」之一的《白玉樓》是何等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