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中國的迪士尼,只想做中國的長隆",蘇志剛在面對別人對長隆的評價如是說。蘇志剛做起全國最大的遊樂廣場,但是這個成功的企業家竟然只有小學的文化水平。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這樣的位置的,長隆作為全國的大型遊樂廣場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長隆野生動物園出現
長隆歡樂世界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遊樂廣場,它的規模可以媲美北京的歡樂谷,甚至更甚。長隆歡樂世界一向精準把控遊客的心理,它們不僅陸續推出了長隆水上世界、馬戲場、海洋館等等。長隆的這些組合拳精準地打在遊客的心上,所以長隆歡樂世界的遊客也總是絡繹不絕。
長隆最早確實靠野生動物園發的家。長隆野生動物園是我國第一個民營的野生動物園。蘇志剛為了籌辦這個野生動物園耗盡了心血。那時的廣州掀起了度假旅遊熱,為了擴充自己的旅遊資源就開始建設一些遊樂旅遊設施。
那時蘇志剛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了,不願意就這樣安穩地生活下去。蘇志剛總是想做點其他的事。這是朋友給了蘇志剛建議,廣州目前在野生動物園這塊始終存在缺口,要是他能拿下許可證,就必然會建立野生動物的商業壁壘。
但野生動物園的建設非同小可,建造動物園這種事從來都是國家主導,很少會讓民營企業來辦。但蘇志剛不信這個邪,他始終堅持不懈地想要建設野生動物園。他四處找專家,出國學習,最終政府的主管部門也被他的誠意打動,決定讓蘇志剛開始承包這一項目。
說幹就幹,蘇志剛在外國考察之後就以選擇珍惜動物大種群上大做文章。他第一批動物就包了波音飛機,他的野生動物園迎來了30隻長頸鹿和斑馬、獵豹、羚羊等。他緊接著又從南非等非洲國家運來了非洲的犀牛、斑馬。
長隆野生動物園終於開業了,開業之後,蘇志剛並不止步現有的動物,蘇志剛開始四處搜集野生動物,豐富自己野生動物園的種群。他從瑞典引進了兩隻珍貴的白虎,白虎的數量在全世界都很少見,所以蘇志剛聘請專家提供飼養白虎的方案,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白虎由最初的兩隻變成了150多隻。
現在的長隆野生動物園引進了熊貓,考拉等各大洲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引得很多人慕名而來。
長隆組合拳重拳出擊
長隆野生動物園其實只是長隆歡樂世界發家的第一步,之後蘇志剛不斷學習和擴充自己的商業版圖,成為中國最大的遊樂廣場。
長隆野生動物園之後,蘇志剛就開辦長隆夜間馬戲團,長隆的馬戲劇場最大可容納八千人,他開始動物園的業務逐漸轉移到娛樂產業上來,為了經營好這個馬戲團,蘇志剛不遠萬裡請來了俄羅斯的馬戲教父和好萊塢的知名導演來策劃馬戲演出。
蘇志剛在馬戲策劃演出裡逐漸發現想要策劃出中國人喜歡看的馬戲,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多琢磨,自己創造。蘇志剛的團隊最後不懈的鑽研努力創造出了《森林密碼》,這是長隆馬戲團自己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劇目,現在已經成為廣州的名片。
蘇志剛後來在泰國經濟低迷的時候,引進了鱷魚。長隆野生動物園就此建立起了鱷魚公園。長隆最終找到自己的定位,建設長隆歡樂世界,長隆水上世界,長隆野生動物園。
這套組合拳最終也確實為蘇志剛帶來了30億元的收入,長隆公園一舉成為世界主題公園的前十。2015年長隆接待的遊客遠超過故宮長城的遊客量。蘇志剛的身價立刻漲到55億。長隆也被老外認為是"中國的迪士尼",蘇志剛說只想做中國的長隆。
不甘心安穩人生的企業家
敢於和迪士尼叫板的蘇志剛最早是賣豬肉起家的。蘇志剛小時候家境貧寒,1958年蘇志剛出生於廣東番禺的農村家庭,蘇志剛因為家裡很多兄弟姐妹,他也沒有上學的機會。小學沒上完,他就外出做事,補貼家用。
蘇志剛後來學到泥瓦匠的手藝,靠著這門手藝也能勉強餬口。他在幫人蓋房的時候無意間聽說賣豬肉掙錢,蘇志剛在攢到一些本錢之後,就開始四處別人家收生豬,然後自己帶回家宰殺,明天帶到集市上賣。賣豬肉的過程中,蘇志剛發現豬肉的利潤很低,掙得都是一些辛苦錢。
但是蘇志剛不抱怨一直任勞任怨,他的豬肉生意越做越大,手裡積攢一些人脈和資源。但蘇志剛還很年輕,他的人生絕對不想止步於賣豬肉。
他和朋友走在廣州,看著滿是煙火氣的街頭。蘇志剛就起了想開飯館的想法。他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家裡人始終認為他現在安穩的生活要是繼續折騰下去,說不定到頭來一無所有。
家裡的反對並沒有造成蘇志剛的困擾。蘇志剛用自己手裡的存款再到銀行裡貸款最終創辦自己的飯店,隨著他的生意越來越紅火,蘇志剛變得也更有底氣了,蘇志剛在廣州特別繁華的地區建立了香江大酒店,投資一個億,按照三星級的酒店的規格裝修。這個酒店成為了廣州最大的餐飲企業,香江大酒店也成了廣州地區地標性建築。
後來蘇志剛又開始從事野生動物養殖,穩定為廣州的其他地區供應野味,他的這些與野生動物打交道的經歷也為後來開辦長隆野生動物園,打下基礎。
蘇志剛不僅僅現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他也積極承擔著相應的社會責任,他在2017年的時候就成為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上第27位。他這麼多年不僅忙著打造他的商業帝國,而且也用自己的力量回饋著社會。
蘇志剛這個人有著很傳奇的人生經歷,他只有小學文化,依靠賣豬肉起家,最後竟然建成百億的娛樂王國,他的身價也漲到55億,他的成功經歷是不可複製,他剛好瞅準時代的缺口,積極把握住機會,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