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彈滿彈藥,只夠射擊20秒:戰艦「密集陣」的火力持續性

2020-12-23 ALEX俊赫

【話說軍世】現代戰艦的防空大多為三層防禦:中遠程防空飛彈、近程防空飛彈和火炮防空系統,其中美國海軍「密集陣」系統就是火炮防空系統的早期代表性產品,兇猛的火力,成為了美國海軍艦艇的最後防空火力防線。

密集陣:裝彈滿彈藥,只夠射擊20秒

我們常常說說的密集陣,一般指的是MK15「火神」密集陣系統,這款系統在1980年代開始普遍裝備在美國海軍的大中型戰鬥艦艇上,整個系統包含警戒雷達、跟蹤雷達、火炮、電子計算機和控制盤,雷達的跟蹤距離可以達到10公裡,主要火力輸出為六管20毫米口徑的加特林火炮,該系統可以自動校正射擊目標參數,反應速度較快,也可以遙控使用,相比早期人力手動式操作的防空火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MK15系統整體重量比較大,超過了6噸,射程可以達到1.5公裡,後期型號射速達到了4500發每分鐘,炮彈的初速為1100米每秒,可以防禦突破前兩層防禦的反艦彈道,系統儲彈量為1550發。

以這樣的彈藥數量計算,實際MK15系統只能持續激烈射擊20秒左右,因此也被不少人戲稱為「吐血裝彈2小時,激烈狂射20秒」,當然這只是戲稱,實際上MK15系統一般不會進行長時間的連續射擊,而且裝彈也相對容易,並不是需要純手動裝彈的。

戰艦「密集陣」的火力持續性很強,不過以「點射」為主

現代反艦飛彈的末端攻擊速度都超過了音速,在MK15系統誕生的年代,著名的反艦飛彈是飛魚、前蘇聯SS-N-22日炙式反艦飛彈等,「密集陣」的主要防禦目標就是防空飛彈沒能攔截的反艦飛彈,這時的反艦飛彈距離戰艦距離已經十分近。

除去系統的反應時間,「密集陣」的實際射擊窗口時間很短,因此需要保證在以秒為單位的時間內大量輸出密集火力,一方面更多的彈藥可以提高命中概率,一方面,對於以飛彈末端速度的動能來說,如果只命中一發炮彈,可能無法有阻止彈道繼續飛向戰艦,必須提高命中彈藥的數量,摧毀飛彈。

這也是為什麼戰艦的近防炮射速都十分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說俄羅斯卡什坦近防系統,該系統「慄樹」艦載彈炮結合防空系統的出口版本,每分鐘的射速可以達到1萬發,不過該系統是由兩門六管30毫米口徑轉管火炮同時發射實現的,還有我軍的「萬發炮」1130近防炮,也是一樣採用的30毫米口徑,現代「萬發」近程火炮防空系統首要應對的目標威脅,就是末端速度更快的現代反艦飛彈,不僅需要更高的射速,因為20毫米口徑火炮面對高速飛行飛彈的侵徹力不足,因此需要更大火炮口徑。

MK15「密集陣」進行反導射擊時,大約相當於我們常提及的機槍「點射」,每次反導射擊的消耗彈藥量為200發,相對於整體1550發的儲彈量,可以完整地進行7次反導射擊。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防禦末端反艦飛彈,以秒為單位

以密集陣4500發每分鐘的射速來說,每秒鐘可發射炮彈75發,單次200發的反導射擊,實際上需要耗時近2.7秒鐘,而「萬發炮」每秒大約發射167發炮彈,如果需要實現單次200發的反導射擊,只需要1.2秒鐘左右。

美國海軍目前沒有研發新的密集陣系統的趨勢,轉而以高能量的雷射武器作為戰艦的新一代防空系統組成,目前已有戰艦進行相關的實驗,不過還沒有批量服役和改裝的相關報導。

相關焦點

  • 上個世紀的美海軍王牌,「密集陣」近防系統,火力真是太猛了
    「密集陣」所採用的是一門20毫米6管加特林機炮,射速最高可達4500發/分鐘。據防務周刊報導,自反艦飛彈出現之後,蘇聯在與美國的對峙中隱隱佔據上風,因為蘇聯軍艦所發射的P-5、P-6等反艦飛彈輕而易舉的便突破了美軍的空防。當時,海面上突然升起的拖著白色煙尾的反艦飛彈成了美軍最大的威脅。
  • 海軍戰艦近防系統中的第一:奇葩與頂流並行
    海軍戰艦近防系統中的第一:奇葩與頂流並行在海軍水面戰艦的防空體系中,中遠程防空圈主要由防空飛彈構成,而近程防空飛彈、艦炮和近防炮則是第三層防空圈,也是防空體系中的最後一層。第一種自動近防系統:開啟新時代的「密集陣」MK15「火神」密集陣系統,是六管20毫米轉管火炮系統,是專門用於為戰艦近距離反制反艦飛彈而開發的,其後期型號整個系統重達6.12噸,射速可以達到4500發每分鐘,系統的反應時間小於4秒。
  • 刺客信條海盜超級戰艦打法細節說明
    18183首頁 刺客信條:海盜 刺客信條海盜超級戰艦打法細節說明 刺客信條海盜超級戰艦打法細節說明 來源:網絡 作者
  • 1分鐘投12噸彈藥,火力堪比戰列艦,最強艦炮巡洋艦「得梅因」級
    事後,美國海軍認為,美國海軍的巡洋艦之所以不能夠壓制日本的巡洋艦,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巡洋艦所裝備的203毫米艦炮射速實在是太低。因此,研製一款射速更高的巡洋艦成為了美國海軍當時需求。在此之前,美國海軍203毫米艦炮所使用的的炮彈都是分裝彈,雖然有利於控制射程和威力,但是射速卻偏慢。而MK16艦炮則採用了全新的定裝彈,並搭配上了新型的全自動裝彈機,因此射速得到了質的提升。按照原本的計劃,美國海軍打算給俄勒岡級重巡洋艦裝上這型劃時代的艦炮。
  • 勁拍前浪沙灘上:第一種後膛裝彈的栓動步槍
    相比歐洲軍隊之前的制式前膛槍,這種步槍的突出特點就是,後膛裝彈和底火擊發。 就實際歷史來說,德萊賽步槍並不是第一種後膛裝彈的步槍,而是第一種後膛裝彈的栓動步槍,其中的差別就是早在1819年時,美國正式採用了霍爾M1819步槍,這是一支後膛裝彈的步槍,
  • 一款可圈可點的彈幕射擊遊戲
    作為一款打飛機的動作射擊類遊戲,與同類相比,這款不像是特別硬核的《蟲姬》、《怒首領蜂》或是東方系列等經典彈幕射擊遊戲的代表,沒有滿目琳琅,高難度的彈幕體驗,本作上手快且流暢,全屏幕點擊式遙控戰艦的行動,畫面氛圍偏營造美式星戰的感覺,但實際畫面表現又十分地細緻小巧
  • 踢館 1130近防炮備彈只夠打幾秒,頂得住飽和攻擊嗎?
    要形成密集彈幕怎麼說也得幾千發吧?航炮一般幾百發幾秒就沒了,這玩意兒能打多久?打完一波,艦艇彈藥庫裡有庫存嗎?在海上能填裝嗎?炮管吃得消嗎?以密集陣為例,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4500發/分,備彈量1500發左右;730炮射速4200發/分,備彈量更少,約1000發;1130炮管多了4根,炮塔體積增加並不多,消耗只會更快。
  • 彈藥中的叛徒!一旦使用就會遭遇滅頂之災,遊戲中很常見
    在裝彈的時候可以通過彈頭的顏色來識別曳光彈。一般來說,機槍的彈鏈當中每5發普通子彈會加有一發曳光彈。這樣機槍手在開火的過程當中就能明顯看到自己機槍射擊的彈道,方便自己快速修正彈道,擊中目標,甚至可以不依靠瞄準裝置。比如美軍當中比較常見的M134加特林機槍,無論是在電影當中還是實際當中,這挺機槍發射的時候會發射大量的曳光彈來指示彈道,根本不需要瞄準具,只需要手動修正就可以。
  • 美國5英寸重型防空炮,二戰美國戰艦的防空利器
    一戰期間,隨著空軍和航空母艦的發展,海軍不得不加強應對空中威脅的能力,各種類型的專業防空炮陸續開發出來,一戰後美國設計生產了一種5英寸(127毫米)口徑的海軍用防空炮,這種重型火炮在2、30年代被美國海軍使用,二戰期間仍是戰艦的防空主力武器之一。
  • 圖說:德軍NH90直升機艙門機槍實彈射擊 這個武器系統並不簡單
    採用柔性槍架,吸收後坐力的同時,並不會將後坐力傳遞到機槍手的握把上,保證了射擊的精度。注意這張照片的細節,彈鏈並沒有裝入機槍,而是用一個鐵片卡住第一枚彈藥。這樣在裝彈時就不需要在飛行過程中將彈鏈穿過輸彈槽,同時又可以讓機槍內沒有彈藥,確保絕對安全。從這樣的角度可以看出全可散彈鏈具有空間利用率高的優點,如果採用不擴散或半可散彈鏈,彈箱體積要大20~30%。
  • DNF:男彈藥三覺版本技能加點推薦,魔攻和物攻應該如何選擇?
    ,所以不建議點滿闊劍地雷。 三覺被動優化後的交叉射擊變成了一個召喚2個皇鷹特戰隊員協同施放射擊,基本上覆蓋Y軸的範圍,讓這一個技能的形態變得更好更實用,雖然技能的CD變成了10秒,但是實測進圖在8秒左右的
  • 選購步槍 彈藥 瞄準鏡只是第一步
    他喜歡遠距離精確射擊運動,已經能夠準確射擊300碼(274米)的目標,但還不具備射擊更遠目標的能力。這是Jeremy Tremp撰寫學習射擊1000碼(914米)目標的經過,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筆者找來老朋友,ER戰術公司(ER Tactical)的教練Rob Orgel,他很樂意提供遠程精確射擊的速成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