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州(市)級中醫醫療機構全部達到三級中醫醫院標準,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隨著雙柏縣和武定縣中醫醫院投入使用,楚雄州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提前兩年實現了國家和雲南省的目標要求。
「十三五」期間,楚雄州從完善中彝醫醫療服務體系、提升基層中彝醫藥服務能力、加強中彝醫藥特色專科建設、培養中彝醫藥人才隊伍、促進中彝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等方面著手,全面推進中彝醫藥事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館四中心一科一室」提升中彝醫藥服務體系
楚雄州中醫醫院早在2013年就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命名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是全國重點民族醫醫院、全國彝醫藥標準化研究推廣基地,也是楚雄州唯一一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2017年起,楚雄州在州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中開展「二館四中心一科一室」建設,即:州縣中彝醫醫院建設中彝醫名醫館、中彝醫治未病中心、中彝醫康復中心,綜合醫院建設中彝醫科;州縣婦幼保健院建設中彝醫婦幼保健康復中心;州精神病醫院設置中彝醫身心康復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中彝醫館;村衛生室建設中彝醫服務室並提供中彝醫藥技術服務,全州基層中彝醫藥服務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截至2020年底,100%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標準的中彝醫診室、藥房、理療室和煎藥室;10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能提供中彝醫藥服務;95.68%的村衛生室能提供中彝醫藥服務,基層中彝醫藥服務門診量佔基層總門診量從2015年的15.2%增長到2020年的60.3%。
中彝醫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救治
今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楚雄州積極推進中彝醫藥參與新冠肺炎防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化疫解毒合劑通過省級應急審核獲準作為新冠肺炎防治院內製劑用藥,建立並落實了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推進中彝醫藥全程參與救治工作,中彝醫藥參與救治患者的比例達100%。這是中彝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
「十三五」以來,楚雄州中彝醫藥預防、治療和康復能力不斷提升,建成省級彝醫區域診療中心1個,國家級重點專科2個、省級重點專科16個、州級重點專科19個,中彝醫專科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元謀縣、牟定縣、南華縣和姚安縣中醫醫院綜合服務能力達到《雲南省縣級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標準(試行)》,通過省級首批縣級中醫院醫院提質達標驗收。100%公立中醫醫院設置治未病中心(科室)並能夠提供治未病服務,100%鄉鎮衛生院能開展12種非藥物治療方法。
高層次人才推動民族醫藥傳承創新
楚雄州積極構建高層次人才梯隊,著力培養基層應用型人才。截至2020年12月,全州有全國最美醫生、中國好醫生1名;有雲南省名中醫2名、雲南省榮譽名中醫1名、雲南省基層名中醫6名;建有13個名中醫工作室,8個專家工作站,工作室覆蓋10個市縣,累計培養省級高層次中醫藥領軍人才1名、雲嶺名醫1名、彝鄉名醫16名(中醫),培訓基層中彝醫醫藥技術人員2093人次。組織考核認定有合法資格的彝醫醫師299名;已實施中彝醫師帶徒教育9期,帶出徒弟30名;組織實施「十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1155」人才培養工程(即:每一個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村醫會知100種以上中彝藥飲片功效、會背誦100個以上中彝醫藥湯頭歌、會識別50種以上當地常見的中草藥、會熟練掌握運用5類以上常用的適宜技術)。
楚雄州是全國僅有的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最大的特點和亮點就是彝族醫藥。提前實現中醫藥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只是起點,沒有終點,楚雄州將立足於人民群眾需求,積極促進彝族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讓中醫藥成為群眾喜愛的生活方式和疾病診療方式。
供稿 | 鄭瓊華 (楚雄州衛生健康委中彝醫醫療管理科)
責任編輯丨馬柔
【來源:雲南中醫】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