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褪去,踏浪習慣的人才會重新學會走路。
回顧近兩年的造車新勢力,可謂喧鬧異常,一會是爭做中國的特斯拉,一會又是用PPT來刷新存在感,但是一切歸於平靜後才能看出來到底誰才是"真熱情"。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下降了36.9%和43.7%,並且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5個月同比下滑。中國新能源整體市場不好過,造車新勢力的日子就更不好過。所以,能否活下去,已經成了大多數造車新勢力的"小目標"。
而今天我們要聊的理想ONE,可真的是為了這個"小目標",恐怕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一波三折的交付過程
12月4日,理想ONE終於完成了自己第一臺車的交付,且截至到12月12日,理想汽車已經在各地完成了交付。但是交付的過程卻極其曲折。先是銀行停止向理想ONE的貸款用戶放款,理想ONE的創始人李想公開回應道歉;隨後又有用戶反映稱車輛儀表屏故障報警、駐車系統故障、車身穩定系統故障等。
隨後理想官方汽車便官方回應,稱這次車輛出現各項故障,屬於車輛診斷誤報,其將會在後續的軟體升級中解決,且強調此類問題不會對車輛的安全造成影響。可是即便如此,不少車主卻依舊錶示,當真不敢開了。
理想ONE的另闢蹊徑
在所有的造車新勢力裡,理想ONE算的上市最有特質的一家,因為它選擇了增程式電動車——100%電力驅動,同時卻可以燒汽油,聽上去有些多此一舉,但是這卻是理性ONE的最大賣點之一。
那麼行筆至此,我們不妨來想一下,到底什麼人會買理想ONE,據李想ONE的創始人李想所言,用戶調研的結果是奶爸。而理想ONE僅一個配置,我看了配置表,後窗的雙層玻璃、可變進氣格柵、感應式尾門都讓人大呼厚道,但是看了售價大概你就不會這麼想了,其售價為32.8萬元,這個同價位裡,可選擇的範圍實在是太廣了,而從品牌力上來說,理想ONE是相當吃虧的。
總體來說,現在網上有抨擊理想ONE外觀設計的,也有嫌棄其品牌積澱不夠的,但是之於我來說,我始終覺得安全、產品質量可靠性應該被放到第一位。而對於這些剛剛上市就迫不及待掏錢買單的車主來說,或許你們真的是"理想粉",但是你們明明真的可以等等在買的。
寫在最後
其實說到這裡,理想ONE最核心的——增程式混動,究竟會在未來出現什麼樣的狀況,都還是未可知的。理想ONE之所以能在死氣沉沉的造車新勢力裡脫穎而出,是因為它很聰明,它知道做產品就是要從痛點出發,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和核心。這一點當然沒有錯,但是明明技術實力在各個方面都還有欠缺,卻非要做一個大而全的東西出來,那最後出來的結果一定是本末倒置的。