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中(藏)醫館實現全覆蓋

2020-12-23 瀟湘晨報

本報訊(記者 張弘靚)日前,記者從市衛健委了解到,為了讓中華中醫藥真正服務於人民群眾,讓更多的群眾首診到基層,2013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委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契機,創新思路,先行先試,自籌資金443.07萬元,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率先建成了67所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館」,建設覆蓋率達88.16%。與此同時,緊緊把握國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藏)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對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入資金1167萬元,新建和深度改造了8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藏)醫館」,建設覆蓋率達到100%。 據介紹,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實現了中(藏)醫館全覆蓋,不僅強化了基層中(藏)醫藥服務體系建設,還提升了基層中醫藥的服務能力,基層就診群眾明顯增多,群眾滿意度明顯增加。切實推動中醫藥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養生保健、康復理療等方面的獨特作用,並有力促進了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為廣大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記者看到,我市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將中(藏)醫診室、治療室、中藏藥房、煎藥室等中(藏)醫藥科室集中設置,使布局流程符合專業化標準,突出傳統文化特色,注重人文關懷,營造濃鬱的中(藏)醫藥文化氛圍。各中(藏)醫館還懸掛有中醫藥健康知識、治療方法等宣傳展板,開闢中醫文化宣傳長廊,懸掛古代名醫的畫像、古醫訓、古醫德和中醫藥知識圖片展板等,讓患者及家屬在濃鬱的中醫藥文化氛圍中,切實感受到獨特的中醫藥服務。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圍繞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積極拓展服務內容、創新特色服務,有效促進了基層醫療機構整體業務的提升。目前,全市基層衛生機構中(藏)醫門診就診人次、中(藏)醫藥收入都有所增長。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了解中醫、接受中醫、應用中醫,康復理療、推拿、按摩、針灸等各項中醫特色治療服務受到認可。

【來源:西寧晚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楚雄州提前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
    不久前,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州(市)級中醫醫療機構全部達到三級中醫醫院標準,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隨著雙柏縣和武定縣中醫醫院投入使用,楚雄州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提前兩年實現了國家和雲南省的目標要求。「十三五」期間,楚雄州從完善中彝醫醫療服務體系、提升基層中彝醫藥服務能力、加強中彝醫藥特色專科建設、培養中彝醫藥人才隊伍、促進中彝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等方面著手,全面推進中彝醫藥事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 【盤點】基層醫改這十幾年政策|醫療衛生|醫改|基層|政策|機構|...
    要加大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造和建設力度,加快推進以培養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使更多的城鄉居民不出社區、不出鄉村就能看上病,逐步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群眾看病就醫的首選之處。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在我國初步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全科醫生制度,基本形成統一規範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和「首診在基層」的服務模式,全科醫生與城鄉居民基本建立比較穩定的服務關係,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服務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 2022年重慶所有三級醫院開設藥學門診,實現門急診處方前置審核全覆蓋
    為加強藥學部門標準化建設,重慶二三級醫院將統一設置藥學部,並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二級科室;醫療機構應逐步充實藥學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到2021年二三級醫院藥學人員佔衛技人員總數比例達到5%,2025年達到8%,基層醫療機構應配備具有藥學專業技術資格的藥學人員。
  • 2020年底,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逾40%
    為此,我市大力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開展全市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排查,到2020年底,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已達到40%以上。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為全面掌握全市醫療廢物產生及處置情況,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申報登記工作要求,我市每年組織開展醫療廢物申報登記工作。
  • 方中友主任調研全市智慧醫療建設情況
    10月29日下午,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方中友赴市衛生信息中心專題調研全市智慧醫療建設情況。方中友首先觀看了智慧醫療成果展示大屏,詳細了解全市醫療衛生運行、遠程醫療、雪亮工程等數據展現情況;隨後來到智慧醫療展示室,查看自助醫療服務系統、遠程心電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可穿戴設備等便民應用場景;最後在12320諮詢服務大廳、專家演播室實地考察江蘇省暨南京市12320衛生熱線工作。
  • 西湖區基層醫療機構實現遠程影像診療
    據悉,西湖區衛健局所屬基層醫療機構均設立獨立的醫學影像科,但在人員技術、設備投入上存在一定差距及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對此,區衛健局通過建立區域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和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避免誤診漏診、重複檢查,同時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 國務院發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設盡設發熱診室
    為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傳染病患者的發現和預警能力,昨天,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文稱,各地在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且發熱診室應嚴格實行首診負責制,不得拒診、拒收發熱患者。
  • 【重磅】《中國衛生》雜誌社年度「雙十大」榜單公布
    健共體內,創新打造網際網路「四朵雲」平臺:推進基層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打造「雲管理」 平臺;注重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打造「雲服務」平臺;強化基層藥品供應保障, 打造「雲藥房」平臺;完善醫療衛生資源集約配置,打造「雲檢查」平臺。成效——全市已有32家基層機構籤約,其中,西青區、和平區、南開區在全區範圍實現全 部籤約。
  • 欽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印發2020年欽州市衛生健康工作要點的通知
    落實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臨時補助政策,落實支援湖北省醫療隊員中編外聘用人員直接考核入編工作和落實醫療隊員在職稱評聘工作等各項優惠政策。抓好國家級(靈山縣)、自治區級(浦北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建設,全市所有二級以上(包括二級)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參與醫共體建設,到2020年,縣域醫共體鎮衛生院參與率
  • 【健康玉樹】夯實基礎提升醫療質量丨玉樹州基層衛生機構「四位...
    目前,玉樹州共有 345家衛生機構,其中 308 為基層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佔全部衛生機構的89.3 %;全州現有醫務人員 2460人(含臨聘人員),其中基層醫務人員 962 人,佔比是 39.2 %。基層衛生機構是玉樹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堅強堡壘,基層醫務工作者是農牧民群眾的健康守護神,基層衛生機構的能力建設是玉樹衛生健康系統開展一系列工作的根基。
  • 2020年底內蒙古包頭市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逾40%
    北極星固廢網訊:醫療機構廢棄物管理是醫療機構管理和公共衛生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全社會開展垃圾分類和處理的重要內容。目前,包頭市共有醫療機構2180家。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共產生醫療廢物1685.38噸。為此,包頭市大力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開展全市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排查,到2020年底,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已達到40%以上。
  • 安陽市:基層醫療強起來 群眾看病不再貴
    實施10個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新增建築面積112829平方米;實施27個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新增建築面積83507平方米。今年,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增特色科室39個、中醫館18個、康復理療科22個,新增住院床位782張;63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基本標準」,6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推薦標準」……這是安陽市向全市人民交上的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 基層醫療機構疫情下危機四起,醫療SaaS企業給出這些「乘風破浪」方案
    其中診所SaaS服務系統KTCC是康博嘉提煉國內外成功的醫療機構經營之道,集門診病歷、患者服務、客戶管理、市場活動、庫房管理之大成的新一代SaaS服務平臺,提供診所運營的診前交流、診中服務、診後跟蹤全閉環管理,打通微信、支付寶、美團等第三方移動流量入口,基本上實現「用一根網線解決診所運營過程中所有的IT需求」,幫助醫療機構更好的經營管理,帶來更多收益。
  • 全市鄉鎮、社區中醫館100%覆蓋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文生)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江門市中醫藥大會獲悉,江門市、縣(區)兩級衛健局逐步設立專職中醫藥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中醫藥工作的管理力量進一步充實;縣(區)級中醫醫院穩步發展,是全省較早實現縣(區)級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二級甲等水平的地市之一,全市鄉鎮衛生院、
  • 海口147家基層醫療機構可為患者直接向6家市屬醫院專家預約掛號
    海南日報海口12月3日訊 (記者張惠寧)12月3日起,海口全市147家基層醫療機構可通過海口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為機構無法確診或治療的患者向6家市屬醫院的相關專家直接預約掛號,解決基層群眾「預約難」「掛號難」等「痛點」問題。
  • 擴散|天津15家基層醫院開通特需服務!寧河1家醫院上線!
    到今年年底,全市每萬名常住人口將擁有3名以上全科醫生,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總量和人員結構明顯優化,到2021年底,區級醫院「龍頭」作用會明顯強化,10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優質服務能力基本標準,並建立標準化門診服務。
  • 醫療服務大改觀 便利舒心齊點讚
    內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信息與統計科科長陳小兵介紹,依託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全市統一部署居民電子健康卡註冊管理平臺、開發建設線上的「健康內江」便民移動服務平臺(APP)和線下的遠程自助服務平臺,在四川省率先實現「市-縣-鎮-村」四級醫療機構全覆蓋。  據介紹,下一步,內江還將拓展電子健康卡126項業務應用。
  • 無錫新吳區巧借「東風」打造區域醫療衛生高地
    原標題:新吳區巧借「東風」 打造區域醫療衛生高地 幸福生活,健康先行。今年以來新吳區醫療衛生領域好消息不斷:SK海力士醫院項目獲得省衛健委批准的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無錫凱宜醫院開業,新吳區中醫醫院新址開工。
  • 「聚焦」天津以健康為中心 著力改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不斷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建設,截至2019年全市共布設26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15分鐘健康服務圈基本建成。本市不斷充實健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基層綜合改革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深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內涵,有效籤約居民400餘萬人,分級診療模式初步形成。本市不斷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免費向全市人民提供19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近5年,全市甲乙類傳染病及3種重大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均居全國最低行列。
  • 「基層在線」濰坊昌樂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聯網結算全覆蓋
    今年以來,濰坊昌樂縣醫療保障局把跨省住院聯網結算工作作為便民惠民的重要舉措,全力加快全縣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聯網結算全覆蓋工作,讓異地參保人員享受更加方便快捷、住院門診一體化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