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娶親建房,甚至是走親訪友都十分注重一個環節,那就是選好日子,這就是我們農民老一輩人口中所說的黃道吉日。在我們現在看來,這樣的說法有些無稽之談,然而老一輩人卻對此深信不疑,認為選日子就是出行做事的保障。若在做事或外出時遇到不順,那大部分人會將之推到出門沒看黃曆上。除了黃曆之外,年份的相容性也十分重要。這不最近聽到一個俗語說牛馬不相融,猴豬不遇頭,我就來給大家說說這的其中含義。
在古代生辰八字往往與出生年月相聯繫,而一年又分12月,12年又一輪迴,分別對應著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12個生肖,所以在曾經對於生肖的看重不亞於黃道吉日。若兩口子將要結婚,首先對方父母便會判定他們的生辰八字是否相符。如若遇到屬牛屬馬的男女,長輩們必定會手搖頭擺,不願意出嫁或迎娶。他們將之牛馬生辰相結合,稱之為斷頭婚。
所謂的斷頭婚不言而喻,就是一種相當迷信的思想,認為結婚必定有一方會出事。而父母雙方無一不是為了孩子著想,這樣的禍端和寓意,家門必定招惹非議。不好的婚姻也預示著家庭的破裂。如此一來,牛馬相融的例子就越來越少,便出現了俗語當中第一句的牛馬不相融。
而下半句的猴豬不遇頭,其中便是滿滿的對這兩個生肖結合的不贊同。自古婆媳之間就流傳著一句話:猴豬不遇頭,滿日淚相流,男女長久遠,家庭就此休。此中不免有少許的危言聳聽,但大多還是與,生肖所對應的人的性格有關。屬猴的人大多志在遠方很少在家,而屬豬的人把家看得極重。這樣兩個人組合在一起難免就發生口角,輕則離異重則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