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夢碎,五年市值蒸發648億!併購大王奧飛娛樂被其反噬

2020-11-19 騰訊網

併購、入股,這是一家公司實現快速擴張最好的途徑。

然而,如一家企業頻頻通過這種"捷徑"來實現擴張,而忽視了自己的內生性發展,那麼最終有可能也會因為這種方式"墜入深淵"。

奧飛娛樂就是併購走入死胡同的最佳案例。奧飛娛樂曾被譽為"中國孩之寶",並揚言要成為"中國迪士尼"的玩具行業老大哥,因為早年的多起併購而迅速發展。

然而,由於這條"捷徑"讓成功來得太過簡單,這使得奧飛娛樂一心只顧著搞收購,其核心競爭力——動畫製作能力停滯不前。

在近兩年市場上優秀的動漫企業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奧飛娛樂的"捷徑"不再,而其也逐漸陷入困境:先是在2018年因為商譽減值而導致業績巨虧16.3億,再到今年三季度業績同比由盈轉虧,虧損4636萬,而其股價相較於2015年的最高價54.85元也已經下跌了87%,市值縮水648億。

作為曾經的明星企業,A股的動漫第一股,奧飛娛樂究竟是如何因為併購而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其"中國迪士尼"之夢,還有機會實現嗎?

從"中國孩之寶"到"中國迪士尼"

提起奧飛娛樂,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但是說起它旗下的動漫IP,相信絕大部分人都十分熟悉:喜羊羊與灰太狼,就是奧飛娛樂旗下的動漫IP之一。除此以外還有貝肯熊、功夫料理娘、雷霆戰機等多個動漫IP,也均出自奧飛娛樂。

雖然目前奧飛娛樂擁有眾多的動漫IP,但是一開始的奧飛娛樂卻並不是靠動漫起家,而是靠玩具掙到了第一桶金。

1992年,奧飛娛樂的創始人蔡東青來到香港,想要"開開眼界"。

而在香港遊歷期間,蔡冬青接觸到了一款有趣的"四驅車",並認為其一定會大賣。在回鄉之後,蔡冬青立馬尋找能夠生產的各大代工廠,並成立了"奧迪雙鑽"這一個玩具品牌。沒過多久,四驅車果然大獲成功,而蔡冬青也藉助這一款四驅車賺到了第一桶金。

從此之後,奧迪雙鑽在玩具行業的名聲越來越響,隨著生產的玩具品類越來越多,奧飛娛樂也被譽為"中國孩之寶"。

不過,玩具生產還是要被動畫"牽著鼻子走",奧飛娛樂對此並不甘心,決定直接打通產業鏈,動畫也由自己產出。

2006年,奧飛推出了第一部標榜原創的動畫《火力少年王》,剛好廣電下發通知,自9月1日起,境外動畫片及相關欄目不得在17:00~20:00之間播出,踩中政策風口的奧飛娛樂因此大獲成功。

從此以後,奧飛娛樂就開始了"動畫+玩具"的商業模式,並在2009年上市以後,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不斷收購優質的動畫IP。

隨著旗下動漫IP越來越多,奧飛娛樂也從玩具生產商慢慢轉型,2015年蔡冬青也定下了了要成為"中國迪士尼"的目標。

收購埋下隱患,立"Flag"後股價見頂

在2015蔡冬青立下了要成為"中國迪士尼"的"Flag"後,奧飛娛樂沒有延續其迅猛的發展勢頭,反倒是股價出現了見頂的情況。

2015年12月22日,奧飛娛樂收出歷史最高價54.85元,隨後就開始了慢慢"熊途",到了2020年11月7日,其股價僅剩7.09元,股價下跌達到的幅度到達87%,相較於巔峰時期市值蒸發了648億。

為何奧飛娛樂的股價會出現如此大幅度的下跌?問題恐怕是出在了收購身上。

根據數據顯示,奧飛娛樂在上市以後瘋狂"買買買":

2013年9月,奧飛以6.34億港元收購意馬國際之全資子公司資訊港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 以3639.6萬元人民幣收購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00%股權,從而獲得包括"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內的系列動漫品牌及卡通形象的智慧財產權;

2013年10月,奧飛以6.92億元收購方寸科技和愛樂遊兩家遊戲公司100%股權。這兩家遊戲公司開發了《魔天記》《雷霆戰機》《水果武士》《英雄OL》等爆款手遊,由此獲得行動網路遊戲開發商和休閒遊戲開發商的資源;

2015年2月,奧飛宣布戰略入股北京劇角映畫,旨在共同打造以真人動漫為主的大電影計劃,主要劇目為劇角映畫旗下的《端腦》、《雛蜂》、《鎮魂街》這三部優質IP作品。

在瘋狂"買買買"的助力下,2015年以前,奧飛娛樂的股價被不斷推高。但是到了2015年之後,之前的收購隱患開始出現,其股價也開始逐年下滑。

2018年,奧飛娛樂就因為收購標的業績不達標而出現商譽減值的情況,最終當年淨利潤巨虧16.3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收購讓奧飛娛樂在前期迅速擴張,但是2015年之後,也讓其快速"墜落"。

美夢破碎,奧飛距離迪士尼有多遠?

雖然想要做"中國迪士尼",但是奧飛娛樂距離迪士尼卻相差甚遠。

首先是IP方面,迪士尼擁有如漫威、星球大戰還有玩具總動員等數十個IP,基本上是電影領域的全面布局,而奧飛娛樂的IP多數都集中在動畫領域,並且很多的IP都是通過收購獲得的,其中差距可見一斑。

除此以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雖然奧飛娛樂轉型動畫領域多年,但是其玩具生產在經營中仍佔大頭。

根據數據顯示,奧飛娛樂的"嬰童用品"和"玩具銷售"兩個產品分別佔了收入比例的76.23%,雖然標榜要成為"中國迪士尼",但實際上,奧飛娛樂卻仍然還是一家玩具生產企業。

在頻繁通過收購IP獲得短暫的輝煌之後,不難發現,奧飛娛樂的動畫製作能力十分不足,拋開收購的動畫IP,其自產的成功IP可以說是少之又少,而這也是奧飛娛樂和迪士尼的最大差距。

企業發展最重要還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通過"捷徑"雖然可以走得很快,但終究還是走不長遠。奧飛娛樂要實現自己"中國迪士尼"的夢想,或許還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3年建設50個主題樂園,奧飛娛樂冒進圓夢「新世代迪士尼」?
    三年前奧飛歡樂世界首店開業時,時任奧飛娛樂高級副總裁的何德華便透露,2018年計劃再開店10家,三年內開店超50家,營業規模將達到3億。這位先後在迪士尼衍生品授權執行總監、本土IP運營、數字媒體發行及運營副總裁等多個崗位任職的企業高管,如今正全面負責奧飛娛樂向「新世代迪士尼」轉型過程中的各項業務。
  • 眼科白馬陷入「信任危機」,市值蒸發275億,併購基金「雙刃劍」下...
    來源:藍鯨財經2020年的最後一日,知名抗疫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先後發布文章和視頻質疑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的不恰當診療致使其右眼近乎失明。事情發酵至今,愛爾眼科(300015.SZ)與艾芬各執一詞,1月4日一早,「愛爾眼科稱艾芬右眼失明與手術無關」、「艾芬稱愛爾眼科調查僅3分鐘」兩大詞條同時掛上熱搜。
  • 涉內幕交易被調查,併購狂人顧江生的「五年千億市值」夢!
    商界二代似乎總不甘於守業,顧江生接手家族企業後,宣稱要用30年的時間挑戰宜家,實現「歐洲有宜家,中國有顧家」的夢想,在10年內股票市值過1000億。不過這位帶領公司野蠻併購擴張的新舵手如今已被立案調查、限制消費,公司股價也因此暴跌,似乎正在離目標越來越遠。
  • 6000億市值蒸發!迪士尼「至暗時刻」:高管大減薪、樂園全關、電影...
    億,香港迪士尼損失1.45億。此外,迪士尼旗下體育頻道ESPN擁有8500萬訂戶,由於全球各大體育賽事受疫情影響紛紛取消,摩根大通預計迪士尼將損失4-5億美元的營業額。從營收來看,2020年一季度,影視娛樂貢獻了37.6億美元的收入,佔公司營收比18%。去年更是盈利27億美元。
  • ​模仿迪士尼的中國娛樂公司都怎麼樣了?
    1、奧飛娛樂:本是「喜洋洋」,卻偏要踩遊戲和影視的雷「我們的目標是做中國的孩之寶」,這是奧飛掌舵人蔡東青在2013年對外講的故事,然後在2015年又將公司新願景定為新世代的「中國迪士尼」。從15年開始,發家於兒童市場的奧飛高調進軍傳媒、影視、VR、教育、文學、主題樂園、社交、機器人等多項領域。
  • ...市場佔有率持續下滑,奧飛娛樂總裁何德華卸任「有妖氣漫畫...
    來源:金融界網站天眼查數據顯示,3月24日,有妖氣漫畫的運營主體北京四月星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奧飛娛樂總裁何德華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和經理一職,由奧飛娛樂總裁助理羅曉星接任,與此同時,公司經營範圍新增電影攝製;商標轉讓與代理服務
  • 奧飛動漫狂砸5億元補短板
    近幾年,奧飛動漫不斷擴展產業鏈布局,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更積極尋求與國際巨頭合作,吸取成熟的運營管理經驗。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18%,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7.21%,成長速度驚人。  玩具銷售、動漫影視、嬰童用品、電視媒體是奧飛動漫的四大收入來源,其中玩具銷售是奧飛動漫目前的核心業務,近3年營業利潤佔比均達到70%以上。
  • 迪士尼併購福克斯,Netflix何去何從?
    迪斯尼目前市值1680億美元,併購完成之後迪士尼使市值將穩超2000億美元。 迪士尼併購21世紀福克斯的主要原因,一是擁有更加強大的影視創作能力和IP資源;二是影視傳媒業務在全球的擴張;三是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第四,也是最大的原因,迪士尼和21世紀福克斯等傳統影視媒體受到數位化轉型的極大威脅,增長停滯甚至負增長。
  • 5年市值蒸發380億,中國「鞋王」貴人鳥悲歌哀鳴
    如此華麗的數據,使貴人鳥成為了當時國內運動品牌中的「佼佼者」,也讓它毫無意外地「飛」上了IPO之路。2014年,貴人鳥登陸上交所,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運動品牌。憑藉著無可比擬的先發優勢,其最高市值飆到了400億,平穩時也有150億,要知道,同時期的李寧、361度等運動品牌的市值,均不到100億,可以說貴人鳥穩壓它們一頭。
  • 迪士尼併購福克斯,不只是IP那麼簡單
    萬眾矚目中,在超過一年的報價、磋商、競購、提價和十幾個國家(包括中國)的監管審核之後,最終迪士尼以851億美元的總出資完成了這筆世紀併購。本就是好萊塢最大的影視帝國的迪士尼,更加擴大了自己的版圖。值得一提的是,福克斯的主要股東是傳媒大亨默多克家族。
  • [公告]18奧飛01: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
    說明: ]SY~Q053`D_AN(E_3NZJD5Y 概 況 發債主體概況 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飛娛樂」或「公司」)前身為澄海縣奧迪玩具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3年說明: ]SY~Q053`D_AN(E_3NZJD5Y「外延+內生」的方式,奧飛娛樂的IP不斷擴張,並在泛娛樂平臺中多維度地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 東方迪士尼夢想究竟有多遠?奧飛娛樂不惜一切求轉型
    一方面,奧飛娛樂是從製造業轉型而來的動漫企業,和網際網路動漫公司存在差異,磨合過程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從動畫作品到衍生品的產業化,也需要時間。   就目前來看,各個環節上子公司依然在整合中。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有妖氣。這是奧飛,也是國內動漫史上最大手筆的一次併購,金額高達9億。
  • 奧飛娛樂:聘任李霖明為公司證券事務代表
    每經AI快訊,奧飛娛樂(SZ 002292,收盤價:9.13元)8月2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同意聘任李霖明先生為公司證券事務代表。2019年年報顯示,奧飛娛樂的主營業務為動漫行業,佔營收比例為:100.0%。
  • 騰訊退出繪夢動畫,奧飛娛樂第三季度預盈300-450萬元
    上海查獲4億元假動漫手辦,騰訊退出繪夢動畫,《姜子牙》票房破15億元,奧飛娛樂預計第三季度淨利潤300萬-450萬元,漢服國風品牌「十三餘」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
  • 併購狂魔迪士尼加價收購福克斯,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
    迪士尼看中的是什麼?娛樂資本論此前報導過(點擊複習),對於迪士尼帝國來說,影視板塊在營收中的佔比雖然很小,但卻是整個商業版圖的核心。諸多國內行業巨頭從不諱言以迪士尼模式為榜樣,對於這次併購案,他們非常關注。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就對娛樂資本論表示,在他看來,迪士尼收購福克斯,看重的無非是後者旗下優質的內容資產,以及避免其阿凡達線下樂園對迪士尼主題公園的競爭。
  • 泡泡瑪特70億潮玩帝國靠誰撐起?
    因此,奧飛娛樂、美盛文化、星輝娛樂、 IP小站、泡泡瑪特等玩具企業都正在轉型,往自主玩具品牌、IP設計方向上突破。"我自己覺得五年以後,我們有可能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公司,但是最像迪士尼不代表我們會像它一樣去拍電影,而是我們也將成為一個擁有多個IP的大型集團。"泡泡瑪特CEO王寧曾在2018年公開表示。
  • 香港迪士尼連續三年虧損:2017年虧損3.45億港元
    2017年財年,華特迪士尼全年實現營收551.37億美元,其中迪士尼樂園及度假區業務全年營收同比增長8%至184.15億美元。在當日業績發布中,華特迪士尼財務長克裡斯汀·麥卡錫表示,國際運營業績的持續提升受益於巴黎迪士尼樂園及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增長,而「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在其第一個完整運營財年獲得了運營收入,輕鬆超過了我們對其首個財年實現收支平衡的預期」。
  • 【動漫】奧飛娛樂西行記:國產動畫如何成為全球爆款?
    文章來源: 漫域網  新浪財經作為中國最大的動漫及娛樂文化公司之一,奧飛娛樂在與歐美日韓動畫的激烈競爭中,用不到兩年的時間
  • 美國5大科技巨頭市值蒸發1466億美元
    同一日,蘋果市值蒸發516億美元,亞馬遜市值損失344億美元,谷歌市值蒸發280億美元,臉書市值縮水300億美元,五大科技巨頭市值蒸發總計1,466億美元。有評論指,「所以這就是選票」。周一, Twitter在永久封禁美國總統川普的帳號後,股價盤中暴跌12%,市值縮水26億美元。
  • 金科文化近百億併購仍累虧6.7億 王健朱志剛聯袂減持已套現逾10億
    近一年多,其通過二級市場累計減持68次,合計套現超過7億元。期間,其違規減持遭到監管警示,仍未收手。不僅王健自己在減持,金科文化的實控人朱志剛也在減持。2018年6月以來,朱志剛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套現超過3.50億元。金科文化原本是一家傳統的化工企業,2015年在創業板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