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現代戰艦的防空大多為三層防禦:中遠程防空飛彈、近程防空飛彈和火炮防空系統,其中美國海軍「密集陣」系統就是火炮防空系統的早期代表性產品,兇猛的火力,成為了美國海軍艦艇的最後防空火力防線。
密集陣:裝彈滿彈藥,只夠射擊20秒
我們常常說說的密集陣,一般指的是MK15「火神」密集陣系統,這款系統在1980年代開始普遍裝備在美國海軍的大中型戰鬥艦艇上,整個系統包含警戒雷達、跟蹤雷達、火炮、電子計算機和控制盤,雷達的跟蹤距離可以達到10公裡,主要火力輸出為六管20毫米口徑的加特林火炮,該系統可以自動校正射擊目標參數,反應速度較快,也可以遙控使用,相比早期人力手動式操作的防空火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MK15系統整體重量比較大,超過了6噸,射程可以達到1.5公裡,後期型號射速達到了4500發每分鐘,炮彈的初速為1100米每秒,可以防禦突破前兩層防禦的反艦彈道,系統儲彈量為1550發。
以這樣的彈藥數量計算,實際MK15系統只能持續激烈射擊20秒左右,因此也被不少人戲稱為「吐血裝彈2小時,激烈狂射20秒」,當然這只是戲稱,實際上MK15系統一般不會進行長時間的連續射擊,而且裝彈也相對容易,並不是需要純手動裝彈的。
戰艦「密集陣」的火力持續性很強,不過以「點射」為主
現代反艦飛彈的末端攻擊速度都超過了音速,在MK15系統誕生的年代,著名的反艦飛彈是飛魚、前蘇聯SS-N-22日炙式反艦飛彈等,「密集陣」的主要防禦目標就是防空飛彈沒能攔截的反艦飛彈,這時的反艦飛彈距離戰艦距離已經十分近。
除去系統的反應時間,「密集陣」的實際射擊窗口時間很短,因此需要保證在以秒為單位的時間內大量輸出密集火力,一方面更多的彈藥可以提高命中概率,一方面,對於以飛彈末端速度的動能來說,如果只命中一發炮彈,可能無法有阻止彈道繼續飛向戰艦,必須提高命中彈藥的數量,摧毀飛彈。
這也是為什麼戰艦的近防炮射速都十分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說俄羅斯卡什坦近防系統,該系統「慄樹」艦載彈炮結合防空系統的出口版本,每分鐘的射速可以達到1萬發,不過該系統是由兩門六管30毫米口徑轉管火炮同時發射實現的,還有我軍的「萬發炮」1130近防炮,也是一樣採用的30毫米口徑,現代「萬發」近程火炮防空系統首要應對的目標威脅,就是末端速度更快的現代反艦飛彈,不僅需要更高的射速,因為20毫米口徑火炮面對高速飛行飛彈的侵徹力不足,因此需要更大火炮口徑。
MK15「密集陣」進行反導射擊時,大約相當於我們常提及的機槍「點射」,每次反導射擊的消耗彈藥量為200發,相對於整體1550發的儲彈量,可以完整地進行7次反導射擊。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防禦末端反艦飛彈,以秒為單位
以密集陣4500發每分鐘的射速來說,每秒鐘可發射炮彈75發,單次200發的反導射擊,實際上需要耗時近2.7秒鐘,而「萬發炮」每秒大約發射167發炮彈,如果需要實現單次200發的反導射擊,只需要1.2秒鐘左右。
美國海軍目前沒有研發新的密集陣系統的趨勢,轉而以高能量的雷射武器作為戰艦的新一代防空系統組成,目前已有戰艦進行相關的實驗,不過還沒有批量服役和改裝的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